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道教“心性”思想源流

书名:敦煌本《太玄真一本际经》思想研究 作者:黄崑威 字数:243287 更新时间:2019-09-29

  道教心性思想究其实质是道体论在众生“心性”层面的延伸,这就决定了道教心性思想仍以“道”为核心范畴,代表了对“道”的诠释由“道炁(气)”、“道理”向“道心”的转化。所以,也可以说在对众生“心性”的认知与诠释这一点上,道性论与道教心性思想是水乳交融的。

  道教心性思想的发展成熟固然受到了佛性论的影响、启发,但在核心范畴、思想内容等方面,却与佛性论有显著不同。

  原始道教本身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关于心性的认识和心性思想,只是在具体修炼方法上有存想之说,《老子河上公注》、《太平经》等早期道经中已有历观五脏、存思身神的论述。河上公云:“人能养神则不死也。神谓五藏之神,肝藏魂、肺藏魄、心藏神、肾藏精、脾藏志。五藏尽伤,则五神去矣。”王卡点校《老子道德经河上公章句》卷一“成象第六”,中华书局,1997年。《太平经钞》戊部亦云:“入室思存,五官转移,随阴阳孟仲季为兄弟,应气而动,顺四时五行天道变化以为常矣。失气则死,有气则生,万物随之,人道为雄。故立五官,随气而兴,天道因气飞为雄。真人积气,聚神明,故道终常独行,万民失气故死。”王明:《太平经合校》第309页,中华书局,1997年。葛洪在《抱朴子内篇?杂应》中则详述了存思老君、存思己身形体、五脏等方法见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2007年。。《云笈七签》卷四十二至卷四十四更详列了各种存思之法。《黄庭经》集魏晋之际道教内观存神方术之大成,继承汉代纬书和早期道教人身各部位皆有神之说,结合古代医学关于脏腑、经络、精气理论,着重阐发了存思身神、固精守气的理论和方法。思存养真是南北朝以前道教主要的养神方法之一,尤为上清派所重。《本际经》卷二《付嘱品》:“云何念师?”“师者父也,我若无师,不能得道,是故应当远近随逐,心眼观想,恒在目前,不替须臾,无他杂想,是名念师。又当正念一切得道大圣众真,通是师宝,皆能训我,是良福田,系念归依,心心相续,邪念不起,是名念师。”道教非常重视师承,强调修道必须有“师”传授,不提倡“自学成才”。这段话一方面强调了“师”之重要性,另一方面心存念想“念师”之法,亦可看作是一种存思修炼方法。

  在“万古丹经王”——东汉魏伯阳著的《周易参同契》中,使用“情性”表示“金华元精”的能量。如说:“阳乃往和,情性自然。”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00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大易情性,各如其度。”陈全林:《周易参同契注译》第142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又如:“引内养性,黄老自然。含德之厚,归根返......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9.9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