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办刊育人

书名: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第六卷:报刊史研究 作者:徐登明 字数:49707 更新时间:2020-12-04

  有了一半,算是迈出第一步,但还需要另外的一半,才能构成一个整体。那么萧光在业务能力上又如何呢?我们可以把它概括为八个字,那就是“见微知著,办刊育人”。

  有句成语叫“捕风捉影”它是一个贬义词,但作为一个编辑,却正要求他在“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之时,能够很敏锐地捕捉到春天的信息。否则,他就不能胜任编辑工作,至少他不能作一个好的编辑。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瞬息万变的万花筒。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各种知识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我们完完全全被信息所包围。如果承认我们周围的世界由知识和信息所组成,那么各种学术刊物就是它的风向标和指路碑。身处风头的编辑,必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反应力。编辑的职责实际上就是收集和传递信息,在传播之中确立自己的主体地位,选择什么进行传播将会直接检验一个编辑的业务能力。80年代社会上掀起了各种各样的方法论热,有的学者首先将系统论用来对情报传递系统中的用户进行研究。这是一个好苗头。它预示着学术界将注意力转到了情报受众的研究,深度更进了一层。萧光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在人们的反应过来的时候,《情报周刊》“情报用户研究”专栏已经登载了若干期文章,发表了一些有较高水平的论文。它的首创之功,得到了情报界很高的评价。当课题查新工作刚刚开展时,《学刊》抢先发表了这方面的文章,成为情报学期刊中发表此类文章最早的期刊,引起了广泛的注意,来函、来人咨询作者的人络绎不绝。你能说这种成功是偶然的吗?这正应了美国著名编辑家威廉·C·布劳内尔所说过的话:“(编辑)每个月有一次,或者每半年有一次,契机出现了,没有他人,而只有你能够处理。这个时候就用得着你所肥实过的全部教育和你的一切经历,以及你生活里所有的思考。”

  企业情报学也是近几年的热门话题。早在才开始热起来的时候,萧光就注意在他的刊物上刊载这方面的文章,在“刊授园地”栏目里连载系列讲座,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连云港市政府经济研究中心一位读者来信说,他在大中型企业里进行调研发现,《情报学刊》成了许多资料室、阅览室和企业领导人的案头必备书,“企业情报学”方面的文章给他们生产经营很大的帮助,使他们获益匪浅。

  “多年来,《情报学刊》一直注意刊登青年作者的文章,扶植新生力量,这在我国情报界已是有口皆碑。”这是上海科大一位老作者给编辑部信中的评价。类似的评论还可举出很多,它反映了编辑部育才的实绩。期刊被称为没有围墙的大学,一方面指它的知识传播面广,另一方面正是就它对人才的培养而言。《情报学刊》的“青年情报员之页”专栏,专门培养后继人才,在同类刊物中独树一帜。南开大学分校教授王崇德、上海科大情报所副研究员樊松林、武大情报理论教研室主任胡昌平等的处女作都是在该刊发表的,多年来与编辑们建立了密切的联系。《情报学刊》因此被誉为“我国情报界的一个人才摇篮”。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