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成都远古历史与传说

书名:成都简史 作者:何一民 王毅 字数:286582 更新时间:2019-12-02

  正如人们一直在探究宇宙起源、地球起源、人类起源之谜一样,成都历

  史研究中最值得探究的谜题之一,就是谁是成都平原这片大地上最早繁衍、

  生息的人群,是谁创造了成都平原早期文明。

  人类早期的历史往往都与神话传说相联系。神话传说传递了先民们关

  于人与宇宙、世界的各种幻想或理解,因而,欧亚各文明起源中心早期历史

  无不充斥各种神话,其中,古希腊构建的众神体系深刻地嵌入历史记忆便是

  最典型的例子之一。在华夏早期历史中,也有着丰富的神话传说,如女娲补

  天、精卫填海等。在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关于蜀国、蜀族、蜀地先民的古

  史传说也源远流长

  a。

  一、古史传说与古蜀先民

  据文献记载:“蜀之为国,肇于人皇。”轩辕又称黄帝,为五帝之首,

  被尊为华夏人文初祖。据传说,黄帝有兄弟9人,分别执掌九州,各立城池,

  其中有兄弟一人在蜀地建立了蜀国

  。无论是历史典籍还是民间传说,都认

  a《蜀王本纪》《华阳国志》等古代典籍,一直是研究古蜀国和成都历史的最重要文献。虽然

  这些历史文献弥足珍贵,但所载内容极为简略,其中夹杂有不少神话与传说,并对历史时间的记载

  有较大出入,甚至是夸张,如扬雄《蜀都赋》称: “从开明以上至蚕丛,积三万四千岁。 ”同样为扬

  雄所撰《蜀王本纪》却载:蚕丛、柏濩、鱼凫“此三代各数百岁”。因而,人们对这些历史记载也颇

  多怀疑。考古学家曾在古蜀遗址中出土有被称为“巴蜀图语”的早期文字,不仅在成都平原有所发

  现,而且在川东、湖南等地也有发现,表明这些文字曾经在一个较为大的范围内使用。但是目前发

  现的“巴蜀图语”的文字总量太少,相互之间缺乏联系,极不系统和完整,且与中原的汉语古文字

  极不相同,研究者难以用相同的方法释义。“巴蜀图语”难以反映当时的社会面貌,更不可能提供

  有关古蜀国建立、政权更替和建都迁都等具体详情,有关古蜀国和成都远古历史的记述一直只存在

  于后世所著文献之中,而这些文献有关成都早期的历史也是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相混合。

  该传说中古蜀国建立的时间,与近年来发掘的成都新津宝墩古城的修筑年代基本相吻合。

  为蜀人与黄帝族有血缘关系。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也述及蜀与

  黄帝的关系:“蜀王,黄帝后世也。”“蜀之先,肇于人皇之际。”又记:黄

  帝娶蜀山氏女,是为嫘祖,生有二子,其子帝喾,封其支庶于蜀

  a。夏王朝的

  缔造者、中华治水英雄大禹传说就是黄帝的玄孙,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认为

  大禹为汶山郡广柔县人也,生于石纽,即今岷江上游河谷地区

  。另外,《山

  海经》《华阳国志》《大戴礼记·帝系》等重要历史文献也都认为蜀人与黄

  帝族有着血缘关系

  c。

  对于这些文献所记载的历史传说,过去不少学者有所怀疑。那么,古

  蜀人是否与黄帝族有关系?当代著名考古学家童恩正先生对此进行了研究,

  他在《古代的巴蜀》一书中论述了蜀人早期的历史,他认为:在远古时代,

  黄河上游是氐、羌人的活动范围,其主要聚居地在今甘肃、青海相接的山

  地。氐、羌人约在三皇五帝时期开始沿着青藏高原东缘横断山脉向南迁徙,

  “子孙分别,各自为种,任随所之”。他们长期“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地

  少五谷,以产牧为业”。氐、羌从西北进入岷江上游河谷地区后,逐渐改

  变了游牧习惯,开始经营农业,生产和生活方式也发生变化,“俗能织布,

  善田种,畜养豕、牛、马、驴、骡”。这一学术观点在近年来不断得到考

  古学成果的印证。20世纪末以来,考古学家在岷江上游河谷发现多处距今

  6000~5000年的遗址,呈现与甘青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文化相似的特点,

  a《史记 ·三代世表 ·正义》卷13,第507页。《史记 ·五帝本纪》载: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

  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嫘祖为黄帝正妃,生二子,一子叫玄嚣,也名青阳,降居江水;另一子昌

  意,降居若水。昌意娶蜀山氏一位叫昌濮的女子为妻,生下儿子,取名高阳。《史记》载:“高阳有

  圣德焉。黄帝崩,葬桥山。其孙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帝颛顼也。 ”“蜀无姓,相承云黄帝后。 ”

  目前学术界对此有争论,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c《山海经 ·海内经》载:“黄帝妻雷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娶淖子,

  生阿女,生帝颛顼。 ”《华阳国志 ·蜀志》称,“蜀之为国,肇于人皇,与巴同囿。至黄帝,为其子昌意

  娶蜀山氏之女,生于高阳,是为帝[喾][颛顼];封其支庶于蜀,世为侯伯。 ”《大戴礼记 ·帝系》

  载:“黄帝……娶于西陵氏之子,谓嫘祖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

  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产颛顼。 ”

  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玉锛 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出土玉孔刀 四川茂县营盘山遗址出土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其中即有距今6000~5500年的营盘山遗址。结合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可以

  推测距今5000年前后,居住在岷江河谷地区的氐、羌人群进入成都平原的边

  缘地带,成为古蜀人的祖先之一。因此历史上有关蜀人为黄帝后裔的历史记

  载,与来自北方的氐、羌人沿岷江河谷向成都平原发展的记载和考古发现具

  有一致性,可以说传说中的黄帝后裔也许就是从西北地区沿岷江河谷进入成

  都平原的氐、羌人。

  二、古蜀先祖:蚕丛、柏 与鱼凫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唐代大诗人李白面对古蜀国的神秘历史与传说,曾发出令人神往、思绪

  惆怅的千古感慨。

  文献传说“蜀国”的历史是从“蚕丛”开始的。《说文解字》称:

  “蜀,葵中蚕也。”“蜀”字应是从“蚕”演变而来。蜀与蚕有着密切关系,

  进入成都平原的蜀人显然也把养蚕作为重要的经济活动。“蜀王之先王名蚕

  丛,后代曰柏濩,又次者曰鱼凫(

  fú)。”传说这些蜀王皆神仙,“此三代各

  数百岁,皆神化不死,其民亦颇随王化去。”

  蚕丛、柏濩、鱼凫三代蜀王,代表了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有前后继承关

  系的统治政权。所谓三代蜀王“各数百岁”,应是指每代蜀国政权各延续了

  数百年。

  那么,第一代蜀王蚕丛到底是来自何方呢?

  有资料记载:“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其人目纵。“是时,人萌

  (民)椎(

  zhuī)髻(

  jì)左衽(

  rèn),不晓文字,未有礼乐。”蚕丛氏作为

  蜀中称王之创始者,善于养蚕,长相和穿着都很奇特,所谓“目纵”,即眼

  睛竖着生长,与平常人眼睛横着生长有很大不同;而头发在脑后梳成“椎

  髻”,衣服的样式朝左边斜着分衩,则是一种民俗习惯,是对古蜀人的头

  饰、服饰记载。蚕丛部落人原来是在岷江上游河谷生活,或许因为河谷地区

  自然地理条件较差,限制了发展,一部分人群勇敢地走出山谷,来到了成都

  平原,最终建立了早期的国家和政权。

  继蚕丛王之后在成都平原建立早期国家的还有柏濩王和鱼凫王。史书

  有关柏濩的记述极少,不过从文字上一看便知,应是一位崇拜某种鹳类大鸟

  的王者。关于鱼凫的记载稍多,有载“鱼凫田于湔山”。《诗·大雅·凫鹥

  (yī)》谓“凫,水鸟”,也即指善于捕鱼的鱼鹰,成都平原河流纵横,渔猎

  经济发达,鱼凫成为蜀王的崇拜神灵也就不奇怪了。也有研究者认为,神鱼

  的原型是《山海经》所载柢山之上的鯥(

  lù)鱼,鯥鱼也作龙鱼或鳖鱼,而鳖

  鱼也是同样源出岷山的鲧(

  gǔn)禹族的图腾。还有研究者认为,鱼凫国应是

  以鱼为始祖神崇拜和以凫为始祖神崇拜的民族组成的部落联盟[4]。

  纵目面具 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

  (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提供)

  目前,有关蜀王蚕丛、柏濩、鱼凫的记载极少,仅有只言片语,而且

  最早的记载也是在汉代,因而后人对此多怀疑。但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

  来,在成都平原发现了以宝墩古城为代表的史前城址群和三星堆遗址,表明

  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成都平原已成为文明的起源中心或进入早期

  国家发展阶段。三星堆遗址中出现大量纵目面具、鸟形青铜器、鱼凫形勺把

  等,这似乎表明前后相继的三代蜀王确实是真实存在的。

  三、杜宇和鳖灵的传说

  传说在鱼凫王国之后,古蜀大地上又出现了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国

  王—杜宇,文献中关于杜宇的传说记载有很多。如《蜀王本纪》《水经

  注·江水》。《水经注·江水》说:“望帝者,杜宇也,从天下,女子朱利,

  自江源出,为宇妻,遂王于蜀,号曰望帝。”传说中的望帝杜宇被世人描述

  成为一个从天而降的神人,他与另一个从江源中出来、名叫朱利的奇女子结

  成了夫妻。杜宇后被众人拥戴为首领,他率众建立国家,在“郫邑”建都,

  又传说是在“瞿上”建都,自称望帝,成为第一个称帝的蜀王。

  杜宇从天而降,明显带有神话色彩,实际上是后人将杜宇神化,赋予他

  神圣光环和正统地位。杜宇时期的疆域十分广大,“以褒斜为前门,熊耳、

  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

  南中为园苑”。传说中杜宇最大的功绩是“教民务农”,以至于后来“巴、

  蜀民农时先祀杜主君”,被巴蜀地区奉为农神始祖。杜宇“教民务农”与传

  说先王的“养蚕”“捕鱼”业绩相比,显示出社会经济已发生巨大转型,这

  是杜宇时疆域辽阔、影响深远的重要原因,因而可以顺利地取鱼凫而代之为

  王,建立新的政权。

  从传说可知,杜宇深受民众爱戴,尽管有的文献传说或许时空错乱地将

  其所处时代推断为春秋战国时期,“七国称王,杜宇称帝……自以为功德高

  诸王”。但杜宇促进农业发展较之蚕丛王推动蚕业发展、鱼凫王促进捕鱼经

  济而言,显然代表了社会经济的巨大转型,从而奠定了古蜀国的西南大国地

  位。

  有关杜宇的记载最早也只能追溯到汉代,因而关于杜宇王朝存在的真实

  性也长期受到质疑。不过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进展,特别是金沙遗址的发掘

  为我们今天重新认识杜宇王朝提供考古学的间接证据。位于今成都市城区西

  部的金沙遗址是继三星堆之后又一重要考古发现,从金沙遗址考古学年代来

  看,可能与杜宇所处时代有关系。

  杜宇王朝之后,鳖灵建立的第五代蜀国是开明王朝,“望帝”杜宇与

  “丛帝”鳖灵的传说紧密相关。据历史传说,正当杜宇王朝最为强大的时

  候,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就是“时玉山出水,望帝不能治”,岷

  江带来的滔天洪水威胁到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其相鳖灵“决玉垒山以除水

  害”,最终战胜了水患,“民得陆处”。杜宇因其功绩,于是法尧舜禅授之

  义,遂禅位于鳖灵,蜀国诞生了新一代国王

  —丛帝开明。

  关于开明的身世,历史传说更为神奇。开明又称鳖灵,据《蜀王本纪》

  记载:楚国有一个名叫鳖灵的人忽然落水失踪,其尸体逆江水而上,来到长

  江上游的岷江竟然复活,人皆以此为奇。一个人落水溺毙竟然可以从长江中

  游的楚地逆行千里到达成都平原,可为神话传说。也有研究者认为文献所载

  鳖灵虽为荆人,但此荆人非长江中游的荆人,而是今贵州的黔中,该地被楚

  国占据后,其地之人被称为荆人

  或楚人[5]。但可以肯定的是,

  无论是长江中游的荆人还是黔

  中的荆人,都不可能在死后逆江

  而复活的。此一传说明显为后

  人将鳖灵神化,与“望帝杜宇从

  天堕”有相似之处,为的是赋予

  其神的光环。可能的推断是,鳖

  灵是识水性的一族,有治水的本领,因此他可以面对岷江滔滔洪水,因势利

  导,开决玉山,疏浚河道,民得陆处,农业得以进一步发展。

  望帝与丛帝之间的政权交替更是具有戏剧性。传说望帝看到鳖灵治水

  有功,于是高风亮节,自愿把王位禅让给鳖灵,自己则到西山做起了“隐

  士”,这一美德在巴蜀世代颂扬,成为农时先祀的“杜主”神君。但民间也

  有负面的说法,称望帝在鳖灵治水之时,与其妻有不正当关系,鳖灵成功

  治水归来,望帝忽然良心发现,自觉失德,便将王位禅让给鳖灵。杜宇和鳖

  灵到底是主动让位,还是被迫让位,是和平让位,还是通过暴力的方式强

  行交接政权,史书并无记载。不过,民间传说杜宇离开王位后,魂魄化为杜

  鹃鸟,这时正值阳春三月,杜鹃鸟在成都平原田野上彻夜不停啼鸣,直到满

  口啼出血,这是杜宇对子民、对故土的留恋,还是暗喻杜宇对鳖灵夺位不

  甘,似乎没有统一的答案。千百年来,“故蜀人悲子规鸣而思望帝”,望帝

  化鹃啼血的故事,派生出许多美丽动人的故事

  a。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写诗记

  述:“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

  a 袁柯:《中国古代神话》,中华书局,1985年,第232页。有传说,望帝一心一意为了人民,

  也爱护人才,为了治水,请出鳖灵来,并把王位让给了鳖灵,但鳖灵掌权后,一天天骄傲起来,不

  懂得体恤人民,百姓请出望帝来,去劝说鳖灵。鳖灵不但不听,还以为望帝要争权,带领人马打

  他。他只好回西山去,变成一只鸟儿,飞进宫去,成天高叫“民贵呀!民贵呀!

  ”叫出血来,嘴都染红

  了(杜鹃鸟是红嘴)。

  巴蜀图语铜勺,上有龟、鸟符号

  四川成都三洞桥出土 战国

  (成都博物馆提供)

  巴。”此种心情,大抵表达了人们对于杜宇的特别情感。

  鳖灵取代杜宇之后,建立了古蜀历史上第五个政权,国号开明

  a。古

  蜀国国力渐强,开明二世“卢帝攻秦,至雍”。开明三世“(保子帝)攻青

  衣”,“雄张僚、僰”。经过开明王朝累代的开疆拓土,至战国时代,古蜀国

  的疆域“东接于巴,南接于越,北与秦分,西奄峨嶓”。古蜀国亦因此在春

  秋战国时期,号为西南之长。

  历史文献对于成都远古历史、古蜀国历史的记载甚少,语焉不详,甚至

  有矛盾错乱之处,以至于后世研究者多持怀疑态度。但是,从20世纪二三十

  年代开始,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考古学新成果不断发现,越来越

  多的考古资料证明了古蜀国历史的真实性,传说中的古蜀王世系和各不同发

  展阶段,伴随考古学研究正拨开迷雾逐渐清晰呈现出来,这是过去许多学者

  未敢想象的,也是许多学者渴望看到的成果。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