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ing(1) "0"
职业教育概论最新章节列表: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_路海萍著_人文社科_【苍穹悦读】

第一节职业教育的概念

书名:职业教育概论 作者:路海萍 字数:156182 更新时间:2019-12-12

  职业教育的概念是职业教育内涵的基点,也就是说,把握职业教育的概念是理解其内涵的前提条件。

  一、职业

  (一)职业的内涵

  对于职业的内涵,基于不同的视角或侧重点,人们的理解也有所不同。

  12005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的解释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专业的,非业余的。

  21988年版的《辞源》对“职业”的解释是:职,指官事;业,指士、农、工、商所从事的工作。也泛指所从事的主要工作。分内应作之事。

  3马建富主编的《职业教育学》认为,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是具有一定专业素养的人为了获得一定的回报而从事的经常性的、专业化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

  我们认为,职业是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具有分工性质的经常性的、相对稳定的社会活动,且一般以此为个人及家庭生活来源的工作。

  (二)职业的分类

  职业既然是分工的产物,就必然有分类。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工作性质是指一种职业区别于另一种职业的根本属性。工作性质一般通过职业活动的对象、从业方式的不同予以体现。

  1我国的职业分类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制定了《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种分类目录》,并根据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修订了《职业分类与代码》国家标准。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下简称《大典》),这是我国现阶段进行职业分类的参考依据。《大典》参照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按照我国社会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同一性的基本原则,对我国社会职业进行了科学划分和归类,是一部具有国家统一标准性质的职业分类大全。

  《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职业)。其中,8个大类分别是: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一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同时,由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国家统计局、国家标准局批准,1984年发布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并于1985年实施。这项标准主要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的性质的同一性分类,即按其所属行业分类,将国民经济行业划分为门类、大类、中类、小类四级。门类共13个:(1)农、林、牧、渔、水利业;(2)工业;(3)地质普查和勘探业;(4)建筑业;(5)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6)商业、公共饮食业、物资供应和仓储业;(7)房地产管理、公用事业、居民服务和咨询服务业;(8)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9)教育、文化艺术和广播电视业;(10)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11)金融、保险业;(12)国家机关、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13)其他行业。

  这两种分类方法符合我国国情,简明扼要,具有实用性,也符合我国的职业现状。

  根据不同的标准的职业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如:从行业上划分,可分为一、二、三产业;从工作特点上划分,可分为务实(使用机器、工具和设备的工种)、社会服务、文教、科研、艺术及创造、计算及数学(钱财管理、资料统计)、自然界职业、管理、一般服务性职业等十多种类型的职业。每一种分类方法,对其职业的特定性都有明确的解释,这对我们更好地掌握某一职业的特点,去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有指导作用。

  职业始终与时俱进。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旧职业已经消失或日趋消亡或改头换面。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新职业不断产生。继《大典》发布之后,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又陆续发布了许多新的职业。自2004年来,我国相继发布了形象设计师、汽车模型工、呼叫服务员、汽车加油站操作工、首饰设计制作员、水产养殖质量管理员、水生哺乳动物驯养师、牛肉分级员、锁具修理工、动画绘制员、宠物健康护理员、客户服务管理师、家具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制作员、模具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数字视频策划制作师、会展策划师等新职业数百种。

  2国际标准职业分类

  西方国家根据一些学者提出的理论,一般将职业分为三种类型:

  其一,按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性质、层次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把工作人员划分为白领工作人员和蓝领工作人员两大类。白领工作人员包括:专业性和技术性的工作,农场以外的经理和行政管理人员、销售人员、办公室人员。蓝领工作人员包括:手工艺及类似的工人、非运输性的技工、运输装置机工人、农场以外的工人、服务性行业工人。这种分类方法明显地表现出职业的等级性。

  其二,按心理的个别差异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是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霍兰创立的“人格-职业”类型匹配理论,把人格类型划分为六种,即现实型、研究型、艺术型、社会型、企业型和常规型。与其相对应的是六种职业类型。

  其三,依据各个职业的主要职责或“从事的工作”进行分类。这种分类方法较为普遍,以两种代表示例。一是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国际标准职业分类把职业由粗至细分为四个层次,即8个大类、83个小类、284个细类、1506个职业项目,总共列出职业1881个。其中8个大类是:(1)专家、技术人员及有关工作者;(2)政府官员和企业经理;(3)事务工作者和有关工作者;(4)销售工作者;(5)服务工作者;(6)农业、牧业、林业工作者及渔民、猎人;(7)生产和有关工作者、运输设备操作者和劳动者;(8)不能按职业分类的劳动者。这种分类方法便于提高国际间职业统计资料的可比性和国际交流。二是加拿大《职业岗位分类词典》的分类。它把分属于国民经济中主要行业的职业划分为23个主类,主类下分81个子类,489个细类,7200多个职业。此种分类对每种职业都有定义,逐一说明了各种职业的内容及从业人员在普通教育程度、职业培训、能力倾向、兴趣、性格以及体质等方面的要求,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国际组织对职业的分类2008年国际劳工组织通过了新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与1988年通过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具有一定的区别和联系。则为:

  1949年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劳动统计专家会议通过了《国际标准职业分类(草案)》;1958年《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出版发行,后经1968年、1988年等几次修订,现已成为世界各国建立本国职业体系的蓝本。《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划分职业类别所采用的基本原则是按照从事工作的类型来归类,并根据具体的职业范围确定从事工作类型的同一性的含义。

  《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对国际性标准职业分类体系作了详尽的描述,其结构共分四个层次:大类、小类、细类和职业项目。1988年版的《国际标准职业分类》对大类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大类是:立法者、高级官员和管理人员;专业人员;技术和辅助专业人员;职员;服务人员和商店与市场销售人员;农业和水产业技术工人;手(工)艺人和有关行业的工人;设备与机械操作工和装备工;简单劳动职业者;军人。

  (三)职业的特征

  尽管职业分类五花八门,且不断与时俱进,但它们之间仍然可以找到一些共同的属性。当代的职业具有下列特征:

  1目的性

  职业向来以获得一定的回报为目标。这种回报不一定仅仅限于我们一般意义上所指的物质、金钱等报酬,还可以包括非物质层面的,如理想的实现、个人价值的实现、兴趣爱好的满足等。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的精神品质的日益递增,部分职业人越来越重视非物质层面的回报。

  2规定性

  职业的目的性规范了它的内、外在要求。因为任何一种职业都对它的从业人员素质有一定的外在规定与内在要求,即从事特定职业的从业人员必须达到职业所要求达到的专门素质。同时,从业人员必须在其中承担一定的职责。

  3产业性

  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就大的方面可以分为三类产业。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都是物质生产部门,第三产业虽然并不生产物质财富,但却是社会物质生产和人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部门。在传统农业社会,农业人口比重最大;在工业化社会,工作领域中的职业数量和就业人口显著增加;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和经济发展迅速的社会,第三产业职业数量和就业人口显著增加。

  4行业性

  行业是根据生产工作单位所生产的物品或提供服务的人不同而划分,它是按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和个体从业人员所从事的生产或其他社会经济活动性质的同一性来分类。某行业的职业内部,其劳动条件、工作对象、生产工具、操作内容相同或相近。由于环境的同一,人们就会形成同一的行为模式,有共同的语言习惯和道德规范。不同职业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劳动条件、工作对象、工作性质等都不相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新的职业(如经纪人等)将会不断涌现,各种职业间的差异也会不断变化。

  5职位性

  所谓职位是一定的职权和相应责任的集合体。职权和责任是组成职位的两个基本要素。职权相同,责任一致,就是同一职位。在职业分类中每一种职业都含有职位的特性。从社会需要角度来看,职业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是,现实生活中由于对从事职业的人员素质要求不同以及人们对职业的看法或舆论的评价不同,职业便有了层次之分。这种职业的不同层次往往是由不同职业体力、脑力劳动的付出、收入水平、工作任务的轻重、社会声望、权力地位等因素决定的。

  6组群性

  无论以何种依据来划分,职业都带有组群特点。如科学研究人员中包含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理学、工学、医学等研究人员,再如咨询服务事业包括科技咨询工作者、心理咨询工作者、职业咨询工作者等。

  7时空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职业变化迅速,除了弃旧更新外,同一种职业的活动内容和方式也会发生变化,所以职业的划分带有明显的时代性,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热门职业。我国曾出现过的“当兵热”、“从政热”,后又发展到“下海热”、“外企热”等,都反映出特定时期人们对某种职业的热衷程度。

  二、职业教育在现当代社会,从事某项职业的人员或多或少都要经受一定的教育。而人们对教育的理解也不尽相同。理解教育的内涵是把握职业教育内涵的前提。

  (一)教育的内涵概述

  1就个体的角度而言,人们倾向于把“教育”等同于个体的学习或发展过程,如有人把“教育”定义为成功地学习知识、技能与正确态度的过程。这里所学的应是值得学习者花费精力与时间;学习方式一般应使学习者能通过所学的知识表现自己的个性,并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学习时自己从未考虑过的境遇和问题中去。

  2就社会的角度来说,可以把“教育”分为不同的层次:(1)广义的,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2)狭义的,主要指学校教育,即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3)更狭义的,有时指思想教育活动。这种界定突出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把“教育”看成是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承担着一定的社会功能同上。

  3就抽象的角度而言,教育就是人们尝试持续在任何一方面改善他人心理素质结构,或者保留其心理素质结构中有价值的部分,或者避免不良心理素质形成的行动。简洁地说,教育就是人们尝试在任何一个方面提升他人人格的行动(德)沃尔夫·布列钦卡教育科学的基本概念:分析、批判和建议。

  此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教育形态。按时间维度来划分,教育可分为农业社会的教育、工业社会的教育与信息社会的教育;从教育运行的空间特性来看,可将教育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按系统维度来划分,教育可分为非制度化的教育与制度化的教育。

  总之,我们认为,教育就是使得个体或群体身心得到不断的良性发展的社会活动。就狭义而言,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持续地传授知识,使人得到身心发展和完善的活动。

  (二)职业教育

  1我国对职业教育的界定

  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职业教育,以广义言之,凡教育皆含职业之味。——若以狭义言,则仅以讲求实用之知能者为限,——职业教育,则专重实用,能为生活起见。——专以职业上之学识、技能教授不能久学之青年——”黄氏的上述言论可以这样理解:广义上的教育都含有职业教育的意味;狭义上的职业教育则是传授实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旨在培养从事某种职业的人。

  (1)《辞海》对职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的解释如下:职业教育就是给予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工作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

  职业技术教育:中国对职前、职后的各级各类职业和技术教育以及普通教育中的职业教育的总称。包括学习科学、技术学科理论和相关技能的技术教育及着重技能训练和相关理论学习的职业教育。

  (2)《现代汉语词典》对职业教育的解释是:为学生或在职人员从事某种生产或工作所需知识、技能等而实施的教育。

  (3)职业教育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2国际社会对职业教育的界定

  (1)《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1997)。职业教育可称为“职业前或技术前教育”:一是主要为学生进入劳务市场和准备让他们学习职业或技术教育课程而设计的教育。二是主要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或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际技能、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完成这类课程之后可以获得所在国的主管当局(如教育部、雇主协会等)认可的在劳务市场上从业的资格。

  (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1)。职业教育可称为“技术与职业教育”,是作为一个综合术语来使用的;指的是教育过程除涉及普通教育之外,还涉及学习与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部门的职业有关的技术及各门科学,以及获得相关的实际技能、态度、理解能力和知识。技术与职业教育还可以进一步理解为: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种准备;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

  综上所述,对于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技术与职业教育)的认识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认为,职业教育含义广泛,大体包括职业准备教育、职业陶冶、职业培训等内容。从其与普通教育的区别来看,职业教育偏重实践技能与专门技能。从教育对象来看,职业教育既包括需要专门化教育的新成长的劳动力,又包括需要知识和技能更新、提高的劳动者,所以对受教育者没有年龄限制。从培养的人才类型和层次来看,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求量较大的技术型和技能型人才,而不是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培养的层次包括初级、中级、高级技能型人才。从教育目的来看,职业教育主要为社会、企业培养各级各类应用型专门人才,或提高在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和技巧,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劳动者,进而提升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养。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