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与普通教育有相同之处,但职业教育又有其自身的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的存在,才使得人们时常有意识地把其从教育场域中单列出来。
一、实用性
职业教育的实用性是指职业教育应从应用与实际的角度开展,要偏重实践能力的培养。这一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职业教育的教学过程具有实用性倾向。职业教育的教学侧重于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它比普通教育更突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突出“手脑并用”、“教学做合一”;在课程设置上,其教学实习课程所占的比例也远远高于普通教育,且理论与实习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其二,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类型具有实用性的特点。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往往是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技术农民、生产现场的技术人员和其他类型的城乡劳动者等,他们都是社会主义大厦的奠基者。这些培养对象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应具有相对完整的实践能力与相对不完整的理论知识。这就决定了他们所受的教育也必然带有突出的实用性倾向;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保证人们获得职业技能、职业资格,以胜任未来的职业生涯。
二、社会性
职业教育的实用性体现在实际生活中就展示其社会性的一面。黄炎培先生认为,职业学校“从其本质来说,就是社会性;从其作用来说,就是社会化”。职业教育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现代生产及人民生活的需要密切相关。相对于普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更密切而直接,是实现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具有广泛的社会性。
另一方面,职业教育是一种社会需求制约型的教育。其培养目标、发展规模、结构和速度,既受社会需求的推动,又受社会需求的约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必然会引发职业教育的发展与变革。
同时,从职业教育实施的过程来看,也深深地打上了社会的烙印。除了职业教育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专业的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等方面要紧紧围绕社会实际需要之外,职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也需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这不仅表现在职业教育办学需要广泛吸引社会力量的参与,职业教育的教学管理、教学过程也需要企业和行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即便是职业学校学生的就业也同样需要社会力量的介入。三、大众性
职业教育的社会性表明其涉及社会主体的广泛性与多样性,即与广大民生密不可分,也即大众性。其大众性有以下两层含义:
其一,职业教育的人民性。职业教育是面向众人的教育,具有普适性。因此,职业教育必须“有教无类”,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教育利益,最大限度地满足他们的需要,以服务民众为宗旨。比如,应保证女童和妇女享有平等的接受职业教育的机会,努力促使失业者、辍学者、残疾人、贫民百姓、战争难民、复员军人以及其他没有谋生能力的人有机会接受正规或非正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职业指导和职业咨询面向社会所有成员。
其二,在当代社会,绝大多数的社会职业无论是技术的还是非技术的,都需要经过一定的职业训练并获得职业资格的人来从事。这就决定了每个公民都必须接受一定的职业教育。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的原则就是对职业教育普及性、大众性的肯定,即为达到普及职业教育而实行的一项重要措施。
上述职业教育的特点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的动态关系之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托,共同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