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源
(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哲学专业研究生)
萧萐父(1924-2008),四川井研人,生于成都,当代著名哲学家。生前系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的创建者与学术带头人、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国际儒学联合会顾问、中国《周易》学会顾问等。为了充分挖掘萧萐父先生蜀学研究的学术成果,深入研究蜀学灿烂文化,发扬蜀学优良传统,由四川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联合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政治教育学院、四川省中国哲学史研究会和四川省朱熹研究会承办的“萧萐父先生与蜀学研究”学术研讨会于2011年4月4日在四川师范大学隆重召开。来自湖北、江苏、河北、北京和四川等地的专家学者60余人应邀赴会。大会收到论文40余篇,其中不乏创新性研究成果和重大研究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与会专家学者以大会发言和分组研讨的方式围绕着“萧萐父先生的蜀学研究及对蜀学研究的重视”和“蜀学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两大主题,各抒己见,畅所欲言。现将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萧萐父先生的蜀学研究及对蜀学的重视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郭齐勇教授作主题发言,认为:学养渊深而极具诗情的哲人萧先生得益于“中西文化交融的多棱镜”之近代蜀学的滋养,又自觉继承了“深入旧学”、拥抱新知、“心态开放、兼容并包、哲诗并重、仁智双彰”近代蜀学之精神,并以重识中华文明作为蜀学研究的重心;通过对近代蜀中大家蒙文通、刘咸炘、唐君毅进行评介和表彰,认为近代蜀学具有中西文化相资互补之属性。其特色在于:传统学术的根底厚实,特别是深通经史之学,而又堂庑宽广、心态开放、兼容并包、不囿成法。四川大学胡昭曦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总结了萧先生的蜀学研究论著,把萧先生对蒙文通、刘咸炘、唐君毅几位蜀中大家的研究作了精要的概括;并建议在资料上“广搜深掘”,在研究上“择原甄微”;并呼吁建立“蜀学研讨会”制度和大力培养蜀学专业性人才,以期绍继萧先生等前贤弘志,大力繁荣巴蜀文化和蜀学研究。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许苏民教授从萧先生《吹沙二集》切入,思考美与真之关系问题。他认为,追求可爱与可信之一致正是萧先生反复论说“美与真的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根本特征,而“由真入美”与“由美入真”之迭相循环、反复递升,乃是萧先生哲学史研究和新哲学之创造的方法论神髓。萧萐父先生生前好友、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蒙默教授在大会发言时回忆了与萧萐父先生相知相交的点滴,并以其父蒙文通先生、萧萐父先生皆为独生子为例说明:当今独生子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都是可有效避免的,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