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阵风,从西方还是东方来?

书名:有个半岛叫欧洲 作者:赵毅衡 字数:135813 更新时间:2019-12-31

  这些本是我们的固有文化价值,现在却东风转西风。

  我指的是“新价值”,近30年,在全球范围内,人们渐渐认同的一套价值观。例如女性主义,环境保护意识,动物保护意识,少数民族权利,多元文化,反无限制科技等等。

  这些价值看起来是一个个单独冒出来的,没有共同源头,不形成体系,无法伞以一个“主义”。但是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它们形成后工业时代一套系统的新价值观,而且都是“制动价值”。

  18世纪西方工业化时代,开始形成两套互相环扣的价值观:一套促进产业的数量化发展,例如为起点公平而设的自由竞争,人生而平等,例如所谓浮士德精神:个人主义,适者生存,全球帝国利益;另一套对产业的数量化发展起制动作用,例如为终点公平而产生的劳工权利,社会保障体系,例如为分散权力而产生的民主代议,民族主义。

  两套价值看来是针锋相对,一右一左,互为死敌。实际上两者相辅相成:一边是动力,一边是制动。正由于互相制约,没有一套价值能够贯彻始终。资本乐见起点公平,劳工乐见终点公平,两者都不可能顺心遂愿;权力集中与权力分散,不会有一个皆大欢喜的形式;霸权国与受制国之间的抗争,既不会对抗到乙方彻底失败,也不会妥协到双方拥抱言欢。有权者与无权者,有钱者与无钱者,没有共同语言,却并非永远没有共同利益:任何一方过分得势,都会使社会在单向压力下畸形,一方胜利,意味着同归于尽。

  尽管每套价值的拥护者,认为是在为唯一的正义而战,对立的那套价值却一样有无数敢于牺牲的勇士。历史的舞台,需要燃烧着仇恨的斗士,意识的历史却并不是历史的意识。

  许多人认为现代化是上述第一套价值成功的历史,冷战结束与自由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我认为,冷战结束标志旧的对立结束,新的抗衡开始:传统的社会主义,让位于新的价值对峙。

  任何现代化要成功,必须有上述两套价值协力:没有制动,动力价值就会无限扩胀,像没有刹车的汽车,只能加速,直到翻崖坠毁;乱踩刹车,也一样会翻车,或干脆走不动。现代社会像个活动亢进的孩子,闯了不少大祸,尤其在20世纪,闹得人心惊肉跳。但毕竟存活过来,能活到现在这年龄,世界竟然没有毁灭,我们不得不感谢两套价值的互相牵制。

  最近30年,世界起了很大变化,进入了所谓后工业时代,经济发展越来越取跨国公司形式,知识工业产值超出制造业。细察一下,可以发现根本的动力价值,基本没有大变动,制动价值,却变化很大。虽然要求重点平等阶级与民族,依然是起制动作用的利益集合,但出现了一些新的“弱者群体利益”:女性权利,少数民族权利,同性......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7.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