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中三个概念,这里主要谈最后的伦理,但要涉及前面的规定和描写。伦理问题虽然一直存在,但近年的兴起也可以说是从前两个概念而来的。最近几年,中国翻译研究中又出现了一度曾经沉寂的“忠实论”,与此紧密相连的是“翻译标准”(这两个术语总是连在一起)。要讨论这个问题,先要澄清标题中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定(prescriptive study)Prescriptive通常称为“规范”,但这里与同样译成“规范”的norm相混淆,所以用“规定”。,描写(descriptive study),专业伦理(professional ethics)一般说“职业道德”,但它多是普通名词,这里用“专业伦理”和英语接轨,也和普通名词区分开来。。先解释一下这三个概念。
规定、描写、伦理
规定:以主观意志提出的有关价值判断的原则,涉及到“优劣”或“应该”“不应该”。具体到翻译研究,就是我们常说的标准(什么是好的翻译、不好的翻译),它的根据往往是个人意志,当然包括个人经验以至错觉(哲学上的ought)。它涉及价值判断,又和伦理(价值哲学)有交叉的地方。
描写:客观表述搜集到的数据,描述什么人、什么事情、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方式(英文中所谓who、what、when、where、how,一般没有why,描写研究通常把“解释”分出去),与规定正相反,描写不涉及价值判断。在翻译研究中,就是对和翻译有关的资料的研究,回答“翻译是什么”的问题(哲学上的Is)。通常说:“是怎样”(性质问题)、“会怎样”或“如怎样,就怎样”(规律问题),等等。它和规定性的“应该怎样”(价值问题)属于内容不同的两个研究。
伦理:哲学史上一向存在并行发展的两条不相调和的主线,一是求真,一是求善;描写是求真,伦理就属于求善。西方伦理一般是一个宗教、学派的道德原则。伦理学(ethics)本身就是关于价值的研究,这一点和规定性理论的提法很相似,都涉及问题的判断,都谈“应该不应该”的问题(ought),但本质不同。它们的区别在于:翻译“伦理”主要针对的是“人际关系”,而规定性的翻译理论说的是“文本关系”。这个区别很重要。另外,伦理关心的不仅仅是译文的“好与坏”、忠实不忠实,更重要的是道德上的“对与错”“是与非”“应该不应该”。我们在讨论的时候,不能以这两个(“文本忠实”与“翻译伦理”)当中的任何一个概念代替另一个概念、也不能将这两个概念等同起来。
下面就以上三个概念,简述一下目前翻译研究的状况:
规定翻译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