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洞,会理县东北部的一个彝族聚居村,天高地寒,一直以来是边远和贫穷的代名词。但自从有个叫马德舟的彝族小伙子挑起支部书记这个重担后,鱼洞村的历史就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以心换心 用行动筑牢党组织战斗堡垒
2004年7月14日,黄柏乡鱼洞村的党员、群众迎来了会理县首个村党支部换届公推直选日,他们怀着激动而好奇的心情,相互打着招呼,走向会场,准备选出他们“心仪”的新一届支部书记。
在这次换届选举上,出人意料的是29岁的马德舟脱颖而出,当选为鱼洞村党支部书记。古人云 “三十而立”,马德舟从村文书调整为村委会主任不到一年,不到30岁就当选为村支部书记,算得上是年少得志。但面对眼前的烂摊子,他怎么也高兴不起来。鱼洞村是黄柏乡乃至整个太平区出了名的问题村,用四个字来形容:一穷(全村尚在温饱线上挣扎)、二散(村干部不团结,党组织没有凝聚力)、三乱(工作开展无规划无思路)、四怨(群众不买村干部的账,民怨大)。五年之内,三任村党支部书记因无力打开工作局面而主动辞职,支部书记这个职位成了“烫手的山芋”。尽管马德舟是党员、群众公推直选出来的“民选支书”,但由于历届村党支部的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好,群众有事习惯找德高望重的家族族长或“德古”长者解决问题,村党支部成为群众眼里可有可无的“空壳”。马德舟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扭转这种本末倒置的局面。
由于村“两委”班子成员之间家族利益不同,很难拧成一股绳。马德舟左思右想,决定从抓班子带队伍做起,以诚相待,以情动人,先统一班子思想,把党性和诚信体现在行动上,群众自然就会跟着党支部走。他逐一登门和班子成员谈心,一次不行来两次,两次不行来三次。常言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时间长了,班子成员为马德舟的坦诚和无私所感动,都说:“你话都说到这个份上,工作怎么干,全听你的!”于是,他和班子成员约法三章:一是集体利益高于家支利益,任何班子成员不得以权谋一族之私利;二是答应群众的事一定要办到;三是每个班子成员每月要为群众办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既然规则是自己制定的,那自己就要带头执行。马德舟以身作则,只要发现村“两委”班子成员的家属有仗势欺人的苗头,不管是长辈还是小辈,都要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教育。只要答应群众的事,就一定办到。一次,马德舟生病住院,在攀枝花中心医院的病床上,仍不忘雨季前为五保户龚绍芬盖房子的承诺,他打电话要家人拆下自家烟棚的木料及瓦片帮龚绍芬盖房子。一向沉默寡言的龚绍芬老人借别人的手机含着热泪给远在攀枝花的马德舟打了个电话:“马书记,我的房子修好了,你就放心养病吧。”每当马德舟回忆起为群众所做的点点滴滴,总是深情地说:“我所做的都是小事,但这些小事加起来就是群众天大的事。”马德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逐渐赢得了群众的尊重和信任,慢慢地改变了过去家支家族干预村务管理的情况。村党支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提高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鱼洞村党支部也真正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敢为人先 引进新产业开辟增收新渠道
如何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是摆在马德舟面前的又一大难题。鱼洞村由于受气候和地理位置制约,群众收入主要靠种植土豆、荞麦等传统高寒农作物,收入微薄,生活十分困难。每次马德舟路过槽元地界小垭口,一看到地里绿得发亮的烤烟时,心里就不是滋味:小垭口一带虽然海拔比鱼洞村低一些,但气候和地理环境都很相似,为什么烟草公司的人就断定鱼洞村不出烤烟来?马德舟当即用马从太平镇油房村的育苗户那里驮回烟苗,挑选一块土质中等的土地,尝试烤烟种植。两个月后烟苗长势喜人,一点也不比槽元的差。为带动群众栽烟,马德舟信心满满地从区党工委要回300亩烤烟指标。为解决烟农种烟资金问题,马德舟不顾家人的强烈反对,以个人名义向太平农村信用社贷款8万元,借给群众作为种烟投入资金。好事难办,一个问题解决了,另一难题又出现了,平时饮用的水无法满足烤烟生产的需要,严重影响了烟叶质量,群众为争水屡屡出现斗殴事件。为解决这一问题,马德舟到处争取支持,经过努力,发动群众投工投劳5万余元,民政部门帮扶9万余元,解决了生产用水难题。任支部书记10年来,全村烤烟产值从2004年的30余万元增长到210余万元,每年以20万元的速度在稳定增长,人均纯收入突破5000余元。近年来,鱼洞村烤烟均价在全园区乃至全县都名列前茅。
鱼洞村支柱产业烤烟方兴未艾之时,马德舟却开始把心思放在产业调整上。他深知,从大环境来看,发展烤烟不是长久之计,全村几百号人,不能在“一棵烟上吊死”,必须未雨绸缪,一定要实现产业转型。2011年,他经过调查了解,请专家到本村进行土质化验,在支委会上提出转变产业结构,发展核桃产业的构想。但由于鱼洞村的群众长期偏安一隅,思想保守,都不愿意把土地拿出来种植核桃。尽管马德舟多次组织召开群众会,但只要一提到发展核桃产业的事,群众就“默不作声”。眼看自己看好的产业就要付之东流,马德舟又拿出当年实验栽烟的倔脾气,把自家的30亩土地全部拿出来种上了核桃,并在间隙处育上了核桃苗,2012年以5元1株的售价销往外地,光核桃苗一项他就赚了6万多元。群众看到了种植核桃的效益,开始纷纷尝试发展核桃产业。为帮助群众发展核桃,马德舟多次去找县民宗扶贫局相关领导“要政策”,常常一坐就是几小时。终于在2012年6月争取到了10万元省级扶贫开发资金,为群众解决了发展核桃的启动资金。目前,鱼洞村已发展了500亩核桃种植示范片,核桃长势良好。3年来,每年年初村民都会大量出售核桃苗,群众收入大大增加。以核桃、华山松种植为主的新型生态产业结构已初步形成,鱼洞村的发展前景令人期待。
以情动人 引进项目修路架电谱写新篇章
和马德舟打过交道的各级领导对这位彝族党支部书记的评价竟出奇的一致:“马书记这个人犟得很,只要他认定的事情,如果不给他解决,他就会天天和你磨,直到问题解决为止。”马德舟对这一评价笑道:“鱼洞村不占天时,也没有地利,只有靠我的‘钉子精神’来取得支持。”2004年马德舟走马上任时,鱼洞村只有一条坑坑洼洼的土路通往槽元乡,村与村之间,组与组之间根本不通公路,上太平买袋米都要人背马驮。生活用品可以咬牙缓一缓,但烤烟烘烤出来了要送到法坪乡烟点去交售,因路况不好,经常错过卖烟时间,有时还会发生人仰马翻的安全事故。马德舟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他多次找到县烟草公司领导,希望争取烟基道路建设项目,修建通村、通组公路。但烟草公司领导认为鱼洞村是烤烟小村,每年的烟草合同只有500亩左右且没有设烟叶收购点,投入资金很难有回报,不愿意投入。马德舟不死心,隔三岔五缠着烟草公司领导诉苦,终于在 2011年为鱼洞村争取到了第一条烟基道路建设项目,修通了1、2组的通组公路。近来,他又为鱼洞村3组争取到了烟基道路建设项目资金20万,目前正在施工,竣工后,该路段将与正在修建的通乡公路顺利衔接,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将会得到有效改善。
近年来,一到烤烟烘烤的季节,电力紧缺现象尤为突出,经常停电,甚至有几户农户根本不通电,给烤烟烘烤带来了极大困难。由于路况差、海拔高、群众居住分散等因素,电力改造投入较大,电力公司不愿投入资金改造。马德舟拿出他的犟脾气,一有机会就找到太平供电所、会理电力公司负责人要项目,并承诺电杆拉不上山他自己想办法抬,电力改造所占农地不要补偿,一律由他负责协调,安置电杆的坑也由他组织村民挖。电力公司领导被他全心为公、一心为民的精神所打动,同意2014年把鱼洞村纳入无电地区电力改造村。为了鼓舞干部群众的干劲,他每天除了到烟点协调收烟的时间外,都会组织本村群众一起去抬电杆。群众纷纷竖起大拇指说:“这些年,马书记一心一意为我们老百姓办成了不少实事,当初推选他为支部书记,确实没有看错人。”
马德舟甘于奉献的精神和扎扎实实的作风赢得了党员、群众的一致好评,得到了群众的爱戴,得到了各级的肯定。2009年至2012年,他连续四年被太平生态农业园党工委评为“先进个人”,今年7月,他被会理县委评为“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春风十载,山谷里的荞麦花开了又谢!马德舟以青春岁月谱写了一曲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赞歌。站在鱼洞村活动室放眼望去,丰收在即。黄柏树下,风景正好!
在平凡的岗位上,力所能及做点平凡的事。
——何朝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