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川报业市场环境分析

书名: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第五卷:出版监管 作者:徐登明 字数:29150 更新时间:2020-12-04

  (一)经济环境

  四川报业有着较好的经济发展环境。首先是四川省经济整体实力较强,领先于西部各省,同时也好于全国大多数省份。从经济总量和经济实力来看, 2003 年四川省 GDP 总量实现 5456.3 亿元,居全国第 9 位。从经济增幅来看。2003年,四川经济增长率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增长速度达到11,8 %, 位居全国第 11位 。

  其次,四川经济的运行质量较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多,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下降。居民消费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文化娱乐用品支出增长15,1%。除此之外,四川 住房、旅游、汽车、教育以及信息服务等一批 新的经济 消费热点正在形成。 这些消费热点的形成,不仅带动了人们对信息服务需求的增长,而且直接刺激了人们用于报纸等信息媒介的消费支出的增长。

  其三,中心城市经济发达,城市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更趋合理。2000年至2002年的三年中,成都市全市国民经济及内部各产业一直保持了良好的增长态势。年均递增12,3%,分别比全国、全省平均高出4,5和2,7个百分点。据预测,7年后,成都都市圈经济总量将达到5000亿元,城市化率超过70%,跨入全国大都市圈行列。这将为立足于中心城市的报纸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

  其四,未来经济发展形势良好,报业发展所依托的经济增量空间巨大。2003年,经济增长、效益提高、结构优化等所带来的经济增长惯性必将作用于2004年。随着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的继续进行,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及我国通过对改革措施的稳步推进,有利于我省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较多,必将促使我省步入新一轮的发展周期。预计2004年四川省全年经济增长仍将超过10%。

  总体来看,四川国内生产总值的扩大和经济增速的加快,为四川报业的广告经营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而目前,四川的广告支出仅占GDP5,7%的比重。与北京、广州的0,80%—0,90%的比重差别较大,因此,四川未来广告支出的空间巨大,广告支出将可能保持高速的增长态势,届时,四川报业发展的经济环境将更加理想。

  (二)人口消费环境

  四川虽然地处内陆,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人口的地理结构,知识水平、文化素质、消费习惯不断优化,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人口消费环境。

  从人口的地理结构来看,随着四川人口的城镇化发展,四川人口集中程度越来越高。目前,四川人口具有从山区向平原、从农村向城镇转移的特点,成都平原每平方公里高达700人以上,丘陵每平方公里300—700人。山区与高原更少。人口集中于平原与城市的趋势正在加快,有利于报业市场的相对集中。

  从四川人口的文化素质与受教育程度来看,文化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在快速提高,人口趋向集年轻化、知识化。在四川,初中以上文化人口和万人在校大学生比重加大。2000年,万人在校大学生达到28人。人口受教育机会正在从“少向多”发展。2000年招收学生人数比1980年增加了8,23倍。四川人口的总体文化素质在西部各省中位于较高水平。

  从省内中心城市来看,中心城市人口稠密,潜在的报纸消费人数巨大。成都市现有人口近两1030万人,在全国特大城市中,仅次于重庆、北京、上海,居第四位。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830人。如将15-64岁、初中文化程度视为报刊的可能消费者,那么成都报业的市场空间相当可观。据测算,其市场的总容量可达到205万达到250万份左右。

  最后,区域内人口文化消费习惯良好。从中心城市来看,成都是国内著名的消费城市,成都人的休闲心态造就了消费市场的活跃。有统计数据显示,2002年1至9月,成都人均可支配收入列全国第九。除了其他消费外,成都人还养成了乐于买报读报的生活习惯。这种区域内的读者特性对报纸容量的影响十分巨大。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在一份调查中发现:成都是全国20个城市中受众读报时间最长的城市。由此可见,四川报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报纸读者消费环境。

  (三)加入WTO对四川报业的影响

  入世两年来,对于地处内陆的四川,“入世缓冲期”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存在。境外传媒的直接影响十分有限,但是,间接冲击和影响却不容忽视。这种影响表现在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

  1、对四川报业的宏观影响

  境外媒体试探成都报业。据目前掌握的资料,入世后,已有多家境外媒体在四川设立办事处,但活动仅限于从事各种形式的市场调查与媒体接触,处于一种热身和试探阶段。贝塔斯曼曾来四川考察过,但却没有具体的实质性的下文。2004年 6 月24日,继进入香港、广东、上海等地传媒行业后,国际传媒巨头——默多克的新闻集团把目光瞄准了成都,与博瑞传播进行一系列接触,双方称存在着合作的可能性,但具体的合作项目却并未透露。

  国内强势媒体抢占西部市场。入世后,国内强势媒体,主要是指一些国家媒体及东部沿海地区的媒体,由于最先感受到国际传媒的竞争压力,不断向中西部省份转移产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虽然,境外传媒的冲击是通过一种简接的方式出现的,但对四川传媒构成的威胁却是实实在在的。表现在报纸方面,就是东部大量专门化报纸涌入成都报业市场,在成都报摊上已占到了60多种。

  四川报纸相互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以中心城市成都为例,目前有两大报业集团,其中川报集团达到13报2刊1网站的媒体群,成都日报报业集团下属多家子报子刊。两大报业集团及各报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闻名全国。然而,四川报刊向全国性扩张的步伐却相对滞后和缓慢,目前基本没有大的动作。

  对四川报业经营管理的挑战。加入WTO之后,东部媒体、境外媒体的进入带来的是成熟的、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为了应对东部媒体或境外媒体的挑战,四川报业的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与能力还有待提高。

  2、对四川报业的微观影响

  WTO的微观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省内报纸的印务、发行、广告的影响上。由于四川地处内陆,报纸受这方面的影响相当有限。

  但四川报业未雨绸缪,面对WTO可能带来的影响,展开了积极的应对。以发行为例,成都商报成立了发行投递广告公司,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建立了报纸发行中心,华西都市报拥有强大的自办发行网络。在印务方面,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建设的西部目前最大的印务中心即将完工,两家主要报业集团都从国外进口了先进的印刷设置,以增加印刷能力,提高印刷竞争力。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入,充许民间资本和业外资本进入报刊业的可经营性资产部分,四川报纸在发行、广告、印务上的开放程度将进一步加大,市场化程度将会更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