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 渐入“高卧横眠得自由”

书名:无边风月:中国古典生活美学 作者:刘悦笛,赵强 字数:155165 更新时间:2019-12-12

  只有感悟到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才是一番禅悟的最高境界。“万古”与“一朝”相融合,在时间上乃为瞬刻即永恒;“长空”与“风月”相同一,在空间上则是万物融为一体,此乃看山还是山、看水

  a石涛:《苦瓜和尚画语录》,周远斌点校,山东画报出版社 2007年版,第 55页。 b路易 . 加迪等:《文化与时间》,郑乐平、胡建平译,浙江人民出版社 1988年版,第 32

  104页。

  柳溪归牧图页(南宋)

  还是水的超越时空的极境。

  这里就涉及“人”如何化入“境”的问题,义玄禅师对此曾有四层的划分:“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两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 a那么,如何从审美的角度来理解人与境的关联呢?义玄禅师居然对答如流:

  问:“如何是夺人不夺境?”

  师曰:“煦日发生铺地锦,婴儿垂发白如丝。”

  问:“如何是夺境不夺人?”

  师曰:“王令已行天下遍,将军塞外绝烟尘。”

  问:“如何是人境俱夺?”

  a颐藏:《古尊宿语录》卷 4,萧萐父、吕有祥点校,中华书局 1994年版,第 57页。

  师日:“并汾绝信,独处一方。”

  问:“如何是人境俱不夺?”

  师曰:“王登宝殿,野老讴歌。”

  其实,义玄禅师通过审美的话语,来解答了禅悟的渐进次第:

  其一,“夺人不夺境”就是“客看主”,放下自我,只认万法,不认自心;其二,“夺境不夺人”就是“主看客”,放下外物,不为境牵,本性自觉;其三,“人境两俱夺”就是“主看主”,忘我忘境,无念无为,发见自我;其四,“人境俱不夺”就是“客看客”,超越人境,山仍是山,真正自在。

  义玄禅师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这人境之“夺”,无论是人夺境还是境夺人,无论是俱夺还是俱不夺,皆追求一种空灵无碍的生活境界,这境界的终极之处,既是“出入自得”的自由境,又是“复返生活”的现实境。

  这意味着,“这永恒既超越时空却又必须在某一感性时间之中。既然必须有具体的感性时间,也就必须有具体的感性空间,所以也就必须不脱离这个现实的......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8.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