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况依存型信息的共同产生

书名:灾害对策全书 作者:公益财团法人兵库震灾纪念21世纪研究机构 字数:161784 更新时间:2019-12-24

  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教授 矢守克也

  关键词:状况依存;信息的共同生成

  一、可以使用的信息/无法使用的信息

  能够引起重视的灾害信息,简单易懂的灾害信息,被终端用户活用的灾害信息。

  将以上的陈述作为前提,会出现“好不容易获得的灾害信息如果不能为之所用的话,其实就是一无是处的”想法。与这样观点有分歧的人几乎是不存在的吧。但是在另一方面,灾害信息不一定被用户有效利用,以及灾害信息是否能对减灾产生效果持有怀疑的人,也有不少。

  在本文中,笔者立足于自己所从事的专门研究——心理学领域当中的一个关于学习的状况论,也被称为社会文化的一个手段,将其中的一个熟知且让人印象深刻的实验作为线索,来考虑有关“可以使用的信息/无法使用的信息”这个问题。

  二、“量的保存的实验”以及背景状况

  在发展心理学中,有一个很有名的实验叫作“量的保存实验”。比较典型的有以下几个步骤:在实验室里让孩子们去确认A和B两个杯子里放有等量的水。然后,将A中的水倒入B中询问孩子们A和B中的水是否等量。如果回答是等量的话可被认为是已经获得了保存的概念,回答是B多的话,说明还未获得这个概念并处于未发展状态。通常来说,7岁左右的孩子已经能够做出正确答案了。

  通过以上的实验可以说明,发展心理学(皮亚杰学派)主要确定普遍的发展阶段这一工作,但状况论却与之相反。上述实验的结果根据状况的不同是会发生变化的,也就是所谓的状况依存。例如将上面的实验不是交给孩子们完全不认识的人(如心理学家),而是交给平时一直与孩子们接触的幼儿园老师去做的话,回答的正确率是会发生改变的。也就是说,“这个杯子(B)破裂了很危险,所以要移到这里(A)来喽”这样去陈述一下移动的理由,或者说“这个是个小魔术哦”来改变状况的话(正确地说,给予孩子们有意义的背景状况设定),正确率就会提高。

  学习状况论所展示的是,所谓知识和技能(知道什么和能做到什么),不是一个单独个体(孩子)所具备的性质,而是当事人与周围的人们(大人)一起设定的一个情景状况(具有典型性的是“为了什么”这样一个背景),而当事人正是深陷于这个被设定好的状况里的。这就是学习的状况论所表示的重要事实。也就是说,量的保存这一知识和在此基础上的活动是指,设定类似“为了喝果汁时不让破裂的杯子割到嘴”,或者“为了不被小魔术给欺骗”这样的有因果关系背景的状况,同时获取有价值的东西。而一旦脱离这种背景的话,这些信息就不一定能有......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2.6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