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话成都

书名:金沙讲坛演讲录 作者:金沙讲坛办公室 字数:331736 更新时间:2019-09-26

  我今天讲的题目是诗话成都,意思就是我通过诗歌来解说、解读成都,为什么我要通过诗歌来解说、解读成都?因为诗歌具有话语权上的独特的魅力。还有一个充足的理由,我国有一个美称,叫“诗国”,那就是诗的国度。历代歌颂成都的诗车载斗量、数不胜数,因此要进行优选,优选什么?就是优先选择唐代诗歌,因为唐代诗歌被称为诗歌的高峰,水准最高。

  九天开出一成都

  在众多的唐诗当中,歌颂成都的又要优选,首先肯定选诗仙李白的诗,李白曾经在《上皇西巡南京歌》当中歌颂成都。他为什么标题定为《上皇西巡南京歌》呢?成都有很多别称,比如锦城,就是锦官城的简称;还有芙蓉城,简称蓉城;另外“龟城”、“九里城”。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在唐代成都一度叫南京,而现在的那个南京在唐宋时代叫金陵、秣陵,当时南京就是我们成都。因为唐玄宗遇到“安史之乱”,他投奔入蜀,暂住成都地区,因而这里就叫南京了,因为按方向而言,它是处于当时长安的西南边,所以叫南京。这是一组诗,其中在第二首当中开篇他说“九天开出一成都”。这个“九天”请注意,不是用九天时间就把成都打造出来了,“九天”指的是大自然、天老爷,所以李白的判定很符合科学,按地质学上的观念,成都平原是在千万年、亿万年前地质板块运动、造山运动打造出来的。原来这一片地方全是汪洋大海,在地质运动当中,沧海退去了,地壳才逐渐隆起,成就了这一大块壮美的河山,所以这个结论是对的。《诗经》里面也把这种地质的剧变用两句诗来描述了,原话是“高岸为谷,深谷为陵”,高高的山陷落下来变成深谷,而深谷逐渐隆起变成了高山、丘陵等。因此,李白的这句诗是符合科学的。

  那么这块地方是如此让世界惊艳、如此独特,到底是谁给我们打造的?李白认为光靠天不行,还要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我们这块大地如此肥沃、如此优越,最宜人们居住,到底是谁给我们打造出来的?就是从人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应该特别感谢李冰父子所修建的都江堰,历史上有很多人歌颂成都,都没有忘记都江堰给我们带来的在全世界罕见的水文化、水经济。杜甫有一首诗,“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大家知道玉垒山就是宝瓶口旁边那座山,其实是李冰父子把宝瓶口挖开才形成了滚滚岷江水倾斜而下,浇灌了成都平原,才给我们带来了如此富庶的生活。杜甫那首诗是间接地歌颂了李冰父子的功劳。

  “成都四美”之景美

  那么成都到底有多好,有多美?我从审美的角度,从“四美”来解读成都。哪四美?景美、人美、物美、文美。少年才俊王勃曾经写过《滕王阁序》,他说人间的大美是“四美具,二难并”,他讲的四美内涵外延都比较窄,我这里运用他的话,是从审美上的大角度来审视成都。如果说二难并,从美学上说是阳刚之美,阴柔之美都具备。成都真正是众美一具,因为地质、地貌反差很大,巨大的高山、深谷、河流、平原、丘陵、湖泊各种地质地貌我们无所不有,因此所衍生出来的景、人、文、物也就呈现出千变万化的大观,千姿百态的大美。

  先讲景美,因为景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再加上后来人文的打造。前人歌颂成都美景的诗不说浩如烟海,也是汗牛充栋。刚才讲诗仙李白的那首诗,全诗是“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它开篇就说老天爷、大自然偏爱我们成都人,帮助我们开辟出来这样一个大美的环境。第二句,“万户千门入画图”,意思就是家家户户都像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在古代成都人有一个优良传统,哪怕是贫穷一点的成都人都喜欢在门前种花、种树、种花草,有庭院的要把它打扮得漂漂亮亮,真正做到了在绿化上求美化,在美化上求雅化,由这“三化”而生发出家家户户都如图画,所以他来了一句“万户千门入画图”。

  接着一句,“草树云山如锦绣”,说我们大环境,周边的芳草连天、高树如云,山山水水组合成一幅壮美的、秀丽的、锦绣般的图画。这是诗仙李白通过想象,神思飘于九天之上,来俯瞰我们天府之国,以大写意的笔法来描绘大成都的山川之壮美、秀美、奇美。到底美到何种境界?李白用了一个词语来高度概括,锦绣。成都的名片争论了很久,我也参与了,到底用哪个词语真正在名片上作为主题词来定位,我主张用“锦绣”两个字,原因何在?这是诗仙李白专门帮我们注册的,专门给我们定制的名片,因为只有成都才担当得起,因为成都本身就以蜀锦、蜀绣出名。河山最美叫什么河山?锦绣河山;说最好的前程什么前程?锦绣前程;说大地之美,锦绣大地;说聪明智慧过人叫锦心绣口。李白只把这个词语给予了我们成都,我们为什么不用呢?

  后面,李白用比较法和当时的首都——三秦大地,就是长安那一带进行了比较,“秦川得及此间无”,诗仙做的判定。李白又写了第四首诗,又进行了比较,其中有这样的句子:“水绿天青不起尘,风光和暖胜三秦。”说成都的气候非常合适,夏天不太热,冬天不太冷,用和暖两个字来修饰、来评价。胜过三秦大地,这是1300多年前诗仙对成都和长安的大自然环境作出的一个评定。

  下面看诗圣杜甫,诗圣杜甫为了求取功名到了当时的首都长安,到了长安过着怎样的生活?“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一个大名士,竟然落到这般境界。后来他又走了很多地方,但是他感到都很苦、很累、很伤心。唯有一跨入四川,心情为之陡然好转,他进入四川正值深冬季节,却见到四川到处一片葱绿,从来没有看到过如此美景的杜甫非常激动,他写的第一句诗就是“季冬草木苍”,第一首诗当中他就这样歌颂说成都这一带,整个四川这一带,到了深冬季节还是郁郁葱葱,这么美好。

  杜甫来到成都之后,写了很多歌咏成都的绝句,其中有一首写:“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开篇两句就把我们美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作了很精彩的描绘。近处有两个黄鹂成双成对,恩恩爱爱的一对黄鹂鸟在翠柳间鸣唱,远处有“一行白鹭上青天”,这是写大环境的美。而下面通过一个小镜头来反映成都周边山水之美,“窗含西岭千秋雪”,透过窗户都可以看到西岭雪山美丽的轮廓,因为当时是“水绿风清不起尘”,空气透明度非常高,所以说在晴朗的日子里,特别是住在西门一带,窗子都可以像画框一样,把西岭雪山,把西边的风光涵盖进来。“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说他住在锦江旁边的浣花溪一带,门前泊的是东吴的万里船。有的人说你怎么看得到东吴的万里船呢,是诗人的想象、夸张吗?不,是实写,当时东吴,也就是现在长江中下游一带,为了和成都以物易物、交流,组成船队成千上万、络绎不绝地通过长江进入岷江,从岷江进入锦江到成都来购买丰厚的物资,所以这是实写。因此这首诗它以辐射手法写出了成都的如画江山,成都的繁荣富丽,成都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水路沟通,这首诗成了古今成都很好的一个广告诗,被很多人引用。

  杜甫一到成都,为了饱览成都地区的春日美景,他趁着春光,到周边旅游,到了很多地方,情不自禁写了两句诗:“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意思是说江山如此美好,它就是为了等待,等待人去欣赏它,去关爱它,而你关爱江山,热爱江山,热爱大自然,大自然的花柳会更无私地回报我们。这提出了庄子的齐物论,人和万事万物都是平等的,要互相关爱,你热爱大自然,大自然就会回报你,这是双向的。

  美丽的浣花溪,更引出了诗圣杜甫的很多清辞丽句,在这里补充说明一下,很多人误读了杜甫,认为他是一个老气横秋,天天只懂得忧国忧民,不懂得休闲与浪漫的现实主义诗人。请看他下面的一些诗句,也许会对他有不同的理解。他写成都的嫩竹、荷花的秀美是:“风含翠筱娟娟静,雨浥红蕖冉冉香。”多有诗情画意。他写成都的杨柳之美是:“隔户杨柳弱袅袅,恰是十五女孩腰。”把杨柳树轻柔秀丽比作15岁女孩儿的腰肢。他写成都的桃花,说:“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来赏成都的桃花,深红浅红各种变化之美,给你充分的选择余地。他又写道:“繁枝容易纷纷落,嫩蕊商量细细开”,这两句诗体物入微,写的是成都一年四季花开不断,含苞待放的花蕊们就在头一天夜里开会商量,明天我们怎么开,哪一个先开,慢慢来,不要一窝蜂开,就是要PK也要有序地竞争,让我们的花期变得长一点,给人世间更多更持续性的美丽。前人评价杜甫的一些诗歌说:可歌可美,能使老人复少。意思就是读杜甫的这些诗,会情不自禁唱起来,跳起来,连老人读了之后,也要情不自禁歌舞起来,变年轻。有很多人读了“三离”、“三别”,有一个误解,好像杜甫天天只知道悲情、痛苦,但刚才那些诗句足以让我们看到另外一个杜甫,看到他在成都地区活得多快活、多浪漫。

  再举一个例子,有一天,他想下棋了,而他的小儿子想钓鱼了,但一时之间找不到棋盘和鱼钩,他就写了:“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他的老婆立即动手,即兴地画一个棋局,他的儿子把母亲用的针敲弯做钓鱼钩,他写的家庭生活何等闲适,何等有情趣。

  不仅如此,他还在成都大写鸳鸯蝴蝶,“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还有一首诗写的是“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写了一对鸳鸯。在古代文人中,我搜索了一下,写鸳鸯蝴蝶这个题材的要数杜甫写得最多。试想一下,成都如果不是环境优美,物资丰厚,杜甫能过这样的日子吗?能够这样悠闲吗?能够有这样的心境吗?能够写出这么多的清辞丽句吗?

  “成都四美”之人美

  人们常说,人杰地灵,按因果关系,我觉得应该颠过来,是地灵人杰,成都就因为地理环境充满灵秀之气,所以就孕育出了许多杰出人物。下面来讲成都的第二大美,人美。说到成都的人美,孙中山先生曾说:“泱泱岷江,峨峨蜀山,惟蜀有才,奇瑰磊落。”说的是四川成都一带出了众多的杰出的人才,那些人才是奇才,是瑰伟之才,是磊落之才。人美如果把内涵和外延展开来讲,应该讲男士女士,多方面之美。成都历代所涌现出来的男性文武英才很多,表彰男子、赞美男子的东西太多。这里多讲一点女性之美。

  如果要提到美女之都、美女文化、美女经济,成都应该是首选城市,唐代一位大诗人早早地作出了一个定论,这位诗人叫陆龟蒙,他赞叹“锦里多佳人”。

  有一位词人不仅写成都女士的外貌美,并且把成都姑娘的性格,特别是对爱的大胆追求,写得富有震撼感,此人就是晚唐五代时候的前蜀皇帝王建的宰相韦庄,他写了一首词,叫《思帝乡》。词在过去叫“诗之余”,按文学题材大的分类,属于诗,所以我这里举他的一首词为例,他写道:“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误,不能羞。”请让我用四川话,用今天的,甚至于把现在的网络语言适当加进去,来做一个翻译。“本姑娘今日去春游,杏花吹得我满脸满头,路上是哪家的小伙子,足风流,帅呆了,妾拟将身嫁与,我打定主意,爱他,爱他没商量,我就是要和他闪婚,纵被无情弃,不能休,这一辈子嫁他定了,纵然今后对不起我,抛弃我,我也不后悔,因为我得到他的瞬间就是永恒。”看看成都姑娘真正在爱情上是不是具有巾帼英雄之气?这首诗不仅把成都姑娘的外貌美,而且把那种性格美写出来了。

  成都出美女,而且每一个美女,都是多才多艺型、交叉复合型的美女,比如卓文君是如此。能歌善舞的杨贵妃据考证出生于都江堰聚源镇,那里有一个乐妃祠,我曾经还在那里讲过课。杨贵妃也是一个艺术家型的大美人。成都有两个花蕊夫人,一个是前蜀皇帝王建的妃子,一个是后蜀皇帝孟昶的妃子,其实有一位花蕊夫人留下了整整一百首诗词,历代女诗人留下这么多诗词的很罕见,而且每一首诗词都是音韵隽婉。另外还有薛涛,她是美女加才女,连当时唐代最有名的一批男性诗人如元稹、白居易等都成了她的高级粉丝,都争先恐后从外地赶赴成都和她结交。

  成都还有一个浣花夫人,她不仅貌美,而且气魄宏大,文武双全,在成都遇到叛将进攻,成都城即将破灭的时候,男子们一个个都害怕了、退缩了,但她带着自己招募的军队把叛军赶跑了,拯救了成都,这在正史上有记载。

  下面具体讲一下卓文君,她是一个天下奇女子、大才女。汉代和唐代有一个很好的风气,就是女士做寡妇并没有降价,甚至还要升值。卓文君新寡在家,但由于才华出众,又是真正的一位佳人,当时成都的大才子、正宗的成都人司马相如就去追求她,而且带着《凤求凰》的曲子。凤和凰是有区别的,凤是指雄性,凰是雌性。司马相如到了邛崃,那里属于大成都范围,晚上和卓文君一见钟情,就私奔回到成都。卓文君的父亲卓王孙对他们进行经济制裁,一分钱不给,看你们怎么活下去。他们很有志气,开创了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个才子加美女,双双下海经商,开酒馆、饭店的故事。饭店开起之后,司马相如穿起短围裙自己亲自洗盘子,卓文君当垆卖酒。消息一传开,成都人给他们两个“扎起”,生意当然好,这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美女经济,卓文君当垆卖酒,很多喝酒的人醉翁之意不在酒,生意肯定好。这事并没有遭到人们的笑话,反而传为美谈。后来司马相如到京都求取功名,官当大了就变心了,卓文君用自己才华洋溢的诗歌来挽回郎君逃逸的心,精心写了一篇《白头吟》寄给司马相如,司马相如读了感动得流泪,翻然悔悟,与卓文君和好如初。

  “成都四美”之物美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可以说一方物产养一方人,下面我们谈谈成都的物美,看看历史上的名士们是怎样歌颂成都物产之美的。

  成都的物美数不胜数,因为是天府之国,物产特别丰厚,我主要讲一下成都的美食、美饮等。中国有十大菜系,但是如果论涵盖人口,应该说川菜是最有名的。川菜历史源远流长,扬雄和左思都写过《蜀都赋》,其中罗列了成都川菜很多美食种类,无法一一细说。我们还是看杜甫怎样写四川的鱼和酒之美的?“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丙穴鱼就是雅鱼,怎样鉴别真假雅鱼?只要看鱼的头部是否有一个“凹痕”,有一个甲乙丙丁的丙字,那就是正宗的雅鱼,这种鱼吃洞穴中的泥浆、微生物、苔藓类物质为生。还有传说那是诸葛亮南征走到雅安周公山那一带,祭天地抓住的鱼,就在额头上给它写了一个丙字。杜甫说什么鱼最美?是在成都吃到的丙穴鱼、雅鱼。要说酒,又丰醇、又美,那就是“酒忆郫筒不用沽”,即郫县的郫筒酒。他赞美了洞天乳酒,就是青城山的“三绝”之一,“山瓶乳酒下青云,气味浓香幸见分”,是说我杜甫很幸运,当地人和道士们能够把那么美味的青城山乳酒与我分享。

  唐代诗人李崇嗣,他歌咏成都的美酒“闻道成都酒,无钱亦可求”。崔道融又说“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这里两位大诗人,一个歌颂了成都的酒,一个从酒还延伸到歌颂成都的茶。而苏东坡在成都喝了一种蜂蜜酒,写了一首《蜜酒歌》来歌颂,其中有一句很精彩,“三日开瓮香满城”,蜜酒只要储存三天,打开瓶子连整个城市都染香了。

  这里要特意讲讲陆游。杜甫草堂有个“三贤堂”,那里供奉了三贤,诗圣杜甫坐在中间,旁边就是陆游和黄庭坚。成都人记情,把对成都文化作出很大贡献的人供在神龛上永远地祭拜。陆游在成都流连达六年之久,离开成都后念念不忘的吟唱,他说“剑南山水尽清晖,濯锦江边天下稀”,说到山水之美,他说剑门关以南的山水一年四季都是充满春光,但最美的地方是在濯锦江边,那是天下罕见的美。他又写诗说,“二十年前客锦城,酒徙诗社尽豪英”, 他说我二十年前六十来岁的时候客居锦城,结交的酒徒、诗社朋友们一个个都是英雄豪杰。这是对成都人美一个很好的评价。陆游是一个真正的爱酒者,但他的酒量不大,那么为什么在成都他又那么爱喝酒呢?究其原因就是成都的酒太好了、太美了、太多了,美得他一闻到酒香就迷醉了。他是怎样喝酒的?他这样写:“益州官楼酒如海,我来解旗论日买”,就是说成都当时无论是私家还是官办的酒楼及茶馆就像海洋一般多。他买酒喝是论日买,不是买一顿酒席,而是买一天,走到馆子门前,把酒旗给下了,这一天我们包干了,就这样论日买。由此可见,成都的酒有多好、多美。

  陆游喝了成都美酒之后飘飘然胸胆开张,率直歌颂成都的美景,而他最爱成都美景当中的几种花,其中一种是海棠,第二种是梅花。他这样写海棠的:“走马碧鸡坊里去,市人唤作海棠颠”,他爱海棠爱到疯狂的地步,状若癫狂。他还说:“为爱名花抵死狂”,为爱海棠花爱到死都不后悔。他又写道:“碧鸡海棠天下绝,枝枝似染腥腥血”。他还喜爱梅花,他写成都梅花的四句诗是:“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至浣花溪。”谈到这首诗,有人提出一个质疑,青羊宫到浣花溪怎么会有20里路?这其实是实写,真正透过这首诗,掌握背景材料之后,才会知道成都那个时候真是“万户千门入画图”,从青羊宫到浣花溪,沿途很多私家花园,家家户户都很美,特别是梅花盛开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吸引人,于是他挨着一户一户地走,一户一户地游览,由于他是名士,家家户户都欢迎他,这样来挨着走,绝对有20来里路了。

  成都的美食古今有名,陆游这位尝遍东西南北的诗人,离开成都回到绍兴后,写了一首诗,第一个提出“川食”、“川菜”的概念。

  到底是谁最先创造“农家乐”这个概念的?是陆游。陆游在成都周边农家体验生活,吃了农家菜之后回到成都,意犹未尽,提笔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须知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农家乐真是快乐,不比繁华大城市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充满一些让人厌恶的一些东西,他在歌颂农家的淳朴生活。

  甚至于他“放翁”的号一般都承认是在成都地区取的,当时有人对他说,你在成都生活好了,但是你太放浪了。他说你们说我放浪,我干脆取个笔名就叫放浪的老头,于是就取名叫放翁。特别是他到了他的老家绍兴,80来岁行将就木了,竟然写了一首诗《思蜀》,怀念蜀国、怀念成都。“老子馋堪笑,珍盘忆少城。流匙抄薏饭,加糁啜巢羹。栮美倾筠笼,茶香出土铛。西郊有旧隐,何日返柴荆?”开篇就说“老子馋堪笑”,我嘴馋到了可笑的地步。那我的美食回忆集中在哪里?少城。少城实际上是成都的一个代称。“流匙抄薏饭”就是说成都的薏饭好吃;“加糁啜巢羹”,“糁”是成都米粉,“啜”就是大吃,“巢羹”就是苕菜汤;“栮美”的“栮”是指木耳,“筠笼”是竹子编制的蒸笼;“茶香”歌颂成都的美茶、美饮,“土铛”是温茶的土瓦罐;“西郊有旧隐”,他一度住在我们的西郊,更在崇州住了很久;“何日返柴荆?”他说我80岁了,还在想什么时候可以回到成都去过那种真正休闲的美好日子,这是陆游对成都的情感。

  说到成都的茶,全世界的茶专家和茶文化研究者,绝大多数承认全世界最早人工种植的茶是在四川岷山,就是蒙顶山茶,所以有“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的名句。而成都人王褒是最早借助茶经济、茶文化发家致富的富商之一,他有一篇《僮约》的文章写了成都的茶经济、茶文化,公认是最早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中有17处写到蜀茶。而四川成都早就享有另外两句美谈,叫“四川茶馆甲天下,成都茶馆甲四川”。成都有位叫施肩吾的诗人,曾经写有一首《蜀茗词》的诗来歌颂蜀茶。杜甫还专门写诗赞美了大邑的雾中山茶等,这方面的记载有很多。

  说到成都的物美,特意要讲到市花——芙蓉花。成都自五代时期就遍植芙蓉花,到了芙蓉花开花的季节,上下40里,辉映如锦绣,从那个时候成都就享有芙蓉城的美称,后来就把芙蓉花定为了我们的市花。可以说芙蓉花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礼物,我们讲物美、美物,不得不注意我们的市花。古人对芙蓉花评价非常高,古人赞美芙蓉花是独特的山色奇葩,没有哪种花能创造这种奇迹。每一株上的每一朵花从早上到黄昏,都要改变三种甚至于到五种色调、色彩,因此每一株芙蓉花有时候达到几千、上万朵之多。古人有一个记载,最多的时候他们拴着绳子来记录,发现有一万多朵,但是花色很多不相同的,真正是五彩缤纷。

  而且芙蓉花是一种英雄花,苏轼歌颂它:“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深秋到了,千林万树各种花草都枯黄了,只有芙蓉花独自芬芳盛开。还有元代的郑域评价更高:“若在春时占春榜,牡丹未必夺花魁。”如果把芙蓉花放到春天去竞争,牡丹未必能夺得花魁。

  “成都四美”之文美

  下面来说文美。成都是一个文化古都,真正是名副其实,在殷商时候或者更早就有了光辉灿烂的古蜀文化。汉代文翁在成都倡导了中国第一所官办地方学校,文翁的文教为成都的文化发展做了坚实的铺垫。汉代的主流文学是汉赋,汉赋的发祥兴旺之地公认是成都,当时三大赋家,都是四川人、成都人。司马相如、扬雄是成都人,王褒是资中人,但是他很早就旅居成都,也应该算成都人。所以三大家都产于成都或者是从成都走出去的。晋代左思所写的《三都赋》优选的全国三大城市中就有《成都赋》,而且《三都赋》写出来之后,一时洛阳纸贵,为什么呢?都抄写《三都赋》,就把纸买空了,价格高了。唐宋元明清时候,全国第一流的文化名人几乎都写了歌咏成都的诗词文赋。

  有一本《老成都——历代诗人咏成都》的书,收录了很多咏成都的历代名作、佳篇。中国文化史上第一部词集叫《花间词》,又叫《花间集》,也是编注于成都。川剧也是在成都繁衍而出的,在唐代、宋代就有我们的地方戏曲了,就是从成都这个地方出去的。

  我今天的讲题叫《诗话成都》,立意就在于以诗歌来解说、解读成都之大美,既然如此,最后借用诗仙李白的一首名诗《登锦城散花楼》作为结尾:“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一个台湾人对成都的印象◇吴铭能

  吴铭能台湾省云林县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博士,曾任台湾元智大学中国语文学系专任讲师,曾于2007年4月举办贵州监狱全省巡回公益讲座。代表著作有:《梁启超研究丛稿》《梁启超的古书辩伪学》《数风流人物》《历史的另一角落——档案文献与历史研究》等。

  主持人 张超:

  现场的各位来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这一期的《金沙讲坛》。成都是一座和谐、包容的城市,也是一座移民城市,在这座城市,我们可以遇到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他们和我们一样在这里工作、生活、学习,也和我们一样在这里感受我们的美食,感受我们的古老与现代。在这些外地人眼中,到底是如何看待我们这座城市,是如何看待成都的呢?今天我们邀请一位在成都工作、生活了三年的台湾籍人士,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的副教授、研究生导师,吴铭能教授来给我们讲一讲一个台湾人眼中的成都,下面我们用热烈的掌声请出吴教授为我们作讲座,有请!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