第七节人的自由——“命定下的理性自由”
可是,那些关键性的原则,那些通过它们人们可以摆脱痛苦、恐惧、激情和阻碍的束缚,成为一个真正自由人的原则呢?这些我都既没有对它们进行锻炼,也没有将其付诸相应切实的实践。——爱比克泰德《论说集》
爱比克泰德当过奴隶,成为自由人以后,依然持续地探求什么是自由,以及做一个自由人的意义,这贯穿于他的学说所有内容。
为了自由研究哲学。什么是自由,很多人没有认真思考过,他们口头的自由,往往是财富和精神的一种表达,并非是对全然自由的追求。
思想家的高贵,除了因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思想的纯粹,还有对自由的向往。在希腊罗马时代,自由观念逐渐开始替代狭隘偏见,人们认识到,阳光普照的地方,人都应该平等而自由。与伊壁鸠鲁主张的原子式的个人自由不同,爱比克泰德之前的斯多葛哲学家,坚持“人是城邦的动物”,把所有人都当作是神的儿女,论证人本来自由平等。两派学说激烈争论,直到爱比克泰德的出现,他理论处理了必然和自由、道德自律和绝对论如何才能统一的难题,把自由精神的旗帜高扬在斯多葛哲学理论体系之上。
他说过:“一个奴隶祈祷即获得自由,为什么?因为是由于他渴望把钱付给发放释放证书的税吏?不!只是由于他想到迄今,还不曾获得自由的现状,他一直生活在枷锁悲惨之中。他说,‘如果我能得到自由,一切都会是幸福的,我想不必听从任何人,我对一切人说话的时候就像能平等的伙伴,像同一阶层的人们一样,我可以去我乐意去的地方,随意来去。’可是——当他一旦被释放,就去找可以讨好的人弄顿饭吃,于是他就把自己的生活卖给了饮食,而重新陷入烦恼之中,他甚至会到牲口槽里去取食,沦于比先前更糟的境地,如果他有机会富裕起来成为一个暴发户,得到一个姑娘,就会渴望成为这个女人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