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文心相映:英语世界对《文心雕龙》与个别西方文学理论的比较

书名: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作者:刘颖 字数:193236 更新时间:2019-09-29

  引言

  与中国现代文学理论及西方文学理论相比,中国古代文论有着十分不同的话语体系。《文心雕龙》第一次将中国古代文论的种种范畴系统地组合在一起,大受学者关注,同时也被认为与西方文学理论最具可比性。因此,英语世界的一些学者有意识地将刘勰及其《文心雕龙》与个别西方文学批评家或批评理论进行分析,试图通过比较,将《文心雕龙》拉进西方读者的视野。在这一章中,笔者将对其中一些研究的特点及得失做介绍和评价。

  第一节 刘勰与华兹华斯的创作论

  首先要讨论的,是蔡宗齐先生在其《比较诗学》一书的第六章中对刘勰和华兹华斯的文学创作论进行的比较。《比较诗学》一书从宏观结构与微观文本等多个方面对中西诗学进行了平行比较,其中第六章名为“关于想象的诗学:华兹华斯和刘勰论文学创作”(Poetics of Imagination: Wordsworth and Liu Xie on Literary Creation),这一章中作者从微观的角度对两位中西批评家的文学创作理论进行对比。

  众所周知,华兹华斯是18世纪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仅因诗歌创作而享誉世界,还因为其诗作及文章中的重要文学批评思想而为文论研究者所重视。在《比较诗学》一书中,蔡宗齐指出,华兹华斯算是西方第一个有意识地将文学批评的焦点重新转向作者的批评家。过去的古典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批评家往往忽略作者的作用,华兹华斯却认为创作过程最重要,因此把创作者置于评论的中心。由于华兹华斯十分关注作者的背景和内心活动,他比任何其他西方批评家都更贴近中国批评传统。蔡宗齐认为华兹华斯文学创作理论和刘勰的思想十分接近,因此试图将二者进行对比,试图说明二者对待这些问题的相似性,并探讨二者的不同理论框架。在蔡宗齐看来,二者在讨论文学创作过程时,重心都放在相似的问题上,包括文学创作的不同阶段、创作过程中思想的变化,无意识感应与有意识创作之间的关系以及创作过程中对外部环境的感知(sensory)及超感知(suprasensory)经验等。这些问题的相似性说明,不论在什么地方,文学创作所包含的基本内容都是一致的。

  蔡宗齐认为,华兹华斯与刘勰都把文学创作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最初的自然感应,接下来的静思阶段,对感知与情感体验的沉思,以及最后创作的执行。华兹华斯一反新古典主义的模仿论传统,把诗歌重新定义为“强烈感情的自发流露”(the spontaneous overflow of powerful f......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8.4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