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七课
授课教师:伍娜
指导教师:曹安玉
曹安玉评析
本课主要教学方法:暗示法、聆听法、比较法、情景创设法、视觉参与法、律动法、检测法
作品分析
《打字机》是一首描绘性非常强的管弦乐小品,由美国指挥家、作曲家安德森创作。乐曲共一分四十三秒,虽短小却诙谐有趣。全曲为A(aba1)B(cc)A(a2)的复三部曲式:快速平稳的第一主题旋律在全曲中出现了三次,第二主题以上行、下行的反复波动配以鲜明的力度构成了形象而具有动感的旋律,与第一主题形成明显的对比。乐曲最大的特点是借助打字机作为节奏乐器,配以快速灵巧的旋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打字机的美妙声音。打字机的打字声、铃声和换行倒机声是这首乐曲的特殊音效。A段主题旋律不断做下行模进,均匀连续的八分音符用顿音奏出,灵活轻快。伴奏声部的打字机则随音乐节奏发出急遽的击键声,连续三小节后在第四小节重拍上出现满行预告铃声,继一个四分休止符,再响起倒回机头的“咔嚓”声。
B段转为C大调,节奏放宽,并频频使用强拍上的休止,与A段音乐的热烈气氛有所对比。
但打字机急促的击键声、铃声、倒机声仍不绝于耳,使人感受到工作着的人们紧张忙碌的心情,以及娴熟自如操作打字机时的得意神态。乐曲最后再现A段结束。
教学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曲《打字机》,感受作品诙谐有趣的音乐情绪,并能在参与音乐活动中获得积极、愉悦的审美体验。
2.听辨乐曲中的打字声、铃声和倒机声,能在反复聆听中感受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
3.学生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和感受,能听辨乐曲的基本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1.能在反复聆听中加强对音乐主题的记忆。
2.听辨乐曲的曲式结构,分析、比较A、B两段旋律的不同特点。
教学难点
听辨主题三次出现的细微变化。
教学用具
播放音乐、打字机一台、B段旋律线图谱、三角铁、沙锤、乐谱四十张。
评析与对话
吴斌:问一下伍娜老师,这首曲子你听了有多少遍?
伍娜:我听了起码有几百遍。
吴斌:请你把这两个主题唱一下。(伍娜老师准确无误地用唱名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