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易学基本原理

书名:周易正本通释 作者:陈德述 字数:496345 更新时间:2019-09-29

  《周易》之道“广大悉备”,而其核心的价值是为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的哲学方法论,这种方法论对于我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以及认识人自身的思维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归纳起来说,《周易》的哲学方法论由以下八个方面的原理构成。

  第一节 宇宙统一原理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其先哲认为,宇宙的本原是“元气”或“气”这种物质。《周易》明确指出:“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原始未分化的混沌状态的“元气”。“两仪”,即阴阳二气,是混沌状态的元气所派生出来的。即“元气”分化的阴阳二气,阴阳的凝聚、分解和转化生成宇宙万物,宇宙是物质性的。“太虚即气”,整个宇宙都弥漫着“气”。天上的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太阳系乃至整个星系;地上的高山平原、湖泊河流、花草树木、飞禽走兽、龟蛇鱼鳖以及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都是由“气”这种物质构成的。现代科学证明,不论是宇观的、宏观乃至微观的事物,大至宇宙天体,小至微观的原子、分子、基本粒子,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并且是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宇宙统一于物质。《周易》把宇宙分成天地人三大部分,构成宇宙的三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它们的统一主要表现在:(1)整个宇宙由“气”这种物质构成,“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盈天地之间者唯万物”。“天地”指阴阳二气,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二气构成的。宇宙统一于“气”,即“气”是宇宙统一的物质基础。(2)“生生之谓易”,宇宙的生生不息,是由于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的结果。宇宙间各种事物之所以充满生机,不断发展,就是阴变阳,阳变阴,阴阳相互转化的一个没有止境的连续过程。人类的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都证明:《周易》所揭示的这个宇宙统一原理是一个科学的真理。

  第二节 阴阳交感原理

  《周易》中的阴阳这一概念,含有两层意思:(1)指构成宇宙中一切事物的物质实体,即阴气和阳气。(2)指两种相互矛盾着的倾势。由此它们具有对立的交感的性质。

  阴阳是《周易》中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范畴。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山为阳,水为阴。在动物中雄为阳,雌为阴。天道有阴阳,地道有刚柔,人道有仁义。在人类社会中,君为阳,臣为阴;君子为阳,小人为阴,等等。总之,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相互对立的阴阳二气组成的。这就是爻有阴阳,卦有阴阳,这些都是对外界的阴阳的模写和反映。

  由于阴阳发生交感,发生相互作用,促进事物的变化。世上的事物具有一个共同的规律,就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因为阴阳是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因而具有相吸的作用,这样就阳长阴消,阴消阳长,当阴阳的交互作用处于平衡状态时,事物处在“变”的量化阶段,当阴阳消长失去平衡时,达到物极必反的时候,事物处于“化”的阶段,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质变。

  现代科学证明:原子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原子核是带正电(阳)的,电子是带负电的(阴);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它们之间相互作用,主要不是来自电磁力,而是来自核力。质子有反质子,中子有反中子。电子具有自旋和磁矩的特性。一切基本粒子,诸如夸克、光子、电子都具波动性和微粒性这两重性。总之,微观客体都是由两种相反的物质微粒和两种相反倾势构成,并且不断地发生交互的作用。

  在生物机体的内部也同样具有两重性,如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遗传性和变异性等。在细胞内部,具有复杂性和秩序性这两重性。细胞内部各种化学成分之间发生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如染色体、核糖体和细胞膜等组成完整的细胞,细胞里有主要成份——蛋白质,又有次要成份——脂质、糖份、氨基酸、ATP、矿物质和水分等。既有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主要成分蛋白质的统一,又有在酶的作用下的各种新陈代谢过程。

  总之,在物质的各个层次上,即夸克—粒子—原子—分子—凝聚态—恒星—星团、星协—星系,都是具有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状态。如果把这两种对立的实体和势力概括为阴阳,也未尝不可。由此可见,在自然界,关于阴阳对立、交感的原理具有真理性价值。

  《周易》把奇数规定为“阳”,偶数规定为“阴”。事实上,在数学中,确实存在着两种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性质。如实数和虚数是对立的统一,正数和负数是对立的统一,整数和分数是对立的统一,奇数和偶数是对立的统一。加和减、乘和除也是对立的统一。“一”不是单纯的“一”,而是“一”与“多”的统一,一中包含着多,多中包含着一。所以佛教说:一即多,多即一;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墨经》上也说:“一少于二,而多于五”,讲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人误把“0”当作空无,当作纯粹的无,这也是错误的。零是矛盾,它既是正数,又是负数。零是有和无的统一,而不是虚无,其中包含着有。在数轴上,它确实占有空间的一个位置;在任何一个数的右边加上零,都使这个数增大10倍,任何大的数乘零,都变成零;除以任何数,都使这个数变成为无穷大等等。从以上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反映客观事物数量关系的数,也是相互对立和联系的。即它们是对立的,又是发生交感作用的。

  总之,《周易》的阴阳交感、阴阳互补的原理是一个科学的原理,得到了现代物理学家们的充分肯定。如在灌耕根据F.卡普拉的《物理学之道》所编译的《现代物理学与东方神秘主义》一书中说:“为了更好地理解每一组经典概念之间的关系,玻尔引进了互补的概念。他把粒子图像和波的图像看成是同一实体的互补性描述”。“实际上,互补性的概念在2500年以前就已经被证明是极其有用的。它在中国的思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中国圣贤用阴和阳来表示对立的互补性,并且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看成是所有自然现象和人类情况的本质”。“玻尔充分认识到他的互补性概念与中国思想之间的平行性。当他在1937年访问中国时,他对量子理论的解释早已周到。古代中国关于对立两极的概念使他感到震惊”。“从此以后他对东方文化一直保持着兴趣。为了感谢玻尔的科学成就和他对丹麦文化的贡献被封为爵士,当他必须选择一种盾形纹章的主要花纹时,他选中了中国的太极图来表示的互补关系。同时还加上‘对立即互补’的铭文。玻尔认为,在古代东方智慧与现代西方科学之间有着深刻的协调性”。

  第三节 生生不息原理

  《周易·系辞传上》说:“生生之谓易”,即生而又生为“易”。“易”,变异、变化。“生而又生”者,即事物连续的质的变化。《周易》有圣人的四大道理、理论,即“辞、变、象、占”。可见“变”是《周易》的四大内容之一。“变化”是《周易》思想的核心,“乾道变化”、“天地变化”,“四时变化”,“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变化者,进退之象也”, “天地变化,圣人效之”。“变化即成万物”,“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周易》就是教导人们认识和掌握“变化之道”的。什么是“变化”,朱熹解释说:“变者化之渐,化者变之成。”“变”是渐变,是量变。“化”是变化的完成,是渐变的积累而发生的质变。“变化”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每一质变都有新的事物产生,连续不断的量变和质变,就是“生而又生”的变化。生生之谓易者,说明《周易》的变易哲学不是循环论,而是生生不已的新陈代谢过程。

  《周易》“生生”不息的变化理论,是对“乾道变化”、“天地变化”,“四时变化”的仿效,即《周易》生生不息的理论是对客观世界的正确描写和反映,它贯彻在《周易》的象数和义理之中。如乾卦的爻辞鲜明地说明了《周易》变易理论的前进性、上升性及其科学性。初九:潜龙,勿用。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上九:亢龙有悔。由初九到上九都是层层递进的。从爻位看也是如此,任何一个爻位都是虚的,没有固定性的。“易之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唯变所适。”“唯变所适”道出了《周易》变易的普遍性特征。

  宇宙生生不息的原理是科学的真理,不论是从哲学、历史学、生物学,还是宇宙学都得到了坚实的证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一个人不能两次走入同一条河,因为第二次走进的那条河,已经不是第一次走入那条河了,河已经发生变化了。孔子站在河边感叹地说:时光的流逝像河水一样,日夜不停地,永不复返。庄子也认为,万物是“变化无常”的,“方死方生,方生方死”,“物化而未始有恒”等等。佛教的三法印之一的“诸行无常”,也肯定世间事物的变化。诸行指客观的一切现象。这些现象,时刻处在生灭的变幻之中,今天有的,先前没有;先前有的,今天没有。世间没有恒常不变的事物。天地之间,日月如梭,星移斗转,寒来暑往,春去冬来,山川变迁,沧海桑田,古今之变,昨是今非。古人感叹,人的一生如白驹过隙,李白形容人生的短暂“朝如青丝暮成雪”,从儿童,到少年,到青年,到壮年,到老死,真有寄蜉蝣于天地之感。总之,宇宙的一切事物,从庞大的宇宙天体,到微观的基本粒子,从非生命的到有生命的,从动物到人,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化的。所以,《周易》的生生不息原理正确地概括了宇宙间的普遍现象的本质。

  宇宙间的事物何以生而又生、“生生不息”呢?它们的内在动力机制是什么呢?《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即《易》理揭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阴阳这两相反的物质构成的,阴阳相互对待、对立、相荡、相摩而促进它们此消彼长、此长彼消,即阳消则阴长,阴消则阳长,等到消长达到了极限时,就要发生向相反方向的转化,这种相摩、相荡、相推的转化过程是一个无限的连续不已的过程,因而宇宙间的事物就呈现出“生生不息”的充满生机的过程。

  《周易》的生生不息原理,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生生不息的主体是阴阳二气及其所形成的事物。“盈天地之间唯万物”这一命题,表明了《易传》作者的唯物主义的本体观念。从宏观来说,是日月星辰,风云雷雨,山川草木,鸟兽虫鱼,社会人伦;从微观来说,是阴阳二气。这些物质性东西是生生不息,运动变化的主体。(2)生生不息原理,讲的是生而又生,连续不已,它肯定事物变化的前进过程,讲的不是循环论。在生生不息中包含事物变化中的质变,变化的过程是新的东西不断产生的过程,是新生的东西连续不断产生取代旧事物的过程,是新陈代谢的过程,因而称为“生生之谓易”。《周易》的生生不息的这两个特点,正确地揭示了宇宙过程的真正本质。科学与实践将进一步证明,生生不息的原理是科学的真理。

  第四节 中道和合原理

  宇宙及其宇宙中的任何事物都是多矛盾、多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对立统一体,正是这种矛盾、同一、相互作用,才构成了宇宙及其事物的多样性、复杂性和均衡性。事物中这种矛盾的均衡和均衡中的矛盾,才使事物具有和合性,才使事物的存在与发展成为可能。《周易》则揭示宇宙中这种和合的规律,正确认识易卦、易图、易传中的和谐和合规律,对于正确认识《周易》的科学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太极图(图五)是我们民族独有的文化遗产。太极图的结构是:外形一个圆圈,圈内有两条首尾相互拥抱姿态的阴阳鱼,黑色为阴,白色为阳。两条鱼各占一半的空间,鱼的头部各有一个黑白相反的鱼眼,两条鱼的中间呈一个S形曲线。这是一个具有典型特征的和合图形。

  两条阴阳鱼表示宇宙及其事物的物质、倾势的基本构成及其他的统一性。阴与阳之间始终是矛盾着的,互补的,同时又是和谐的。此消彼长,彼长此消,永远处在均衡互补之中。从静态上看,阳必有阴,阴必有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一方以另一方为存在的前提,没有单独的阴,也没有单独阳,阴阳总是处在相互联系、互为补充之中的。从动态上看,阳长则阴消,阴消则阳长,阴阳之间的消长、盈虚,总是处在一个动态平衡中。太极以圆为形,表示宇宙及其宇宙中一切事物是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存在着多元的、多质态的事物,它们都是流转不停、生生不息。不论太极的混沌状态,还是从已成的宇宙状态看,都是如此。两个黑白不同的鱼眼,表示阴阳的互含性,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它揭示了阴阳之间的同一和相互转化的内在依据,同时也表明了事物异质性的普遍性。S曲线则表示事物平衡的相对性,发展过程中的波浪性、曲折性、前进性和周期性。

  太极图是我们祖先的一项绝妙的发明,它概括了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概括了宇宙中有形的事物,也概括了宇宙中无形的事物。明代易学家来知德在他《太极图说叙》中说:“天地间形上形下,道器攸分,非道自道,器自器也。器即道之显诸有,道即器之泯于无,虽欲二之,不可得也。是图也,将以沦为无耶?两仪、四象、八卦,与夫万象森罗者,已具在矣。抑以为滞于有耶?凡仪象、卦画,与夫群分类聚,森然不可纪者,曾何形迹之可拘乎!”即世间无形的道与有形的物,都包容在太极图之中。不能说它“无”,因为其中已经包含着有阴阳两种物质和阴阳运动的道;但又不能说它“有”,因为它没有包含任何有形的物质实体。即太极图是一个有形与无形、抽象与具体相统一的和合模式。

  河图、洛书之名最早见于《尚书》,《论语》中亦有河图一词,《易传》中有“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说法。但是有河、洛之“图”还是宋代的事。河图、洛书是把1至10、1至9,这些自然中的奇数作为阳,偶数作为阴,并按照一种规律组合成的一个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独特的图式。这个图式的内涵十分丰富,不少的学者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但只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如果我们仔细的研究一下,它也是一个阴阳对立、统一、协调的和合图式。

  河图(图九):其结构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居北;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居南;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居东;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居西;天五生土,地十成之,居中。”图中的白圈为奇数代表阳,黑圈为偶数代表阴。5、10居中属土;3、8居东属木;2、7居南属火;4、9居西属金;1、6居北属水。在东、西、南、北、中内部以及东与西,南与北之间,从性质上看,都有阴阳的对立统一;从数学上讲,也有奇与偶、少与多的对立统一。从五行上看,有南北的水与火、东西的金与木相克。从物质形态上看,有天与地的对立统一。如果上下左右四方各配上八卦,不论是先天八卦还是后天八卦配河图,四正、四隅之间都是阴卦与阳卦相对应的。以先天八卦配河图为例,四正为: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四隅为:东南兑、西南巽、西北艮、东北震。从卦的对应关系来看,乾南与坤北、离东与坎西,是阴阳相对应的,其他的四隅也是如此。按照《周易》的逆数原则,其八卦之顺序是合乎自然规律的。可见,河图是包含着多要素的、多元的、多性质的因素的对应和合图式。

  洛书(图十):其结构是一个正方图,横向和纵向行列均等。从下至上之数目排列为:8、1、6;3、5、7;4、9、2。这个数字结构。古人称为:“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这个图的特点是,不论是横向还纵向数之和均为15。这表示图在横向、纵向的数量是均衡的、协调的。不仅如此,两条斜线上的数之和,也为15,表示其交叉关系上的均衡性。同样也可以配上八卦和五行。以后天八卦配洛书为例:离南坎北,震东兑西,巽东南,坤西南,乾西北,艮东北。东西、南北之卦是阴阳相对应的,四隅之间的卦同样也是如此。可见,在洛书中不仅在数量关系上达到了均衡,而且在性质上也达到了相应与协调。也可以说,洛书也是一个和合图式。

  汉代刘歆认为:“河图”“洛书”互为经纬,八卦九畴互为表里。清代江慎修解释说:“以‘河图’言之,火南水北,木东金西,合四方之正位,似为经,而‘洛书’为纬;以‘洛书’言之,奇数居四正,偶数居四隅,似为经,而‘河图’为纬;以八卦言之,天地水火雷风山泽,各居其方,似为表,而数为里;以‘洛书’言之,生数成数,阴阳配偶,各得其位,似为表,而卦为里。”由此可见,“河图”与“洛书”、八卦与“洛书”之间存在着有经与纬、表与里的对立统一的和合关系,相互间构成一个有经纬、表里有网络。

  作为《周易》特有的太极图、河图、洛书的和合性,亦是宇宙及其事物的和合性的反映。人们认识世界,不仅要认识它的本质和规律,还要认识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这是认识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易图的和合性,揭示了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和合性,因此,它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中道和合:指阴阳之间的相互对待、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的的状态。《周易》哲学的基本思想就是“中道和合”,因为《周易》把世间的事物看成是对待、对立的统一体。阴阳是最高层次上的两极或对立,由阴阳的对立而分化出许多的对立:从静态上说,有刚与柔、仁与义、实与虚、尊与卑、贵与贱、贞与悔、内与外、上与下、前与后、来与往的对立,等等。从动态上说,有动与静、消与息、盈与虚,损与益的对立,等等。以上种种对立的两极不是绝对分离的,它们之间的和合表现在阴阳互补之中,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相互渗透而统一而和合。事物的相互依存、渗透和转化,是事物得以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周易》认为,“持中”、“守中”才是真正的中正之道,所以崇尚“二”与“五”,是因它们分别位于上下两卦的中位。越过了中正之道就会走向其反面,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认清《周易》物极必反的规律,就算掌握了“易道”的核心。《周易》的中道和合不仅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交泰和合:在《周易》中凡是发生交感的事物,则是向上的、亨通的、成长的。如泰卦是发生上下交感之卦,所以“吉”。《彖辞》说:“天地交而万物通”,“上下交而其志同”。《象辞》说:“天地交,泰。”泰者,通也。亨通表示一切皆顺利。既济卦是一个吉卦,它的每一爻都是当位,并且都是一一相应的,即每个对应位都发生交感的。《咸卦·彖辞》说“天地感,而万物化生”,但是,《周易》并不把吉凶绝对化,它们之间是可以转化的。正是由于阴阳之间是交感的,是不断发生交互作用的,所以,变是宇宙中恒常的、普遍的规律。“变动不居,周游六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周易》的至理名言。《周易》也不是从一个封闭的系统来看待世界的,它认为世界是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系统。 所以,它以未济卦来结束它的体系,所谓“未济”者表示事物还处在发展之中,作事要奋进不息,不要半途而废。

  消息和合:任何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有两种趋势,向上的趋势和向下的趋势。“消”者减损、消退,指事物向下的运动趋势;“息”者增长、上进,指事物向上的发展趋势。《易传》认为,事物发展的“消”与“息”是相互依存的,两种相反的趋势是同步的。阳息则阴消,阴息则阳消,它们相互依存,但又总是处在不平衡状态中。

  从复卦到乾卦是阳息阴消的过程,从姤卦到坤卦是阳消阴息的过程。在这两过程中,阴阳之间的消息过程是相逆的。十二消息卦反映了一年四季阴阳寒暑的变化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阴阳相互依存而消长、盈虚,保持了总体上的平衡。甚至这十二个卦的阴阳爻数的总量也是均衡的,反映了阴阳消长过程中,从不平衡到平衡,又从平衡达到不平衡和合性质。

  既济和合:既济卦中的每一爻都当位,即阳爻处阳位,阴爻处阴位,并且阴阳位是一一对应的。既济和合反映事物的对应性和相应性以及协调性。《周易》十分强调对应性和相应性。所谓“相应”,是指两种性质相反的事物之间的一种联系,表示异质事物之间的协调性和互补性;“敌应”也是一种对应,是相应的一种特殊情况,表明同质事物之间不是绝对没有联系,还有某种间接的联系,在易卦中表明它们还有爻位之间的一种关系。《说文·口部》:“和,相应也。”《中孚》卦:“鸣鹤在阴,其子和之。”和即应也。反之,相应即为“和”,所谓和声、和弦之类。《易传》把是否相应作为判断吉凶的一个条件,即和合为吉或大吉,否则为不吉或凶。

  生克和合:“生克”指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生”是指事物间的相互生存、相互促进、相互推动。即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克”是指事物间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限制等等。即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生克和合”是指以五行为代表的五类事物的之间,因相互促进、相互制约而处于和谐、平衡状态之中的情形。

  《易传》的和合思想是对易卦、易象和合性的说明或论证,它们相互补充,互为表里,形成了一个《周易》和合思想的完整体系。这种阴阳互补、和谐和合思维模式是中华民族典型的思维模式,对于建构和谐世界,消除民族之间、国与国之间的对立和纷争,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第五节 认识模写原理

  《周易》中的一系列概念、范畴、爻画、符号,到底是怎样来的?是圣人凭先天的理念想出来的,还是先哲对宇宙现象模写或反映呢?历史上有不同的见解,明代易学家来知德对此有十分正确的解释,他对《系辞传上》中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作解释时,说:“此一条言天地万物,一对一待,易之象也。盖未画易之前,一部易经,已列于两间。故‘天尊地卑’,未有易卦之乾坤,而乾坤已定矣。‘卑高以陈’未有易卦之贵贱,而贵贱已位矣。‘动静有常’,未有易卦之刚柔 ,而刚柔已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未有易卦之吉凶,而吉凶已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未有易之变化,而变化已见矣。圣人之易,不过模写其象数而已,非有心安排矣。”来知德的以上解释,合符《周易》的原意,它摈弃了神秘主义的色彩,使之置于科学的基础之上。

  事实上,《易传》在解释《周易》的概念、原理的来源时,所遵循的“观察”法,即经验的反映论。《周易》的观察论是承认客观现象为其前提的。在《易传》中反复讲如何对宇宙进行观察。《系辞传上》说:“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这里说明八卦是根据对宇宙的种种现象进行观察之后而作的。还说:“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以行其典礼,系辞焉以断其吉凶,是故谓之爻。言天下之至赜而不可恶(妄言)也,言天下之至动而不可乱(乱说)也。”“物宜”,指万物各有其自己的本性。经过观察而获得的“象”与“数”,已经不是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深入到了事物的内在本质。易象是“象其物宜”,反映万物的本性,易象的客观依据是物“象”和“物宜”,这是对事物静态的反映。不仅如此,《周易》还要从动态上反映事物,《系辞传下》说:“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爻”是仿效天下事物的运动状态的,即反映阴阳的相互变化及其过程。“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动则观其变”。《说卦》说:“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以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总之,《周易》十分肯定,其概念、范畴、象数、义理均是对宇宙现象的观察、仿效和模写而形成的。

  由观察而形成的抽象,是科学的抽象。如阴阳本来是两个具体的概念,在天指太阳和月亮;在地指山之南为阳,山之北为阴。我们的祖先,经过深入的观察,不但认识到天上日月、星辰、风云、雷电,而且地上有山刚水柔,动物有雌雄,人有男女,物有大小、坚软等等,于是他们把这些宇宙间相互对立、矛盾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概括为阴阳,这样使得“阴阳”这个具体概念就上升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范畴了。这种抽象是以经验为基础,再经过心思的加工而完成的。《周易》的作者进一步把“阴阳”这个范畴抽象为爻画。再由这两个爻画组成八卦,进而再演变为六十四卦。所以,八卦或六十四卦就是对宇宙间种种复杂的事物和现象最为抽象的反映。

  根据《系辞传下》的记载:包牺时代根据离卦的卦象而发明罔罟;到了神农时代,根据益卦的卦象而发明耒耨(农具);根据噬嗑卦的卦象而发明了市场。到了黄帝尧舜的时代,根据乾卦和坤卦的卦象发明了衣裳;根据涣卦的卦象而发明了舟楫;根据随卦的卦象而发明了马车牛车;根据豫卦之象发明了木梆;根据小过卦的卦象发明了杵臼;根据睽卦之象发明了弓矢;根据大壮卦的卦象发明了宫室;根据大过卦的卦象发明了丧葬之礼;根据夬卦的卦象而发明了文字等等。以上说明了“以制器者尚其象”的道理,同时也说明了《周易》的特点。

  以上记载,说明了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的详细情况。这里,我想说明的是从认识论角度来说,上述解释是值得商榷的。《系辞传下》这一段话的意思是说,古代若干技术发明是仿效易卦而来的。也即说先易卦,而后有技术工具,这恐怕是后人为了神化《周易》而颠倒了两者因果关系。事实上,应该是相反,先有技术工具,然后依卦象去说明技术工具。任何一个民族的技术发明,都依据对客观事物认识和实践的需要而实现的。如舟楫的发明,是在人们发现水的浮力,和发现竹木之类能浮于水上之后才有可能。同时,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常常需要渡越江河,在不断的探索中才把上述那种可能性变成为现实性,这才是完成舟楫发明真正原因。其他的发明也同样是如此。先有了实物之后,人们为了解释这些发明,才去和卦象联系起来。舟浮于水上,并在水上航行,这一状况和涣卦卦象完全一致。涣卦的卦象上巽下坎,其卦象是木在水上。这一卦象正好就是舟楫运行的情况。再如商品交易市场,是在生产力发展到了相当水平的时候才出现的。古代的商品交换是中午进行,所以称为“日中为市。”噬嗑卦是上离下震,上日而下噪动。中午阳光照耀,市场上众人熙熙攘攘,往来不停。所以用噬嗑卦与日中为市联系起来。其实,市场的出现是人们要相互交换产品的需要,而不是因有噬嗑卦才有市场的。“市”这个概念,正是由于观察了大量的“日中为市”这个社会活动而形成的。

  《周易》反复论证爻、象与客观现象的关系。《系辞传下》:“爻也者,效此者也。象也者,象此者也。”“爻”反映事物的运动状态。“象”反映事物的静止状态。这里“此”,指天地万物的相对静止和运动的状态,即爻、象是天地及其变化的模仿和象征。易传还指出,研究三才之道,在于“明于天之道,于察民之故”,以引导民众生活之用。总而言之,《周易》中的易象、易数、易理都是宇宙事物的形象、现象、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内在联系的模写和反映。所以《周易》的观察、仿效和模写以及抽象,是完全正确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是合乎科学的和人类实践经验。

  第六节 由微知著原理

  由于《周易》的本体论揭示了事物宇宙的本质和变化的规律,因此可以由微而知著,由隐而知显,由小而知大,由往而知来,对事物和现象进行预测性的认识。《易传》说:“君子知微知彰”,“知几,其神乎?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夫易彰往而察来,显微而阐幽”。《周易》强调“知几”。“几”者,动之微。微,隐微。即事物发展的初始阶段所出现的难以琢摸的某种状态或先兆,要认识和掌握这一神妙的状态是很难的,是一般人不可能达到的。只有对事物的变化规律有深入的掌握,其熟习的程度达到了神妙无穷的地步时,才有可能。所以《易传》说:“知几,其神乎!”当然,要能做到这一点就得花费大力气去研究事物生生不息的发展规律。

  几千年以前的《周易》的这些理论,被今天的人类发展的历史所证实。随着社会实践在横向上的拓展和纵向上的深入,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和进步,人类不但能认识事物的现象,还能认识事物的本质;不但能认识过去,还能认识未来;也能从事物的萌芽状态,预知它未来的发展趋势。所以“知几”、“知微”、“知隐”、“知来”是完全可能的。

  从事物的本质联系中,认识事物的发展规律,就可以预知事物发展的趋势,获得实践的主动权。如坤卦初六爻辞说:“履霜,坚冰至。”霜降以后天气逐渐变冷,脚踩着地上的霜,说明冬天已经到来,随着天气一天天的变冷,坚硬的冰一定会出现。坤《文言》用“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这段话来解释“履霜,坚冰至”,说明事物发展由渐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即时注意就能预知它的必然结果。《系辞传下》说:“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同样说明“由微知著”,“防微杜渐”的道理。《周易》的卦辞几乎每一条都作出吉凶、悔吝、厉咎或中性的判断,以告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象辞》只作补充的解释而已。其判断是根据上下卦象、内外卦象、错综卦象以及中爻卦象等等,还根据爻象、爻位以及爻象和爻位之间的关系等等,作出相应判断的。如 屯卦六三爻辞说:“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要进入林中打猎,如果没有守林人的引路,一定要遇上困难的。从每一卦的卦辞中,就可以知道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从而实践了《周易》“知几”、“知微”、“知著”、“知彰”的理论。

  由此可见,《周易》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但是不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认识史上,都有人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更不能预知未来。在西方认识史上,休谟、康德和赫胥黎主张不可知论。在中国最典型的代表是先秦的庄周,据《庄子·齐物论》记载:“啮(niè)缺问乎王倪曰:‘子知物之所同是乎?’曰:‘吾恶乎知之!’‘子知子之所不知邪?’曰:‘吾恶乎知之!’‘然则物无知邪?’曰:‘吾恶乎知之!虽然,尝试言之:庸讵知吾所谓知之非不知邪?庸讵知吾所谓不知之非知邪’?”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啮缺问王倪:“你知道各种事物相同道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啮缺又问:“你知道你为何不知道吗?”王倪回答说:“我怎么知道呢!”啮缺接着又问:“那万物就无法知道了吗?”王倪说“我怎么知道呢!虽然这样,我还是试着来回答你的问题。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啮缺问王倪,王倪回答四不知,最后王倪还反问啮缺:“你怎么知道我所说的知道不是不知道呢?你又怎么知道我所说的不知道不是知道呢?” 这段对话虽然很精彩,但是它借寓言人物啮缺与王倪对话的方式来宣传不可知论,是不正确的。

  人类的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都证明,世界是可知的。《周易》所主张的“知几”、“见微知彰”、“彰往察来,显微阐幽”,不但肯定现实世界是可以认识的,还肯定可以预知未来,这是正确的科学的原理。

  第七节 人道和谐原理

  《周易》哲学是和谐互补的哲学。即它讲的是天道、地道、人道的和谐。由于天道是阴阳的对立体,地道是刚柔的对立体,人道是仁义的对立体,对立即互补,互补即是对立统一,也即是矛盾的和谐。天道和地道是自然的和谐,人道和谐是宇宙整体和谐的一部分。人道和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周易》告诉我们,要效法天地之则而实现人道的和谐。

  《周易》认为,天地之道是最公正无私的,天无私覆,地无私载,人道也应仁民爱物,公正无私。天始生万物,天道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使天地之间一切不失其序,生出万物,使之普利万物,使人类具备生存之物质条件。这就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地顺承天之道,使万物赖以生长,它“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即地道具有元善亨美之性质。乾坤皆具有元亨利贞之德,乾卦《文言》说:“元者,善之长也。亨者,嘉之会也。利者,义之和也。贞者,事之干也。”《周易》主张,君子要依据这四德而实践仁礼义正之德,这是人道和谐所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

  《说卦传》说:“立人之道曰仁与义”。“仁”为阳,“义”为阴。人道也表示阴阳的和谐。孔子说:“仁者,爱人。”即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它的核心是互爱。同样,《周易》也强调仁。仁是内在的道德理念,其实质是善。所以《周易·乾卦·文言》说:“君子体仁,足以长人。”孔颖达疏:“君子之人,体包仁道,泛爱施生,足以尊长于人也。仁则善也,谓行仁德,法天之元德也”。孔颖达对“体”的解释值得商榷。这里的“体”应是亲身躬行之意。即是说,只有君子亲身实践仁德,才能成为真正的领导者。把内在的仁体现于外者,就是礼、义、正。礼是依据于仁而规定的在人际交往中行为规范,这种行为规范是人道和谐中不可缺少的。“嘉会足以合礼”者,苏轼解释得很好:“阴阳和而生万物曰嘉”,即宇宙间的阴阳二气和合协调才能生成万物。孔颖达疏:“言君子能使万物嘉美集会,足以配合于礼,法天之享也。”即是说君子能法宇宙间阴阳和合的规律,使人间的关系也协调起来,这就是合于礼仪。“利物足以和义”者,孔颖达疏:“言君子利益万物,各得其宜,足以和于义,法天之利也”,义即“利物”。对于宇宙来说,使万物各按其自己的本性而生存;对人世间来说,利物即利他,人不能自私自利,要自利利他,人人能利他,就能使人各自获得自己应得的利益,这就是合于义。“贞固足以干事”者,孔颖达疏:“言君子能坚固贞正,令物得成,使事皆济,此法天之贞也。”《广雅·释诂一》:“干,正也。”坚固而又中正的意志,就能做出正而无邪的事来,不去欺骗别人,也就是信。总之,《周易》认为,人道和谐的根本依据是宇宙的协和原则,人要必须要遵循宇宙的法则而行事。这也就是《周易》关于天人合一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宇宙是阴阳的对立和谐体,有阴和阳这两种对立的事物和倾势,由对立构成和谐。人类社会也一样是光明与黑暗的对立体,它并不时时处处都是和煦的阳光,它有君子,也有小人;有仁善,也有邪恶;有光明,也有黑暗。所以,为了实现人道的和谐,首先君子要进德修业。乾卦的《象辞》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进德要从小事做起,经过修身,升化人性,完善人格,即进入仁民爱物的境界。由此出发,去教育广大的民众。也就是“德博而化”,教化民众。人之所为人者,有他自己的本质规定。如何才能保持这种本质规定而不致于丧失呢?就是要不断地施以教化,不断提高人的道德素养,使人性获得升华,人格获得完满。为此,每一个人都要“积善存诚”、“遏恶扬善”、“利物利他”。孟子曾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所去者所存者何?“义”耳。义者,宜也。即人在社会中活动要合于“义”。不做邪恶的事情,不做损人的事情,不做过头的事情。总之,一切都要合于“义”,这样人道就可以和谐。

  人道和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条件,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所以《周易》所强调的人道和谐是具有极为重要的进步意义的。

  第八节 文明进化原理

  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由低级到高级经历了漫长的历史。由旧石器时代进入新石器时代,大约经历了三百万年左右,由新石器过渡到文明时代,又经历了一万多年,中华文明至少有七千年的历史。中华文明的史前时代,以传说的方式传承下来。在黄帝之前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直至黄帝、尧、舜以及大禹等,都称为传说时代。有的学者对存在有几千年的传说持怀疑甚至否定的态度,现在根据考古发现,大禹治水不是传说,而是真实的历史事实,因此对古代的传说妄加否定是完全错误的。这里我不讲中华文明的史前史,而主要讲《易传》作者的历史观。

  《易传》认为人类的文明是逐步进化的、前进的,为人类的全部历史所证实,绝不是社会越古越文明。法家的代表人物,韩非子在其著作《五蠹》篇中也强调人类文明的进化。它描述了中华民族文明进化的历史过程,它从“上古之世、中古之世、近古之世”三个历史阶段来说的:“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之曰有巢氏。”原始人类“穴居”,北京猿人在山洞中住了几十万年。有巢氏“构木为巢”住在树上,发明了简单的房子,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还说:“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它的思想与《周易》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燧人氏发明“钻燧取火”的传说是有历史佐证的,据考古发现早在170多万年前的元谋人和约70万年前的北京人都学会了用火,但不知他们用的天然火还是磨擦得来的火。恩格斯指出:“磨擦生热,在实践上是史前的人就已经知道了,他们也许在十万年前就发现了磨擦取火。”用火烧烤或烹饪食物,不但除去了腥臊恶臭,减少了疾病,还增加了营养,保证了人类的身体健康。火的发现和利用直到“钻燧取火” 或磨擦起火,大大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韩非子还说:“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韩非子从上古之世到中古之世再到近古之世的中华民族的社会状况,阐明了他的历史进化观是完全正确的,这种对人类的历史持进化的观点是科学的。

  《周易·系辞传下》从伏羲氏讲起,认为从伏羲、神农到黄帝、尧、舜的历史是不断进化的历史,主要是生产生活工具、房屋的发明,礼仪的制定和文字的发明等等。伏羲时代,发明了网罟,用以捕鱼和打猎;神农氏时代发明了犁和锄等农具,有了先进的农具,生产力发展了,有剩余产品,需要进行交换,于是出现了市场。黄帝、尧、舜时代发明就更多了,发明了舟船,牛马驾的车子,以作运输之用;发明了杵臼,以作加工谷物之用;发明了弓箭,以作打猎和捍卫部落安全之用;还发明了衣服、房屋,使人的身体和生命安全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发明了丧葬之礼,使人与动物根本区别开来;特别是发明了文字,使人成为了符号化的存在,人类社会发生了根本性质变。有了文字,人类的经验得以保存和传承,信息得以传播,思想得以远距离的交流等等。有了文字,国家的行政管理进入了“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的文明的阶段。《易传》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从黄帝、尧、舜开始,中华民族跨入了文明的时代。

  文明的国家管理采用“仁”和“智”两种方法。由于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之德无私,人和人类社会也应该是无私的。“元者,善之长”。人的本质是“仁”,因此对社会的治理也必须是行仁政和德治。“体仁足以长人”。《乾卦》九五爻辞说:“飞龙在天”,《文言》解释说:“上治也。”九五为中位,为君位,象征国君以中正之仁德,实行宽柔相济的中和之政策,临民而治理国家。但是《周易》始终认为,任何事物都具有其相反的方面,人有善的本性,也有善丧失的时候,所以除了德政以外还要有法制,德政与法制的结合,保证社会的文明稳定。《噬嗑卦·象辞》说:“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噬嗑卦的卦体是下震上离,震为雷,离为明。离表示明察,雷威严,令人恐惧,象征刑罚。高亨教授解释说:“先王观此卦象,从而明察其刑罚,修正其法律。然欲明察其刑罚,修正其法律,必须玩味法律条文,知其利弊,正如口含食物,咀嚼以知其味。”治理国家除了“仁”以外还要有“智”,首先要认识变化的规律,要认识物极必反的道理,要知吉知凶、知存知亡、知进行退、知得知丧,要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方法和策略,趋吉避凶,促进社会文明的健康发展。

  由于宇宙是“生生不息”、“变动不居”的,所以和谐稳定是相对的,人们的行动必须要“与时偕行”,顺应时空的变化,因此,在政治实践上必须要“革故鼎新”,不断适应形势的变化而变革,要“趋时”而行,不能保守,《周易》为此专门设立“革”卦与“鼎”卦来阐明革故鼎新的道理。革卦是下离上兑,兑为泽,离为火,泽中有火曰革。泽中有火,说明泽中已经无水而干枯,火烧泽上干枯的草木,泽已经发生大变革了。《革卦·彖辞》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人要顺应宇宙变革的规律来革新自己的观念、思想、治国的方略以及还要变革历法,只有与时偕行,才能事业有成,才能吉无不利。鼎卦的卦体是下巽上离,火在木上,象征烹饪;下巽上离有“鼎”的形象。经过烹饪的食物,由生变成熟之后,已经发生了质变,由旧质变成了新质了。“鼎”象征取新、创新。基于宇宙的“生生不息”、“变动不居”而产生的“与时偕行”、“革故鼎新”思想也是科学的,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也就是说,要不断的革故鼎新,《周易》甚至主张进行社会革命,“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只有取新、创新、革命,才能推动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

  《周易》希望社会文明不断地进步,最终达到一种理想的境界。“正邦化邦,万国咸宁,化成天下,吉无不利”是《周易》追求社会文明的基本目标。《周易》大讲“利”,全书用“利”215处;用“天下”67处,这说明《周易》的眼光不只是盯住家、邦、国,而是有着广大的视野。其中体现治理目标的有“天下治”、“化成天下”、“天下化成”等。“正邦”是一种治理目标,中正而不偏邪。贤君贤臣管理国家,以德育民,政治平和,刑罚轻明,财物平施,以怀柔的政策对待外邦,以达到内外和谐的状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教化德化”邦国,从而使得“万国”皆安宁,化成天下,达到天下大治,达到天下文明的境界。这些思想充分体现了《周易》社会文明进化的原理。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