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茅台国营——甲子所得
季克良
摘要:梳理茅台酒国营以来的成功经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坚守质量第一的铁律;携手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实事求是地发展个性;科学管理保证企业稳定前行;科技进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关键词:茅台酒;国营;发展经验
历史的存在本身,就是不能忘却的理由。
作为茅台集团的成长见证人之一,我伴随茅台47年。每当穿越时空迷雾,徜徉于记忆中那些跌宕起伏的往事,激情中往往会忽生无限感慨。而那些历经岁月激流冲刷的经验智慧,又如回望来路时,曾引领我们穿越迷航的灯塔,散发柔亮光芒,愈久弥新,显示它的力量与存在必要性。
因为,站在时间的分界线上,我们往往不自知下一步将发生什么。或许,在历史长河稍纵即逝的某一刻,我们的一个小小决定将会在若干年后呈现出它的非凡意义。但对于不可预知的结果,作为事件主角的我们以什么样的心态和思维来行事,却是决定结果的主要原因。
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历史,对于如茅台这般历史深厚的企业而言,善于总结历史,从中捋获那些或将被岁月掩埋的心得,将是面对未来考试时,我们作出正确判断所必须积累的前提素养之一。
今天,茅台集团走过悠悠60载国营岁月,对于这60年间的巨大变迁,我想说的是:茅台集团的成长是这个伟大时代创造的奇迹——对于如茅台这般身处中国大西南腹地,群山环绕,曾长时间为交通不便所困的中国传统白酒企业而言,我们的探索与奋发恰逢国家整体飞速发展时期,所以成就了今日茅台的辉煌。
而这当中,支撑茅台集团快速成长的,有一些我们一直坚持且被实践检验了的正确做法。如果说今天的茅台集团如拔地而起的大厦,那么那些正确的做法就如大厦的基础和支柱,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将是引领茅台集团驶向胜利之岸的智慧经典。
艰苦奋斗:敲开成功之门
回望来路,情之深处,记忆中的筚路蓝缕总会让人无限唏嘘!
许多老员工经历的艰辛创业故事,既是企业成长之初步履跌撞的宝贵记忆,亦是积淀在国酒茅台这一荣耀品牌背后的巨大精神财富。
1964年,我从江南大学毕业来到茅台集团工作。
但是国酒茅台的名号与现实生产生活条件的严重不对称让我心中为之一凉!
当我风尘仆仆从南通乡下赶了几天几夜的火车,最后到达茅台镇时,才被告知茅台酒厂不在镇上,而当时又没有公共汽车,好不容易找了个板车,才在别人帮助下拖着行李一步一步走到酒厂。短短的两三公里路,我们走了1个多小时。
到了厂区,随处可见低矮破旧的小房子,不时还有职工养的猪在厂区跑过。
这就是1964年的贵州省茅台酒厂给我的第一印象。
后来我才知道,1954年,茅台酒厂才在上级部门关心下安装了第一部电话。
1956年,后来成为一任茅台酒厂厂长的酿酒工人王绍彬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进京接受表彰,走出当时不通公路的茅台镇坐的居然是牛车和马车。
之后的1957年,茅台酒厂第一次购进了两台电风扇,用于酒醅的摊晾降温,这在当年可是“稀罕物”。翻开茅台酒厂的年历,几乎每一年都能找到这样一些当年让人无比兴奋的“新鲜事”。但以今天的判断标准来看,恰好反衬出的是事情的另一面——当年茅台酒厂生产生活条件岂止“寒酸”二字所能形容。
站在今天双百亿茅台的历史高点上,谁又能想象1964年我刚刚进入茅台酒厂时,时任茅台酒厂党委书记柴希修是住在用废旧茅台酒瓶搭建的小屋子里,而厂长刘同清住的小屋是废弃的库房用火漂片和席子隔的,时常是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
这些历史的细节,大多已经成为镌刻于老职工们脑海中的记忆,随着时间流逝,如今的人们也许已经无法想象昔日国酒人的艰辛。
今天,我们国酒茅台向外展示的形象是花园式的厂区、现代而规范的生产……但若时间往后翻转几十年,我们的酿酒工人必须每天凌晨两三点就起床,烧火,下赤水河挑水,烤酒,每天要忙碌到深夜才能休息——大约每天工作12小时,在今天看来的确是匪夷所思。但就是凭着他们的这股拼劲,才成就了今天的国酒茅台。在特定历史时期,我们酒厂的工人还曾养猪改善生活,种菜进行生产自救……
而这一切困难,不但没有阻碍国酒茅台的成长步伐,反而成为今天仍然激励国酒人奋勇向前的精神动力。
在“爱我茅台 为国争光”的企业精神感召下,历代国酒人脚踏实地努力工作,奉献青春和热血,众人合力推动国酒事业向前。回首间,那些至今仍清晰可见的前行足迹无比生动而深刻地展示出茅台的成长轨迹:
1984年,茅台购进第一辆大客车,用作职工上下班交通车。
1987年,茅台酒厂办公楼告别60年代砖木老楼,搬入新楼。
1991年,茅台酒厂职工住房面积首次达到了人均8平方米,而之前是3.4平方米。这面积意味着还不及我们今天住所的客厅大,但在当时已很“奢侈”。
直到1996年,我们才搬进了今天的办公大楼,这是茅台集团第一次搬进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办公楼——有电梯、有空调。
进入茅台47年,两次搬办公室经历,曾是我记忆中最具代表性、真实而深刻的变迁感受——日子越过越好!。
曾有老员工问我:“老季,你还记得当年我们点松油灯照明,背背篓下窖池背糟子的时候吗?”
怎可忘记!那是用青春、激情和奉献铸就的成长记忆。
记住它不仅仅因为我们是亲历者,付出了艰辛,付出了情感!
当岁月慢慢积淀,当青春变成了白发。我越加感受到了“记住”的价值:那是一首催人奋进的进行曲,能激发人勇往直前的勇气和信心。
又有什么,能够比这样伟大的精神力量更可贵!
尤其,我们是一个行船市场、不可预测未来的企业!
谁也无法预知前行道路上的荆棘激流,所以我们需要经验和智慧来照亮未来征程。
当看到那么多生气勃勃的70后、80后、90后年轻人进入茅台集团工作,为了这份国酒事业前仆后继时,我由衷高兴,并希望,当他们高呼“爱我茅台 为国争光”时,能够去体会这口号背后是怎样一种至深至真的情怀。
今天的茅台酒被誉为中国高端白酒第一品牌,未来还要向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冲刺。今天的茅台集团自1951年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始国营步伐,至今60载岁月已然匆匆走过,岁月承载了历代国酒人为这份事业矢志不渝难以计数的奋斗故事。
他们基于对茅台深深的爱,在今天无法想象的艰苦环境里拼搏奋斗,回味他们的故事,就如同为参天大树找到了成长根基。
今天的茅台已经是双百亿集团,今后还将是500亿集团、千亿集团。
面对这一宏伟的蓝图,我们需要有新思路、新措施、新方法,同时更需要发扬优良传统——艰苦奋斗。
因为,艰苦奋斗是敲开成功之门的第一块敲门砖。茅台集团的无数成长故事,都是这一道理的生动注解。
坚持艰苦奋斗,能让国酒人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面貌!
坚持艰苦奋斗,能让茅台集团奋勇前行!
坚持艰苦奋斗,将是我们更好地走向未来的有力保障!
质量第一:铁律千古不变
曾有人对我说,老季,看到你就如同看到茅台酒的保质书。
这固然是一句玩笑,但我视之为一种肯定,更是一种激励。
其实,对于质量的坚守,不仅是我,也是历代国酒人的执着选择。
直到今天,茅台酒坚持质量铁律的“四服从原则”已经广为人知,即:产量服从质量、速度服从质量、成本服从质量、效益服从质量。
以上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所有一切都必须服从质量。
在这个人人都与时间赛跑的快节奏时代里,我们只设质量奖,不设超产奖,曾经在中国白酒产业猛烈扩张的年代里被视为“异类”。
但事实证明,我们的四服从质量原则是正确的。历史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翻开上世纪90年代的一页,贵州酒业在浮躁社会心态里谋求超常规发展,有的盲目发展、盲目扩张,驾驭质量的水平下降,有的盲目收购小酒厂的所谓同香型酒,有的盲目兼并或委托加工,有的盲目收购基酒,扩大销售,质量在潜移默化中发生了变化,致使消费者移情而去,最终造成资金链断裂,企业无法生存。
结果带来的是无法弥补的惨痛教训:曾经叱咤大江南北,无限风光,鼎盛时期具有2个国家名酒,5个国家优质酒,还有40个省级名酒和国家铜质奖牌酒的黔酒阵营,在亚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冲击下,几乎全军覆没,失语于中国白酒市场。
而这当中,为什么茅台酒能成功度过一次又一次困难考验,步入今天的辉煌?
因为茅台酒品质好!因为我们守得住寂寞!决不跟风。
我们生产出售的是对得起消费者信任的产品,多年来我们的坚持:不挖老窖,不卖新酒,不怕慢,不收基酒,已经在市面上广为流传。作为市井津津乐道的传奇,我感受到的是消费者对茅台做法的赞赏。
对于企业而言,坚守质量就如同人在不断锻炼中获得身体健康,因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在过去,茅台酒的质量问题是政治问题,具有国酒之誉的茅台,牵动着无数国家、省部级领导人的心。
可以说,茅台酒这一深山僻壤里的产品能够得到如此多高层领导的关注,在整个中国白酒行业来说是极其罕见的。
陈博深同志在他的一篇文章中介绍道,1954年10月,朱德总司令拨通了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周林同志的电话说:“你们不要片面强调增产节约。节约一度电、一吨煤、一吨水,也是增产节约嘛,不要在茅台酒的传统工艺上打主意。一定要按传统工艺,一定要保证茅台酒的质量,不能损害茅台酒的声誉,这是政治性的任务。”1958年,当茅台酒厂正准备大批抽人大炼钢铁时,时任省委书记、省长的周林打电话给酒厂的负责人说:“现在全省抓钢铁生产,是钢铁元帅升帐,可对于你们茅台酒厂来说,茅台酒是皇上,必须保证茅台酒的生产。”
1958年,党中央在成都召开政治局会议,会议休息期间,毛主席碰到贵州省委书记、省长周林和外交部副部长韩念龙时问:“茅台酒究竟是用什么神水做的啊?那么美、那么香。”当周林同志告诉主席是用赤水河的水酿造的茅台酒时,毛主席说:“有那么多的水,茅台酒何不搞它一万吨?当然要保证质量啊!”
1972年周总理提出“为了保证茅台酒的质量,茅台镇上游、赤水河上游一百公里内不准建工厂,特别是化工厂。”得到总理如此关注,不能不说是茅台的幸事,也给了国酒人向前拼搏的动力。
时至今日,每当经过矗立于茅台酒厂办公大楼前那尊国酒之父雕像,一种来自时空深处的使命感便从我心底由然升起。
面对国酒、外交酒、庆功酒、军营壮行酒等多项荣誉,我们不敢有丝毫懈怠。
1979年,一篇反映茅台酒坛渗漏的新华社内参引起时任中共中央秘书长的胡耀邦同志重视,并立即作了重要批示。
邓小平同志很关心茅台酒的生产和质量。江泽民总书记也很关心茅台酒的质量,在一次会上他说:“美国总统来还是要用最好的茅台酒招待他。”
胡锦涛总书记还在任贵州省委书记时,我曾和轻工研究所的负责人曹述舜、丁庆祥同志到他办公室汇报39°贵州茅台酒试制开发工作情况。因为当时个别中央主要领导不同意开发,怕影响到53°贵州茅台酒。他听了我们的汇报后,明确指出:同意开发,同意搞部级鉴定。同时他也要求我们开发39°贵州茅台酒的时候既要保证53°贵州茅台酒的质量,又要保证39°茅台酒的质量。根据邹开良书记的回忆,胡锦涛书记1986年到茅台酒厂视察时,非常关心传统工艺,非常关心茅台酒质量,指出“要在不影响传统工艺、确保产品质量的前提下,加大技术改造……”“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加快发展是对的……”。根据邹书记的回忆,李鹏总理、乔石委员长都很关心贵州茅台酒的发展;贾庆林主席每次见到我们都要求严格把好质量关;田纪云副委员长每次见到茅台酒厂负责人,都要问企业的发展情况,质量情况,希望我们再接再厉,继续努力,保证产品质量。
吴邦国委员长也很关心贵州茅台酒厂的发展,2008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期间,他来到贵州代表团和代表们一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贵州茅台酒和贵州茅台酒厂,希望贵州把这个民族品牌继续做好、做强;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他对我说:谢谢你们为我们民族生产这么好的茅台酒,为民族争了光,为国家争了光,要发扬光大。
一个白酒品牌聚集了如此多的高层关注,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
这是国酒茅台的荣誉,亦是我们保障产品质量的压力和动力。
当时间年轮转向21世纪,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经过市场风风雨雨的洗礼,我们才发现,坚守茅台酒的质量,更是保障我们在市场经济大潮破浪前行的根本——若没有当年的坚守,也许就没有今天的双百亿茅台集团。
所幸,我们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并且一直坚守这个正确的选择。
摆在眼前的现实是:如今中国有10万余种白酒品牌,消费者为什么要选择茅台酒?
理由只有一个:茅台酒是中国最好的白酒。
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我们必须以过硬的产品质量,将这个口碑保持下去。
从更深层面来说,坚守产品质量,也是一个企业必须履行的社会责任。
放眼全球,没有哪一个国际大品牌不是以过硬产品质量立世的。我们所熟悉的国际大品牌形象,均是立于高品质基础上给消费者营造的安全、可信赖的伙伴形象。这些健康的品牌或者公司形象,在受到社会尊重与追捧的同时获得的是一把打开全球消费市场的“金钥匙”。
当下,贵州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要将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
于我们而言,这即是新一轮奋斗动力。
对于茅台酒的品质,我们有充分的自信,而面对未来,却只有两个字——坚守。
实践理想的道路上,只有坚守茅台酒的品质,才具有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的可能。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茅台酒不但要做强、做大,还要做久。
因此,我们一定要做到心中有质量观,手上有真功夫。
携手消费者:提升品牌价值
消费者是上帝,是一句像货币一样广泛流通于商品社会各个角落的经典格言。
知道的人很多,明白的人也很多。但关键在于,做的人有多少?
对于商家而言,说与做,哪一个更重要?
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将消费者视为上帝,从生产者的角度来理解就是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做产品,回报社会。
因为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消费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
并且从根本上来说,每个生产者首先也是消费者。
熟悉茅台酒历史的人都知道,作为今天茅台酒前身“三茅”之一的“华茅”,当年是有口皆碑的地方特色产品。而华茅的诞生就是“华茅”老板华联辉为遂老母亲多年心愿——重新喝上多年前茅台镇上喝过就念念不忘的茅台烧春。哪想,这本是为了自用的佳酿却一传百、百传千,成为人们竞相上门索要的珍品。
以做给母亲喝的酒为出发点与标准,就是茅台酒始终坚持的基本道德诉求。
我们要做对得起良心的产品。
因为我们既是生产者,同时也是消费者。
直到今天,茅台集团时常热情款待四方宾朋,敬上几杯自产茅台酒,仍然是我们不能缺失的礼数。到茅台工作47年,我喝了2吨茅台酒也不止,我们酒厂长期饮用茅台酒的广大员工没有一个因为饮酒而罹患肝脏疾病,这就是最有力的说明。
当我们第一次面向市场广泛宣传:“适量饮用茅台酒有益身体健康”观点时,曾经因挑战传统观念而备受质疑。
但是科学研究逐步深入,不仅在现实表现上,还在科研成果里都证明了我们的观点是正确的。
如今,随着我们的“茅台健康说”在市场上逐步得到广大消费者认同,它不仅推动当今社会饮酒新风尚的形成,更形成了一种新的饮酒文化。
当我们首先找准了生产的出发点,自然就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
生产时换位思考,我们亦是消费者——这是茅台酒保质生产的基点。
当我们处于消费者的位置思考,便能明白消费者所需,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产品——这便是我们前行的方向。每个消费者都希望自己花钱购买的东西是物有所值的,农民大哥赶乡场买双拖鞋,都还要货比三家呢,为什么?因为他希望买到的是性价比最佳的商品。
茅台酒在产品质量诉求上一直坚守做中国最好的白酒,而这份坚守最终证明了它的巨大价值。茅台发展历程里的具体实例,也在不断地证明着这一点。
还是以上世纪90年代黔酒的沉寂为例。那段时间或者说那一事件折射出的是复杂的中国白酒产业生态,可以剖析的侧面很多,给人带来的启示也很多。
当时的黔酒为什么会几乎整体垮掉?
因为当时的厂家犯了一个很致命的错误:将企业利益凌驾于消费者利益之上,认为市场由企业主宰,企业生产什么,消费者就得接受什么。
结果是什么呢?对于产量和销售额的无限制欲望,让质量天平失衡。当消费者发现,有些白酒品牌不如从前,于是移情而去。
一朝失去消费者的信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一场毁灭性的灾难。或许建立一个品牌在市场上的口碑需要十年时间,但毁掉它可能就只在一瞬间。
一句妇孺皆知的至理名言恰如其分地解答了企业与消费者的关系,那便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若要水载舟,首先必须得建立相互的信任。茅台酒多年坚守质量诚信,就是要让消费者始终感受到茅台酒是安全且可信赖的。
随着茅台集团一天天做强做大,茅台酒这一品牌逐步向国际化品牌靠拢,我们时常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要与消费者确立一个什么程度的利益关联?
当今中国已经步入市场经济成熟阶段,单一“买方市场”已是过往历史云烟。
有言论说,当今的市场是绝对的“买方市场”。从市场表象来看的确是的,如今我们的商品生产是过剩的,而消费者的购买能力是有限的。
在很多商家看来,现在的消费者是极其挑剔的。但若换位思考,是不是意味着我们提供的产品达不到消费者的需求呢?
1952年,就在国营茅台酒厂成立的第二年,当年出产的茅台酒是75吨。
1964年,我进入茅台酒厂的第三年,产量是220吨。
1978年,改革开放第一年,茅台酒产量翻千吨,达到1068吨。
30年后的2008年,茅台酒产量番了近20倍,为20434吨。
若将这些数据连线,就能看到一条几乎垂直上升的曲线。
这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了,消费者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是何等强烈。生产厂家有产能扩张,首先还得有市场需求刺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之前的目标——让每个普通家庭都能在逢喜过节时喝上一瓶茅台酒,如今在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层面上已经完全能够做到,只是当下我们的产能还无法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消费者表现出的“挑剔”,只是在宣告理性消费时代的来临。今后,消费者的忠诚度将愈加集中到优质产品上,而没有尊重消费者的造假者必将消失于滚滚社会洪流。这也是被无数现实上演的事件所一再证明了的。
我的感受是,一个品牌做得越大,就应越加感受到这当中的责任和压力。
我们尊重消费者,视之为我们的发展同盟。因为在继续深入创建品牌的过程中,消费者是我们的支持者和欣赏者。让消费者更深程度分享高品质产品带来的品牌价值,不仅是消费者的需求,更应看到也是企业发展的内在需求。
创新中传承:看似矛盾的悖论
人类社会进步表明:文明建立过程来自于一个又一个矛盾关系的和谐解决。现实世界总是充满了各种看似对立的矛盾关系,但若用辩证法观点分析,其实这些矛盾关系总是相辅相成、互为存在前提的。
例如:光明与黑暗。若没有光明,又怎会反衬出什么是黑暗,若没有黑暗,人们又怎会知道光明的可贵。
又如,白与黑。若没有白就无所谓黑,没有黑也无所谓白。因两个相反的存在,才有了矛盾对比。
还如,成功与失败。这对反义词表达的是两个截然相反的结果。但正是因为这个世界有成功,人们才会在对比中体味什么是失败。
传承与创新亦同样是这样一对矛盾关系。
在茅台的发展之路上,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是我们必须时时刻刻面对且事关未来兴衰的大事。
2006年,国家公布第一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酒茅台传统酿造工艺榜上有名。
而往往有时,当某一物态被镌刻上文化遗产烙印,在一些人理解里就只剩下一种态度,即:传承。
但如何传承?显然也是讲究方式方法的。
我的理解是,传承并非完全照搬。
文化也是随着社会发展变化而流变的,没有创新的传承,再好的文化遗产终将无法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获得新生力量,而紧牵时代之手向前。
如何做好茅台酒传统工艺的传承创新工作,一直以来都不只是茅台的“家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均对如何提高改进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表现出极大关注,从这个意义上说,传承创新茅台酒酿造工艺也是“国事”。从1957年茅台酒厂总结出14项操作规程,起草制定第一个《茅台酒标准》开始,对茅台酒传统工艺的探索就一直没有停止过。
1959年,由国家轻工业部、贵州省轻工研究所等单位与茅台酒厂一道组成的贵州茅台酒总结工作组对茅台酒酿酒工艺进行全面总结。
时隔5年之后,1964年,在轻工业部主持下,成立茅台酒试点委员会。一大批当时中国顶尖的科学家入主委员会,当中包括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副所长方心芳、轻工业部科学院发酵所所长秦含章、无锡轻工业学院副院长朱宝镛等等。也就是在那一年,我被分配到了茅台酒厂工作。
一年后,经过试点委员会的科学试验和总结,首次确立了贵州茅台酒三种典型体的划分——窖底、醇甜、酱香。这一创举,在后来被证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为持续保障茅台酒品质打开了第一扇门。
1975年,“贵州茅台酒传统工艺操作总结及提高质量研究”被列入贵州省科研项目。
1985年,茅台酒厂科研室大容器储存试验通过部级鉴定。
之后,随着越来越多现代化的研究手段被引入茅台酒酿造工艺研究,我们对茅台酒的认知领域也向着更为宽广和纵深的领域发展。
直到上世纪90年代,我们形成了茅台酒酿造工艺从一到十的特点总结。开始从“知道怎么做”步入“知道为什么这样做”的阶段,这是为破解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密码的第二次飞跃。而此后的近20年间,由于对传统酿造工艺把握精准,又在传承中不断融入现代元素,促使茅台酒不仅质量恒定,产能也得到极大释放。企业获取长足发展,开始步入发展高峰。
梳理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对茅台酒酿造工艺的总结提高一直伴随着茅台集团成长。
应该看到,这既是企业生存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1952年,茅台酒产量只有区区75吨,今天是3万吨左右,若不引入行车、抓斗、活动甑等现代生产手段,是绝对不可能实现的。
对于茅台酒核心酿造工艺的探索和掌握,是我们之所以不断总结提高酿造工艺的根本原因所在。在不影响茅台酒质量前提下,创新是我们获取持续跨越式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
近年,茅台集团创造性地提出了:观念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机制体制创新、营销创新、产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建创新、服务创新。
将创新思维融入传承行动中,有力地推动了我们前行的每一步。
如果说,企业成长初期的很多创新之举多少还有解决生存压力的因素,那么对于今日茅台面临品牌升华的关键时刻,创新又必将是托起茅台酒涅槃成长的必然内因。
我们说,传承是茅台的生命线,而创新则是延长生命线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看似二维的两端,在茅台集团的发展中时时刻刻交织在一起,以至于我们的企业史就是一部在创新中传承的历史。
1966年,中国白酒酿造专家周恒刚、贵州省轻工业厅工程师胡国焕、知名人士罗次启等人在反复仔细品尝各种型号的茅台酒后认为,当时经过反复酿造技术总结提高生产出来的茅台酒比解放前生产的老酒更好、更香。固然,对于国酒茅台——这种集历史感、荣誉感、文化感于一身的企业而言,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是在传承中创新。
每一次创新我们都如履薄冰,必经反复试验,在绝对不影响茅台酒质量的前提下才投入使用。
但我们还必将在这条路上继续走下去,因为,每一次迈出划时代的关键性步伐,均是在一次又一次矛盾冲突的完美解决中实现的。
实事求是:坚持发展个性
今天我们可以自豪地宣布:茅台酒是世界惟一的。
然而茅台具有今天如此强大的品牌个性,却非一朝一夕之功。
一个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什么样的影响力和评价,完全取决于这个品牌企业的行事风格。
我们得到了一个对于企业来说最为金贵的“诚信”招牌。
而在这之后又是怎样的付出和坚守呢?
我们不虚妄,不盲目,我们实事求是、脚踏实地地坚持发展。
这是一句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的话!
现在的年轻人可能觉得坚持实事求是好象一句口号,充满教条意味。
实则不然,这四个字完全是在市场上经历血与火的深刻考验后所得。
坚持实事求是,其实就是坚持一种发展态度,一种发展个性。
解读下来,它有两层境界:
第一层,首先要能做到实事求是。
第二层,要能做到坚守实事求是。
民间有一句谚语: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
二者之间有异曲同工之妙。
往往有时候,企业在某一件事上或者一段时间内做出实事求是的决策是不难的。但,当有巨额利益诱惑,当有盲目发展情绪弥漫,当有恶意商战攻击……你是否还能保持冷静,坦然若定地做出选择与决定。
或许,这就难说了。
其实,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都想做大做强做久,但对于自身的定位和发展诉求若把握不准,就难以归位正确的发展态度。
而往往态度决定决策。
要想时时刻刻都能那么清醒而理智地做决定,其实真的很难。
说说我经历的几件事:
一是产能扩建的事。
1992年,茅台酒厂决定上马扩建2000吨工程。行?还是不行?态度相反的两种意见争议很大。
当时我担任茅台酒厂厂长,压力很大。但在上马项目之前,我们对厂里的设备、技术力量、市场行情等均进行过摸底论证,得出的结论是:茅台酒厂完全能够胜任这个规模的产能扩张。于是我们顶住压力,力主上马2000吨扩建工程。
再到后来,茅台酒的产能扩建规模提升到了2000吨/年,现在是2600吨/年。我们新制定的“十二五”发展规划是:到2015年茅台酒的产能将达4万吨,集团销售收入达到500亿元。若当年没有跨出扩建1000吨的关键一步,便不会具有今日茅台酒的产能规模。
二是年份酒的推出。我们于上世纪90年代推出了陈年茅台酒系列产品。当时还有企业在媒体上大肆炒作此话题,进行攻击。但如今,该企业却一样也推出了年份酒系列。
其实,攻击我们的人没有明白一点,推出年份酒是我们在对企业库存酒情况、对市场、对消费者心理进行了充分调查分析后做出的决策:当时的中国,经历10余改革开放,先富裕起来的一部分人对高品质生活产生了强烈渴求。所以说,我们的决策是吻合市场需求的,是实事求是的。
三是“适量饮用茅台酒有益身体健康”一说的推出,其中也是波折诸多。
当时中国有着这样一种几乎根深蒂固的观念:喝白酒伤身,喝红酒养颜。当我们在媒体上公开发表“适量饮用茅台酒有益身体健康”后,遭到的几乎是狂轰滥炸般的攻击。但是,面对汹涌而来的舆论压力,我们并没有退缩,而是坚持实事求是地陈述相关事实和科研成果。经过10余年市场考验,时间最终证明了一切!
今天中国白酒市场酱香大热就是最有力的证明。
如今,不但消费者认可我们的茅台健康说,就连当年极力反对我们的一些竞争对手也纷纷打出了以健康为内容的宣传口号。
历史有时就是这样,让人不可琢磨。
以上是我们在发展中,以实事求是态度坚持有所为的故事,但有时候坚持实事求是的更高境界在于有所不为:当超越了我们的能力承受极限,当逾越了我们的发展原则,当面临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能否说“不”,可能有时会决定一个企业的“生”与“死”。
而这也更深层次考验着一个企业能否坚持实事求是的能力。
科学管理:稳定前行之器
60年前,当贵州省专卖事业公司仁怀茅台酒厂成立之时,“十几个人来,三五条枪”的作坊式粗放生产,对于管理尚无严密而科学的要求。
但60年后的今天,茅台集团已经拥有资产规模数百亿元,职工数以万计。
如何才能让这部庞大的机器协调一致地工作?
唯有进行科学管理。
只有当每一个生产环节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及信息得到协调组织,才能实现最高的工作效率。而这就是进行管理的最终目的。
因为,系统化存在,体系化发展,是事物有序并持续“存在与发展”的根本原理,更是创造时间和空间的唯一法则。缺少存在时间只能用空间换,扩大发展空间只能用时间换,1年的时间完成10年的工作量,可以驾驭空间,1年的工作量1个月完成,可以驾驭时间,时间和空间的目的互换,是为什么进行体系化建设的核心。
在如何进行更加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上,我们一直在探索。作为一家中国传统白酒生产厂家,因工艺的独特性,对经验和传统的考究,实行现代管理制度,提高工作效率,只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完全没有任何可以参照的经验或者可供借鉴的版本。
1992年,贵州省经信委把茅台酒厂列入首批贯彻试点单位,实施国家标准CB/T10300标准系列。
2002年,为申报国家质量管理奖,茅台集团首次引入5S现场管理。紧接着,2003年茅台集团再引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2004年,茅台集团酒库信息化管理系统进入试运行,其系统功能可以通过信息处理达到优化内部管理。起到促进生产工艺,总结勾兑数据,分析色谱特征值结构,控制内部酒耗等全过程。……
应该看到,每一次现代管理制度的引入,均是茅台集团寻求制度杠杆撬动企业效益的一次自我苛求。而作为一家企业,这却是发展所必须的。
当2007年,茅台集团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顺利通过中质协质量保证中心审核,我至今还清晰记得集团上上下下的那种兴奋。
毫无疑问的是,科学而有效的管理也是一种生产促进力。
纵观茅台集团走过的发展之路,无论是集团资产的保值增值,还是茅台股票在股市的出色表现,以及社会第三方对茅台的中肯评价,都在说明着这一点。
2005年,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首次向社会发布中国制造企业500强,茅台榜上有名。
2006年,贵州茅台酒上榜《财富》杂志“中国最有价值品牌”。
2006年,美国《商业周刊》公布中国最佳品牌20强,茅台位列第8。
2008年,美国《福布斯》杂志评出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行榜,茅台酒上榜,位列第1253位。
如今,我们茅台集团上上下下都在齐心协力再创全国质量管理奖,有些车间甚至创造性地将5S管理扩展到了7S管理。
而回顾我们走过的规范管理之路,这过程中的观念碰撞却还令人记忆犹新。
做一个不是很恰当的比喻:若将企业比作一匹奔驰的骏马,那么管理制度无疑是马鞍和缰绳,在企业高速奔驰的过程中,有了马鞍和缰绳,将能使骏马保持一个匀速且可控制的速度向前飞驰。
毋庸置疑的是,科学管理是保障企业稳定前行的有效手段,对管理制度的探讨与实践也将会是现代企业界一个永恒的话题。
无论是只有几十个人的私企,还是拥有庞大规模的跨国财团,大家均在寻找着一种更加适合自己的管理模式。
对于成长中的茅台集团而言,这点极其重要。我们首先必须报以一种学习的态度,在学习中实践科学管理,才能持续而稳定地将茅台集团继续向前推动。
科技进步:永远是第一生产力
在生产力诸要素中,科学技术永远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早就被实践所证明了的,茅台酒的发展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1964年国家开始实施茅台酒科技试点,这两期试点取得了影响着茅台集团乃至整个中国白酒产业发展的系列重大成果。
首先,肯定了茅台酒基酒划分为三种典型体——窖底、醇甜、酱香是正确的。为后来的白酒香型划分、科学评酒奠定了基础。正是在茅台正式提出了3种典型体后,其他白酒也纷纷开始确定自己的香型,除了酱香而外,出现了当今中国白酒浓香、清香、米香、兼香、芝麻香等等丰富的香型。
此次科技试点工作除了为各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以外,还产生了直接影响中国白酒产业发展、具有产业史上分水岭意义的重大发现——发现了浓香型酒的主体香是已酸及已酸乙酯,并在土壤中找到了已酸菌。
这一发现的现实意义在于:有力地促进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人工老窖的兴起,直接促进了浓香型白酒的飞跃式发展。使得17个国家名酒中浓香型白酒占了一半以上,而浓香型白酒产量直接占据了全国白酒总量的百分之七、八十。
当科技敲开了发现大门,走入门里的国酒人在猛然间领悟到了科技的巨大威力。虽然,中国的白酒产业是一个有着数千年积淀的传统产业。但是,应该看到从汉武帝“甘美之”的蒟酱果酒到清末“酒冠黔人国”的茅台烧春,亦是经历了岁月长河历史变迁和升华的精粹。只是囿于当时科学技术及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一过程用了极其漫长的时间。
进入近代,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在生产实践及科技研发中我们发现,科技手段的运用使我们对茅台酒的认知更加深入和宽广,从而从更大程度上解放了生产力,使茅台集团获得长足发展。
上世纪70年代,我们通过容器实验选择了现在用的陶坛,损耗由原来的5%以上降到了现在的3%以下,仅此一项,每年少损失几十吨甚至数千吨茅台酒基酒,以现在的市值计算一年节约的资金可高达20多亿元。
在上世纪80年代末以前,茅台酒的生产中有一个影响生产命脉的问题长期没有解决——就是二次酒掉排,致使1978年底前有一半的时间完不成任务,到1978年后掉排问题仍然存在。起初,我们从加强管理上着手,虽然每年都能超计划完成任务,但偶然也有很困难的时候。这使我们意识到,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茅台酒厂在1989年12月召集了全厂工程技术人员、车间负责人、脱产酒师召开会议,群策群力,认真归纳整理找到了20条影响因素,提出了54条改进措施,经过了四五年共同努力终于彻底解决了问题,这不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确保完成了计划任务,还实现了优质、稳定、低耗,为高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仅此一项,每年坛产7%左右,按现在市值计算,每年可增创效益二十亿元左右。
还有很多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和总结,是国酒人在步入那扇散发着神秘光芒的科技之门后,一路播洒辛勤汗水,一路收获的智慧心得:
如,分析手段的进步和分析技术的创新,为茅台酒安全体系的建立,使茅台酒工艺更加科学、合理、规范,为茅台酒质量的稳定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又如,经过长期跟踪调查、统计分析、科学研究,并根据茅台酒的传统工艺和香气香味物质实际提出了“科学、文明、适量、长期饮用茅台酒有益身体健康”的论断,引起了业界和消费者的共鸣,使茅台酒的消费群体不断扩大,销量不断攀升,有力地促进了茅台酒的发展,并带动了酱香型白酒的发展,也促进地方酒业大发展。
还如,利用先进分析手段,创新分析技术,对茅台酒的香气香味物质进行剖析,建立了茅台酒风味物质数据库,找出对茅台酒风味形成有重要贡献的风味物质,为加强管理,寻找分析问题、改进工作,稳定提高茅台酒质量做出了积极贡献。
还如,对环境的微生物进行了跟踪和比较分析,对特殊微生物进行代谢试验及如何保存菌种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扩大规模,保证质量,应变风险打下了基础。
……
应当看到,在茅台集团步入现代企业的过程中,科技力量给茅台涅槃带来的是自内而外的破茧之力,一个传统企业的转身,在乎于观念的更新,更在乎于与时俱进地跟上时代的发展。
所以我们说,茅台是一个具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内涵的传统产业,但它同时也是焕发着时代光彩的先进生产力代表。
举头观繁星,低头细思量。在匆匆流逝的47载岁月中,我们勇于坚持自我发展,我们追求与时俱进,每一个脚印都印在了茅台集团发展史册之上,循着这一串串脚印向前看去,分明看到的是关于未来方向的指引。
作者简介:季克良,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长、总工程师;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