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际”并非道教传统语汇,“本际”词源为佛教以外的外道哲学范畴,“本际”在唐初还曾经成为佛道论衡的议题之一。《太玄真一本际经》既然简称为《本际经》,表明核心关键词是“本际”,然而经中并未对“本际”概念予以明确定义,只是在《道性品》中说:“开演真一本际,示生死源,说究竟果,开真道性,显太玄宗”,“说此真一本际法门,使一切人平等解脱”。另据姜伯勤先生研究,《本际经?道本通微品》中记载前往明净国土的一百二十位童子,其中有“本初童子、本始童子、本玄童子、本无童子、本净童子、本极童子、本明童子、本首童子、本际童子、本相童子”,这里罗列了与“本”有关的各种名相,“本初”、“本始”、“本极”、“本首”具有本源意味,“本玄”、“本无”具有本体意味,“本净”、“本明”具有法性意味,“本相”具有法相意味,而“本际”兼有以上各种意义,尤其兼有本体和本源的意义《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3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姜伯勤先生同时认为,“本际”一词的多义性成为嫁接“本体”说与“本源”说的工具见《〈本际经〉与敦煌道教》,杨曾文、杜斗成主编《中国敦煌学百年文库?宗教卷》,甘肃文化出版社,1999年。。
唐显庆三年(658)冬十一月,在高宗皇帝主持下,佛、道两教思想界围绕“本际”问题曾经展开一场理论交锋。“时道士李荣先升高座,立本际义。敕褒(即沙门义褒)云:‘承师能论义,请升高座,共谈名理。’便即登座,问云:‘既义标本际,为道本于际名为本际,为际本道名为本际?’答云:‘互得进。’难云:‘道本于际,际为道本;亦可际本于道,道为际元?’答云:‘何往不通。’并曰:‘若使道将本际互得相通,返亦可自然与道互得相法。’答曰:‘道法自然,自然不法道。’又并曰:‘若使道法于自然,自然不法道,亦可道本于本际,本际不本道。’于是道士著难,恐坠厥宗,但存缄默,不能加报。褒即复结难云:‘汝道本于本际,遂得道、际互相本,亦可道法于自然,何为道、自不得互相法?’”《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丁,《大正藏》第52册,第389页。
迄今可见记录这次辩论的只有出自佛教方面的文献,对于李荣的“本际义”语焉不详,故无法窥其原貌。但是从李荣说“道”与“际”之间可以“互得进”、“互得相通”,是很有道理的。“道”、“本际”都是可以代表终极存在的范畴,不存在从属关系是完全平等的。“道”与“本际”是两对体用关系,体用一如。“道本于际;际本于道”,“道本于际,际为道本;际本于道,道为际元”,反之亦然。这也许就是李荣的“本际义”,这是典型的中国哲学逻辑思维方式卢国龙先生认为:“李荣所立‘本际义’,盖据刘进喜、李仲卿二人所造作的《本际经》。《本际经》主要阐述道本体问题,其说以为道非有非无、亦动亦寂、能本能迹,道为宇宙众生之本,但本于无本,众生修行虽曰返本,但实则无本可返,所以道与众生、自然的关系,是即一而二的,这就是道与众生自然的‘本际义’。根据这个意义,李荣认为道与本际可互为本元,这也是唐初道教重玄学的基本义之一。”(《道教哲学》第223页,华夏出版社,2007年)。在《老子》中,作为哲学范畴的“道”兼具“本体”和“本源”的意义,如果只是从本源义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道法自然”理应存在逻辑推演的层次性。若把“自然”作为最高的哲学范畴,则指涉终极性根源,道以自然为法则从属于自然,自然高于道,当然可以说“道法于自然,自然不法道”,前面是逆推,后面是顺着讲。
由此可见,在《本际经》中“真一本际”通常是连用的,本际之“本”兼有“本初”、“本始”、“本极”、“本首”、“本玄”、“本无”、“本净”、“本明”、“本相”诸种含义。“际”具有会通的意思,如《升玄内教经》卷九中说:“已知一能际一,不于一而起想,知因一入无际。知因灭度入虚无,知因虚无为灭尽,知因灭尽为成道,知因成道为最大。”“本”与“际”合称本际,通过会通本源、本体、法性、法相诸义,诠释“道”与“自然”在道教语境中的内涵和外延。另外,“际”还具有境界的意思,《本际经?道性品》中有云:“令汝等辈得净慧力,裂愚痴网,脱生死罗,入真实际,具足大乘,诣道真境,普为将来开法眼目,同会无为湛寂之处。”《申鉴》称自然本性为“真实”,“君子所以动天地,应神明,正万物,而成王治者,必本乎真实而已”[汉]荀悦著,吴道传校《申鉴》,《诸子集成》第9册,岳麓书社,1996年。。道教以道性自然为“真实”。敦煌道经S107号《升玄内教经》:“道法无为,以慈心为上,真实为本。”“真实际”又可称“真际”,为佛教专有名词,指宇宙本体,亦指成佛的境界。《维摩诘所说经?见阿佛品第十二》:“同真际,等法性,不可称,不可量,过诸称量。”《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大正藏》第14册,第555页。可见,本际又代表了道性的境界。
通过分析、考察《本际经》阐述的“道性”概念,发现“道性”本身确实具有和“本际”同一的、诠释道的本源——本体意义的功能。如《道性品》云:“云何识真本,道性自然因?”“言道性者,即真实空。非空、不空、亦不不空;非法、非非法,非物、非非物,非人、非非人,非因、非非因,非果、非非果,非始、非非始,非终、非非终。非本、非末,而为一切诸法根本。无造无作,名曰无为。自然而然,不可使然,不可不然,故曰自然。悟此真性,名曰悟道,了了照见,成无上道。”
确定“道性”为“真实空”,意即道性是不落于二边(对待),中道正观的“真实”之“空”,而且等同于“无为”、“自然”。这等于扬弃了传统“道”法于自然的说法,否定了以自然为道性之因;而理解为“道”的法则体现为自然,把“自然”看作是与“道性”的统一。把“道性”和“自然”联系在一起,可知道性也可理解为自然真性,即“真道自然正性”。这样在本体的意义上,“道性”与“道体”是相通的;在本源的意义上,“道性”乃“道体”之别称。这标志着道性论是以道体论为标识的道教“本体”学说向纵深的发展。这也许暗含了“本际”仅有的两次出现在《道性品》中的某种深意,论述“道”与道性的本体性与本源性或二者兼而有之,是本经的哲学价值之所在。同时,“本际”一词的多义性又成为会通“本体”、“本源”、道、自然、道体、道性诸说的工具。
综上所述,“太玄真一本际”可以理解为以重玄思辨的方法揭示道教之“道”才是最高、最根本的终极之教。此经题揭示了《本际经》是一部有明确思想针对性的、理论色彩较强的道教义学作品。
《本际经》的作者为何要借鉴、引用“本际”作为经题乃至本经的核心范畴?看来,有必要通过进一步深入分析考察“本际”实意,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刘进喜、李仲卿造作《本际经》的真实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