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杨慎的词学

书名:中国词学史 作者:谢桃坊 字数:338179 更新时间:2019-11-27

  明代中期学术界精英开始攻击以宋代程朱理学和新起心学为代表的统治思想,使学术从传统儒学——圣学的桎梏下解脱而走上实学道路。杨慎即是此种学术思潮转变中的先驱者。

  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四川新都人。弘治元年(1488)出生于京都。正德六年(1511)殿试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年(1524)以上疏议大礼,两被廷杖,死而复苏,谪戍云南永昌卫。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戍所。杨慎的著述极为博赡,涉及了经学、小学、哲学、史学、考古学、文献学、艺术、文学等学科,传世之作一百二十种,无愧为一代文宗。然而杨慎的成就主要是在文学方面,无论历史上的毁誉如何,他应是有明一代的大文学家。在他的文学成就中,词学的成就是不可忽视的,它对词学史曾产生过较大的影响。他的《词品》六卷以新创和渊博著称,编选的《百琲明珠》《词林万选》《填词选格》《草堂诗余补遗》,校定的《花间集》和批点的《草堂诗余》皆促进了明代词学的发展。杨慎是明代知名词人之一,其《升庵长短句》三卷、续集三卷、补遗一卷,形成独特风格,影响着明代词风。明代嘉靖二十二年(1543)任良幹《词林万选序》云:“升庵太史公家藏有唐宋五百家词,颇为全备。暇日取尤绮练者四卷名曰《词林万选》,皆《草堂诗余》之所未收者也。”可见杨慎对词籍的收藏和对词学的兴趣。在其编选与校点词集的过程中进行词学研究的积累。嘉靖三十年(1551)杨慎六十四岁时完成了《词品》。它如杨慎其他许多著述一样,是在谪戍云南时期完成的,著作条件甚为艰难,缺乏学术的氛围与图书资料,因而精思与博证中偶有疏失或偏见,致引起纷纷争议。杨慎是转变一代学术的风云人物,其词学也如此。

  新都杨升庵祠藏杨慎画像杨慎自正德六年(1511)进士及第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卒于云南谪所,这近五十年间,正值明代文坛前后七子复古运动及其反对者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等唐宋派活跃时期。杨慎的文学思想是受茶陵派李东阳的影响。他少年时在京都以《黄州》诗为李东阳赏识,后登进士第亦出其门下,传承其诗学。李东阳是在前后七子之前反对明初以来“台阁体”诗风的重要人物。他提倡唐音,重视法度,以情思为主,强调比兴。复古主义者却力主“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徒事模拟;而茅坤、归有光等古文家则以唐宋古文为模拟的范本。杨慎发展了李东阳的诗学,于诗歌艺术渊源则上溯六朝而博取,主张诗歌表达主体的性情,而且认为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诗。这在理论上超越了复古主义者。杨慎于《选诗外编序》云:

  黄初、正始之后,谢客(灵运)以俳章偶句倡于永嘉,隐侯(沈约)以切响浮声传于永明,操觚辁才,靡然......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36.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