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思想体系内部,对“本际义”的价值取向有一个变化过程。原始佛教把“本际义”涉及的“本源”、“本体”的哲学命题,都看做是不能明确认识和解释的“无记”说。在大乘佛教论典中,特别是印度大乘佛教般若中观、瑜伽行派唯识两大学说系统,对“本际”说是明确正面破斥的。然而,在大乘佛教“如来藏”系统经典中,“本际”却被赋予形上学的内涵,逐渐突出其“本体”的色彩这也许如吉藏所云:“此是以论疑经,以经疑论,又以经疑经。”(见《中观论疏?卷第六末》之“本际品第十一”,《大正藏》第42册,第100页。)。
一《宝藏论》中的“本际”义
中国佛教思想界在理解、消化印度佛教思想的过程中,逐渐接纳、吸收,并创造性地运用发挥了“本际义”,以解“心中所行之法门”。如托名僧肇所撰《宝藏论》汤用彤先生研究认为,(此论)“《祐录》、《长房录》、《内典录》、《隋志》、两《唐志》均未著录。六朝章疏未言及。至《通志略》与《宋史?艺文志》始列入,决为伪托。”“似此论为中唐以后,妄人取当时流行禅宗及道教理论凑成,托名僧肇。而所谓肇公之《老子注》,同是伪书也。”(见《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第233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云:“夫本际者,即一切众生无碍涅槃之性也。……故经云:道始生一,一为无为;一生二,二为妄心。以知一故,即分为二。二生阴阳,阴阳为动静也。以阳为清,以阴为浊。故清气内虚为心,浊气外凝为色,即有心、色二法。心应于阳,阳应于动;色应于阴,阴应于静;静乃与玄牝相通,天地交合故。所谓一切众生皆禀阴阳虚气而生。是以由一生二,二生三,三即生万法也。既缘无为而有心,复缘有心而有色。故经云:种种心色。是以心生万虑,色起万端。和合业因,遂成三界种子。”“夫不生者即本际也。不出不没,犹如虚空无物可比。”“然其本际自性清净,微妙甚深,体无尘垢。……是以本际无名,名于无名;本际无相,名于无相。名相既立,妄惑遂生。真一理沈,道宗事隐。是以无名之朴,通遍一切不可名目。过限量界,一体无二。故经云:森罗及万象,一法之所印。印,即本际也。然本际之理,无自无他,非一非异;包含一气,该入万有。”“不了本际无方、无所、无心、无量。”“体性常住、不生不灭,即本际也。”“然彼真一,而有种种名字。虽有种种名字,终同一义。或名法性、法身、真如、实际、虚空、佛性、涅槃、法界、乃至本际,如来藏。而有无量名字,皆是真一异名,同生一义。……何谓本际品者,所谓天真妙理,体莹非修;性本虚通,含收万物。故言本际品也。”《宝藏论》卷一“本际虚玄品第三”,《大正藏》第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