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鵝湖之會”中陸九淵認知的九卦之序

书名:宋代文化研究第十九輯 作者:四川大学宋代文化研究中心,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 字数:238984 更新时间:2019-12-17

      

  黃璇

  一

  北宋時期由儒學内部興起的義理之學即道學,到了南宋時候越發壯大。宗師輩人物乘時迭出,他們紛紛著書講學,傳承聖賢思想。而活躍在這樣一個學術背景下,在日後對中國哲學思想影響尤爲深遠的“心學”,便借此契機登上了歷史的舞臺,從而拉開了商榷辯論的序幕。

  這裏的“心學”便是江西“三陸”①中陸九淵自創的一個學派,它的立學宗旨獨辟蹊徑,不落伊洛之學(理學)的窠臼,在那時這是一個令人驚疑駭怪的新穎學説。對此肇興的學説,朱熹在給其友人寫的書信中就多次表達了種種憂慮。在此可以舉兩封書信爲證。如在《答吕子約》中説:“近聞陸子静(九淵)言論風旨之一二,全是禪學,但變其名號耳。競相祖習,恐誤後生,恨不識之,不得深扣其説,因獻所疑也。”朱熹:《答吕子約》(第十六封),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四七,《四部叢刊》本。又在《答張敬夫(十二月)》中又説:“子壽(陸九齡)兄弟氣象甚好,其病却是盡廢講學,而專務踐覆,却於踐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爲病之大者。要其操持謹質,表裏不二,實有以過人者。惜乎其自信太過,規模窄狹,不復取人之善,將流於异學而不自知耳。”朱熹:《答張敬夫·十二月》,見《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三一,《四部叢刊》本。他感慨道:“然想其説方行,亦未必肯聽此老生常談,徒竊憂嘆而已。”朱熹:《答吕子約》(第十六封)。這裏清楚地表明瞭朱陸二家學説從一開始就存在較大分歧。

  這時,吕祖謙站了出來,當仁不讓地承擔起調停二家學術的使命。他跟朱熹的交情不必説了,朱熹與他是至交;其次,吕祖謙對陸九淵有知遇之恩。在乾道八年(1172)的禮部會試時,吕祖謙便因象山所撰的試卷結識了他,後陸九淵也在淳熙元年(1174),“五月二十六日,訪吕伯恭於衢”《陸九淵集》,北京:中華書局,1980:490。。相聚五六日,言談甚歡。吕祖謙在寫給汪應辰的書信中贊他:“淳篤敬直,流輩中少見其比。”《陸九淵集》,第490頁。在給陳亮的信中也有近似的話。《陸九淵集》,第490頁。復次,吕祖謙與陸九淵的兄長陸九齡也早已相識,“(乾道九年)八月,劉子澄及陸子壽來。十月,陸子壽復來”《東萊集·附錄》卷一《年譜》,《文淵閣四庫全書》本。。陸九齡能在短短兩個月之内拜訪吕祖謙兩次,可見二人交往非淺。這樣,朱熹、陸九淵、陸九齡,都通過吕祖謙而聯繫起來了。

  淳熙二年乙未(1175),朱熹時爲四十六歲,陸九淵爲三十七歲。 “四月二十一日,(吕祖謙)如武夷,訪朱編修元晦,潘叔昌從。留月餘,同觀關洛書,輯《近思錄》。朱編修送公於信州鵝湖。陸子壽、子静、劉子澄及江浙諸友皆會,留止旬日歸。”《東萊集·附錄》卷一《年譜》。又,“吕伯恭約先生(象山)與季兄復齋,會朱元晦諸公於信之鵝湖寺。” 《陸九淵集》,第490頁。據此,當是吕祖謙先往武夷拜訪朱子,二人合力編成《近思錄》後,然後由吕祖謙出面邀請陸氏兄弟前往信州鵝湖寺集會。具體時間大概在五月底至六月初,持續十多天。在這段時間内,與會的除朱子、東萊、象山、復齋外,還有一些熱衷儒學的人(如趙景明、趙景昭、劉子澄等)。朱亨道稱之爲:“鵝湖講道切誠,當今盛事。”《陸九淵集》,第491頁。

  在陸氏兄弟到鵝湖之前,二人有過一番談話,事在應會的前夕。陸九齡對其弟陸九淵説:“伯恭約元晦爲此集,正爲學術异同,某兄弟先自大不同,何以望鵝湖之同。”《陸九淵集》,第427頁。這點出了此次集會的目的,是爲辯析學術之异同。於是兄弟二人反復切磋辯論,最終陸九齡接受了弟弟的觀點,説:“夜來思之,子静之説極是。”《陸九淵集》,第427頁。並作了一首詩表達自己的觀點,但陸九淵却立即指出其兄第二句詩有不穩處,此即表示陸氏兄弟本就有個“大同小异”的成説。而據此成説,兄弟二人最後統一了思想口徑,準備在鵝湖之會上一致以此種説法向朱熹展開辯論。

  二

  鵝湖之會向來被視爲“朱陸异同之大關鍵”。但關於鵝湖之會討論的具體内容,因爲朱熹一直對此語焉莫詳,所以他的著作中很少有相關信息。另,陸九齡的《復齋集》也早已不傳於世,吕東萊的著作中相關記載也不多,只有《陸九淵集》中的《年譜》和《語錄》中有一些比較詳細的記載。《陸九淵語錄》中提到:“二公(朱熹、吕祖謙)商量數十折議論來,(陸九淵)莫不悉破其説。”《陸九淵集》,第428頁。可見朱、吕、陸三人的討論範圍是廣泛的,只可惜這“數十折議論”不獲見存,殊爲可恨!但是從陸九淵的高弟鄒斌(俊父)錄得象山與朱、吕談及《易傳·繫辭下》的“九卦之序”來看《陸九淵集》,第490~491頁。,此一段内容,可説字字金玉,從這便能相應的看到陸九淵當時是怎樣的觀點與心態。應該説陸九淵的思想也是與之有淵源的,它出於《易傳·繫辭下》第七章: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德之辯也;井,德之地也;巽,德之制也。”《十三經注疏》第1册,影印清嘉慶刊本,北京:中華書局,2009:186。

  此章《繫辭》均爲古先儒者展開的義理詮注,而此種説明足以表明《易》九卦的排列次序,便是《易》“設卦觀象”的意圖,也是“象者,像也”的具體表達。在這些“象”的背後,便有着儒家極其重要的生命體悟。據此“象”言,和後世丹家傳《易》的“燒煉”却並無交涉,因其並非如魏伯陽撰作《周易參同契》,講鉛汞之“象”,而是轉以人生履踐爲象徵標志,即以盡性知命爲人生目的。關於此,北宋大儒張載的見解足以闡明前説,他説:“《繫辭》獨説九卦之德者,蓋九卦爲德,切於人事。”《張載集》,北京:中華書局,1978:227。其所謂的“切於人事”是什麽意思?便是好好於人事(五倫)中敦倫盡份而已!我們每個人在社會中,都以角色來展開活動,而社會不外乎人事,即以角色來論,各有各的局限性,但張載却以爲,這種局限(困),是能讓自己的德性伸展開來的,所以他注“困,德之修”一句時,不忘叮嚀:“困而不知變,民斯爲下矣;不待困而喻,賢者之常也。困之進人也,爲德辨,爲感速,孟子謂‘人有德慧術智恒存乎疢疾’以此。自古困於内無如舜,困於外無如孔子。以孔子之聖而下學於困,則其蒙難正志,聖德日躋,必有人所不必知而云獨知者矣,故曰:‘莫我知也夫!’”《張載集》,第227頁。在他陳述的觀點中,我們就可以看到他舉了兩個偉人——舜與孔子,他們一個是聖王,一個是先師,但他們還是有局限(困),從此表明,我們凡人的處困更是不在話下,但從兩個典型中,就可以揭示,我們也應該以大舜和孔子爲“法式”,好好地扭轉此一局面,不要爲困所困,於是乎,這個 “象”的意味就出來了!

  根據以上的内容,就能證實它確爲儒家易道獨得的地方,也是及今所能看到的談及九卦之序,並加以係語的珍貴材料。如我們細心品味,則會感到,儒家的易道,傾向從人事程顥曾説:“‘正己而物正’,大人之事,學須如此。”又説:“天人無間斷。”均見《二程集》上册,北京:中華書局,1981:119。來指點迷津,此可謂霹靂手段,讓人一下醒悟過來!因儒家“設象”的不同,早在三國時,如魏人荀粲即認儒經爲糠秕,史曰:“粲諸兄並以儒術議論,而粲獨好道。常以子貢稱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然則六籍雖存,固聖人之糠秕。”《三國志》第二册,北京:中華書局,1959:319。如此,則儒理“設象”的争議已爲不争的事實,而儒者對於這種激變自然有所反映,於是乎體味自身經典 “設象”的價值則無疑更加積極主動,此種覺醒,也慢慢在這些儒宗大匠的的心目中,有所審視。以程顥爲例,則其學術天份極高,他很會審視經典,他嘗説:“聖人用意深處,全在《繫辭》,《詩》《書》乃格言。”《二程集》上册,第13頁。這種儒理“判教”式的指點判斷,乃是基於其本人所體味而言:“‘生生之謂易,天地設位而易行乎其中,乾坤毁則無以見易,易不可見,乾坤或幾乎息矣。’易畢竟是甚?又指而言曰:‘聖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聖人示人之意至深且明矣,終無人理會。易也,此也,密也,是甚物?人至此深思,當自得之。”《二程集》上册,第136頁。

  綜觀其説,則其所謂的“易”乃漸漸傾向於道德履踐的内容,此正爲儒《易》不墮俗流的内容。此一面貌遞至程顥已能表達得極爲成熟,但以思想的傳承而言,此種影響是否能提轉陸九淵,令之也有這種新晰的感悟,因無具體史料,甚不易判斷。及今可知者,只知道陸九淵對其同代人(朱熹、張栻)點評中曾把二程引出,以作評點,其言曰:“元晦似伊川,欽夫似明道。伊川蔽固深,明道却通疏。”《陸九淵集》上册,第413頁。陸九淵思想確有其評議程顥所謂的“通疏”一面,他曾自説:“近有議吾者云:‘除了先立乎其大者一句,全無伎倆。’吾聞之曰:‘誠然。’”《陸九淵集》,第400頁。此種態度在其徒毛剛伯的眼中便是:“先生之講學也,先欲複本心以爲主宰,既得其本心,從此涵養,使日充月明。讀書考古,不過欲明此理,盡此心耳。其教人爲學,端緒在此。”《陸九淵集》,第502頁。那麽讀書却只是讓“本心”能更顯得敞亮一些,固不以此來論量得失,他説:“若某則不識一個字,亦須還堂堂地做個人。”《陸九淵集》,第447頁。且他讀書貴於審視,曾説:“讀書不必窮索,平易讀之,識其可識者,久將自明,毋耻不知。子亦見今之讀書談經者乎?歷叙數十家之旨而以己見終之,開闢反復,自謂究竟精微,然試探其實,固未之得也,則何益哉?”《陸九淵集》,第471頁。據此而論,陸九淵一向貴在自得體證,故其談及《易》九卦之序時,他絲毫不拈陳説,而是出自心得體味,這或許就是因爲這《易》九卦之序,跟他平時的認知是合拍的,所以他在發揮這層義理時才能得到朱、吕二公的嘆服,而其所談之九卦之序,亦爲陸九淵一生所遵循的 “規矩”。

  陸九淵的表達是這樣的:

  復是本心復處,如何列在第三卦,而先之以履與謙?蓋履之爲卦,上天下澤,人生斯世,須先辨得俯仰乎天地而有此一身,以達於所履。其所履有得有失,又係於謙與不謙之分。謙則精神渾收聚於内,不謙則精神渾流散於外。惟能辨得吾一身所以在天地間舉錯動作之由,而斂藏其精神,使之在内而不在外,則此心斯可以得而復矣。次之以常固,又次之以損、益,又次之以困。蓋本心既復,謹始克終,曾不少廢,以得其常,而至於堅固。私慾日以消磨而爲損,天理日以澄瑩而爲益,雖涉危陷險,所遭多至於困,而此心卓然不動,然後於道有得,左右逢其原,如鑿井取泉,處處皆足。蓋至於此則順理而行,無纖毫透漏,如巽風之散,無往不入,雖密房奥室,有一縫一罅,即能入之矣。《陸九淵集》,第490~491頁。

  列 “象”如下:

  ‎

  瘙棭

  履(乾上兑下)。全卦除六三爻爲陰爻外,均爲陽爻,而據卦畫初、二爲地,三、四爲人,五、上爲天,此卦六三爻即是人位,即憑人的資格“與天地參”。又,此卦外悔爲乾,内貞爲兑,則表示以悦而健的姿態去落實責任,《彖》所謂“説而於應於乾”。

  ‎

  瘙棶

  謙(坤上艮下)。全卦只有九三爻以陽爻得位,而其他皆爲陰爻,如果能謙則陽德不失而爲衆陰主,如果不謙則群陰無統而争位於上。

  ‎

  瘙椃

  復(坤上震下)。《易》復卦彖曰:“復,其見天地之心乎?”以象而言,陽德昇於初爻,暗示“觀復”的一段工夫。而此一段,尤爲象山一生學術之所係,彼嘗曰:“人要有大志。常人汩没於聲色富貴間,良心善性都蒙蔽了。今人如何便解有志,須先有智識始得。”《陸九淵集》,第450頁。又曰:“有理會不得處,沉思痛省,一時間如此,後來思得明時,便有亨泰處。”《陸九淵集》,第451頁。復曰:“古人有韋、弦之義,固當自覺,不待人言。但有恣縱不自克者,有能自克而用功不深者。”《陸九淵集》,第451頁。讀者無忽之!

  ‎

  瘙椏

  恒(震上巽下)。此卦三陰三陽相敵,代表君子固其本心,令其沛然流行;小人泥於物慾,逐物而不返。行雖不同,其“固”則一。此一段工夫,即爲“仁守”之事,故於卦爲恒,承上“觀復”之機而言,故《易》曰:“不恒其德,或承之羞”。

  ‎

  瘙椚

  損(艮上兑下)。損卦三陰三陽,而用二、三、四、五諸爻互卦則爲復卦,陸九淵的意思是説,人若能恪守本心而不流失,則可“斯仁不遠”,不然,只是“憧憧往來”而已。此即爲損卦之回復之機,切不可以外物之得失而論量。

  ‎

  瘙椯

  益(巽上震下)。風雷相蕩,三陰三陽相敵,以二、三、四、五諸爻互卦則爲剥卦。此正表示剥落習染,條暢本心,即爲益道。

  ‎

  瘙椢

  困(兑上坎下)。困卦爲九卦之序第七,以卦象所示爲内險而外悦,以人而言,不論君子、小人皆有困道,但視其踐形如何耳!以君子、小人操守互不相同,則困德大异,征諸《論語》,彼有句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亦即此卦所顯。

  ‎

  瘙椣

  井(坎上巽下)。以二、三、四、五諸爻互卦則爲睽卦,睽爲違背的意思,而井則爲不遷的意思。此即説小人、君子同居於困而結果大异,在小人則爲睽,而君子則爲井,“此心卓然不動。然後於道有得,左右逢其原,如鑿井取泉,處處皆足”。此説則對君子而言。

  ‎

  瘙椮

  巽(巽上巽下)。此卦四陽而二陰,習染已經不多,如風吹拂無所不入,所謂“順理而行”即是。

  通過上述陸九淵自己對《易》九卦之序的揭示,其鞭辟入裏的精神,很是洞然明白,而此一點,正是因其真正把握住儒學的命脈,才能侃侃而談而不附益,同時也説明陸九淵確爲見道大明,方能這樣如指諸掌的表達。另見《陸九淵集》第416~418頁《語錄》中相關語段。只是陸九淵並未把這層意思仔細剖開,而朱熹也誤以爲陸氏不過爲“禪學”之緒餘,於是遂啓二賢相厄之意。

  前曾提及“鵝湖之會”前,陸九齡已經作得一首詩,陸九淵認爲第二句微有不妥,一路上象山邊欣賞風景邊思考,亦作得一首以和其兄,而此兩首詩便是陸九淵《易》九卦之序“規矩”的關鍵所在。

  鵝湖之會上,陸九齡先吟其詩,曰:“孩提知愛長知欽,古聖相傳只此心。大扺有基方築室,未聞無址忽成岑。留情傳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轉陸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須知至樂在於今。”《陸九淵集》,第427頁。

  陸九淵和詩曰:“墟墓興哀宗廟欽,斯人千古不磨心。涓流滴到滄溟水,拳石崇成泰華岑。易簡工夫終久大,支離事業竟浮沉。欲知自下昇高處,真僞先須辨只今。”《陸九淵集》,第427頁。

  陸九齡是説孩子知愛知敬之心,是個基礎,有了這個本心,方能很自然地成就一切日用之事。它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並指明人生第一義只是發明本心,而非沉溺在典籍書本中。此正是陸九齡受陸九淵的影響,領悟至儒家講究踐形盡性一説,才能如此灑脱表達。此詩可證陸九齡當時受其弟思想影響很大,以至朱熹聽完這首詩後,説道:“子壽早已上子静舡了也。”《陸九淵集》,第427頁。

  九淵認爲陸九齡第二句不妥,那是因爲他覺得“古聖相傳只此心”,不是“凝然”的,而是鮮活生動的表現,此即《中庸》所謂“溥溥淵泉,而時出之”。陸象山説:“涓流之流,積成江河。泉源方動,雖只有涓涓之微,去江河尚遠,却有成江河之理。若能混混,不舍晝夜,如今雖未盈科,將來自盈科;如今雖未放乎四海,將來自放乎四海;如今雖未會其有極,歸其有極,將來自會有其有極,歸其有極。然學者不能自信,見夫標末之盛者便自荒忙,舍其涓涓而趨之,却自壞了。曾不知我這涓涓雖微却是真,彼之標末雖多却是僞,恰似擔水來相似,其涸可立而待也。故吾嘗舉俗諺教學者:一錢做單客,兩錢做雙客。”《陸九淵集》,第392頁。從而成就了所謂“斯人千古不磨心”。這種“不磨”的工夫,正是《易》九卦之序復卦内容形象的表達,也是本心(良知)的呈現問題。在呈現的過程中,每個片斷都是接繼着良知(體)的客觀面,一次又一次地呈現,終究會發明本心。人之所以能“墟墓興哀宗廟欽”,正是那個“體”在起作用。在“用”中又能體會到“體”的存在。此種“易簡工夫”是自然的提撕閃現,就是這麽的簡單、容易,也是人人都能發揚光大的,而那支離破碎的外緣説明,它的結局一定是被淹没在歷史的長河中。人若想知道怎麽樣擺脱無用的爲學方式,而證得簡易大道,則一定要在語默動静處認得主宰。

  不難看到,二陸所作的詩句,是在這麽一個“規矩”之内展開的引申,而這個“規矩”便是陸九淵向朱、吕展示的《易》九卦之序,有了這個,他的學説才能“範圍天地而不過”,從而堂堂正正,而不是朱熹所認爲的“禪學” 。

  那時陸九淵年方三十七歲,意氣風發,可以想象朱熹即使涵養再高,也會因爲陸九淵出語峻急而大爲生氣。於是當日各自休息,再無討論。在第二日,陸九淵又是得理不饒人,“翌日二公(朱、吕)商量數十折議論來,莫不悉破其説。繼日凡致辯,其説隨屈”《陸九淵集》,第428頁。。就這樣,一次非常難得的機會,就因爲彼此的口舌之争,從而白白浪費了。

  三

  淳熙六年(1179)二月,陸九齡訪朱熹於鉛山。時距上次鵝湖之會已過三年多,朱熹追和一首詩給陸九齡,曰:“德義風流夙所欽,别離三載更關心。偶扶藜杖出寒谷,又枉籃輿度遠岑。舊學商量加邃密,新知培飬轉深沈。却愁説到無言處,不信人間有古今。”(清)王懋竑:《朱熹年譜》,北京:中華書局,1998:88。可見對這次會講還是念念不忘。

  至於陸九淵,仔細考察他和朱熹的關係,却並不如後世想象的那樣勢同水火。雖説二人都不能完全説服對方,但是從某個意義上説,他們二人是真正的知己。淳熙八年(1181)朱熹時任南康守,陸九淵去拜訪他,二人泛舟游樂,朱熹説:“自有宇宙以來,已有此溪山,還有此佳客否?”《陸九淵集》,第492頁。同時請陸九淵於白鹿洞書院講《論語》“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一章,朱熹避席道:“熹當與諸生共守,以無忘陸先生之訓。”《陸九淵集》,第492頁。復次,早在鵝湖之會結束以後,朱熹也曾給九淵寫過很多書信,其中有一封如此道:“所幸邇來日用功夫頗覺有力,無復向來支離之病。甚恨未得從容面論,未知异時相見,尚復有异同否耳?”《陸九淵集·附錄二》,第550頁。《答林擇之》又説:“陸子静兄弟,其門人有相訪者,氣象皆好。此間學者,却與渠相反。初謂只在此講道漸涵,自能入德。不謂末流之弊只成説話,至人倫日用最切近處,都不得毫末氣力,不可不深懲而痛警之也。”朱熹:《晦庵集》卷四三,《四庫全書》本。《答項平父》説:“而熹自覺雖於義理上不敢亂説,却於緊要爲己爲人上多不得力。今當反身用力,去短集長,庶幾不墮一邊耳。”《晦庵集》卷五四。很明顯,朱熹也曾意識到自己原來的治學路徑容易引起流弊。當時有人因爲朱熹與陸九淵辯無極太極而詆毁陸九淵的時候,朱熹答復道:“南渡以來,八字着脚,理會着實工夫者,惟某與陸子静二人而已。某實敬其爲人,老兄未可以輕議之也。”《陸九淵集》,第507頁。而在陸九淵死後,“朱元晦聞訃,帥門人往寺中,爲位哭”《陸九淵集》,第514頁。。並寫下感人至深的祭文。如《答吕伯恭書》云:“陸子壽復爲古人,可痛可傷。不知今年是何氣數,而吾黨不利如此也。”《朱熹年譜》,第91頁。又《答吕伯恭》書云:“子壽云亡,深可痛惜。……吾道不振,此天也,奈何奈何!”《朱熹年譜》,第91頁。

  陸九淵對朱熹也是惺惺相惜。當有人詆毁朱熹在浙東爲官太嚴時,陸九淵肯定了朱熹的政績,認爲:“元晦浙東救旱之政,比者屢行浙中親舊書及道途所傳,頗知梗概,浙人殊賴。自劾一節,尤爲適宜。其誕慢以僥寵禄者,當少阻矣。”《陸九淵集》,第494頁。當九淵聽聞朱熹有詩云:“川源紅緑一時新,暮雨朝晴更可人。書册埋頭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尋春。”他非常高興,曾説:“元晦至此有覺矣,是可喜也。”《陸九淵集》,第506頁。

  綜觀以朱、陸二人的交遊, 彼二人誠可謂高明偉大,故均能引領此一時代思想的趨向。二人亦同感於此,遂啓切磋會同之心。雖然此事終成畫餅,二人在學術上互相訾議,但這種互相評議是本着學術商量的目的,並非以私怨而互相譏諷。可惜後世二家門人全不解其反復辯學之意,遂終成冰炭,互相攻詰,如同世仇,致使門户之見益深,黨同伐异之感日重,這可能也是二人同莅“鵝湖之會”所不及知的。

  以上對《周易》中九卦之序的縷析,或許對“鵝湖之會” 提供了一新的視角,可令人不必糾葛於陳説,而得一合理之答案。希望這種提及對大家重新認識“鵝湖之會”有所裨益!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