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既往地喜欢贾樟柯的电影,粗砬的呈现,却又处处隐喻迭现。从一个小县城出发,贾樟柯用电影记录时代的沧桑变迁,人情事故的冷暖。他为小人物立传,摹写质感的人生和命运。固然没有跌宕起伏,却又叫人唏嘘感叹。《山河故人》没有突破以往贾樟柯的影片风格,却在票房比拼中为自己赢得一份尊严。
一首歌是叶倩文的《珍重》,影片几次出现这首九十年代的经典老歌。每每在影片中出现时,都跟剧情产生关联。不论是经典还是俗气,贾樟柯的电影里面总是能够找到代表一个时代的歌曲。贾樟柯醉心于复制,在他以往的电影里比比皆是。这样的照搬,不仅仅是亲切,还有另类的人生况味。在涛儿家经营的小店里,来买音响的情侣开始放这首歌,然后是张晋生要回来这首歌,继续听。在儿子到乐回上海的路上,涛知道儿子将一去不返,娘俩听的也是这首歌。在未来的2025年,在澳大利亚的中文老师,给同学放的也是《珍重》。这叫到乐一下子想起了记忆里熟悉的场景。他仿佛在人生的某个瞬间听过。他甚至认定这是前世的再现。于是,他才会疯狂地爱上老师,产生了这段不伦恋。在到乐回忆这首歌的时候,我是被感动到了。人生漫漫,很多往事不堪。山河依旧,可是人已故人。
贾樟柯擅用道具,一把钥匙,连缀着情感。张力十足,动人心魄。先是一个小县城里一段三角恋。一个有钱的煤老板,一个没背景的穷光蛋。在现实面前,涛选择了物质。梁子伤心而去,锁上房门,把钥匙顺手一丢。如此的决绝,如此的伤心。涛望着梁子的背影,眼泪无声地落下。这一次的伏笔,在梁子身患重症回到这个家时,已经是十五年后的2014年。涛不但慷慨拿钱,还把那把钥匙重新交还给梁子。而那把锁,早已经被梁子一锤子砸碎。十五年,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轨迹,十五年的一段情感,也同样是一把钥匙所不能打开的死结。在破旧的墙下,涛抚摸着那封十五年前送的请柬,一切恍如梦境,一切不复存在。可以想象,这十五年间,涛的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可是,她还收藏着这把情感的钥匙。
同样,在面对着即将移民澳大利亚的儿子。涛把自己家的钥匙交给了孩子。孩子在上海上的是国际小学,已经洋气十足。他幼小的心里,该懂这把钥匙的份量吗?时间飞逝,2025年的到乐,他已经是一个青葱少年。他爱上了中文老师,在不伦恋的床上,他们相偎相依。他畸形的爱情和情欲世界里,其实追忆的是一份遥远陌生却又迷恋的情愫,那个人叫涛。到乐的可悲,在于他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他不自由,不快乐。他的骨子里其实流淌着山西汾阳那个小县城里的鲜血,而他却要在迷茫的世界里莽撞地叛逆。
中文老师已经是中年女人,她爱抚着这个小伙子,发现了那串钥匙。以她伤痕累累的情感和对命运地洞悉体验,她觉得到乐应该去找自己的妈妈。涛声依旧,可是他们终究抵挡不住世俗的伦理。他们找不到通往自己心灵深处的钥匙,短暂的欢愉,只能是巨大的沉沦。越是挣脱,却又越加地不堪。
炮声是整部影片里出现较多的。那震耳欲聋的炮声,无处不在。平静的生活底层其实暗含波浪。贾樟柯惯用闲笔,却又处处耐人寻味。那个扛大刀的少年,慢慢长大。那不变的古城一脚,斗转星移。影片朴素,却内含强大的冲击力。
中国有太多个梁子一样的悲剧人物。他如一粒草芥一样不起眼。他曾经也热血沸腾过。在争夺涛的过程里,他虽然物质匮乏,却丝毫不落下风。即使输了,也牛气照旧。可是,短短的十五年,他的生活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不在汾阳看灯,也只能在别处下井。他结婚,生子,得病,干不动活,只能再次回到家乡。面对着涛的救助,他还是默默接受了。这样的接受,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无奈妥协。苦逼的生活,已经磨光了他的锐气。
梁子的结局,是大多数中国人的故事。
什么是自由,张晋生一直要求自由。他梦想自己有一杆枪,可以打死情敌。可是在中国,私藏枪支是不被法律允许的。移居澳大利亚,百无寂寥的张晋生只能靠玩枪来消磨时光。他的人生充满悲剧。原想的自由,却是巨大的不自由。他有枪了,却不知道打谁。而面对着满嘴英文的儿子,他的枪无能为力。在父子之间要靠翻译来沟通的一幕,成为影片最浓墨重彩的一个部分。看后内心翻涌,感慨万千。
贾樟柯用这部《山河故人》再次打动了观众。
(获得东三省电影评论奖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