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城
入的是平遥城。
平遥很古,处晋中平原。她的古在2700多年前西周宣王时就开始上演——其时斯土之人已夯了黄土筑城。同期,整个西南的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大约除了成都周边一小块,几乎都是茹毛饮血的荒蛮蒙昧之所,连刀耕火种也不算。
“2700多年前”,自然是文字记载。但是,平遥的古并不单止于文字的空洞。她是有鼻子有眼地活在当今。
平遥的古很实在。
走近平遥,开门见山对身心进行冲击的,就是城墙——高大,厚壮,威风凛凛。城墙建于明洪武三年,高12米,周长6公里,仰视它时,就有人世60多个春秋穿透心脏,叫人生出许多的感慨与怀想。城墙外是护城河,深广各4米,以13公里之长绵延围绕城墙。登上城墙,心胸为之一放:墙顶极为壮阔宽广,可行两车;城墙每隔一段,就有一向外突出的部位,是为墩台;墙上筑了垛口3000,废敌楼72——两组数字古风习习,取意于孔圣人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儿时曾经在《三国演义》《杨家将》《水浒》这些小人书上看过的城墙,就于此时此地生龙活虎扑来——原来,小人书上画的城墙世间还真有。
站在城墙上是要望的。这时的望很有味道。下望城中,是无边的灰瓦青砖楼房、院落,密密集集,你簇我拥,古朴苍然,如一幽静深缈的湖。人要是跳进去,就会化在那古朴苍然与幽静深缈中。远望城外,是平野、田畴、道路、远树、淡云,辽远而空旷,与苍青的天际水乳交融为一幅疏淡清缈的水墨画。但又不是纯粹的辽远而空旷。恍惚中,会听到马蹄的“嘚嘚”声,由远而近,是马车,从古道上络绎不绝而来——哦,那是从明代还是从清代来的呢?是从大漠还是从江南来的呢?车上载的是银子还是皮货绸缎呢?……
“拉不完、填不满的平遥城……”耳边响起了这句民谣。
用古冲击,这就是平遥。在它的入城处,这样的古甚至叫人的心要震撼。城门入口的石板道上有两道深深的车辙,将近一尺,仿若沟壑。不知是多少车辗轧出,不知是多少个春秋辗轧出,也不知是载了多少银子才辗轧出。看着看着,眼睛就会落到车辙中,就会听到车轮的轰响——从城外来,经过你的前面,又进入城中。哦,是装了沉甸甸的银子的车吧,在一种不堪重负中,又露出无法掩饰的得意扬扬,“叽叽喳喳——”向城里去。也载了人的目光、思绪、情愫,随了它水一样漫入城中,漫入小巷,漫入古街,漫入客栈,漫入钱庄……
进城
穿行于古城的街道巷子。
街是石板街,路是石板路,青石,灰石,也有黄中夹灰黑的石。都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