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痛苦叫温暖

书名:李铭散文随笔(第五辑) 作者:李铭 字数:93111 更新时间:2022-02-15

  文/王彬

  认识李铭是在2008年年初。鲁迅文学院招收第八期高级研讨班。辽宁省作家协会推荐了他。按照常规我向推荐单位询问被推荐人的情况,辽宁省文学院的院长高海涛告诉我,这个被推荐的学员在辽宁文学院进修过,是一位他们培养的作者,是一位年轻的农民。这样的作者在广东的深圳很多,有一个固定的称呼叫做农民工作家,他们创作的文学也有固定的称呼叫做“打工文学”。这样的群体多存于广东,东北似乎没有。海涛可能听出了我的疑虑,轻声笑了,告诉我李铭是一位曾经打工而目前以写作为生的农民。

  就这样,李铭来到鲁迅文学院学习。三个月以后,学院组织去上海与乌镇等地参观学习。在上海“一大”旧址,我无意中看到李铭穿一件白色的中式褂子,颇潇洒,很是上镜。就这样第一次与他交谈。再一次是在他离校前夕,谈话的内容是关于他的文学创作与我的一点建议,他表示感谢,之后再未见面。

  今年11月,中国社会出版社的编辑牟洁与我通电话,说她们出版社受“六部委”的委托准备出版 “双百工程”丛书,其中一本是李铭的,约请我写一篇序,我为李铭高兴而答应了,于是看了他的一些材料而加深了了解。李铭的文学创作是从酒店开始的。那时他在酒店做保安,嗜酒的客人有时散得很晚,他就在吧台守候,利用这些时间读书写作,形形色色的客人给他提供了观察生活的窗口与写作范本。次日清晨,酒店的老板让他把前一天售出的空酒瓶子卖掉,酒店的后面是一家废品收购站。去了几次,李铭发现废品收购站有一间大屋子,山一样堆放着许多书籍和报刊杂志。在这里,李铭发现了许多好书。他很少到新华书店买书,因为价钱贵,买不起。他平时看书都是到旧书摊购买。看到废品收购站有这样一座“宝山”,李铭心动了,与老板商量买他的“废书”,老板答应可以,条件是空酒瓶子之类的东西只能卖给他,而他卖给李铭的书则是以斤为单位,一斤书一元钱。李铭以一斤一元钱的价格买了好几百斤的书。那一年是2002年,温暖的春风刚刚开始尖嫩地吹拂的季节。从此,李铭边打工边写作,先是给杂志与报纸的副刊投稿,投稿的地址都是从废品站的渠道知道的。不久,那些刊物与报纸发表了李铭的作品。之后,是到辽宁省文学院学习,成为辽宁省作家协会的签约作家。

  李铭是勤奋的,从2003年到2008年,不过五六年的时间,他创作了数十篇中短篇小说,编剧的七部电影剧本都相继得以拍摄公映。他参与编剧的电视剧也在中央电视八套和一套播出,他创作的小说《幸福的火车》以最高票数获得第四届辽宁省文学奖,《幸福的雪花》获得《鸭绿江》小说奖。此外,他还有多篇小说入选《小说选刊》,从而引起评论家的瞩目,认为他是近年从事底层写作中的异类。换言之,在李铭的笔下,虽然不乏在冰冷的泥泞中跋涉挣扎的小人物,但是,这些人物折射出的不仅仅是贫穷、苦难、暴力与冲突,而是往往在昏暗的底色中洇晕出明丽的亮色。比如收入这部小说集中的《马耳朵沟的教育诗》。小说描写了一个叫马大志的乡村教师,从十六岁登上讲台,五十六岁离开人世 。为了他教室里的孩子在酷寒的冬季不冻脚,他把父亲遗留下来的羊毛毡子一块一块剪下来,给孩子们做鞋垫。为了修建学校所需要的水泥与钢筋,他狠心与暗恋自己的女孩子断绝了往来,因为水泥厂的厂长一直喜欢这个女孩子。就是这么一位一生都在奉献的教师猝然去世,难怪在他葬礼上,“整条马耳朵沟都挤满了人”。然而,在初始的时候。马大志并不想做教师,他要去北京,正是十年动乱,他要去北京看望毛主席。临行的时候,“村长说,毛主席那你不用去了,我都给北京挂了电话了。人家说让你接你爹的班”。马大志的父亲也是乡村教师,刚刚去世,被马大志埋葬。马大志想走,可村长挡着路不让走,马大志就狠了心,扎河里去了,想借水而遁。可是,他没有想到河边上还有三十几个孩子。那些大大小小的孩子,都是他父亲的学生。他们早就得到了村长的通知,日夜把守在河边上,守候马大志。马大志“水漉漉地愣在了河滩上,他的腿拔不起脚来了”。他看见三十几个孩子齐刷刷地跪在河边。马大志“就一屁股跌坐在河滩上跑不动了”。为什么?毫无疑义地是他心灵中最柔软的地方被打动了。李铭在一篇创作谈中谈到马大志的原型时透露,小说中的鞋垫取材于他的一位老师,那是一位女老师,每当想起她以及其他教育过他的老师,李铭的心灵就格外温润,从而“一次次品尝到温暖和疼痛的感觉。”

  赖于李铭这种感恩的人生态度,出于他的笔端,即便是曾经令人厌恶的人物,在结尾的时候也往往表现出坚韧的善良与温情的色泽。他在《幸福的雪花》中塑造了一个叫李凤芝的女人,她与丈夫胡长锁是小包工头,年底的时候李凤芝经常把应该结算的大部分钱存到银行吃利息,年后再结给民工。就是这么一个女人,精明得令人愤怒。但是,故事的发展令人惊愕。一天,胡长锁听说有人在塔吊上吊,向工地的老板索要工钱,原来这一年老板欠债甚多,以致生病的工人无钱看病,逼迫得李凤芝不得已采取了这个办法,逼出工钱给工人看病。然而,万万没有想到是,吊在塔吊上的李凤芝带的两根绳子长度不够,悬吊在空中倒立着,在风雪中幌来幌去,上衣也雪花一样地纷披开来,露出雪白的肚皮与两只硕大的奶子——李凤芝舍不得花钱买乳罩。风雪中,李凤芝的肚皮与乳房招摇着、撞击着。胡长锁的脸丢尽了。他此时想的是有了钱一定陪妻子买一个特大号的乳罩。而倒悬在塔吊的李凤芝此时想的却是老家的高粱、婆婆和儿子。思念中慢慢的她睡着了。胡长锁想办法砍断绳子,惊醒了李凤芝。李凤芝此时仍想睡觉。她说:“长锁,睡一小会还不行吗!”胡长锁砍断绳子,李凤芝落下来感觉自己像一朵幸福的雪花。这样的结尾真是出人意料,令人猝不及防,而予人以突发的遭遇式的惊喜。这种惊喜我称之为李铭式的惊喜,我之所以愿意为李铭的这部小说集书写序言的原因就在于此,因为这正是李铭创作的特点,在痛苦与丑恶中折射出人间温暖与美丽火花,李铭小说的美学意义就在于此。

  2007,11,16.

  (这是鲁迅文学院院长王彬评李铭小说集《村官李八亿》一书写的序)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