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全珍,女,1923年12月出生,山东烟台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开国少将甘祖昌同志夫人。1937年参加革命,1957年跟随丈夫回到了江西莲花县老家,教书育人几十年。离休后热心公益事业,服务群众。2013年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
一 名声显赫的将军夫人
龚全珍,1923年12月出生于山东烟台,1937年参加革命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在新疆军区子弟学校任教期间,考入西北大学教育系,期间经人介绍认识了开国少将、时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的甘祖昌,并与之结婚,成为声名显赫的将军的夫人。在常人眼中看来,从此龚全珍应该过上锦衣玉食的优越生活。然而甘将军不是这样的人,而龚全珍也紧紧追随将军的步伐,放弃了舒适的都市生活,陪伴丈夫来到偏僻陌生的山村,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了自己的一切。
甘祖昌在战争年代多次受伤,留下了脑震荡的后遗症,苏联医生曾断言:甘祖昌能活过60岁就万幸了。他认为自己不能继续胜任军队领导的工作,就与龚全珍商量想回老家的乡下务农,龚全珍十分尊重丈夫,非常理解和支持他的选择。1955年,甘祖昌向组织申请回乡务农,组织上没有批准,龚全珍就陪着丈夫一直递交了3年的报告。1957年,组织上终于同意了。龚全珍任教的解放军子弟学校的领导问她:“甘将军回家当农民,你去当什么?”龚全珍回答:“他当农民我也当农民,不会当学着当。”
龚全珍随着丈夫到了他的家乡江西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当起了地道的农民。从北方大城市忽然来到南国的穷乡僻壤,可以想见,他们要面对多少艰难困苦,刚来的头两年龚全珍确实有点儿不太习惯,吃不了辣的,听不懂地方话,感觉自己像个外国人。甘祖昌全身心投入农业建设中,早出晚归,他参加建设了3座水库、25里长的渠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他干活不要工分,相反,每项工程他都捐钱,加起来有8.578万元。到1986年去世时,共捐款9万余元。龚全珍一直全力支持丈夫的事业,每月将80元工资中的60元交到丈夫手中,任由他用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的头几年,她没有做过一件新衣服。
龚全珍最大的愿望是争取让丈夫活到60岁。在辛苦工作之余,她全心照顾丈夫,最终他们打破了苏联医生的预言,在与天斗,与地斗,与时间斗的战场上,甘将军活过了80岁!
二 扎根乡村的普通教师
初到农村,为了不与农民们抢工分,龚全珍决定捡起自己的老本行,当一名教师。县里分配她到坊楼乡九都中学任教,学校的条件很艰苦,只有3名教师,周一到周六要住在学校。学校安排她上英语课,虽然知道会很吃力,但她还是克服困难上了讲堂。第三年,学校增加到5个班,又让她讲政治课,在教科书都没有的情况下,她又艰难地开起了政治课。1961年,文教局想调她到南陂小学去当校长,怕她不愿意,征求她意见时,她痛快地答应:“我只要有书教,能和孩子们在一起,中学小学都一样。”她高兴地去了南陂小学,一干就是13年。再后来,她又被调到甘家小学当校长。她对待学生像慈母一样,她当班主任,和女生住一起,师生同吃同住同劳动,还经常掏钱给学生们买文具。本来老师只有周六下午才能回家,她却经常利用这个时间去家访,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学习生活状况。她还在学校里义务兼校医。一次一个孩子发高烧40度,她一直守在孩子身边用冷水毛巾给他敷额头,孩子醒来后,一口一口喂他吃稀饭,一点将军夫人的架子都没有。
学校每次调工资,龚全珍都主动请求不要给她调,她说;“县长工资才50块钱,我有80块,太多了。”她每月的工资留的20元,大都用来接济了贫困教师和学生。一位同事,刚参加工作,生活困难,龚全珍就把自己的粮票、饼干票都给了他。学校里校舍不够用,龚全珍就带领师生们建教室,木工和泥工的钱都是她自己掏的。
龚全珍把太多的精力献给了学校和教育,兢兢业业地履职尽责,呕心沥血教书育人,却独独忽略了自己的孩子。由于从小很少有机会与妈妈交流,她的四个子女都没能学会妈妈说的普通话。她对孩子们要求很严格,他们都很怕妈妈。在孩子们的印象中,“爸爸是农业社的爸爸,妈妈是那些学生的妈妈”。
三 永葆本色的离休老人
甘将军逝世后,龚全珍用实际行动延续着将军的梦想。为了不给子女增添麻烦,1992年,她住进了莲花县幸福院。在幸福院度过的5年中,她没有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拿出生活费帮大伙买营养品,自己动手擦地板、补衣服……闲不住的她把常来院里玩耍的学生叫到一起,组织了一个课外学习小组,买来书籍、资料,辅导孩子们学习。夏天为他们打扇,冬天为他们织手套。学习小组里有一个叫彭艳峰的女孩,父母都是残疾人,母亲在福利企业当工人,一家3口艰难度日。可是没多久,彭艳峰母亲的企业关门了,龚全珍知道以后,给了她母亲500元“创业启动资金”,鼓励她母亲到商城里去开店。从此,彭艳峰的家境慢慢好了起来。2005年,彭艳峰读大学时,她母亲不幸患了白血病,因为家里余钱不多,她母亲不肯做手术,想把仅有的一点钱留给女儿。龚全珍听说后,拿出4000元钱给她看病,并不断做她的思想工作,告诉她要坚强,还想方设法帮助联系医院住院治疗。在龚全珍的帮助下,彭艳峰家又一次渡过了难关。
龚全珍的生活并不富裕,她每月只有3000元左右的离休工资,她自己日子过得很节俭,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从不乱花钱。但对帮助他人,却尽其所能,热心帮助。她经常捐款捐物帮助贫困学生,与不少贫困学生结成帮扶对子。2003年,她应邀到凫村中学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讲座,发现该校图书室书籍匮乏,立即购买了1000多册书籍送到该校。不久后,她又捐出2400元资助县“关工委”购买《激励永远》教育光盘捐赠给学校。据不完全统计,龚全珍共捐建8个教室,捐助学生100多名,捐赠图书近万册,近10年的捐款超过10万元。汶川、雅安、玉树地震,龚全珍都积极地捐款捐物。
2003年,龚全珍加入了莲花县镇两级的老干部宣讲团。80多岁的龚全珍是团里年纪最大,却最活跃的一员,经常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作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每场报告都是好评如潮。龚全珍去过无数地方,做过无数次报告,但是她从来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干粮,就着白开水当午饭。2005年,下坊中学请她给学生讲革命故事,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中午学校烧了几道菜招待她,她却拿出自带的馒头说:“你看,我带了馒头,我吃得简单。教育经费这么紧张,搞那么多菜,吃不完太可惜了。”
2010年,87岁的龚全珍向党支部递交了承诺书:“健康时,每周去一次福利院,为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有病时,不住特殊病房,不用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去世后,生前最后一个月的工资作为我此生最后的党费;生前捐助的5名贫困大学生,要求子女们继续捐助到毕业……”
这就是一位年逾九旬的将军夫人,有着65年党龄的老共产党员,扎根贫困地区57载,无私奉献,永葆本色,用毕生的经历谱写着伟大而又平凡的传奇人生!
龚全珍手拿甘祖昌将军的老照片
龚全珍在和孩子们谈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