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轴时代

书名:有个半岛叫欧洲 作者:赵毅衡 字数:135813 更新时间:2019-12-31

  1

  英国歌手艾尔顿·约翰(Elton John),矮矮墩墩,戴一副黑框眼镜,长得活脱是个保险公司推销员。此人在戴安娜王妃葬礼上唱一曲《风中的蜡烛》,据说现在成了风行的安魂曲。也就是说,如果你死前不挑不拣,在进入熊熊烈火时,就有此曲伴行。由此想见这位先生版税之高:火葬场想来不使用盗版。

  且说这位艾尔顿·约翰先生钱自奉不菲,他每个月花在买鲜花上的钱就是3万英镑(接近40万人民币)。报道一出,舆论“大哗”,老百姓一片赞美。都说约翰先生真是好人,3万英镑,至少保证了30个花农卖花姑娘插花师傅的月收入(英国蓝领平均月收入1000多英镑)。花犹如此,艾尔顿·约翰其他开销,就不用说了。“不像那些财迷,都拿去买股储蓄生息,对社会没有贡献。”

  若干年前,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段“大众评说”,很吃了一惊。觉得英国老百姓太糊涂,艾尔顿·约翰应当打屁股。

  须知,那时候,杜维明等预言,享乐主义的西欧日薄西山,克勤克俭的东亚儒家文明,更符合韦伯说的资本主义清教精神,因此,21世纪是东亚世纪。当时统计,日本人储蓄率是40%,而英国人仅仅4%。连刚访问东亚回来的英国首相,都教训英国工人阶级:不要老是罢工要求涨工资,不要狠命要求立法规定最低工资线,好好学东亚人的勤勉,省下每分钱存进银行,东亚经济奇迹,靠每个人贡献。

  时到今日,我更相信21世纪是中国世纪,理由却与杜维明的新儒家之说恰好相反。千年走到底,我们发现英国“糊涂百姓”,原来是对的:市场是否繁荣,是否“客隆”,是经济最重要因素,首先要有人愿买,才有人生产,有人开店。“外需”最好,“内需”也不错。这个世界,现在靠消费需求运转,没有订单,任何公司,任何大学,一律完蛋。消费者信心,市场需求,成为“经济健康”的最重要指标。

  既然如此,拥有世界最大消费“潜增长力”的东亚,当然是世界的未来。专家预言:今后20年全世界新增的消费力,一半在中国。

  在早期现代,人是生产者,经济主要是生产,社会是个大工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们分成剥削受剥削两大阶级。

  而晚期现代社会,人是消费者,社会是商品如山的大市场,文化是色彩似海的广告板,人生劳作赚钱,购买有用无用之物,让别人赚到钱,来买你的有用无用之货:社会分成大小消费集团。

  因此,如何挑选商品,这个好像是让智弱者回答的问题,现在成为根本的根本,替代了一切制度问题,哲学问题,人生意义问题。

  2

  但是挑选岂是容易?

  我们先来......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7.0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