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入学考试
江君安信步踏上石桥。桥下一尾大青鱼见到有人经过,立时隐没到桥下阴暗处。他正待细看,忽然桥对面传来一声断喝:“哪里来的狂徒,竟敢走这状元桥!”
江君安吓了一跳,仔细看时,是一个峨冠长袍相貌清丽的女先生,慌忙施礼道:“小子江君安,得乾明寺方丈举荐,来此求学。”
那女子听到乾明寺三字,鼻子哼了一声,道:“既然是至善禅师举荐,必是读书明礼之人,为何如此狂妄无知?”
江君安不知错在哪里。看看四周,并无告示,而桥也稳固,并无崩塌之忧。何以不能通行?
他不甚喜欢此女说话的语气,当即反驳道:“桥建了,就是给人走的。此桥若不准通行,何必建此桥。”
那女子喝道:“放肆!”
这声叱喝分外响亮,惊动了不少学子出来观望,见到江君安立在桥上,一副僧人打扮,却不曾剃度,大惑不解,纷纷交头接耳。
女子见有弟子观望,也收敛了火暴性子,高声道:“你若是城外蛮子,我即刻命人乱棍撵出。你若来此求学,就必须守这书院的规矩。”
江君安立时冷静下来。暗道,我可不想重回原来的生活。大丈夫能屈能伸,我且回桥头,看你有何话说。当即退回桥头,深施一礼道:“小子莽撞,初到书院,不知此间规矩,多有冒犯,请先生教我。”
那女子见其服饰虽然粗鄙,然识进退,知大体,这才转颜,道:“此桥名曰状元桥,唯有考得功名之人方行得。乃是至圣先师奖掖读书之人的规矩。”
那帮弟子不再议论,个个肃立静听,瞧着状元桥的眼神也变得热切,大有“他日我若高中功名必踏上此桥好教众人刮目相看”之意。江君安却意兴索然,心想,池上之桥若是难行,绕池而过便是,何必拘泥。
心里想,嘴里却应道:“多谢先生教诲,弟子必当谨记。”
那女子嗤地一笑,道:“还没通过入院考试,先别急着叫先生。你且随我来。”
江君安心中一沉,原以为凭老和尚的推荐信便能入院,没想到还要考试。看来龙隐书院果真不是寻常人等混得进来的。
他心事重重地绕过状元桥,踏上水池边的青砖路,脚下青苔滑溜,险些跌入池中。他手臂狂舞,终于稳住身形。
众生见状,又是一阵哄笑。
来龙隐书院求学的学子,大多非富即贵。众人见江君安穿着寒酸,早已生了轻视之意。有的开始私下打赌,看此人能否通过严厉的入院面试。说话之际,早已惊动了一个纨绔。
眼见这个街头小乞丐居然来此求学,高衙内百思不得其解,每年五两银子的学费,即便是岳州城的普通商户,也颇有压力,岂是此乞儿所能承受,除非他在街头捡到了宝。
官宦子弟,岂能与乞儿为伍。想到这里,高衙内故意对众人道:“此乞儿不过是岳州城街头一个臭要饭的,有何资格进我龙隐书院,与我等称兄道弟?龙隐书院若是收得此人,迟早要更名。”
有不解者问道:“更何名?”
高衙内道:“丐隐书院!”
历数此乞儿“十大罪状”之后,高衙内怂恿一批不明真相的学子联名上书,试图阻止江君安参加面试。
有好事学子将此事报给学长吴春光。那吴春光乃平江人氏,来龙隐书院求学已有三年,因学业优异,被山长方好古提点为管理学生学业和行为举止的生徒首领。
吴春光闻说此乞儿“混迹丐帮多年”,“坑蒙拐骗无所不为”,也觉得收下此人,今后若是行为举止不端,必会有损龙隐书院的清誉。当下不敢怠慢,忙找到山长的助理,时任堂长的贾自怡。贾自怡本是华容人,乃龙隐书院协助山长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另一生徒首领。他与吴春光在学子中皆享有极高的威信。
两人商议之后,决定一同前往“好古斋”,将众生签名的请愿书递交给书院管理人——山长方好古,由他定夺。
山长方好古,乃龙隐书院的创立人方慕龙之曾孙,嗜好书画,是本朝金文研究之集大成者,开启湖湘一脉浓厚学风。讲学之余,时间全部花在商周青铜器铭文的搜集整理研究上。在他的领导下,书院学子由最初的一二十人逐渐增长到近六十人的规模,成为岳州城讲学、藏书、祭祀活动的重要场所。本地乡绅为奖掖书院育人之德,先后捐助了四十八亩学田。
方好古看到学生的请愿书中杂有“高曙光”歪歪扭扭的签名,不由得眉头一皱。直觉告诉他,只要是此人参与的活动,准没好事。
那高曙光出身官宦,自恃其父为岳州游击将军,常在书院拉帮结派,欺凌弱小。学业上除了武术一项差强人意,其他学习简直糟糕透顶。若不是高家伯父私下恳求,并捐赠学田二十亩,充作书院岁修之费,此人恐怕早就被书院扫地出门。
不过,眼前这位尚未入学便引发众怒的小子似乎也不简单,居然能得到乾明寺至善禅师的亲笔推荐信。话说至善禅师的一笔魏晋风骨的书法越来越有“玄远精致”的神韵,先朝王僧虔在《笔意赞》中提出“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在至善这封推荐信里得到了绝佳的体现。方好古看着看着,手指一痒,信手在信笺上勾画临摹起来。
吴春光、贾自怡尴尬地候在一旁,他们万没料到,山长大人居然放下那封“请愿书”不管,当场“跑题”,沉浸在“书法艺术”的天地里。
听到学生的咳嗽声,方好古从字与字之间的笔意揣摩中惊醒过来,恍惚了一会儿,才想起眼下要处理的事情,对贾自怡道:“你是来通知面试的事情么?烦你转告各位先生,我这就来!”
吴、贾二人面面相觑,正要说话,山长又道:“顺便通知其他学生,这次允许旁听见证。”
两人不敢耽误,一边应承,一边低头退出“好古斋”。
大成殿内,供奉着至圣先师孔子的塑像。方好古率领四位先生给先师行礼已毕,贾吴二人已将江君安传唤进来。
江君安作揖道:“小子江君安,给各位先生见礼。”
方好古颔首道:“江公子不必多礼。本书院有‘三不教’,不知你可曾听说?”
江君安问:“不知是哪三不教?”
方好古道:“无乡贤举荐者不教;不缴学费者不教;入学考不过关者不教。这是先祖立下的规矩。不管是公卿之后,还是贩夫之子,要入龙隐书院,必须符合这三条。”
江君安心想,如此说来,前两条我已具备,只要通过考试即可。看到人群中高衙内的身影,不禁纳闷地想:却不知那大草包高衙内是如何通过考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