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的90年代进行曲

书名:当代文坛点将录.3 作者: 何镇邦 李广鼐 谭好哲 李春风 字数:130789 更新时间:2019-11-20

  张志忠

  答应何老板——这是我们一帮人对何镇邦老师的称呼,就此也可以窥见他和我们混得没大没小,不拘形迹——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很痛快的。我请他到军艺讲课的时候,他总是从不推托;现在,他要我入伙,就莫言的话题说两句,焉敢不从命?何况,讲到莫言,在作家中,我熟悉的不多,莫言算是熟悉到以“老莫”相称,对他,我应该是很有发言权的。等到动笔之时,才知道这样的文字非我所长。我和莫言认识十几年,还写过一本在圈子里据说影响不错的《莫言论》,但是,对于文章之外的莫言却了解不多。见面的时候,似乎也很少深谈,大多是问问近况,有什么新作。我写东西,是只认文不认人的,说得玄一点儿,这是“学院派”的作风。当年读书的时候,老师教的就是要学会“背靠背”地做研究。说得实在些,我这人不善言辞,拙于交际,很难和别人谈得十分投入,也就很难从中捕捉到有深度的信息。1988年秋天,到高密县去开莫言的讨论会,有几天近距离地观察和了解莫言的机会,有一些心得,都写在一篇旧作《感觉莫言》中,再抄一遍,不但对不起读者,也对不起自己。想来想去,还是以我所长,谈作品,谈莫言90年代的创作好了。

  90年代初期,莫言写了一个中篇小说,《你的行为使我们恐惧》。作品的梗概是,被乡间的朋友们称为“骡子”的吕乐之,从农村走向城市,带着童年的生活记忆和乡村音乐的旋律登上歌坛,以乡村的清新质朴、雄健粗犷,给歌坛带来新的气象,一举成名,大红大紫,赢得了世俗社会所追求的一切。在名声、金钱和女人的旋涡中打转,可谓是功成名就,志得意满。可是,风水轮流转,好景不长在,他以创新的姿态闯入歌坛,现在,那造就了他成功的东西,反过来压迫他追逐他——他以创新而成名,人们在熟悉了他以后,就不再满足和陶醉,而是强求他继续出新,玩出新的花样。在强大的压力下,吕乐之几乎是走投无路,黔驴技穷,又不甘引退,只好出奇制胜,悄悄回到乡间自阉,以求获得新的音色,创造世界上从来没有过的新唱法(这或许是吕乐之的误断,早先的意大利歌剧,没有女演员,就是将男童阉割以后,让他们唱女声的),创造“抚摸灵魂的音乐”。这种奇想,当然是来自莫言的大脑,不过,这比《红高粱》中的活剥人皮还要惨烈的情节,他怎么会写得出来?

  80年代中期,莫言以《透明的红萝卜》一举成名。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向文学大进军的年代,莫言可以说是恰逢其时,作品中将我们见过多少次的乡村少年超过其体能的劳动和毫不起眼的一个萝卜,描绘得活灵活现,玲珑璀璨,传神传情,传奇传文,沉默无言的“黑孩”,一下子抓住了我们的心。此后,《枯河》《球状闪电》《金发婴儿》《红高粱》等喷涌而出,......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6.80 购买 >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