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是全国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很有传统文化底蕴。成都文化有方方面面的表现,那么成都文化最主要特色是什么?我认为成都从古到今,综合来看它的最大特色是什么呢?就是兼容。是由移民文化为载体的兼容,或者说包容。很多城市都有这个特质,但成都,至少在中国,我认为,它体现得是最突出,最有特色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善于兼收并蓄的成都
历史这种活剧是由若干的人群所演出的,它需要舞台,需要大的平台,成都这座舞台怎么样呢?它的地理位置、地理特点是怎么样呢?我先从这点说起。
成都在四川盆地的中心,那么,四川盆地处于中国什么样的位置呢?北边是黄土高原,南边是云贵高原,这里是一个南北之中的通道。西边是青藏高原,东边是江汉平原,我们处在东西两边中间的通道。这是个十字路口,南边到北边去,东边到西边去都要经过这个十字路口。这是个交会的中心地带,从古到今,很多民族的迁徙经过这里,它是一个移民的通道。
三星堆是古蜀文化最辉煌的一个篇章和表现。三星堆最奇怪的是很多头像,很大,还有戴黄金面罩的。如果仔细一看,三星堆的铜人是两种铜人,有一种是蒜头鼻的,就是鼻子扁一点的;一种是直梁鼻的,就像北方移民。背后,有一种的辫子拖在后边,有一种的辫子盘在头上。为什么三星堆头像后面有辫子?那个时候都有辫子,但辫子位置不一样,有的拖在后边,有的盘在脑门上。很明显,鼻子的形状不同,发辫的位置不同,说明那时有不同的移民,三星堆的铜像已经表明了那时是两个民族了。
多数学者认为,在三星堆的时代,有南边濮越系的民族和北方氐羌系的民族在这里交会。在三星堆博物馆,容易引起关注的是黄金做的权杖,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用权杖,那它是从哪儿来的呢?外国来的。什么地方来的呢?多数认为很可能是中亚。三星堆出土了很多海贝,海贝百分之百是海洋出产的东西,大陆不产。是什么地方来的呢?印度洋来的。
三星堆出土了很多铜器,有装酒的,比如尊,这些铜器和殷商的铜器几乎一模一样。三星堆出土了很多玉器和石器,这些玉器的类型和中原的几乎一样。当然,它也有它的特点。三星堆有一个祭坛,非常复杂,是三星堆所有铜器中铸造工艺最复杂的,它的最下面有一个兽,那个兽独角,长了很大的翅膀。有翅膀的兽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所以我们说,三星堆的文明充分反映出外来文化的因素,而且非常强烈。
金沙出土的东西,风格和三星堆基本一样,比如说它出土的铜器,大的铜器和中原殷周的铜器几乎一模一样,有一个叫做龙虎尊,和殷代的没有区别。金沙的镇馆之宝就是玉琮,它和浙江沿海地方的东西一模一样,就是我国搞了很多年的玉器专家来看,也分不出这是浙江的还是四川的。这说明什么呢?也说明金沙文化有很多外来的东西。
还有一个比三星堆和金沙发现得更早的地方——彭县的竹瓦街。这里出土了一批铜器,铜器上面有字,而三星堆和金沙出土的铜器上面是没有文字的。彭县的竹瓦街出土的铜器就有文字,这个文字和我们看到的殷代和西周时期的文字几乎一模一样,铜器形态也一样。四川研究历史的权威学者徐中舒老师有一篇论文,说这批铜器是殷代的,不是四川的,因为在周武王伐纣的时候四川的蜀人也参加了,他认为这是战利品或者是战争奖品,从中原带来的。
除了彭县的竹瓦街之外,在新都马家出土了一个战国时期的墓,里面完全是楚国的东西。出土了一个鼎,鼎上的文字和形制与楚国的铜器是一模一样的。这是楚墓,是楚人在我们成都的墓葬。
这些实物都说明,早在秦统一巴蜀以前,我们成都就有很多外国文化的因素了,或者在这里交流,或者在这里汇聚。
古代蜀国有五代蜀王:蚕丛、柏灌、鱼凫、杜宇、开明。现在的研究认为,除了杜宇氏有一半的人群来源是成都本地,蚕丛氏来自岷山,柏灌氏也来自岷山,鱼凫氏来自江汉平原,开明氏也来自江汉平原。就是说,五代蜀王中有四代都有外来文化的因素。这说明了,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和外面有了广泛的文化交流。
由于外面很多优秀的文化传播到成都,许多东西就比较好理解,比如,金沙的铜面具,它的眼球非常突出,耳朵非常大,现在对此有很多种解释,我认为,那个大眼睛就像千里眼、那个耳朵就像顺风耳。为什么祖先要把铜像做成千里眼、顺风耳的形象呢?就说明他们在那个时代迫切希望看到很远的地方,他们想搜集到更多的信息,这表明我们祖先开放的心态。
说到这,有人会说,袁老师,你这样讲可能不太对。为什么呢?我们的祖先那个时候生产力低下,交通非常不便,加上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他怎么和外界交流呢?
“蜀道难”与“蜀道通”的辩证关系
这是我要讲的第二个问题,就是蜀道难和蜀道通。不错,四川盆地周围群山阻隔,这是一个地理现象,的确是蜀道难。但是,正因为有群山的阻隔,我们祖先就要打通这个阻隔走到外面去,要冲破重重封锁,把“蜀道难”变成“蜀道通”。“蜀道难”是自然地理现象,“蜀道通”是我们祖先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现实,造成的文化成果。我不得不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给了很多人一个误导,就是认为四川通向外界的路根本走不出去。其实这本身就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既然叫做“蜀道难”,有了“道”才知道它“难”,没有“道”怎么知道它难呢?
李白是中国古代最浪漫的诗人之一,这首诗也非常浪漫,它不是真的写地理,不是真的写道路,是写他的心情。清代就有人明明白白写了,李白这首诗“非真谓蜀道不可通也”,“皆假托之词耳”。李白是假借这种山高路险写他的心情,写他的政治抱负,这是浪漫。其实和李白同时期的诗人也在这里走,他们的感觉就不一样。特别是另外一位大诗人陆游有一句很有名的诗“此生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非常浪漫,骑着毛驴嘚嘚嘚,他就到四川来了,也非常美,这也是一种浪漫。
我们说,蜀道的确难,但并不是难得不能通过。那么,又怎样通过呢?民间有句俗话叫做“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我们的祖先就是用“逢山开道,遇水造桥”的办法打破了重重阻隔,迎来了盆地里和盆地外的文化交流,让成都成为文化交会的地方。
逢山开道,什么道?就是栈道。栈道是中国的发明,尤以四川最多、最早、最成功。在司马迁《史记》里面写得清清楚楚,“栈道千里,无所不通”,比司马迁稍稍早一点,《战国策》里也说“蜀道千里,通于蜀汉”,也是说一千里无所不通,要修这么多栈道,到无所不通的地步,估计要一千年才能发展到这个规模。栈道是我们祖先在世界上的一大发明,被誉为世界奇观。
那么,遇水造桥,造什么桥呢?造索桥,索桥又是中国一大发明,当然,我要说,全世界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索桥,但是中国的索桥,历史最早、种类最多、功效最宏大。李冰修都江堰,在我们成都就修了七座桥,有一座桥叫做笮桥,那个笮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呢?估计,就是今天的百花潭下面一点。四川有很多索桥,特别是川西,今天的茂汶这个地方,在魏晋南北朝叫做“绳州”,为什么地名叫做绳州呢?因为那个地方索桥很多。现在全世界最著名的索桥就是都江堰的索桥,它是什么时候修的呢?我们不知道,最晚可能在唐代就有了,而且很大、很高,因为在杜甫的笔下,在很多诗人笔下都有描写。它是全世界有文字记载最早的索桥,至今用了1000多年了,它是多项“世界第一”纪录的保持者。
索桥的技术在清代传向世界,世界上其他国家能够修建都江堰索桥这类索桥的年代,英国是1741年,美国是1796年,德国是1824年,俄罗斯是1824年,我们比他们早一千多年。
“逢山开道,遇水架桥”,这是交通的手段。还有一个手段就是航船。在古代,锦江不但有船,而且有很多很大的船。我是1957年到的成都,那个时候锦江还有很多船。我们祖先要走向世界,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不是火车,不是汽车,是船,是锦江里的船。在说到建造都江堰的时候都这么说:它是为了灌溉。其实错了!李冰修都江堰第一个目的不是灌溉,而是行船,因为那个时候秦国要想统一天下,四川正在长江上游,是发军通往长江中下游最好的黄金水道,所以要在长江上游通行,李冰在这里修都江堰的时候,就是为了通行,这不是我说的,《史记·河渠书》中司马迁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蜀守冰凿离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就是说,行舟之外有余的力量才用来灌溉田地,让老百姓受益。《史记》上记得明明白白,修建都江堰的目的就是为了行船。那时候船能行吗?能,因为我们的祖先一直认为长江的正源是岷江,岷江的正源就是成都的锦江,一直到明代大地理学家徐霞客考证了长江正源,写了《江源考》,在这之前,所有中国人都认为长江的正源是岷江,岷江的正源是锦江,所以古人把我们成都平原的锦江认为是长江源头,全国要祭祀江神,就将江神祠修在我们成都。
那个时候,锦江的水比今天大,水流比今天湍急。百花潭中学搞基建的时候,发现了战国墓中的铜壶,上面全部是镶错金银的纹饰,有很多花纹,那个铜壶名字就叫做“水陆攻战纹铜壶”,上面有双层战船的清晰图案,说明战国的时候就有两层的船,用于水战了。李冰修建都江堰的主要目的是航船,为了秦国的水军。文献记载中,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前后四次从成都发军顺江而下,一直打到中下游,最多的一次军队是多少?10万!战船多少?战船万艘,这个船多大呢?根据记载,每艘船载50人,还有可以吃3个月的粮食,我算了一下大概相当于现在载重30吨。当然,一万艘可能有些夸大,至少有5000艘吧,5000艘大船,多大的气势啊!最大的船可能多大呢?这有另外一个记载,在西汉和东汉之间,成都有一个短命王朝,这个王朝是公孙述建立的王朝,他在成都当了几年皇帝,有一个船叫做“十层赤楼帛兰船”,十层全部是红色的装饰,用很多的锦缎包装起来,叫做“十层赤楼帛兰船”,这在《后汉书》记载得清清楚楚。十层减去一半也有五层,所以说,古代锦江里面船队的规模真的是难以想象的。
又如杜甫在成都写的“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不是诗人的虚构,是事实。当时成都的船就是可以到东吴去,杜甫还有一句诗“吴盐蜀麻自古通,万斛之舟行若风”,古代穿的布都是麻布,元代以后我们才有棉制品的布,这就是说,那个时候成都的麻布和吴的盐相互交流!“万斛之舟行若风”,意思是装了一万担的船,像风一样来回行驶,是不是像风可能有一点夸大,但有这样的船是肯定的。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近代。今天我们的府南河,从万里桥,到安顺桥,到九眼桥,到望江楼,在古代都是相当于现在的火车南站、火车北站、飞机场,我们成都人从这里走向世界。因为我们成都有汽车到重庆是1933年之后的事情,在这之前成都的交通都是从锦江登船,向西走,最后到泸州,到重庆,都这样走。
当然成都的对外通道不止一条,还有大家比较清楚的南方丝绸之路,从成都通过云南到缅甸到中亚,这条道路肯定存在,而且很早很早就有了。
这样一条条道路修通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对外文化交流,为了我们的人走出去,为了让外面的人进来,正因为有这样的交流,外界的很多人就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技术,让我们成都的文化越来越好,技术越来越高。因为成都气候好,环境好,所以外面的人愿意到这里来,就这样,成都从古到今成了移民聚居的地方,成了中国历史上最典型的移民城市。
这个移民的过程非常早,准确的文献记载是在战国末年,就是秦统一天下以后,采取措施,把不服从管教的,当时秦代的史籍里把他们称作“豪侠”,秦始皇让这些“豪侠”全部搬家搬到四川来,强制搬过来,比如说成都古代最有名的风流寡妇卓文君,他们一家就是从赵地,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迁到四川来的。另外秦始皇把犯人所有的家属全部迁到四川来,这个在《史记》里也写得清清楚楚,比如吕不韦的案子破了以后,他把跟吕不韦有关的4000多家人全部迁到成都平原,迁到蜀地来,所以当时在《史记》和《华阳国志》里面明确说,“秦之迁人皆居蜀”,“以秦民万家实之”。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化解北方的敌对势力,二是这里自然条件好,气候好,好壮大他的后方基地。而四川人也欢迎他们,那个时候是很包容的,为什么呢?在四川最早的一本史书叫做《华阳国志》,这是魏晋南北朝时晋代的人写的,《华阳国志》把秦国移民叫做“资我丰土”,秦国这么多人来了,“资”就是帮助援助,他们来可以帮助我们的家人。还有叫“染秦化”,这么多人来了,让我们“染秦化”,他们把秦国文化传过来,当时秦国文化程度很高,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吸收先进文化,那个时候我们心态就非常开放,非常先进。
从那以后,陆陆续续都有很多移民到四川来。魏晋南北朝时期,西北的“巴氐”到成都来了,而且建了一个国家。四周的游民因为汉代农民大起义,中原都在打仗,战乱不休,为了逃难他们也来了。有一些想到这里发展的集团也来了,比如说刘备进四川之前,四川统治者是刘焉、刘璋,刘焉是湖北人,不是四川人。后来刘备集团来了,刘备、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马稷、黄忠,有一个四川人没有?一个都没有,来的还不止他们几个,来了几十万,这些也都停留下来了,也算是新的移民。
到了隋唐的时候更显著了,因为隋末农民大起义,唐末农民大起义,那个时候按照《资治通鉴》司马光的原话说:“衣冠之族多避乱在蜀”。就是说中原稍微有钱的人能够投奔逃难的都逃到四川来了,来的多,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唐代两个皇帝逃难都是往成都逃的,一个唐玄宗,一个唐僖宗,都到成都来了。老百姓也来了很多,其中最伟大的老百姓就是杜甫,杜甫如果不是逃难不会到成都来,当时他一个朋友高适在四川做官,他投奔高适,来了以后,生活一下子就好了,在草堂住得多舒服,所以写了几百首诗。
这以后就不是我刚才说的分散的移民,而是大规模、超大规模的移民,即“湖广填四川”。湖广是一个地域概念,在明代以前湖广范围比较宽,包括今天湖南、湖北、广西还有江西一部分、贵州一部分,明代和清代湖广包括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湖广填四川,就是湖广地区的移民到四川来,这是一个很长的历史过程,严格讲一共有三次。
第一次就是宋末元初,因为唐代、宋代四川的经济文化都处于全国前列,但是宋代末年的时候四川的情况非常糟糕,为什么?当时蒙古军队南下,在四川打仗打了50年。蒙古的骑兵曾经征服天下,欧亚无敌,但是蒙古的骑兵在征服世界的过程当中,遭遇到最顽强的抵抗就是在四川。为什么呢,因为骑兵在欧洲草原纵横驰骋,没有人能拦住他们,但是四川是山,是丘陵,骑兵没有办法驰逐。那时四川最高指挥者余玠搞了一个山城战略,就是在每一个丘陵的山顶上修一座城,修一个基地,对抗骑兵,这样的基地前后有60多个,现在可以考察清楚的有30多个,其中最重要的八个就是“八柱”,八柱之一就是成都金堂的云顶山,现在还可以看到有18口水井,30多个水池,它和蒙古骑兵对抗,对抗了多少年?15年,这种山城全四川几十个,他们的首领对抗了蒙古军队50年。蒙古的骑兵征服世界,那时它们还不叫皇帝,叫大汗,在战争当中大汗只被打死了一个,就在我们四川被打死的。
这一场战争非常激烈,打了将近50年。当时的情况是“沃野千里,荡然无民”,“蜀人受祸惨甚,死伤殆尽,千百不存一二”。宋代最后一次户口调查全四川有259万户,到元初剩下多少,12万户。宋代末年,四川给中央国库交的赋税占全国1/3,元代四川给中央交税占多少?1/100。那个时候大量的记载四川是一片萧条,因此就开始大量移民四川了,现在四川有些蒙古族就是这样来的。这是第一次“湖广填四川”,规模还不算很大。
第二次是元末明初,因为元代末年,全国农民红巾军大起义,农民红巾军大起义从湖北进入四川,有个红巾军首领叫做明玉珍,在重庆当了皇帝,当到他死了,儿子只有10岁,于是他的几个大将就互相争夺权位,继续打仗。朱元璋势力大了,朱元璋又到四川来打明玉珍,又打了几年,这前后将近20年,当时原话说是“元季大乱”了,元代末年大乱了,“湖湘之人往往相携入蜀”,这里地广人稀,湖北、湖南的人纷纷到成都来。这个时候有比较明确的历史记载,从有些家谱中看到,四川很多文化名人的祖先也是这个时候迁进来的,比如说四川最有名的新都杨状元杨慎,他的祖先就是元末明初到成都来,明代的诗人张家胤的祖先也是这个时候来的,自贡有很多盐商,最著名的两家,王三畏和李四友,他们的祖先也是明初迁来的,这是第二次湖广填四川。
明末清初,四川遭遇了更大的一次灾难,民间叫做“张献忠剿四川”,这个说法很不准确,张献忠只是一个代表,因为明末清初,四川前前后后的战乱有80年,明代后期四川就开始了农民起义。农民起义开始打仗,然后贵州的少数民族首领起义反抗明朝,他们反抗是向北方打,向四川打,重庆被他们打下了,成都被他们包围了半个月,仗打得非常大。这个少数民族起义刚刚过去,明末农民大起义又开始了,李自成两进四川,张献忠三进四川,最后张献忠在四川建都,建都以后,又和明军打,最后还和北方的清军打。清军南下,张献忠又抗清,张献忠死在战场以后,他的将领继续和清兵打仗,清兵把四川全部平定以后,南边吴三桂又叛乱,吴三桂和清兵仍然是在四川打,一直到清代康熙初年把吴三桂全部平定以后,四川才算和平,但这个时候四川已经不像样了。
战争带来了很多灾难。我看文献记载,瘟疫很多,灾害增多,除了水灾、旱灾、瘟疫,还有蝗灾。张献忠离开成都的时候,为和清军作战,他搞了焦土政策,最后把成都城放一把火烧了。在成都城区,更具体说二环路以内找不到一栋明代的建筑,现在留存的100%是清初修的。
那时成都平原人口大为下降,没有人怎么办?清代政府就鼓励甚至强制全国其他地方居民入川,有自动来的,也有官方采取很多奖励制度组织来的。成都平原土地肥沃,其他地方的外地人到了我们这里想耕种多少就耕种多少,想开荒多少就开荒多少,只要有劳力,五年之内不用上缴国家赋税。各地县官想方设法招外地人来,每年若能招来300户,县官就升一级,总之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让全国的人到四川来。一共来了多少,估计是623万。从什么地方来的呢?现在统计是18个省,在清代末年就有一个大致的统计,以成都人来算,湖广人约占25%,江西人15%,陕西人10%,两广10%,江浙10%,云贵10%,安徽5%,福建5%,河南、山东加起来5%,其他地方5%。当时的文献记载,比如康熙朝的《成都府志》官方记载是说,“土著仅一二人”,是按百分比算的,成都的土著人只有1%-2%,民间的《成都通览》说现在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外省湖广占多数,陕西次之。
反映移民的有200多首诗,我举两首,一首是清代中期嘉庆年间的:“大姨嫁陕二姨苏,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相逢问原籍,现无十世老成都。”他们家嫁出去两个,大姨嫁给陕西人,二姨嫁给江苏人;娶进来两个,大哥娶的是江西人,二哥娶的是湖南人,他们一家就分别来自四个省,所以说两家人相互问,你老家在哪里,恐怕没有哪一家说他是老成都,这首诗很形象。
还有专门写陕西街的:“傍陕西街回子窠,中间水达满城河,三交界处声犹杂,京话秦腔默德那。”陕西街这个地方住了很多回民,直到现在老成都都知道,“文化大革命”以前牛肉馆这里最多,那个时候清代回民比较多。中间有一条金河一条御河,所以说“中间水达满城河”。“三交界处声犹杂”,是说各种地方的口音混杂。他举了三个,一个是京话,就是北方的满人;一个是秦腔,陕西人;还有一个是“默德那”,回族的话,就是家乡的意思,在陕西街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口音,非常形象,成都就是这样一个移民的城市。
从会馆文化看成都的包容性
清代“湖广填四川”的时候有很多会馆,虽然有些现在看不见了,但是街名还在,成都城区清代有20多个会馆。
第一个湖广会馆,这条街叫做湖广会馆街,就是今天蜀都大道王府井那一段,一直到“文化大革命”以前都叫湖广馆街;还有一个广东会馆,这个过去见不着,现在大慈寺前面拆开以后,还可以看到;陕西会馆,在陕西街,蓉城饭店背后,是很漂亮的建筑;江西会馆有两个,一个在棉花街,一个在金玉街;安徽会馆有一个,在灶君庙;浙江会馆有两个,一个在小天竺,一个在金玉街;广西会馆有两个,一个在金玉街,一个在布后街;福建会馆有一个,在总府街;湖南会馆有两个,一个在状元街,一个在布后街;山西会馆就在古中市街,那条街过去也叫做山西会馆街;云南会馆一个,在酱园公所;贵州会馆街直到修干道之前还在,就是猛追湾向西那一段;陕甘公所在得盛路,这是两个省合建的;两湖公所在东丁字街;燕鲁公所街还在,就是河北和山东合建的;还有一个江苏、安徽、江西三省共建的江南会馆,这条街现在还在,后来合并为一个大会馆,就成了最大的会馆。还有省县州的会馆,比如说黄州会馆是湖北的,在棉花街;泾县会馆是安徽的,在东大街;黄陂公所是湖北的,在北纱帽街;石阳会所是湖北的,在棉花街;吉水会馆是江西的,在北打金街,就是今天红星路。
除了各个省向成都的移民,四川省也有省内其他地方的人迁移到成都,所以成都还有川北会馆和川东会馆,川北会馆原来在卧龙桥,现在整体拆迁到洛带,川东公所在原来的西御街。
今天城区还能见到陕西会馆和广东会馆,会馆是外地人到成都的同乡会,实际上就是各地老乡在这里联络感情,相互支援,互相帮助。成都这么多会馆是移民文化最明显的标志,保存最完整的会馆在洛带,所以洛带现在成了我们国家会馆保持得最多,最完整的旅游地。
洛带是客家聚居地,客家是汉族的一个分支,是古代中原汉族的一些人因为战乱,他们想迁往和平的地方,那时沿海广东、福建和江西比较平静,他们迁徙去以后,语言、风俗没有改,在当地集中居住,表现出和当地人明显不同的风俗习惯,当地人把他们叫做客家人,后来客家就成了这样一大批中原迁到南方的汉族分支的共同称呼。
湖广填四川的时候客家人也从广东、福建、江西迁到四川来,所以四川的客家人现在比较多,全省大概有300万。成都客家在全世界受到很大的关注,因为客家从外地迁来,在其他地方他们一直住在山区、比较穷的边远地区,唯独在成都大城市的郊区聚集了几十万客家人,和当地老百姓和平共处,友好相处,是全世界唯一的特例。
成都有多少客家人?成都的东山有47万,有15个乡镇客家人占总人口的90%,最高的是同兴镇,占总人口的98%。这充分说明了我们成都对外来移民的包容性。成都的客家人聚居的地方不止东山,还有两大片,一片就是现在的熊猫繁殖基地,向东到龙潭寺;还有从西门,就是现在金牛区有两三个过去的乡,包括从高家村往那边走一大片也是客家,也比较集中。
客家人在四川和成都出了很多名人,比如,辛亥革命六君子之一的刘光第是客家人;清末四川义和团的首领女英雄廖观音,16岁统领3万人和清军打仗,她也是客家人;辛亥革命以后,在北京炸袁世凯、炸良弼,被孙中山称为大将军的彭家珍,是金堂客家人;朱德、郭沫若也是客家人;成都龙泉的刘子华,在法国留学用《易经》推算方法推测太阳系是由十大行星构成的,他也是客家人;还有出生在郫县的知名作家韩素音,客家人;《厚黑学》的作者李宗吾,客家人。
湖广填四川,第三次是明末清初,大批移民到成都。后来,抗日战争开始以后,四川是大后方,全国来了很多移民。新中国成立以后搞大三线建设,也有很多移民。
这些移民文化,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东西,可以说现在成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是移民文化给带来的,都是从全国得来的精髓,好的东西。
现在可以证明,在战国以前,四川人、成都人,使用的是自己的语言,用自己的文字,那个时候我们是少数民族,还没有融入中原的华夏族。秦统一巴蜀以后,我们才融入了中原的华夏族,才用汉字,才说汉语。为什么在三星堆金沙看不到汉字,因为当时四川不用汉字,用什么呢,估计有一种独有的巴蜀文字。巴蜀文字在战国铜器上发现了,这种文字我们不认识,暂时把它叫做“巴蜀文字”,这以后我们通过民族的迁徙、文化的融合才开始使用汉字。
今天的成都话最接近湖北话,成都话是以湖北话为基础,融合了很多其他的方言而形成的。成都话是四川话的代表,属于北方官话区,受到很多外来的影响。我举几个例子,四川话、成都话有很多词汇是外省来的,比如有人就问,你们四川怎么把“馄饨”叫“抄手”呢?其实四川叫“抄手”,是安徽方言,安徽霍丘就说“抄手”。
四川方言当中最多就是传承了湖南话,这是由专家做过调查的,比如说“乌棒”就是乌鱼,鳝鱼叫做“黄鳝”,蔬菜喊“小菜”,面粉叫“灰面”,蜘蛛丝叫做“波丝”,粥叫做“稀饭”,冰雹叫做“雪弹子”,厕所叫做“茅司”,很小的东西我们叫做“渣渣”,馒头叫“馍馍”,斧头叫“开山”,绳子叫做“索索”,遇到有壳的叫“壳壳”,包括“脑壳”、“蚌壳”,卷心菜我们叫“莲花白”,毛巾叫“洗脸帕”,荸荠我们叫“慈姑”,豆腐乳我们喊“红豆腐”,盐叫“盐巴”,生气喊“发气”,自个叫“自家”,瘸腿叫做“拜子”,旁边叫“侧边”,正屋叫“堂屋”,等等。这些都是受湖南方言的影响。我们不止受湖南话的影响,实际还有安徽话,安徽话在金堂还有迹可寻,不明显,在仪陇磨盘乡就是朱老总的家乡,安徽话很明显。
另外还有河南话,比如在西昌,西昌人多数说河南话,所以说多年来西昌外边的人把西昌话叫做“假北京话”,就好像客家人把我们叫“四邻话”,就是四面八方的人说的话。
成都话这样形成是有好处的,便于交流在全国一共有17个方言点,成都这个点能够被外地人听懂、接受的可能是占第一,成都人说话说慢一点,外地人一般都能听懂,而我们认为普通话的发源地北京在17个点中是排在第三,汉口排在第二。
当然除了语言之外,移民还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东西,比如在经济上,清代“湖广填四川”,带来很多好的经济作物、粮食作物,比如说我们喊红苕的番薯,我们喊洋芋的土豆,我们喊包谷的玉米,这三种粮食作物原产美洲,都是通过清代“湖广填四川”带到四川的,这个非常重要。过去丘陵地区很多作物都不产,而这三种作物刚好是丘陵地区最好的东西,就是因为移民带来了玉米、番薯和土豆,让四川粮食产量大幅增加,让四川人口大量增加。四川在清代人口的增长是全世界所罕见的,全省在60年当中增加了5倍,其中成都100年当中增加了6倍。清代初年四川省的户口统计不太准确,人不多,到了清咸丰年间,1851年四川人口4470万,成了全国第一,从那以后在重庆直辖之前,四川人口从来都是全国第一。为什么人多,就是粮食多,气候好,这都是“湖广填四川”带来的作用。
还有就是带来很多人才,现在很多有名的人物,他们的祖先都是外面来的,比如,邓小平来自江西吉安,朱德来自广东韶关,聂荣臻来自贵州,郭沫若来自福建汀州,韩素音来自广东梅县,张爱萍来自湖北麻城,刘子华来自江西,巴金来自浙江嘉兴,李劼人来自湖北黄陂,艾芜来自湖北孝感。
同时还带来很多产品。现在说的正宗川味就是川戏、川酒、川菜,刚好这三样川味都是外来移民带来的。
川戏有五种声腔,昆、高、胡、弹、灯,昆曲来自江苏,高腔来自江西的弋阳腔,胡琴分西皮二黄,来自湖北的汉调和安徽的徽调,弹戏又叫做梆子,来自陕西梆子,只有灯戏是四川民间小调,五大声腔有四种来自外面。川菜更不用说,川菜里面要辣椒,辣椒四川清代才有,我们现在看到的四川文献记载出现辣椒的最早时间是在清嘉庆年间,之前没有。川酒我们现在最好的就是大曲,大曲的制作技术来自北方。成都最有名的酒是全兴大曲,“全兴大曲”的前身是“全兴成”,“全兴成”的前身是“福升全”,而“福升全”就是陕西人开办的。我是绵竹人,绵竹大曲最有名的有四家,全是山西人开的,是外来技术。所以我们说今天正宗的川味都是四面八方的文化融合起来的。
还有一点,为什么四川茶馆这么多?过去很多解释我认为不太通,个人认为仍然是移民的结果。为什么呢?在明代我们未见到有记载说成都茶馆很多,清代前期茶馆也不多。因为我们的先人来自四面八方,需要有交流信息的平台,互相不认识,又不能到别人家里做客,为了大家交流信息方便,那么茶馆就是最好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种移民文化所带来的兼容文化,让人的心态非常开放。成都人从来不排外,成都方言当中没有歧视外地人的词汇,也有人说成都有歧视外地人的,比如“弯弯”、“豁皮”。其实“弯弯”、“豁皮”不是歧视外地人,是部分城里的人歧视乡下人。歧视外地人的观念成都人真的没有,所以很多外地人来成都都能生活得很好。
我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成都修的望丛祠,望帝和丛帝不是成都人;有杜主祠,杜主就是杜宇;有很多川主庙,川主就是李冰;有全国最好的武侯祠,祭祀诸葛亮;有全国唯一的陆游祠,祭祀陆游;这些人都不是成都人。为什么有这样多呢?因为不管是哪里的人,只要造福成都,成都人就给你修庙,就祭拜你。这就是我们兼容的心态。杜甫走遍全国,陆游走遍全国,他们的祠堂只有一个,都在我们成都。今天我们就需要发扬这种心态,就需要把这种开放的意识、包容的意识很光大地发扬出去。
几年以前,我们成都市要总结我们成都精神,讨论很久,可能大家都知道,最后是三句话,12个字,“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和谐是我们全国人民的要求,智慧、诚信、务实、创新在其他城市也有,唯独这个“包容”成为成都的特点,是我们应该继承的。特别是我们今天要改革开放,更需要这种包容的心态和精神。
当然,我们不仅仅被动地吸收外来成果,还要主动创造和发展。我举一个通俗例子,外地的东西,这样也好,那样也好,我们装在一个碗里面,不能只是拼盘,这是豆腐干、猪头肉,那是猪肝、鸭肠,这样不好。我们要把它们融在一起,来个红烧什锦,这就是创造。红烧什锦再升级,海味什锦,又升级。再创造就是川味的佛跳墙,那是更大一个发展。这就是创造,如果我们不把外面的东西根据本地实践和特点,再创造,再发展,那我们是被动的。所以,我们要全面融入城市精神,就要包容和创造。
袁庭栋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巴蜀文化研究专家。从事学术研究,已出版各类著述30余种。在古代文化方面有《殷墟卜辞研究——科学技术篇》《古代职官漫话》《周易初阶》《解秘中国古代军队》等,在巴蜀文化方面有《张献忠传论》《话说四川》《锦绣成都》《巴蜀文化志》等。在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高校兼课,曾经开设过“中国古代文化史”、“古代文字与古代社会”、“四川史”、“中国古代科技史”、“工具书使用法”等课程。多次参加电视片的制作,担任策划与民俗顾问,在中央电视台的七集人文地理片《天府的记忆》任编剧与历史文化顾问。◇袁庭栋
成都为什么最具幸福感
主持人 张超:
现场的各位来宾和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金沙讲坛》,在上一讲当中,袁庭栋老师给我们讲了成都文化的主要特点,那就是兼容性。作为一个成都人,无论他的收入是多是少,在成都生活,永远会找到一种惬意,一种悠闲。很多外地人到成都之后并不会感到陌生,到这个城市来感觉非常的亲近,非常有幸福感,那么这个幸福感来自何处呢?今天我们将请出的是我们巴蜀文化的研究专家,著名的本土学者袁庭栋老师继续为我们讲述成都的幸福感来自何处,掌声有请袁庭栋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