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爆发,是四川期刊的发展期,期刊封面、版式、栏目等外在形式基本定型,从册报中分离出来。内容上与报纸有了质的区别,报纸重于新闻报道,期刊注重思想深度,即使是新闻题材,也作深度报道,侧重于背景分析。另一方面,四川期刊在数量规模、从业人员队伍上较清末有一定的发展。战争时期,大量的文化人和出版机构迁入四川,四川期刊业呈现出繁荣景象。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当局对进步报刊进行残酷的摧残,加之物价飞涨,使一些报刊甚至国民党的报刊也难以为继,一时四川期刊萧条不振。
(一)民国初期
辛亥革命胜利后,全国出现了办报办刊高潮。在这股热潮冲击下,四川也一下子出版了23种报刊。但是,接踵而来的是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打击革命力量,大肆砍杀报刊。1912年下半年,四川军政大权落入了袁世凯代理人胡景伊手中。《四川公报》、《中华国民报》、《蜀报》、《蜀醒报》等拥护共和的报刊相继被查封或捣毁,原来四川国民党人办的报刊全部被封闭。四川报刊出版进入沉寂期。直到1916年5月护国战争胜利后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变。
1917年前,四川报刊主要有四川类。
一是新建立的各级政权所办的报刊。重庆蜀军政府创办的《皇汉大事记》 (1911 年 11 月 25 日出版),大汉四川军政府创办的《四川军政府官报》(1911年12月2日出版)和《四川独立新报》(1911年12月28日出版)。1912年3月11日,成立中华民国四川都督府,全川统一。同月,《四川军政府官报》改名《四川都督府政报》,8月又改名《四川政报》,1915年1月再改名《四川公报》。此外,都督府所属一些部门还创办了报刊,如1912年四川省教育司先后出版的《进化白话报》(原为立宪党人罗纶等人于1912年3月创办,当年七月为四川省教育司接办)、《文牍月刊》;1913年1月省会警察厅在成都创办的《四川省会警察月报》,1914年3月有四川内务司创办的《法政杂志》,同年四川国税厅筹备处创办的《四川税务汇刊》;1915年4月巡按使公署教育科创办的《四川旬报》,1916年2月改为《四川教育杂志》等。
二是各种政党所办的报刊。民国初期,全国的党团很多,有同盟会、自由党、共和党、国民共进会、国民公党、共和实进会、民主党、统一党、进步党等等。这些党派在四川几乎都有分支机构。党团的演变和斗争,在言论机关方面的变化中也有所反映。这一时期,四川的党派报刊主要有统一党的《公论日报》,演进党的《演进报》,民主党的《大中报夕刊》,进步党四川支部的《四川正报》,共和党的《正论日报》、《宪演报》、《醒群报》、《西蜀新闻》、《共和日报》、《蜀风报》、《军报》、《共和》、《四川日报》,国民党四川支部的《四川民报》、《寰一报》,社会党四川支部的《国是报》等。在这 些报刊中,《公论日报》首创四川新闻界与外国通讯社(路透社)建立业务联系,收发国际国内新闻,并向上海、北京派出特派员,采写独家新闻。当时四川一些名人学者刘申叔、吴虞、谢无量、潘大道、张梦余、饶伯康等都受聘参与该报的编辑和撰稿工作。吴虞每月要为该报撰写六篇评论,其《纸币论》、《论行政不宜侵司法之权》等都是在该报发表的。李宗吾的《厚黑学》也是由该报首次连载发表的。
三是妇女报刊。《女界》1912年6月13日在成都创刊,创办人孙少荆、饶伯康、方青琢。主笔曾兰(女)。该刊是四川第一个妇女期刊,以“光复神圣之女权”为宗旨,主要有社论、电文、世界大事、女界史、科学、小说等栏目。由于《女界》的宣传,社会对女记者十分重视,省议会开会时,专为女记者设席旁听。《妇女鉴》1914年12月10日在成都创刊,主编佘畏尘(女),该刊向妇女灌输新思想,宣传妇女不可无学。《家庭》于1915年3月在成都创刊,大32开本,刘觉奴主持。以妇女为读者对象,主要内容是“讲家政家教、日用生活,凡百艺术”。《女铎报》于 1916 年 12 月在重庆创刊,是重庆最早的妇女刊物,社长程悲蜗。
四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术报刊及文艺报刊。社会科学方面的学术刊物有《四川国学杂志》、《四川译学报》等,文艺报刊有《娱闲录》等。《四川国学杂志》于1912年9月20日在成都出版,每月一册,32开,四川国学院刊刻发行,以“发挥精深国粹,考征文献”为宗旨。1914年第十三期起更名《国学荟编》。《四川译学报》于1913年6月10日在成都出版,每月一册,32开,四川译学会编辑发行,以“扶持国粹,输入欧化,巩固共和,发扬国魂”为宗旨,其主张“无党界、无教界、无国界”,是对当时政党报刊互相攻讦的一个侧面反映。《娱闲录》于1914年7月16日在成都创刊,是四力}早期重要的文艺刊物。
除上述四类刊物外,值得一提的还有《报选》(1912年5月创刊)、《汉群》(1912年6月创刊)、《政法月报》(1913年12月创刊)、〈世界观》(1915年8月创刊)等。《报选》旬刊,32开本,每册40页。该刊“集中外之报章,分门类而采选”,是继((广益丛报》之后的又一文摘刊物。
(二)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
1915 年 9 月陈独秀、李大钊等创办的《新青年》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在《新青年》的带领下,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宣传新思想的报刊,在全国各地不断发展。在四川,这既表现为数量的增加,也表现在报刊质量的提高上。这时期报纸与期刊的分离基本完成,册报的形式基本消失。
报刊主要有学生报刊、政党报刊和军阀报刊三大类。
学生报刊是这一时期最活跃的报刊群落,形成了学生办报办刊热潮。有据可查的,1917年初到1924年底,省内学生和在省外求学的川籍学生办报办刊多达19种。
在国外出版的有《学艺》杂志、《旅欧周刊》、《工余》等。《学艺》是中华学艺社1917年4月在日本东京出版的期刊。吴君毅任编辑长。该刊发表了《国宪与论衡》、《孔道与国宪》、《文化运动的生命》等大量文章,对已开始的新文化运动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旅欧周刊》于1919年11月15日在法国巴黎创刊,周太玄主编,李石曾、曾琦、王光祈为主要撰稿人,李 吉力 人曾参加编辑工作。《工余》是川籍学生曾琦、李璜组织的工余社1922年1月在法国巴黎创办的宣扬无政府主义的月刊。
在省外各学校出版的期刊主要有: 1918 年在北京创刊的《重庆中校旅外同学总会会报》, 1919 年 7 月在上海创刊的《川滇黔旅苏学生会周刊》, 1919 年,9月 10 日在北京创刊的《川局促进会会刊》, 1920 年 4 月在北北京创刊的《四川教育新潮》是北京高等师范学堂和北京女子高等师范两校的川籍学生所组织的四川教育新潮社编辑出版的杂志,目的在于“灌输教育新潮,改良四川教育”,“介绍世界的新文化到四川内部”,“把外边的新思潮灌输到四川去”,“使川省的教育进步,能与世界潮流相应”。;在省内各校出版的报刊中,除“五四”时期对川东学生运动影响很大的《川东学生周刊》和在全川影响很大的《四川学生潮》两种报纸外,期刊主要有1920年在成都出版的《直觉》,1921年4月在重庆出版的《工学月刊》等。《川南师范月刊》是四川泸县川南师范学校学生自治会的刊物。恽代英在该校任教时,直接领导了自治会的活动和月刊的编辑。《工学月刊》是陈毅、黎纯一等人创办的宣传勤工俭学的刊物。
1921年11月,陈毅、周钦岳、黎纯一等 108 名中国留法学生因反对卖国贷款和维护求学权利,被遣送回上海。陈毅、黎纯一等 34 名川籍学生组成“四川留法勤工俭学学生团”返川,坚持斗争。并创办该刊。这一时期的学生刊物的主要内容,一是传播新文化、新思想、新知识;二是揭露军阀的黑暗统治;三是反对封建礼教,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等。学生刊物出版时间都不长。
政党报刊在这一时期不多,但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深人,共产主义思想传入四川,并通过早期的共产党组织传播,对后来四川的革命活动有较大的影响。1922年2月7日四川共产党人王右木创办《人声》报,“直接以马克思的基本要义,解释社会上一切问题”,“讨论马克思社会主义之学术的及实际的一切问题”,着重宣传阶级、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思想,号召走十月革命的道路。仅出至当年7月即被迫停刊。1923年初,恽代英在成都组织“学行励进会”,出版了《励进周刊》。1924年1月12日,杨培公、吴玉章在川组织成立了中国青年共产党,创办了油印刊物《微波》。当年5月《微波》停刊,出版了《赤心评论》月刊。1924年3月,王右木发起成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外围组织“青年之友社”,并创办刊物《青年之友》,被誉为青年的“良友”、“成都方面一颗小小的明星”。1924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重庆地委童庸生在涪陵创办的《社会问题研究会会刊》,1925年3月张闻天在重庆创办的《南鸿》周报,1925年5月萧楚女、杨培公、罗世文在重庆创办的《爝光》周刊等。
国民党四川地方组织在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在川取得胜利后开始创办报刊。主要有1918年5月赵铁桥、丁鹤唳在成都创办的《戊午》杂志等。《戊午》“以针对时势,辩义析理为主旨”,以政论为主,兼及教育、法律、经济。1919年8月更名为《戊午日报》,改为报纸。主要撰稿人有丁鹤唳、剑鸣、吴玉章、吴虞、宋育仁、潘大道等,刊载过吴玉章的《世界和平会议代表人物之商榷》,李大钊的《联治主义与世界组织》等文章。
这一时期地方军阀及军阀政府开始出版报刊为自己宣传。主要有《四川晚报》、《万县日报》、《甲子日刊》、《壬戌日刊》、《军声周报》等。
除上述三类外,还有民间组织创办的刊物,如1917年3月在成都创办的《中论》,1919年4月四川省农会出版的《四川农会会报》,1921年3月旅沪四川自治期成会创办的《新四川》,1921年10月重庆川东师范校友会创办的《重庆》半月刊,1921年11月成都军医学校出版的《医学月刊》,1922年11月宋育仁在成都出版的《国学月刊》,1923年11月四川农业专门学校出版的《农业杂志》等,以及1918年1月成都青龙街福音堂出版的《西南三省教务月报》,1922年在成都出版的《佛学旬刊》等宗教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