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书名:法眼宗研究 作者:黄诚 字数:221784 更新时间:2019-12-02

  光阴荏苒,如箭如梭。我在南京大学攻读博士研究生的三年时间一晃而过,转眼就要告别自己心爱的南京大学了!而回想在南大校园的生活,历历在目,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帮助,与老师和同学朝夕相处的美好时光仿佛就在昨天……

  我本与学术无缘,但对于佛教禅学却又情有独钟和兴趣斐然。我对于佛教禅学的兴趣缘起于大学期间西安实习之行。1996年我在西安实习时,有缘前往扶风县参观了法门寺,目睹了佛骨舍利,受到极大的震撼,并对佛教产生了好感,可谓是种下了喜好佛教的因缘。因此,在我大学毕业时,我虽学的是历史专业,但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却选择了以慧能为题,我详细阅读了《坛经》数十篇,产生了心灵的火花而一夜之间写成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心性论”——评慧能的佛学思想》这篇接近一万字,且是偏重于宗教哲学的论文,这是我始料不及的事情和难以言说的选择,也是我从未想过的结果。兹后我将其数次修改而成六千字论文《试论慧能的“心性论”思想》发表于《贵州大学学报》,为1999年的《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或许我的佛教因缘和兴趣是在作本科毕业论文时就得到了进一步加深。不过,对于真正意义的佛教学术研究,我还是门外汉,因为当时我身边缺乏佛学研究方面的良师益友,故自己未能得到规范性的佛教研究方面的学术训练。1997年我大学本科毕业,工作后一直从事的是行政管理工作,没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和学习自己心爱的佛教知识,更不要说进行学术研究了,但是对其却有挥之不去的念头,于是这股莫名的力量不断牵引着我走向佛教禅学的研究之路。因此,2005年之后,考博、攻博成为我继续实现情系佛教禅学研究的重要途径。然而,我的考博之路并非一帆风顺,颇有坎坷,几经曲折,而每当我处于难关之时,我的恩师洪修平先生和师母孙亦平先生都给予了莫大的鼓励,并坚定了我继续向佛学研究之路的方向前进。一切都是因缘际会,我终于在工作十年后的2007年,在恩师洪修平先生的关心和帮助下而考入了南京大学哲学系攻读博士研究生。当时,我感到无限的激动与喜悦,终于实现自己系统学研佛学的梦想了,转型走学术研究之路的新起点出现了。可以说是在恩师洪修平先生的接引之下,我才能有机缘真正进入佛学研究之学术殿堂的。而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名校南京大学就读我也倍感新鲜和自豪,并且能够投身于洪先生的门下,成为“洪门子弟”,也是我一生的荣耀!

  南京大学是佛学研究的重镇,汇集了诸如著名的佛教学者赖永海教授、禅宗专家洪修平先生、道家和民间宗教研究专家徐小跃教授等一大批老中青年专家学者,是学习佛教和传统思想文化的理想场所。因此,在攻读博士的三年时间里,我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学......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1.4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