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奏响生命的绝唱

书名:李铭散文随笔(第一辑) 作者:李铭 字数:18349 更新时间:2022-02-15

  《百鸟朝凤》不是一部商业片,这是一部值得尊重的艺术电影。

  五月电影票房市场依然是商业片来势迅猛。在异常惨烈的厮杀中,《百鸟朝凤》以它独有的魅力据守一方,捍卫中国电影的尊严和荣誉。在与《美国队长》等商业片电影竞争中,《百鸟朝凤》赢得口碑的意义要高于票房的成绩。

  电影《百鸟朝凤》是著名导演吴天明的遗作,时隔两年后在院线上映,不免为这部电影带来些许的悲壮和感慨。然而,这部电影的品质,却不是靠着消费吴天明导演名气而建立起来的。电影《百鸟朝凤》无疑是盛夏里的一抹清凉,为观众带来悦目走心的精神享受。

  有一种情怀叫坚守

  电影的故事很简单。表现手法也是相当传统。故事节奏非常缓慢。可是,观众在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中,会慢慢入戏。一种涩涩的况味,萦绕胸间。

  电影《百鸟朝凤》像一幅徐徐展开的水墨画卷,娓娓道来地讲述着一个波澜不惊的故事。影片的前半部分,主要是讲一个民间的唢呐匠人焦三爷收徒。乍看疑似励志故事,在琐碎质感的生活铺陈中,一种叫情怀的东西慢慢袭来。

  民间唢呐,曾经是那方土地上老百姓趋之若鹜的文化盛宴。唢呐不仅仅是文化娱乐的意义,它还有着更深层面的道德象征。红白喜事唢呐吹奏是有讲究的,尤其是白事上的演奏,实际上是一种盖棺定论般的口碑。焦三爷的风骨雷打不动,你配得上什么样的演奏规格,就一定有自己的坚守。道德平庸者只吹两台,中等的吹四台,上等者吹八台,德高望重者才有资格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这支高难度的曲子,也只有领军的唢呐高手才能胜任。

  电影《百鸟朝凤》讲述的焦三爷近乎顽固的执拗,坚守中国传统文化匠人的情怀。正如一些观众所言,《百鸟朝凤》坚守的,正是一条与《人生》《老井》《变脸》等一脉相承并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深化现实主义的电影发展道路。这正是在东西方文化八面来风的现实背景下,面对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和东施效颦的"西化"鼓噪,依然葆有可贵的文化自觉和文化定力的体现。它是中国特色的电影创作的成果。

  焦三爷坚守自己的底线,比如影片展现一家子孙儿女齐刷刷地下跪,要求焦三爷破例为故人演奏百鸟朝凤曲目。焦三爷目光坚毅,坚决不肯。那一刻,老人家内心是矛盾的,挣扎的。这种对民间艺术虔诚膜拜的心态,叫他无法逾越底线。

  比如在选择蓝玉和天鸣哪个徒弟做百鸟朝凤的接班人,影片处理的看似平淡,实则暗流涌动。蓝玉是聪颖过人机灵无比的孩子,他对唢呐的悟性和热爱,明显要高过师哥天鸣。可是,焦三爷还是选择了略愚笨执拗的天鸣,原因很简单,他相信只有内心拙朴的人才能传承技艺。当蓝玉第二天早上告别师傅回家的时候,焦三爷不在家,师母说下地了。可是,蓝玉的背影消失在村庄,焦三爷躲在墙角回到了家里。师母问他为什么这样,焦三爷只说,我怕我心软留下他。

  可见,焦三爷内心的坚守是痛苦的。这也正是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疼痛之处,传承之惑。即使国家出台很多政策和保护措施,老手艺依然面临传承的困惑。电影《百鸟朝凤》用小事件阐释了大情怀,难能可贵。

  有一种细节叫感动

  电影《百鸟朝凤》一经上映,引发无数观影者热议。有观众说,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是有风骨的,整部影片没有取悦观众的镜头。这句点评叫我深思很久,不知道哪里有问题。似乎“取悦”一词值得商榷。一部拍给观众欣赏的电影,“取悦”观众难道不对吗?你不“取悦”观众,观众怎么会去欣赏。或许,我与那位观众心中的“取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内涵吧。

  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靠什么“取悦”观众,是俯拾皆是的细节。这细节,饱满,鲜活,生动。催人泪下,引发思考。

  焦三爷之所以选择拙朴的天鸣作为百鸟朝凤的传承人,只有一个细节。当并不愿意来学习唢呐的天鸣在父亲的带领下见焦三爷。父亲殷勤敬烟,却不小心摔倒,磕破了额头。天鸣眼里掉了眼泪。这眼泪,叫焦三爷看到了天鸣骨子里的善良。

  实际上焦三爷外表粗狂,内心情感极其细腻。民间文化技艺的传承者是有着善的基因,孩子那不加掩饰的眼泪,叫焦三爷坚定了收他为徒的信念。

  影片的后半部分,风云突变。当焦三爷把唢呐班子交给了天鸣,却发现时代变换,民间文化开始被外来文化所冲击。很长一段时间里,唢呐无以为生,备受冷落。焦三爷抱病拯救民间技艺。天鸣因为感冒不能吹奏百鸟朝凤,焦三爷重新上阵。唢呐里流出鲜红的血,极其震撼的画面。这个细节处理的相当给力,泣血的唢呐,完全印证了此刻焦三爷内心的疼痛。

  可以这样说,电影《百鸟朝凤》小细节处理得好,小细节支撑了大情怀。

  有一种精神叫工匠

  电影《百鸟朝凤》所讲述的是传统的丧失,原有价值观的坍塌,回不去的过去和不愿意面对的将来。传统手艺逐渐被新的工具代替,面临失传,手艺人坚守还是不坚守。

  吴天明导演在电影里给出了答案。不管面临如何的窘境,工匠精神是不可以丢弃的。

  一说工匠精神,似乎感觉电影《百鸟朝凤》有应景之嫌。非也,电影《百鸟朝凤》并非刻意迎合,电影在按照自己的追求阐释匠人情怀。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元素是内心的坚守热爱,爱岗敬业说着容易,做起来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百鸟朝凤》成功地提出了问题,揭示了现实世界的矛盾。

  《百鸟朝凤》塑造的焦三爷以及那些抱守拙朴的民间艺人形象深入人心,时代是需要工匠精神的。电影并非完美无瑕,整部影片叙述风格过于舒缓。这是需要考验观众的耐性耐心的一部艺术电影。吴天明就是有这样的魄力,敢这么平淡地拍电影。敢于面对戏里戏外承受的冲击。

  当我们看到影院里《美国队长》气势汹汹的排片布阵票房飘红的时候,我们是能够感受到这样一部电影所承受的考验和压力。《百鸟朝凤》里的人们逐渐在淡漠民间唢呐,现实世界里的电影观众是否也一样抛弃了属于我们本土文化的电影呢?

  这真是一个叫我们心酸的话题。是迎合,还是对抗,是无奈,还是时尚,《百鸟朝凤》戏里戏外的问题,在未来依然严峻。

  (发表于《辽宁日报》)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