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肝义胆满心大爱

书名:道德之光耀天府 作者:四川精神文明办公室 字数:96348 更新时间:2019-12-30

  ——广元市苍溪县鸳溪乡学堂村村民罗玮

  人物小传

  她是我国器官移植史上无偿为陌生人捐肝的第一人。“如果我失败了,我想捐掉我所有有用的器官……”这是她手术前写下的遗书。她在广元市郊区建起了第一家老幼托管中心。“三年内,让全市所有农村留守老人和孩子都有一个温馨安乐的家园。”这是她孜孜不倦的追求。她在“5·12”特大地震中“火线入党”。“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我更加感受到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她力量的源泉。

  她就是苍溪女孩罗玮,一位感动中国的苍溪女孩,同时又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全国十大真情故事奖、四川省十大杰出青年、四川省十大杰出女性称号获得者。

  捐肝 爱心创造奇迹

  初夏,在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30多岁的廖红霞——这个接受肝移植手术、被陌生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的农村妇女,正在汗流浃背地忙着割麦。当一提起罗玮,红光满面的廖红霞激动不已地说:“她真是个好心人,不但救了我的命,还救了我们全家!”

  事情追溯到2005年3月12日。“成都市蒲江县寿安镇青年妇女廖红霞因患肝坏死住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急需捐肝救命。”《天府早报》的一则消息改变了罗玮的生活,罗玮改变了廖红霞的命运。当时正在成都打工的罗玮决定,她要把肝脏捐给那位患者。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鸳溪乡学堂村三组一个农家女,演绎了感天动地的捐肝进行时:

  3月13日,罗玮到医院看望患者廖红霞。

  3月14日,罗玮赶到蒲江县廖红霞的家了解情况。

  3月15日,罗玮回到成都径直走进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向肝移植中心主任严律南教授表示,她愿意无偿捐肝。经检验,罗玮的血型与廖红霞相合,可以移植。但严教授告诉罗玮,她要捐肝,必须要家属签字同意。

  3月16日,母亲罗锦莲坚决阻止女儿的“愚蠢”举动。她担心手术一旦失败,失去的不仅仅是年仅19岁女儿的一叶肝脏,而是女儿的整个生命。罗锦莲连夜租来一辆面包车,说是去女儿打工的单位拉女儿的行李。罗玮信以为真,被叫上了面包车。然而面包车一路疾驰,连夜赶回了广元。此时,身在广元的罗玮心急如焚。她不断地给母亲做工作。具有戏剧性的是,罗玮打工时的一个老板派人找上门来,愿以40万元购罗玮的肝。这个老板也因肝病急需有人捐肝。罗玮问家人,是以40万元出卖女儿的肝脏,还是让女儿无偿捐肝。父亲终于说了一句话:尊重女儿自己的决定!父亲表了态,母亲终于也说,她还是尊重女儿的决定。

  3月22日晚,罗玮回到医院。岂料廖红霞却坚决不接受罗玮捐肝了。“手术只有秘密进行”,罗玮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3月26日,罗玮在律师陪同下,来到四川省公证处,非常郑重地写下了一份声明,“我在无任何欺诈、胁迫的情况下,自愿捐赠肝脏”。3月29日,罗玮在手术同意书上签了字并摁上了自己的手印。

  3月30日,瞒着廖红霞,罗玮捐出肝脏,当日手术成功。

  5月11日,廖红霞、罗玮均恢复良好,双双出院。

  5月12日,罗玮回到广元,住在交通分院一幢宿舍的四楼,父母和哥哥都来精心护理她……

  罗玮无偿捐肝的事迹感动了无数的人,各种捐款纷至沓来。罗玮的父母早就想在城里买一套住房,但一直苦于没有钱。现在女儿收到这么大一笔捐款,父亲胡仲双对女儿说,把捐款拿一部分出来,买套房子,一家人才有个安身的地方。罗玮说,捐款绝对不能乱花。原来,她心里早有打算……

  举债 只为留守老幼有个温暖的家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5月27日,远离苍溪县城100多公里的边远乡镇双河乡,罗玮留守学生之家双河分所其乐融融:孩子们吃了晚饭,罗玮领着孩子们一边唱歌,一边排练舞蹈节目。

  这样的场景,在广元其他两个地方经常可以看到:每天,广元市老幼托管中心、罗玮留守学生之家龙山分所,老人孩子不再寂寞。

  如果说廖红霞算幸运和幸福的话,留守农村的老人孩子感受更多的是亲情和温馨。罗玮捐肝的最初动机由一时冲动演化为理性思考后定下的决心,这一举动显然感染了父母。

  “办一个老幼托管中心”,2006年,罗玮告诉父母,“还有几万元捐款,可以用来搞基础设施,托管中心主要接收农村打工家庭没人照顾的老人和儿童,让打工家庭的老人老有所养,留守儿童受到良好教育,使打工的人放心工作。”父母都很支持,但罗玮毕竟是才20岁的女孩子,身体还在恢复期,要办老幼托管中心,许多工作不是女儿独立可以承担的。为女儿的善心所感动,胡仲双夫妇作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再打工,全身心投入罗玮的托管中心的建设。

  罗玮要办老幼托管中心的消息迅速传开,当即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收到各类捐款12万元。可创办托管中心,预算要20万元,还差八万元。她又动员全家人做出一个痛苦的决定:卖房。那套五万多元买来的住房,他们低于原价就卖掉了。但是还不够,只好想办法又贷款五万元。

  2006年10月19日上午,罗玮留守老幼托管中心正式开业。开业当天即有七名学生和两位老人入住,15名工作人员正式投入工作。医院住院需要照顾的病人,中心派服务员前往护理。罗玮利用租用的八亩土地开展多种经营,养花种树搞副业,开办“农家乐”,争取多种经营扶养托管中心。罗玮的哥哥还专门买了一辆面包车接送孩子。同时,她还每年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定期派出有关专家,免费为老人和孩子进行健康检查。

  灾难来袭 无胆亦英雄

  常言道:英雄胆大。无胆的罗玮,却一点也不怕。她在心底暗自发誓:要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帮助一切可以帮助的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从市场采购完东西的罗玮忽然感到一阵剧烈震动,街道两旁房屋上瓦片、砖块不断往下掉,“不好,地震了!”想起住在中心的十几位老人,她撒开双腿往回跑。回到中心时,十几位老人已在父母协助下,安全转移到空旷地带。此时,山下到处是惊恐的人群,正纷纷朝山上跑来。很快,中心门前就聚集了近40名附近的居民。罗玮赶紧和父母一道,从屋里抬出板凳让老年人坐下。

  夜晚,罗玮和父母从屋里抬出了两捆塑料布。在大家的帮助下,两个小时后,一顶约120平方米的帐篷搭成了。第二天一早,当大家醒来时,帐篷外又飘出饭香。从5月12日到15日,罗玮一家先后救助附近居民近70人。

  安顿好附近居民后,罗玮找到团市委,报名参加抗震救灾志愿者组织。5月13日,她被派到市第一人民医院帮助护士做手术用的棉垫、棉球等敷料的工作。由于医院伤员太多,手术一台接一台,对敷料的需求量也就非常大。为了多做些敷料,罗玮每天早早的就到了医院,中午、晚上吃方便面的间隙,就成了奢侈的休息时间。 三天做棉垫500余张,棉球近6000个。罗玮说:“一天下来,指甲盖一碰就疼。”

  5月15日,罗玮随队到了青川县凉水镇,帮助搬运救灾物资。一箱箱矿泉水……双手擦破了、双肩磨破了,但她却没有感觉丝毫的疼痛,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为了灾区的群众要挺住!

  任务完成了,在准备回广元时,她请求到救人第一线去。在被告知一线需要专业救援人员时,她默然无语,踏上了返程的汽车。回到广元,罗玮彻夜难眠。一个念头萌生:我要建一个集中安置点,帮助那些无家可归的人!

  “5月17日入住,何兵,男,36岁,务农,青川马公朝阳村,房屋垮塌无人员伤亡,5月24日离开,去新疆务工……”

  “5月18日,利州区红十字会,矿泉水50件,挂面50件,早餐奶50件……”

  托管中心一张小桌上,几个本子上详细地记录着“5·12”地震青川受灾群众救助往来情况及救灾物资情况。透过笔笔记录,温暖直达心扉。

  “我们都是奔着罗玮来的,听人说,她是个了不起的英雄,待在英雄身边,胆子都要大些。我们都是吓‘’了的,亲眼看见从废墟下掏出来那么多人,我精神上受不了,想起就害怕。”来自青川县红光乡小井村的王淑清,眼眶里又蓄满了泪水:“她每天都要来问几遍,婆婆,有水喝吗?热不热?在这里住了两三天心里就平稳了。”

  “在灾区,我看见很多人都在为不认识的人尽职尽责,甚至流血牺牲,在那里,我感受到前所未有的精神力量,推我前行。”这是5月20日,罗玮在抗震救灾一线“火线入党”时的感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