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

书名:职业教育概论 作者:路海萍 字数:156182 更新时间:2019-12-12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科技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越来越融会贯通。为此,厘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理解职业教育的内涵。一、二者的区别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着明确的区别。它们的起源不同,实施机构不同,职能和培养目标也不同。这些根本性的区别决定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地位的高下之分,也决定了两者在课程设置上的不同倾向,即普通教育偏重学术性知识的传授,而职业教育侧重实用性技能的训练。但如从广义上来说,在社会分工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所受的教育都应该由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这两部分组成,否则便难以安身立命,承担起各项社会责任。也就是说,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在根本性的教育目的上是一致的,即培养“社会人”。

  研究和分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是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保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着许多相同的地方,如共同遵循教育的基本原则,共同追求培养社会主义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总体目标,共同遵循政策宏观调控与高校自主办学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共同接受衡量教育教学质量的宏观标准。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又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区别

  1培养目标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主要培养的是研究型和探索型人才以及设计型人才,而职业教育则是主要培养具有高级技能,能够进行技术指导并将设计图纸转化为所需实物,能够运用设计理念或管理思想进行现场指挥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换句话说,职业教育培养的是技艺型、操作型的高级技术人才。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大多数能够直接上岗,一般没有所谓的工作过渡期或适应期,即使有也是非常短的。

  2与经济发展关系上的区别

  随着社会的发展,普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而职业教育是同经济发展联系最为密切的一部分。在一定的发展阶段中,职业教育的学生人数的增长与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处于正相关状态,普通教育针对本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人才,它的规模与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和产业结构的变化。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和定位必然以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职业教育如何挖掘自身内在的价值,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社会是其根本性要求。

  3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上的区别

  在专业设置及课程设置上,普通教育是根据学科知识体系的内部逻辑来严格设定的,而职业教育则是以职业岗位能力需求或能力要素为核心来设计的。就职业教育的专业而言,可以说社会上有多少个职业就有多少个专业;就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而言,也是通过对职业岗位的分析,确定每种职业岗位所需的能力或素质体系,再来确定与之相对应的课程体系。有人形象地说,以系列产品和职业证书来构建课程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的无缝接轨。

  4培养方式上的区别

  普通教育以理论教学为主,虽说也有实验、实习等联系实际的环节,但其目的仅仅是为了更好地学习、掌握理论知识,着眼于理论知识的理解与传授。而职业教育则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岗位所需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因此将技能训练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讲究边教边干,边干边学,倡导知识够用为原则,缺什么就补什么,实践教学的比重特别大。这样带来的直接效果是,与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同其所受的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是对口的,他们有较好的岗位心理准备和技术准备,因而能迅速地适应各种各样的工作要求,为企业或单位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二)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课堂教学上的区别

  从教学评价内容来看,普通教育重点放在教师对基础科学知识的传授之上;职业教育则主要放在教师对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的传授方面。从教学评价过程来看,普通教育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学步骤展开;职业教育则主要围绕学生的学习环节来进行。从施教者来看,普通教育主要是以学科教师为主;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岗位工作人员为主。从评价方式来看,普通教育主要以同行和专家评价为主;职业教育则主要以学生评教为主。

  (三)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教学评价质量上的区别

  从本质上来看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与普通教育的质量评价一样,都是在收集教育信息的基础上,对教育价值做出判断的一个过程。但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职业教育是一种典型的能力本位教育,这种类型教育的评价“是根据对所期望的学习结果加以明确界定而发展起来的评价形式”。在这种评价形式中,对一般的或特殊的学习结果都予以了明确界定,使得评价人员、学生自身,或任何感兴趣的第三者,对学生是否达成这些结果均有一个相当客观的判断。“对于学生学习进步的判断,是完全基于学生个人对这些结果的达成情况,而不是基于学生在正规教育情景中所花费时间的多少”。

  因此,职业教育的质量评价是一种典型的标准参照评价,进行质量评价时,只将收集到的证据与能力标准相对照,而不与其他学习者的学习结果相比较;最终只对学生是否具备相应能力做出判断,而不是给定一个百分等级分数。这种评价指向于所要求的学习结果,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是完成相关职业的能力标准,而不是普通教育所要求的认知方面的学习成就。而且与普通教育不同的是,这些能力标准是由职业教育的需求方(即产业界)参与制定的,主要反映特定职业角色的能力要求,而不是根据所学习的课程来制定的。职业教育的标准参照评价方式,特别依赖于各个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专家,依靠他们雄厚的专业理论水平和长期的工作实践经验来判断和决定某一职业领域所需要的知识、技能、理解力、操作的熟练程度和职业道德水平,依靠他们确定职业标准及其等级。

  两者的不同主要有:从评价重点来看,普通教育着重点在于学校环境中的学术能力与学业成就;职业教育着重点在于工作情景中的职业能力与操作技能。从评价依据来看,普通教育主要依据课程专家与教师开发的学科课程;而职业教育则主要依据企业与教师开发的职业能力标准。从评价目的来看,普通教育主要是为了选择优秀,培养发现学生的发展潜能。从评价模式来看,普通教育是一常模参照评价;职业教育则是标准参照评价。二、二者的联系

  尽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存在着一些区别,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关系又是密不可分的。

  (一)实现过程和实现功能上的联系

  1二者在实现过程中的时空联系

  首先,从教育对象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对象具有同一性,即对同一个受教育者,由于人身的不可分性,因此在其特定的人生阶段,既要接受普通教育又要接受职业教育。其次,从教育的主体看,对同一的受教育者在同一时间接受的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常常委任同一教育主体实施,以解决时空上的冲突性,便于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安排。还可以出于教育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关系,同一教育主体,可以同时对一部分人行使职业教育的职能,对另一部分人行使普通教育的职能。由此可见,我国习惯上的职业学校和普通学校的划分是相对而言的,其中学历形式的中等职业教育承担了相当一部分普通教育的内容,而传统的普通高校更是“名”难符“实”,其主要承担的是职业教育的职能。

  2二者在实现过程中的层次联系

  普通教育发展和完善人的身心,是一种自然的渐进的过程,可以从零开始,而职业教育由于现代职业的客观所需,起步存在一定的高度,受教育者必须在他的身心得到一定的发展,理解、认知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才便于全面系统地接受某种职业教育,因此,接受一定的普通教育是职业教育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职业教育的层次越高,普通教育的层次也应随之提高。普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但我们并不能说普通教育是直接为职业教育服务的,当某种教育直接为职业教育服务的时候,即使在内容上看似普通教育,其实也只能归入职业教育的范畴。而当某种教育首先致力于发展人的身心和智能,再借以提高人的职业技能的时候,仍不失为普通教育的范畴。

  3二者在作用上的渗透性

  由于人的职业能力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毫无疑问,普通教育在实现发展人的身心和智能的目的时,也提高了人的职业能力,起到了和职业教育等效的作用。同时,职业教育在传授职业知识和职业技能的时候,毫无疑问也对人的身心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或潜能的挖掘发生了重要作用。但这种联系只是功能的延伸或渗透,并不能抹杀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在价值上的本质不同,因为作为根本的价值判断标准,应当是指职业教育或普通教育直接追求的价值或者说第一位的价值,而不是其作用的延伸和渗透。

  (二)知识上的内在联系

  普通教育知识和职业教育知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事实上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两者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既没有纯粹的普通教育,也没有纯粹的职业教育。无论普通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必须是科学的价值理性、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人的精神的结合和统一,只是知识传授的侧重面不同而已。普通教育知识和职业教育知识的区别体现了教育分工的客观实际,但教育类别的划分并不能阻隔两类知识的相通,它们在知识主体、知识层次和知识结构上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1知识主体的同一性

  从教育对象看,普通教育知识和职业教育知识的对象具有同一性,即对于同一个受教育者,在特定的人生阶段,既要掌握普通教育知识,又要掌握职业教育知识。二者统一于同一受教育主体,是一个人通过教育所接受的全部知识的两个方面。如在大学阶段,大学生一方面要面对人生,接受通识教育,为今后人生的拓展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市场,接受专业教育或职业教育,为今后就业打好基础。

  2知识层次的衔接性

  一方面,掌握一定的普通教育知识是接受职业教育知识的基础。普通教育发展和完善人的身心,其知识的获得是一种自然的渐进过程,可以从零开始,而职业教育的知识由于现代职业的客观需要,起步存在一定的高度。受教育者必须在接受一定的普通教育,身心得到一定的发展,理解、认知能力达到一定层次的时候才能全面系统地接受某种职业教育,如我国教育系统从初中后开始分流中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一般来说,人在6-18岁之前接受的主要是普通教育,之后接受的主要是大职业教育,包括专业教育。另一方面,由于人的职业知识和能力是以人的身心发展为基础的,因此,无疑,普通教育在实现发展人的身心和智能的目的时,也提高了人的职业能力,普通教育的知识层次越高,接受职业教育知识的起点也随之提高。

  3知识结构的契合性

  职业教育知识和普通教育知识在结构上可以相互渗透和交叉。近年来,国际上涌起一股“普通教育职业化,职业教育普通化”的思潮。普通教育职业化指在普通学校中增加职业教育的课程,这种职业教育其实是一种职业准备教育,这种趋势有利于普通教育学校毕业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职业教育普通化指在职业学校中加强普通教育基础知识的学习。职业教育普通化使职业教育从狭窄的、过于专业化的职业预备教育转变为广泛的、基础性的职业教育。它有利于学生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性。

  总之,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虽然在教育价值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是相互对立的,但是在现实中二者却不可分割,相互影响,相互渗透。从传授知识角度看,普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基础,职业教育必须面向受过一定普通教育的学生,并随着职业教育要求的提高,普通教育也不断地提高知识水平从教育对象看,由于教育是促进人得身心发展和自我价值的实现,因此在同一时段学生可能同时接受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在中学阶段,学生面临升学和就业的双重任务,在教育内容上就体现为普通知识与职业技能在同一主体上传授。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