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 发挥良能:良知与意向活动
王阳明的心学与胡塞尔的现象学不是一种等同关系,而是一种可以对应的、可以比较的关系。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先验的,通过对现实的批判,把现实作为超越物悬搁起来,回到内在性,回到本心;然后有一个从先验到经验的展开,落实到经验世界中。如何回到经验的世界中去呢?这就是意向性活动,胡塞尔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对儒家也一样,就是发挥良能的问题。良能就相当于胡塞尔所谓“意向性”。
作为意向活动的良能发挥,也是一种本质直观。前面说过,本质直观的一个功能,就是发现良心,回到事情本身。在这个意义上,良知具有认知的意义。但良知还有另一层意义:直观就是建构。即:良能的意向建构活动的方式仍然是直观。这就是孟子所说的“思”。这个“思”不是说的理性思维,实质上仍然是一种直观;但它与发现良心的直观不同,它是建构性的。
本体良心的具体的发用流行、展开,就是良能。作为体的是良心,作为用的是良能。良能的意向结构,就是孟子讲的四端:仁、义、礼、知。(1)良能归根到底就是能爱,也就是“仁”。(2)仁的进一步展开就是“义”,这就是儒家正义论的最高原则。具体的伦理规范可能有冲突,象哈姆雷特就面对两个伦理原则的冲突:一则是作为儿子应该为父亲报仇,再则是作为儿子也应该爱护母亲。具体的伦理规范是变易的,而儒家有自己的更高的原则,就是义的原则,这是不变、不易的。当然,义也不是最高原则,而是由仁奠基的。孟子讲“居仁由义”,就是:从仁进一步往形下落实就是义。(3)再进一步落实就是“礼”。礼是一切具体的制度建构、规范建构的总称。仁义与礼的关系就是一和多的关系,先验和经验的关系。仁作为本体是先验的,没有进入时空,进入时空就是义、礼。义有一个具体时空中的适宜原则,故孔子讲礼有损益。(4)然后进入“智”,相当于西方的“反思”,孟子讲的“思”也是一种直观的反思。
反思什么呢?反思良心及其良能,也就是说,这种直观的反思其实就是作为本质直观的良知。这样一来,作为儒家心学的内在意向结构的四端,就是一个看起来是“循环”的结构:良知发现良心,良心发挥良能,良能发动良知。
王阳明所讲的“致良知”,就是良能的全面发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则事事物物无不格矣!”首先敞现良知,让作为本体的良心到场,以它作为主宰;然后返回到事事物物,就体现为良能。从形上往形下走,其结果就是“事事物物无不格矣”,即事事物物都与良知同在,这就是重建世界。
王阳明还经常讲“知行合一”。通常按我们的日常经验,似乎应是先知后行,但这是不对的。知与行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例如老人夸小孩,说:“这孩子特别知道疼人。”而不说:“这孩子特别疼人。”他一定要加上一个“知道”。这就是说,能行必是已知,而不能行则是未知。知而后必然能行,如果一个人不能实际地做,就不是真正地知。
最后谈谈“王门四句教法”,作为一个小结。王阳明临死前,与两个高足弟子在天泉桥上论道,给自己一生的学术实践做了一个总结。这就是有名的“王门四句教法”:“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也可以说是阳明自己的“晚年定论”,把一切都说完了。其一,“无善无恶心之体”讲的是本体良心,是一种没有善恶之分的本然的至善的心体,纯然天理。其二,“有善有恶意之动”指意念所发之处,良知没有到场,不知善恶,这样,心体的发用可能善、可能恶。这就需要运用我们的反思能力,进行良知的本质直观,这就是其三“知善知恶是良知”。良知自然知道善恶,这是本然固有的良能。我们有了这个“知”,当下去“行”,也就是发挥良能,重建生活世界,这就是“为善去恶是格物”。
我要讲的就是这些了。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