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根据道经题目的体例,“太玄”标识此经属于道书七部中的“太玄部”,“太玄者,孟法师云,是太玄都也。……必非摄迹还本,遣之又遣,玄之又玄,寄名太玄耶!此经名太玄者,当是崇(重)玄之致,以玄为太,故曰太玄也。”《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七部》。“太玄者,重玄为宗。”《云笈七签?四辅》〈第三〉。意思是说,《本际经》隶属的太玄部经典的宗旨皆在于阐发重玄之道。“今明此经名太玄者,当是崇于重玄之致,玄义远大,故曰太玄。”《道教义枢》卷二《七部义》。
“真一”的含义,卢国龙先生说是明确其经德,亦即本经在各种道经中的品格地位。《本际经》自署经德曰“真一”,谓其经为终极之教。见《中国重玄学》,人民中国出版社,北京,1993年。
那么,“真一”本身到底是什么意思?首先考察“真”,顾炎武在《日知录》卷十八之《破题用庄子》中说:“五经无‘真’字,始见于老、庄之书。”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 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第105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亦云:“经典但言诚实,无言真实者。”在先秦诸子中,“真”字始见于《老子?二十一章》:“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赋予“真”字宗教意蕴的是道教,“真”在道教中本义为神仙,引申为本源、自然、本性的意思,并可以理解为“道”之代称。“一”亦见于《老子》,《老子?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此“一”也可以理解为“道”,《淮南子?诠言训》:“一也者,万物之本也,无敌之道也。”相同意思见《老子?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而《老子?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其致之一也。”此“一”,谓常道。《老子?四十二章》“道生一”句,《淮南子?精神训》:“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高诱注:“一谓道也,二曰神明也,三曰和气也。或说:一者,元气也。”《诸子集成》第八册,第105页,岳麓书社,1996年。《老子想尔注》云:“一者道也。……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云笈七签》卷八十八《养生辨疑诀》中说:“《经》曰‘先天地而生。’即元气矣。”又卷二十一《中四天》:“故《道德经》云‘道生一’,一是元气。”可见,“一”既可以解释为道与常道,也可以理解是元气。
“真”与“一”合称“真一”,出现于魏晋神仙道教经典中。《抱朴子内篇?明本》:“夫入九室以精思,存真一以招神者,既不喜喧哗而合污秽。”《抱朴子内篇?地真》:“到峨眉山,见天真皇人于玉堂,请问真一之道。”“夫长生仙方,则唯有金丹;守形却恶,则独有真一。”“守一存真,乃能通神;少欲约食,一乃留息……此真一之大略也。”“玄一之道,亦要法也。无所不辟,与真一同功。”“割嗜欲所以固血气,然后真一存焉,三七守焉,百害却焉,年命延矣。”“若但服草木及小小饵八石,适可令疾除命益耳,不足以禳外来之祸也。或为鬼所冒犯,或为大山神之所轻凌,或为精魅所侵犯,唯有守真一,可以一切不畏此辈也。”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第187、324、325、326、327页,中华书局,1985年。这几处“真一”既有“道”之内涵又有“元气”的意思,说明元气与道相通。《鬼谷子?本经阴符》:“信心术,守真一而不化。”许富宏:《鬼谷子集校集注》第211页,中华书局,2008年。此“真一”指养生方术。
敦煌道经S3380号《太上灵宝洗浴身心经》:“元始天尊时于太玄都玉京山金阙七宝紫微宫,与十方圣众,诸天真仙、诸天帝王,及一切种类人天龙龟、应受度者、无量之众,登真一位,得无为心,同会其所。”《中华道藏》第6册,第86页。又P3237号《道德真经》李荣注,“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句,“物之性也,本乎自然,欲者以染爱累真,学者以分别妨道,遂使真一之源不显,至道之性难明”。《云笈七签》卷六〈三洞经教部?四辅(第三)〉云:“《西升》次说以无欲为体,故云当持上慧,源妙真一。后说既盛明真一,故以真一为体。”此“真一”即“道”。《升玄内教经》说:“汝昔所行,名为真一道者,是则阴阳之妙道,服御之至术耳,非吾所问真一,此昔教也。”《云笈七签》卷四十九《秘要诀法》〈玄门大论?三一诀〉所引《升玄内教经》。对于“道”的诠释,《太上洞玄灵宝升玄内教经》具有与以往“昔教”不同的内涵。此“道”有“无上道”、“无上正真道”、“无上真道”、“至真之道”、“真一自然之道”等称谓。卷四(品名不详)论“真一”义,“真一之一,不能不一”,“夫物在一,不能不一,心既存一,已为兼二;兼二之心存,则谓不一。虽心不一用,用不兼二;用不兼二,故守一而已,终不变二,故名真一”。“一念者,心得定也。心定在一,万伪不能迁,群邪不能动,故谓真一。”卷六《开缘品》云:“夫真道者,无不无,有不有,生不生,灭不灭,去不去,来不来,贤不贤,圣不圣,一不一,异不异,能觉两半者,岂不体之乎。”此“真一”既可称之为所得之“一”,即“道”,亦可谓“得一”的得道境界,即“真一”之境或“真境”。卷十:“不审真一不二法是真性不?若是真性,性则应常……既是无常,则非真性。”
后来,唐道士吴筠在《玄纲论》中提出“真一运神而元气自化”的观点,试图用“真一”会通“道”与“元气”。署名仙人张果老(唐道士张果)述的《太上九要心印妙经》,其中“真一秘要”云:“夫真一者,纯而无杂谓之真;浩劫长存谓之一。……一者本也,本乃道之体,道本无体,强名曰体。有体之体,乃非真体,无体之体,日用不亏矣。真体者,真一是也。”《道藏》第四册,第311页。此“真一”乃“道”之别称,标明道本、道体之意。唐玄宗《道德真经御注》和《道德真经御疏》中,“妙本”是一个使用频率相当高的概念,唐末杜光庭在《道德真经广圣义》中虽然也提及“妙本”,但似乎不太赞成以“妙本”来指代“道”,而是引用了“真一”的概念。如:“道朴一耳。非一而一,是谓真一。真一者,杳冥之精、真中之真也。一非多法,故云小,以此真一生化万殊,其大无大,其上无上,孰敢以道为臣乎?”(三十二章)“大道之体也,凝而为真一。”(三十四章)“道性无杂,真一寂寥,故清静也。”(三十七章)此“真一”表示“道”的内在规定性参见董恩林:《唐代老学:重玄思辨中的理身理国之道》第65、66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综上所述,“真一”在道教中具有独特的含义,魏晋神仙道教体系中的“真一”代表了天地本源与养生方术,魏晋以降,道教义学中的“真一”范畴与“道”乃异名同谓。
《本际经?道性品》云:“云何名真一,断故以证新?”“于明净观,睹见法身,心心相得,不期自会,天尊息应,无复忧劳。双观道慧,及道种慧。”按:此处,姜伯勤先生根据P2463号卷子,录为“反道种惠(慧)”。见《论敦煌〈本际经〉的道性论》,《道家文化研究》第七辑第233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镰田茂雄本亦为“反道种惠(慧)”。“满一切种,断烟煴鄣,圆一切智,故名真一。烦恼尽处,名曰无为,升玄入无,故称太一。”“云何太一果,升玄独可欣?”“细无不入,大无不包,高胜莫先,强名为大。太即大也。通达无碍,故名为太,独步无侣,无等等故,故称为一;是究竟处,故言太一。如是等义,难可了知,不可言说湛寂之相,但假名字引导后来,寄世言辞开真空道,略为汝等演因缘趣,当谛思惟,勿一向解。”
“双观”即二观,《道教义枢》卷五《二观义第十七》:“二观者,定慧之深境,空有之妙门。用以调心,直趣重玄之致;因之荡虑,终归双遣之津。既从此以得真,因由斯而解法。此其致也。”见王宗昱著《〈道教义枢〉研究》,附录《道教义枢》校勘,上海文化出版社,2001年。“道慧”、“道种慧”皆出自佛典,《大智度论》云:“若舍世间,不受出世间,是名出世间”。“若菩萨能如是知,则能为众生分别世间、出世间道;有漏、无漏一切诸道,亦如是入一相,是名‘道种慧’。”《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大正藏》第25册,第258页。“菩萨度众生智慧名为道慧。一切种智慧是诸佛事;‘道种慧’是菩萨事”。“复次,八圣道分为实道;令众生种种因缘入道,是名‘道慧’。”同上,第321页。
《老子?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即道,太即大,故“太”亦是道。太一乃“道”的别称。《庄子?天下》云:“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吕氏春秋?大乐》:“万物所出,造于太一,化于阴阳。”注:“太一,道也。”(汉)高诱注, (清)毕沅补注:《吕氏春秋》,《诸子集成》第8册,第53、54页,岳麓书社,1996年。可见,《本际经》中的“真一”,乃道本、道体的意思。此如《太上九要心印妙经》所云:“一者本也,本乃道之体。道本无体,强名曰体,有体之体,乃非真体,无体之体,日用不亏矣。真体者,真一是也。”
《太玄真一本际经》既然简称为《本际经》,说明“本际”无疑是经题的核心语汇与本经的关键词,通过“太玄”与“真一”的阐释,对于揭示《本际经》及道教语境中的“本际”思想内涵,必然会有一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