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三教眼中“三重山”

书名:无边风月:中国古典生活美学 作者:刘悦笛,赵强 字数:155165 更新时间:2019-12-12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开始“出游”了。早在神话传说里面,我们的祖先“黄帝”就曾游历名山大川,并且“封禅五岳”,已经将名山加以“政治化”了。这种出游可能还有政治目的,但黄帝曾张《咸池》《九韶》之乐,游于洞庭之野,这种出游恐怕就是 “审美之游”了。

  然而,由于路途险阻与交通不便,上古时代的人们出行还是很艰难的,黄帝的元妃嫘祖也是“好远游而死于道”。到了春秋战国时代,随着本土的儒道思想的奠基,中国“游文化”的传统原型得以滥觞。

  儒家圣人孔子早就有“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高论,很早就区分出“仁智”的乐趣,拥有不同人格的人,喜爱不同类型的自然。在这高论之后,又马上说“智者动,仁者静”。由此可见,动者乐山,静者乐

  山居客至图(明 ·周臣)

  水,反倒是山是常驻的,水是长流的,动者爱静,静者爱动。后又补充说,“智者乐,仁者寿” a,这就涉及爱山乐水的人生效果问题了。

  儒家在后世,特别是宋明理学兴盛之后,往往被称为“儒教”。实际上,儒家恰恰不成其为宗教,但在世俗生活当中却充当了宗教的功能,或者说,儒家更多是在现世当中充当了宗教的传统,所以又有“儒教代宗教”的说法。

  但毫无疑问,儒家的审美方式的确对后代儒生产生了深刻影响。我们以明代大儒湛若水为例,他有一篇著名的《游西樵记》:

  吾以是知天下之山水胜者,不必名,名者不必胜也;高者不必高,而深者不必深也。惟吾耳目之所得,精神之所通,而未始有穷焉。由是以往,殆将与夫造物者游于无极,则夫天地之间,高深上下之妙,莫非吾之所有,而与之相为无穷也。又岂但如西樵而已耶!

  关键就在于,观者从“游观”当中“观”到了什么?湛若水先是回忆年少之时,早已听闻罗浮山与西樵山两座名山,然而,大家独谈罗浮山如何如何,“多奇伟怪诞之称”,令人缅思其境好比天上一般,却忽略了西樵山之美丽。

  这两座粤中名山湛若水都曾经攀爬过,对于罗浮之盛早有领略,而今再登西樵,却发现“西樵之景”要远高于罗浮多少倍!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湛若水由此发出议论,天下的山水,有名的未必有胜景,有胜景的未必有名声。更关键的是,湛若水要让自然天地成为“随处体认天理”之处,真正无穷的乃在于“吾耳目之所得,精神之所通”。《游西樵记》最终似乎又成为了湛若水的另一篇《心性图说》。

  湛若水是传播陈献章心学的重要人物,而“心学”的鼻祖就是王阳

  a《论语 .雍也》,朱熹:《四书章句集注》,中华书局 1993年版,第 90页。

 ......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8.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