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人类的幼年时代,普通教育中就出现了职业教育的胚芽,但职业教育的诞生毕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一、我国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
清末至民国初,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为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思潮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拉开了改革空洞无物的科举教育的序幕。这一思潮的先驱者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最先倡导“经世致用”的教育,主张改革。这些主张,当时虽未能唤起统治者的警醒,但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19世纪中叶,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在从西方引进先进机器工业的同时,也引进了西方近代学校的职业教育,自此我国职业教育步上了一个新的发展台阶。
太平天国提出用革命的手段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改革封建文化教育,实现革命的反封建教育,力倡符合人民利益的新教育。太平天国除重视以政治、宗教为中心的教育外,各级军政首领还重视生产劳动教育,提倡科学技术教育。太平天国建国后两次修订历法,废除旧历中封建迷信的内容,传播农业科学知识。
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洋务学堂达30余所,它们是随着洋务运动的展开而逐渐举办的,主要有外国语(“方言”)学堂、军事(“武备”)学堂和技术实业学堂三类。
鸦片战争后,由于政治、国防和外交上的需要,带有封建买办性质的洋务派官僚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等兴办洋务,推行新政,力主“师夷技”,以求富国强兵。张之洞等人主张学习西方教育,以创办技术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培养技术人才。这是中国近现代学校职业教育的开端,也是教育与工业相结合的肇始。1866年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用以培养国防需要的造船、驾驶技术人员,是中国最早的技工教育,也是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
甲午战后,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在光绪帝的支持下掀起了维新运动。这一运动不仅主张发展实业,而且提出从政治上变法维新,并力主兴办学堂。康有为主张创新政、废科举、强新学,广设学校。当时兴办的有较大影响的实业学堂当为1879年杭州创设的“浙江蚕学馆”。同时,1898年,康有为奏设各省农务学堂,光绪帝诏兴农学,并劝谕绅民兴农。此事虽因政变而挫折,但为提倡地方普遍设立农业学堂开了先河,也开启了鼓励绅民兴办实业学堂的先例。
二、国外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
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段。18世纪开始出现大规模的机器生产,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生产,这带来了生活条件及生产组织结构的根本变化。机器的使用对劳动者的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劳动者需有物理、化学和数学等方面的普通文化科学知识,以及懂得机器的工作原理并具有生产应变能力。同时,大工业生产需要补充一大批能进行技术管理、调节、监督的专门人才。此情此景,劳动后备力量和技术人员的补充,如还只靠师徒制的培养方式,无论其规模、速度及内容,都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18世纪后,欧洲各国开始学校职业教育。
(一)早期的技术教育理想
英国早在16世纪,就已开始酝酿关于职业教育的构想。莫尔《乌托邦》和拉伯雷的《巨人传》等著作都谈到职业教育,并把其作为理想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德国实科学校的实验
17世纪末,德国的弗朗斯把技术教育的理想变为现实,创办了实科学校,把技术作业引进学校教育。他于1696年创办的“孤儿院”,突破了普通学校的形态,聘请行业师傅讲授裁缝、刺绣、绘图、研磨、纺织等课程,还设有简易工场,让学生进行出版、印刷、制药的实习。
(三)法国的工艺学校
1786年,为解决牺牲、伤残和退伍军人子女的教育与就业问题,法国利昂库尔公爵创办了初等教育兼技术教育的学校。
(四)职业培训的尝试
英国最早提倡机工讲习所。英国第一个讲习所是由格拉斯哥大学安德逊学院自然哲学教授乔治·伯柯贝克于1800年创办的以技工为对象的讲习班,后渐趋发展为“格拉斯哥机工讲习所”。随后美国也创办了机工讲习所。同时,英国通过“工厂学校”开展企业内部的员工培训。这种“工厂学校”在19世纪中期后渐趋普遍。在美国,到了19世纪前半叶和中期,人们才清楚地认识到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因此大多数工厂和企业非常积极地开展企业培训。
这一时期,无论是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还是职业培训活动,基本上都是由个人或私人机构组织承办,国家很少参与,因此,学校形态的职业教育还只是处于萌芽状态。国外学校的职业教育主要是从西欧开始产生的,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职业教育是西方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必然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