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及英雄事迹,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秋石。他经常在背地里,自言自语地模仿英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常常幻想着长大了也能像他们那样,驰骋疆场,干一番英雄的业绩。
1
在经历了一场连续春雨的洗礼之后,秋石老屋门前那棵久遇干旱而临近枯竭的小松树,又蓬勃地努力向上生长了。
苦难的童年终于熬到了头。随着党中央国民经济政策的大幅调整,有名无实的公社食堂解散了,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农业的措施落实了。大批社办企业停办转制,离家几年的父母带着在姨妈家生活了几年的小妹妹秋榴,下放回村了,小秋石终于结束了几年的孤单生活,有了一个事实上的家。
随着国民经济政策的不断调整和国民经济的不断好转,城乡的党团组织又活跃起来了。
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一石激起千重浪。当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党中央、毛主席的号召和《雷锋日记》摘抄后,“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的歌声,就迅速传遍 960 万平方公里的ftft水水。
“我们是革命青年,我们是革命的先锋,毛泽东教育着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村里团支部教唱的革命歌曲,吸引着广大青少年。团支部向全村青少年发出的“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热烈响应。雷锋那“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激励着广大青少年。在丰富多彩的团支部、团小组活动影响下,大家模仿雷锋,读书报、写日记,做好事,搞宣传。
秋石年龄不大,却显得特别活跃。他四处借《雷锋日记摘抄》、借《毛主席著作》单行本、借《中国共青团章程》,查字典、求指教,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导师的谆谆教导,雷锋榜样的指引,使秋石犹如久陷干旱而枯竭的禾苗,遇上了阳光雨露的及时滋润。他要向雷锋、张思德、白求恩学习。
每天早晨,天刚放亮,在秋石房后的ft头广播站上,秋石就开始用竹篾编制蒙上旧报纸的“土广播筒”,向即将起床的广大农民,播送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报纸上摘选的时事新闻了。他大做好事,帮助生产队的五保户老人挑水、分粮;参加集体劳动早出工、晚收工,不计报酬。农村劳动力那时是评等级的。青壮年(18 ~ 60
岁)劳动一天 10 分,称为全劳力;中青年妇女(18 ~ 50 岁)及不能挑抬的男人,
劳动一天 8 分,称为次劳力;14 ~ 18 岁的男孩、女孩,50 岁以上的妇女及 60 岁以
上的男人称为半劳力,劳动一天记 6 分;其他想参与劳动的小孩、老人、残疾人为
附带劳动力,劳动一天评 4 ~ 5 分。秋石是半劳力,劳动一天只能评 6 分,但生产队的社员喜欢他、信任他,一致推选他当记分员,他坚持原则,公正无私、认真细心,从没给自己多记一分。他爱好广泛,读书看报,吹拉弹唱,游泳登ft,处处少不了他。白天,他和队里的青年组成“学习小组”,利用劳动间隙,积极向参加集体劳动的社员朗读书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晚上,则踊跃参加大队(村)团支部吸收青少年参与的各种会议、组织的政治学习、开展的各项文艺节目排练等联欢活动。
2
秋石的突出表现,引起了团支部书记张诚的注意。秋石虽年龄不大,但张诚却发现秋石是棵好苗子,决心培养这个聪明活泼的小青年。
秋石积极追求进步,张诚就要求秋石认真研读、细细咀嚼他赠送的《雷锋日记摘抄》《做雷锋式的共青团员、做雷锋式的好民兵》、毛主席著作单行本《为人民服务》
《纪念白求恩》《愚公移ft》《实践论》《矛盾论》等政治书籍,秋石在阅读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等理论文章时甚感吃力,张诚就叫秋石反复读毛主席的《愚公移ft》一文,并经常与秋石进行学习心得交流,秋石在张诚的耐心帮助下,学习上进步很快。他在日记中,引用了解放军“学毛主席著作标兵”廖初江的话勉励自己:
“愚公既然能移ft,何愁理论不能钻;立下愚公移ft志,步步登上理论ft。”
一次,秋石突发奇想地问张诚:“张书记,少先队队歌第一段的最后一句叫我们‘学习伟大的领袖毛泽东’,我们学习毛主席的什么呀?毛主席那么伟大,我们这样的人,怎么学得了呢?”张诚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不紧不慢地对秋石讲:“学
习毛主席,不是说要我们都去做毛主席那样伟大的人物,而是说通过我们读毛主席的书,学习毛主席‘一切为人民谋利益’的思想,在工作中学会运用毛主席的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懂吗?”秋石似懂非懂,却连连点头。其实,那时的秋石,怎么可能懂得这些深奥的道理呢?但他记住了“为人民谋利益”这句话。张诚也许没有想到,他这不经意的一句话,竟左右了秋石日后的生死沉浮。在半年后的《入团志愿书》中“入团动机”一栏、乃至几十年后的《入党志愿书》中的“入党动机”一栏,秋石都把这句话作为了首句。也许秋石自己当时都不可能想到,自己竟会为这句话奋斗一生。
秋石有工作热情,张诚就经常给秋石分配工作任务,安排秋石参加团支部开展的各项活动;看到秋石有进步,张诚就鼓励他;看到秋石有不成熟之处,张诚就热忱帮助他。
秋石喜欢看小说,团员们经常见到秋石抱着厚厚的小说,看得津津有味,大家喜欢这个活泼积极的小青年,都主动借书或推荐一些好书给秋石看。
这期间,秋石看了不少好书:《林海雪原》《青春之歌》《敌后武工队》《烈火金刚》《红旗谱》《红岩》《创业史》《吕梁英雄传》《志愿军英雄传》《苦菜花》……
书中的英雄人物形象及英雄事迹,深深地感染和影响着秋石。他经常在背地里,自言自语地模仿英雄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常常幻想着长大了也能像他们那样,驰骋疆场,干一番英雄的业绩。他记忆力好,喜欢将小说里的英雄故事,常常在各种集体活动的休息时间里,讲给人们听。
在张诚的精心培育浇灌下,秋石迅速成长起来,他两次向团支部递交了《入团申请书》。在团支部书记张诚的关心和主持下,在间隔 5 年未发展新团员的情况下,秋石所在地的团小组,破天荒地讨论通过了秋石的《入团申请书》,并呈报大队团支部大会讨论通过;二郎大队团支部,根据秋石所在地团小组的呈报意见和秋石的突出表现,决定破例讨论发展秋石入团。在团支部讨论大会上,这些过去一直被秋石崇拜的老共青团员们,正值血气方刚,敢说敢干的年龄,他们是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热潮中冲锋陷阵的先锋,他们在讨论发言中,毫不含糊,除大量赞扬秋石的优点外,更多的是寄予希望,有的甚至直指秋石的软肋,要秋石警惕日后的骄傲自满。秋石第一次出席团支部吸收自己正式参加的会议,心情既兴奋又紧张。兴奋是自己终于是青年了,说不定将很快成为共青团员,与这些老团员平起平坐了;紧张的是自己在这些昔日崇敬的大哥哥大姐姐面前,唯恐说错了话,使他们看不起自己。他只觉得心脏“咚、咚、咚”地跳个不停。他看似平静却异常紧张地表示: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一定永远为人民服好务,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大会一致通过了秋石的《入
团申请书》,并很快被上级团委批准。这年,他刚满十四岁,顺利地迈上了人生第二步阶梯。
当秋石得知上级团委已批准自己成为共青团员的那天,他一口气跑回家中,翻出自己珍藏的红领巾,仔细地端详着,用鼻子闻了又闻,放在嘴边亲了又亲,他双手将红领巾紧紧贴在自己的脸颊上,口中不断喃喃道,烈士们,我没有辜负你们的期望,我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了,正沿着你们当年没有走完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那些天,秋石简直兴奋到了极点,他每天唱啊,跳啊,一蹦老高啊!共青团员,多么光荣的称号啊!秋石陶醉了!艾馨老师,我入团了!而且支部只通过了我一个人入团,你知道吗?你在哪里?秋石好想艾馨老师,好想把这个天大的喜讯告诉艾老师。他想艾老师知道后,一定会非常高兴,一定会夸奖他,赞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