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重庆书》是我写作的冒险

书名:阅读的姿势 作者:梁平 字数:139796 更新时间:2019-11-22

  谢有顺梁平

  (补记:《重庆书》首发《诗刊》,还没有单行本,《南方都市报》特别委托评论家谢有顺做了专访。猛然想起中国现代文学馆催我的资料已经两次了,便翻检出来,重读这个专访,觉得有点意思。)

  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诗刊》隆重推出诗人梁平的1300多行长诗《重庆书》,引起了诗坛强烈反响。不久前,《诗刊》社在北京为该作品举行了学术研讨会。高洪波、吉狄马加、牛汉、孙玉石、雷抒雁、张同吾、杨匡满、韩作荣、叶延滨、查干、王干、张者等诗人和学者出席了研讨会。与会者就《重庆书》的现代意识、对城市文明的反省和思考、浓厚的人文精神和寻根意识等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学术研讨,对诗人梁平在诗歌领域的追求、探索和创造给予了高度评价。与会者认为《重庆书》是一部具有审美个性的大气魄的作品,是我国当代长诗的重要收获。北京大学孙玉石教授特别强调:“我对长诗已经有了二十年的期待,《重庆书》将进入诗歌历史的书写。”下面是本报对诗人梁平的专访。

  四川诗歌在中国诗坛一直受到关注

  谢有顺:你在四川这个诗歌大省进行诗歌写作,是一种写作的幸运,还是倍感压力?

  梁平:四川的诗歌在20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是非常风光的,直到现在,四川作为一个诗歌大省也当之无愧。我个人认为,作为一个诗人,在四川是非常幸运的,这种幸运来自你时时都能感受到一种诗歌氛围,传递这种氛围的不仅仅有留守在四川的诗人,即便一些已经离开四川的川籍诗人也仍然会把这种氛围时时传递回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链,割不断的。要说到压力,我相信只要你是在认真对待诗歌,你就会有压力,这取决于你对诗歌的态度,不在乎你生活在什么地方。

  谢有顺:成都诗歌群体的现状如何?

  梁平:成都的诗歌群体实际上就是四川的诗歌群体。已经被诗坛记住了的诗人如石光华、尚仲敏、马松等时常在茶楼、酒吧见到。欧阳江河、孙文波、万夏、李亚伟、杨黎虽已移居北京,却常回家看看。柏桦、张新泉、翟永明、何小竹、杨远宏、周伦佑等一直坚持写作,只是写得更坚实、更冷静。现在比较成熟、活跃的还有哑石、吉木狼格、靳晓静、龚学敏、雨田、杨然、瘦西鸿、小安、史幼波、凸凹等,他们在中国诗坛仍然保持了一种很生猛的势头,是现在成都诗群的中间力量。同时,更年轻的一批熊焱、弥赛亚们开始活跃起来。这样的名单可以一直往下列出几个方队。总......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3.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