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传统社会“孝”思想的意义和现代的实践运动

书名:孝道文化新探 作者:四川省民俗学会 字数:388082 更新时间:2019-11-20

  [韩]南宫勇权

  一、韩国孝思想的发展过程

  韩国自西历纪元以前的原始氏族或部族社会开始,信奉各种山神或城隍。这样的土俗信仰里就已经存在对父母的恭敬才能受天之祜的意识。即与敬天爱人、弘益人间的思想成为善行意志的中心思想。孝是韩国民族发现自我真实面目的原动力,也是一种精神资产。

  公元1世纪初,古代国家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在建立发展过程中,开始从中国引进儒教、佛教思想。经过高丽、朝鲜时代,儒教、佛教在长达一千年之久的历史期间起了作为民族思想基础的作用。从而孝思想自然成为韩国民族更坚定的、传统的核心伦理思想。

  儒教视孝为所有善与道德的大本;而佛教也像在经典《佛设大报父母恩重经》中提到的那样,强调以孝为生活规范,可见佛教同样重视孝这一生活伦理。

  况且佛教曾是高丽国教;而儒教是朝鲜时代国家统治和社会规范的基本。因此一千多年以来忠与孝成为韩国具有不变价值的传统伦理。到19世纪随着韩国进入开化社会,西方天主教和基督教广泛地传播到韩国,而它们的经典《圣经》也毫不例外地把孝当作基督教伦理的核心思想。例如《圣经》里有:“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12)而且《旧约》和《新约》始终强调基督教人应以恭敬父母、怜爱父母、照顾父母为基本标准。

  如上所述,韩国孝思想以原始氏族或部族社会崇拜的各种自然神信仰中的恭敬父母的孝思想作为始发点,之后经过古代国家三国时期接受以孝思想为中心的儒教和佛教作为国家统治理念的过程,孝思想更进一步定型为牢固的思想规范,成为一千多年来韩国人身体力行的不变的价值观。

  到10世纪末,西方的天主教和基督教传播到韩国,但《圣经》的基本思想仍基于孝思想。这与强调孝思想的儒教、佛教是一致的。因此韩国人吸收西方宗教并不与传统的孝思想对立,现代也是如此。

  尽管如此,但由于现代社会的一些特点,现代存在忽视传统孝思想的倾向。所谓现代社会的特征如下:

  物质价值的重视;

  个人主义的重视;

  小家庭制度的流行;

  对子女的过度保护现象;

  向产业化、机械化社会剧变。

  以上特征又带来了如下问题:

  家庭伦理体系的破坏

  不懂得父母的养育之恩,甚至忘恩负义

  轻视道德生活的倾向。

  父母子女之间人伦纽带感的缺乏导致家庭成员之间协助和理解、亲密与恭敬等爱心的缺乏。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3.5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