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属于“国学”范畴。“国学的含义迄今尚无定论。大体说来,它是指19、20世纪前后我国一些学者与教育家借鉴鸦片战争之后西学东渐的成果,对中国固有的学术文化进行研究与开发的学问。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儒学为主、以经史子集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学术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国学本身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纪宝成,“反思国学失落重估国学价值”,新华社北京2005年5月29日电,各大报登载。在此前后,他的《重估国学的价值》,载2005年5月26日的《南方周末》;《接续文脉 重振国学》,登在2005年5月27日的《人民日报》上;《重振国学》,载于2005年6月1日的《新京报》;《关于振兴国学的思考》,登在2005年6月7日的《光明日报》上——专题的系列文章见报,使他名重一时。后来之事,当别议)。
1.为何出现“国学”
1)传统文化的形成
“国学”源于中华的传统文化。说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据于考古发现和史籍记载的:
迄今发现,中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猿人,北京猿人于50万年前已能熟练地使用火。7000年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人的先祖产生了原始观念文化,主要表现为原始宗教崇拜和原始艺术。中国上古时期的社会组织结构方式、婚姻演进方式、经济生活方式以及包括图腾崇拜、灵魂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在内的精神生活,都是有“据”(考古物证和史籍记载)可查的,也都在大自然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趋避中得到洗练。
“别贵贱,序尊卑”,保证“天无二日,土无二主,国无二君,家无二尊,以一治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于殷商西周之际业已开始形成。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敬妇从、兄友弟恭、朋友有信等“五伦”,正是周人所确定的“礼”,为后世儒家所信奉继承,直至现在它还强力规范着中国人和海外华人的生活行为、心理情操和是非善恶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则为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算得上是“革新的时代”、“轴心的时代”。史家确认,中国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确定了鲜明的人文主题,出现了整体把握认识对象的思维方式,树立了重伦理道德、重个人修养、重实用理性的价值判断标准。这一时期活跃于思
想舞台的主要是以儒、道、名、法、阴阳、墨等六家为代表,形成了诸子蜂起、学派林立的“百家争鸣”文化现象。孔墨老庄等编撰或修订的《易》、《书》、《礼》、《春秋》以及《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韩非子》等代表人类古代文明的重要著作,对宇宙、社会、人生等无比广阔的领域发表了纵横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