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从Wind and Bone 看关键词的误译和重塑

书名: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作者:刘颖 字数:193236 更新时间:2019-09-29

  关键词的翻译,是《文心雕龙》英译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文心雕龙》中不少关键词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中产生的,其含义往往复杂多元,即使是国内学者也多有争议,翻译者更容易产生误解。但有趣的是,一些明显的误译经过在目标语境中长时间的接受过程,却可能产生新的内涵,丰富目标语的词汇,从而成为经典的“误译”。“风骨”一词的翻译就出现了类似的情况。从“风骨”一词的翻译中,我们不但能看到学者在翻译时对语言、文化等层面所作的考虑,还能看到翻译特有的重塑作用。

  1959年,施友忠首先翻译了《文心雕龙》,该英译本一出版,就引来了汉学家和文学家的种种评论,其中一些学者就曾对他关于“风骨”一词的翻译表示质疑。施友忠将篇名风骨直译成“Wind and Bone”,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斯就提出,尽管风骨一词的译法从字面上来看无可挑剔,但是“如果不能在英语中找到更好的对应词,留下中文总比用……可笑的翻译好”。言下之意,他显然对wind and bone这样的翻译是不满意的,特别是施友忠在文中还有一些不彻底的翻译,比如将“深乎风者,述情必显”翻译成“he who is deep of wind will always be versed in rhetoric”,仍然用表示自然现象的“wind”来翻译风。正如霍克斯所说的,刘勰的语言模糊而难以把握,要用逻辑性很清楚的英语来翻译确实有难度。

  施友忠的翻译受到了批评,那么后来的翻译者怎么处理“风骨”一词呢?1962年,杨宪益在《中国文学》期刊上发表了《文心雕龙》译文五篇,将风骨的篇名译成,即情感与结构。他对风骨的理解是风即文章的情感,骨即文章的结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我们此处不细究。有趣的是,此后各种译本中或多或少都沿用了施友忠的译法。比如宇文所安的Wind and Bone, Fengku,杨国斌的“Wind”and “Bone”,都直接用了wind和 bone。黄兆杰略有不同,他的译名The Affective Air and the Literary Bones中分别在两个中心词前面分别加上Affective(情感方面的)和Literary(文学上的)两个限定词,试图为“风骨”划一定的范围,但是Air(空气、气)是风的变体,bone(骨)有所保留,仍然不出施友忠译法的窠臼。吉布斯虽然在《释“风”》一文中将“风”解释为“suasive force”(感化力),而将“骨”解释为“bone structure”(骨格),但在指称《......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8.4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