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周易》对中医学重阳思想的影响

书名:周易正本通释 作者:陈德述 字数:496345 更新时间:2019-09-29

  卢崇汉

  唐代医家孙思邈说:“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明代张景岳也说:“医易同源”,“医不可以无易”,“易不可以无医”。可见《周易》与中医学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因而探讨《周易》朴素的辩证法及其重阳思想和中医学相结合的过程,对于研究发展中医基础理论,使之能指导和运用于临床之中,是很有价值和意义的。

  一

  《周易》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部古典哲学著作,它对后世哲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故被称为群经之首,同时对中医学的理论形成和发展,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周易》在先秦哲学史上占有相当重要位置,在其复杂的内容中,包涵着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周易》哲学虽然是原始的,不完备的,但是毕竟含有珍贵的萌芽,这一点正是《周易》的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可以称为“科学内涵”。

  《周易》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呢?笔者认为,就是一个“易”字。这个“易”字在《周易》中是指客观物质世界的“动”所导致的“生生化化”,用以说明这个“动”而生生化化的理论,就是“阴阳学说”,正如《庄子·天下篇》说:“易以道阴阳。”庄子的这一句话,可以说是准确地总结了《周易》全书的精神实质。《周易》把一切事物的运动、变化称作“易”。“易者变易也”,“生生谓之易”,又称为“道”或者“神”,如《系辞》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以及《说卦》所谓“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易、道、神是《周易》对物质世界生生化化的初步表述,是唯物哲学的原始概念,用以说明物质世界的生生化化是存在于物质运动之中的内在规律,而不是存在于物质之外,更不是存在于物质之先,如《系辞上传》所说:“乾坤其易之蕴耶?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是故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化而裁之谓之变,推而行之谓之通,举而措诸天下之民谓之事业。”并对象与器下了明确地概念:“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见到了象、器,“而易立乎其中矣”。指出了道与器是并存的,没有器也就无所谓道的存在,故“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周易》在“道器观”上能做出这样符合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解释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二

  《周易》认为,物质世界首先是来源于“太极”的,指出了宇宙本处于混沌不分的原始状态,通过“动”的相推、相感作用而使太极生两仪,得以开天辟地,才可能有万物的生存,正如《序卦》所谓“有天地然后有万物”,进而从自然界的万物进一步引申到人类社会,并认为在“动”的生生化化之中,一切事物都是可分合的,这里的“动”实际上就......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6.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