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斯多葛哲学幸福花园
向问天 | 其他
- 解读古希腊斯多葛哲学,概括“一个理性、两类区分、三大原则、四种美德”主体思想内容;总结人生幸福的“自然、自强、自足、自洽、自律、自由”六要素;提出生活幸福的二十条斯多葛哲学行动准则。
28.3万字 | 完本
-
- 菜根谭
夏荷莹 唐文秀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其他
- 《菜根谭》是明代文人洪应明所著的一部格言体人生智慧书,内容主要包括如何做好自己,如何涉世待人,如何过好生活,如何面对命运等方面,从方方面面教导人们如何超越现实人生的苦难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正心、修身、养性、育德,让自己能够正义有效而又悠闲从容地活在世间。本书以武进陶湘1927年序刻的《还初道人著书二种》之一的《菜根谭》刻本为底本,从中精选 264条,进行注释、翻译和点评,以方便现代读者阅读理解。
28.0万字 | 完本
-
- 大学中庸
蒲晓娟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其他
- 《中庸》提倡“中和”与“诚己”,以“中庸”作为儒家的优选道德标准,注重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人天和谐,道法自然。
为了便于广大读者阅读,《大学中庸》对原文做了深入浅出的翻译,并对难以理解的词语做了详细的注释。
18.2万字 | 完本
-
- 道德经
岳昌强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其他
- 指《老子》。《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汉河上公作《老子章句》,分为八十一章,以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
20.1万字 | 完本
-
- 论语全解
唐燕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其他
- 《论语全解》是2008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图书,主要讲述从仁者爱人、为人知礼、学以致道、仁义之交、孝悌齐家、处世之道、君子境界七个方面阐述了《论语》的思想精髓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
20.8万字 | 完本
-
- 孟子
王瑞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其他
- 《孟子》是儒家的经典著作,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31.6万字 | 完本
-
- 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研究
钟英法 | 其他
- 《罗尔斯公共理性思想研究》 关注的主要问题是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思想,罗尔斯建构公共理性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解决在理性多元主义的背景下如何实现政治正义和社会稳定这一政治哲学的根本问题。按照罗尔斯提出的方案,只有当社会个体的政治行动受到公共理性所确立的原则和规范的约束,才能实现政治生活的正义性和稳定性。社会个体的独特生命体验及其价值观念,在罗尔斯看来,是不允许被引人到公共的政治生活实践之中的。不论罗尔斯提出的解决方案是否成功,他所关注的问题在现代社会条件下始终具有不容回避的重要性和意义。对罗尔斯的公共理性思想所做的梳理和评判,对于笔者而言,更多地具有一种开端的意义,它将促使我对问题本身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9.9万字 | 完本
-
- 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黄崑威 | 其他
- 黄崑威编著的《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太玄真一本际经》简称《本际经》,为隋唐早期道教经典,也是一部最重要的敦煌道经。全经以祈请和解说的方式,叙述了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对诸天真、仙人说法,宣扬重玄体道,“开演真一本际法门”。旨在教化“三乘”导入“一乘”,并阐释了道教真理观的一切诸法之根本。内容涉及“道体无本”的“道体论”;“道性自然”的“道性论”;“十二法印”与“三洞”分类法及“重玄”之道相结合的“判教论”;因果报应、功德行业、科仪戒律、修行次第、炼养方法等的“修道论”。
24.3万字 | 完本
-
- 周易正本通释
陈德述 | 巴蜀书社 | 其他
- 《周易正本通释》乃陈德述同志多年研《易》的力作,可谓“易学在蜀”的又一明证。巴蜀易学家素有注重《周易》象数的传统。朱熹《周易本义》卷前所载九幅易图,实为朱子门人蔡元定自蜀地搜罗而得。明代蜀易的扛鼎之作首推蜀人来知德《周易集注》,其基本特点,在“义理寓于象数”。明清之际著名易学家王船山进一步阐发义理同象数的关系。一则曰:“《易》之象数,天地之法象也”;再则曰:“笃信文(王)周(公)之象数,冒天下之道而已足”;三则曰:“非象无彖,非彖无爻,非彖与爻无辞,则大象、彖、爻、辞、占,皆不离乎所画之象。《易》之全体在象,明矣。”王船山的著名结论是:“辞以显象,象以生辞,两者互成,而圣人作《易》之意无不达矣。”《周易正本通释》正是贯彻执行先贤遗训,对数千年来解《易》方式正本清源而获得的易学硕果,弥足珍贵。
49.6万字 | 完本
-
- 文学与人生
舒启全 | 其他
- 中外世界文学名著赏析为副题,涵盖《红楼梦》《匹克梅梁》《西游记》《哈姆雷特》《悲惨世界》《三国演义》《老人与海》和《水浒传》等中外名著。作者在导言部分便开宗明义,对文学与文学的功能做了界定,阐明了人和人生、文学与人生的关系。
119.1万字 | 完本
-
- 英国文学与基督教文化论稿
马林贤 | 四川文艺出版社 | 其他
- 宗教和文学有许多相通之处,对它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课题,其著作汗牛充栋,观点纷繁芜杂。随着历史的发展,这种研究还会继续深入下去,但无论怎样研究,一个客观事实是毋庸置疑的,即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底蕴。
23.5万字 | 完本
-
- 无边风月:中国古典生活美学
刘悦笛,赵强 | 四川人民出版社 | 其他
- 《无边风月:中国古典生活美学》立足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生活,通过对其儒释道境界之美,及日常生活的美学细节,如茶艺、花艺、交游、砚墨、园圃等的解读,品鉴传统文人的审美情趣,古为今用,提升现代都市人群的审美品位。
15.5万字 | 完本
-
- 日出日落
东雍 | 其他
- 这是第一本不因故事情节、不因精彩的文笔,而是因其创造性的佛法思考、人生思考而冲击佛子的书。书中几乎每篇文章都有让学人享受到茅塞顿开之乐的智慧之光,使读者经常产生想要拍案叫绝的冲动,那种快乐叫做大乐!而这些文章的作者东雍先生,乃红尘中一大隐士,潜心修学佛法二十余年,遍修禅宗、净土、密宗诸法门,悲智双运,证悟究竟圆满。东雍先生主张亲修实证,崇尚科学精神,积极倡导佛法与世间法的圆满融合。该系列文章是东雍先生实证和思考的结晶,里面有圆融佛法与世间法的不共之精髓,亦将其学佛因缘和修行经历和盘托出。
14.0万字 | 完本
-
- 法眼宗研究
黄诚 | 其他
- 主要对法眼宗的形成发展、禅学思想内容、宗风特色、衰落原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研究。论著分为两大部分:一是前言部分,对选题缘由、法眼宗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和说明;二是论著的正文部分,共分五章。第一章,探讨了禅宗传衍与法眼宗的形成问题。第二章,探讨了法眼宗的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及其现当代传承。第三章,主要对法眼宗最为重要的禅学思想理论进行了研究。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法眼宗的宗风特点。第五章,在唐宋政治、思想和文化的整体背景以及禅宗自身发展走向衰落的趋势下重点探讨了法眼宗衰落的主要原因。
22.2万字 | 完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