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字 经

书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作者:(南宋) 王应麟,(南朝)周兴嗣等 字数:220661 更新时间:2019-09-21

  原文人之初①,性本善②,性相近,习相远③。苟(ɡǒu)不教④,性乃迁⑤,教之道⑥,贵以专⑦。

  注释①初:初始。这里指人初生下来时。②性:生性,天性。③习:幼习成的习性、习惯。④苟:如果。⑤迁:迁移,变化。⑥道:方法。⑦贵:最宝贵的。这里指重视、注重。专:专一,始终不懈。

  译文人刚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善良的,只是随着年龄增长,在成长过程中,人们后天的生活、学习环境不一样,行为习惯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随环境的改变而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教导他专心致志、始终不懈。

  原文昔孟母,择邻处(chǔ)①,子不学,断机杼(zhù)②。窦(dòu)燕(yān)山③,有义方④,教五子,名俱扬⑤。

  注释①昔:往昔,过去。孟母:孟子的母亲。孟子:名轲,战国著名思想家,儒家尊其为“亚圣”。择:选择。处:安家居住。②机杼:织布机上穿引纱线的梭子。③窦燕山:五代后周时人,名禹钧。因家居渔阳,地处燕山脚下,故号燕山。④义方:指良好的家教。⑤俱:全都。窦禹钧共育五子,因家教严格、教育有方,五个儿子相继科举登第,名扬于世。

  译文昔日孟子的母亲为了让孟子有个好的学习环境,长大成才,曾三次为选择邻居而搬家。孟子不爱学习,有一次逃学,孟母就割断了织布机上的梭子来教育孟子,告诉他梭子一旦断了,就再也不能复原,也就再也不能织布;学习也一样,如果中断了,那将会是一事无成。五代时,燕山有个叫窦禹钧的人,他教育后代很有方法。在他的教育下,五个儿子都很有成就,名扬天下。

  故事链接

  1.孟母三迁

  人们熟知的亚圣孟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名叫孟轲(前372—前289)。他幼年调皮淘气,后来刻苦求学,终于成为一名儒家学派的大学问家。晚年,他在《孟子题辞》中回忆自己的成长经历时说:“我的成人与‘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关系极大。”

  孟轲是邹国人,祖辈以农业为主,家境甚为贫寒。他家住在一个村落的边上,附近是一片坟地。孟轲出于好奇,小时候常去墓间玩耍,看见人家埋葬死人,他就和一些小朋友学着样子玩抬棺材、挖坑、哭号的游戏。孟母见此情景,异常担心,认为这个地方对孩子成长不利,就搬了家。

  孟家搬到城里的一条街上,附近是集市和商店,商贾云集,一天到晚吆喝声不断。孟轲住在那里后,又和小朋友学起商人做买卖的游戏来。孟母感到这个地方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于是又决定搬家。

  孟家第三次住的地方是一个学宫的旁边。到这里来的除了一些学生外,还有一些著名的学者。他们出出进进很有礼貌,早晚还会听到朗朗的读书声。孟母高兴地说:“这个地方很好,有利于孩子成长。”便定居于此。

  盂轲住在这里,常到学宫旁看学生游戏,听老师上课,学生朗读,学习来往行人的礼貌动作,孟母看了十分高兴。直到孟轲上学,孟母仍不放松对他进行教育。

  2.断机教子

  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剪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匹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3.五子登科

  窦燕山,本名窦禹钧,是五代时期人。他家住蓟州渔阳,也就是现在天津市的蓟县。在古代,渔阳属燕国,地处燕山一带,因此后人称他为窦燕山。

  窦燕山生有五个儿子,在他的教育培养下,都考中进士,成为国家栋梁。长子窦仪,授翰林学士,任礼部尚书;次子窦俨,授翰林学士,任礼部侍郎;三子窦侃,任左补阙;四子窦偁,任左谏议大夫,官至参知政事;五子窦僖,任起居郎。窦家五子,被称为“窦氏五龙”。

  窦燕山将五个儿子都培养成才,他的义风家法,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榜样。侍郎冯道赋诗一首称赞道:“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灵椿一株老,仙桂五枝芳。”

  窦燕山家庭如此美满,令人赞叹。但他年轻时并不明白道理,虽然家境富裕,却不懂得接济穷人,广行善事,到了三十岁还没有儿子。正当他愁眉不展之时,忽然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已故的祖父和父亲聚在一起,教训他说:“禹钧,你要赶紧回心向善!因为你今生的命运不好,不仅没有儿子,而且寿命也很短促。孩子,努力多做救人济世的善事,或许可以改变你的命运。”窦燕山从梦中醒来,吓得出了一身冷汗。他把祖父和父亲的叮咛一一铭记在心,立志从此改过行善,大积阴德。

  窦家有一个仆人,盗用了主人的钱。后来,这个仆人担心被人发觉后受罚,就写了一张债券,系在十二三岁的女儿胳膊上,债券上写着:“永卖此女,偿所负钱。”从此仆人远逃他乡。

  窦燕山知道这件事之后,看到小女孩身上缚着的债券,心里很哀伤,很可怜这个孤苦无依的孩子。他马上焚毁债券,收养了仆人的女儿,并嘱咐妻子:“好好抚养这个女孩,等她长大了,给她找个好人家的子弟嫁过去。”女孩成年以后,窦燕山替她备了嫁妆,为她选了一位非常贤德的夫君。

  那位仆人听到了这件事,非常感动,就从外地回来,到窦燕山家里,哭着忏悔自己以前的过错。窦燕山不仅没追究往事,还劝他浪子回头,重新做人。仆人全家感恩不尽,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于是,他们把窦燕山的画像挂在堂前,早晚供养,以表达知恩图报的心愿。

  有一年的正月十五晚上,窦燕山到延庆寺佛前进香,忽然在后殿的台阶旁边拾到一个钱袋,里面装了二百两银子、三十两黄金,他想,这一定是别人遗失的。金银的数额很大,他不敢在寺内久留,赶快拿着钱袋回家了。

  第二天清晨,窦燕山早早来到寺庙,在那里守候失主。不一会儿,见一个人远远地痛哭流涕而来。窦燕山问他为何痛哭,那个人实情相告:“父亲犯罪,将要被发配到荒僻的边疆充军,为了给父亲赎罪,我恳求哀告所有的亲戚,好不容易借来了钱,都装在一个袋里,须臾不敢离身。谁知,昨天晚上和一个朋友喝酒,喝醉以后头昏脑胀,不知怎么回事,钱袋竟然丢了。没有钱,我怎么给父亲赎罪啊,这辈子恐怕再也见不到父亲了!”说着,他悔恨交加,号啕大哭起来。

  听他这么说,窦燕山知道此人就是失主,经过验证,钱数相符,窦燕山把他带回家,不仅把失物还给他,还安慰他不要着急,并且赠给他一些财物。那个人欢天喜地道谢而去。

  窦燕山一生做了很多好事。例如,亲友中有丧事无钱买棺者,他出钱买棺葬殓;有家贫子女无法婚嫁者,他出资助其婚嫁。对于贫困得无法生活的人,他借钱给他们,使他们有做生意的资本,因此各地的穷人,由他帮助而得以维持生活的,不可胜数。

  他为了要救苦济人,自己生活得很俭朴,丝毫不肯浪费,每年衡量一岁的收入,除了供给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外,都作救苦济急之用。他还建立书院四十间,聚书数千卷,礼聘品学兼优的老师,教育青年。对于无钱而有志求学的贫苦子弟,不管认不认识,只要来书院学习,他都代缴学费和生活费。就这样,窦燕山建的书院先后造就了很多品学兼优的人才。

  有一天,窦燕山又做了一个梦。梦见祖父和父亲对他说:“你多年以来做了不少善事,上天因为你阴德很大,给你延寿三十六年,并且赐给你五个贵子,将来都很显达,能够光宗耀祖。你寿终之后,可以升天做真人。”说完,又嘱咐他:“因果报应的道理,确实不虚。行善造恶的报应,或见于现世,或报应在来世,或影响子孙。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绝对没有疑问啊。”

  从此以后,窦燕山更加努力地修身积德,后来果然生了五个儿子。他以身作则,治家非常严格,窦氏家规上说:“家庭之礼,俨如君臣;内外之礼,俨如宫禁。男不乱入,女不乱出;男务耕读,女勤织纺,和睦雍熙,孝顺满门。”严格的家教培养出孩子杰出的品德和才能,窦家五子都荣登了进士,被称为“五子登科”。从此以后,“五子登科”成为天下父母对儿女的殷切期望。

  后来,窦燕山官至谏议大夫,享寿八十二岁。

  原文养不教,父之过①,教不严,师之惰②。子不学,非所宜③,幼不学,老何为④?

  注释①过:过错。②惰:懒惰,责任心不强。③宜:应该。④何为:做什么,怎么办。

  译文仅仅是供养儿女吃穿,而不好好教给孩子做人的道理,是父亲的过错。只是教给学生知识,但不严格要求,就是做老师没有尽到职责。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如果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作为呢?

  原文玉不琢(zhuó)①,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②。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③,习礼仪。

  注释①琢:雕琢,雕刻玉石使成器物。②义:道理,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③亲:亲近,尊敬。

  译文玉石不经过仔细打磨雕刻,就不能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会懂得为人处世的正确道理。凡是做儿女的,从年少的时候,就要亲近圣明的老师,结交贤能的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世的礼节和知识。

  原文香九龄①,能温席②,孝于亲,所当执③。融四岁④,能让梨⑤,弟(tì)于长(zhǎnɡ)⑥,宜先知⑦。

  注释①香:黄香,东汉时人,博通经典,官至尚书令。九龄:九岁。②席:炕席,卧具。③执:做到,遵守。④融:孔融(153—208),东汉末鲁(今山东曲阜)人。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⑤让:谦让。⑥弟:同“悌”,指弟弟敬爱哥哥。长:兄长。⑦知:明白。

  译文东汉时期,有个孩子叫黄香,刚刚九岁就知道孝敬父母,到了冬天,要先用自己的身体把父母的被窝焐暖和。这种孝顺父母的行为,是每个子女应当做的。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故事链接

  1.黄香扇枕温席

  汉朝的时候,江夏(今湖北境内)有一个叫黄香的人,九岁时就知道孝顺长辈的道理。每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搭蚊帐,扇扇子,让枕头和席子更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扇开,让父母睡得更好;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身体让父母的被子变得温暖,让父母睡得更好。黄香孝敬双亲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人们纷纷赞叹:“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2.孔融让梨

  孔融,字文举,东汉时山东曲阜人,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个儿子。他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四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孔融七岁的时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寿。一天,父亲的朋友带了一盘梨子,给孔融兄弟们吃。父亲叫孔融分梨,孔融挑了个最小的梨子,其余按照长幼顺序分给兄弟。孔融说:“我年纪小,应该吃小的梨,大梨该给哥哥。”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又问:“那弟弟也比你小啊?”孔融说:“因为弟弟比我小,所以我也应该让着他。”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中国。小孔融也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原文首孝弟(tì)①,次见闻,知某数②,识某文③。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④。

  注释①首:首要。弟:同“悌”,尊敬兄长。②数:数目,算术。③文:文字,文章,文理。④千而万:一到十是基本数字,按照十进位算术方法,十个十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是一万,累积下去可以无穷无尽。这里是说做人做事的道理也如此,基础非常重要,从少到多逐渐累积,就能最终成功。

  译文一个人首先要学的,就是孝敬父母和尊敬兄长。接下来才是要增广见闻,学会算术和认读文字文章。这样从一到十,十个十相加是一百,十个一百是一千,十个一千能成一万,以此积少成多。

  原文三才者①,天地人,三光者,日月星。三纲者②,君臣义③,父子亲,夫妇顺④。

  注释①三才:《周易·系辞下》:“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易·说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善与恶;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大意是构成天、地、人的都是两种相互对立的因素,而卦,是《周易》中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系列符号,以阳爻、阴爻相配合而成,三个爻组成一个卦。“兼三才而两之”成卦,即这个意思。②三纲:汉儒董仲舒最早提出的封建时代君臣、父子、夫妻之间应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纲,纲领,法则。③义:应该遵守的规矩法度。④顺:和顺,和睦。

  译文“三才”是指构成我们这个宇宙的三个最基本的方面,这就是天、地、人。“三光”就是带给我们光明的三种东西,这就是太阳、月亮和星星。“三纲”是指人与人之间关系应该遵守的三个行为准则,就是君王与臣子的言行要合乎义理,父母与子女之间要相亲相爱,丈夫与妻子之间要有和顺之义,妻子要服从丈夫。

  原文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①。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yìnɡ)乎中②。

  注释①运:运行。穷:穷尽,终止。②应:对应。中:中央。

  译文被称为春、夏、秋、冬的叫做四季。这四个季节不断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就这样循环往复,永远也不会停止。被称为东、南、西、北的叫作“四方”,是指各个方向的位置。这四个方位,都必须与中央位置为基准相对应,这样才能把各个方位确定出来。

  原文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xínɡ)①,本乎数②。曰仁义③,礼智信④,此五常⑤,不容紊(wěn)⑥。

  注释①五行:我国古代思想家提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的“五行相生”,和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的“五行相克”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常见物质,是构成宇宙万物不可缺少的基本元素。②本:本源,根源。数:天数,天理。③仁:仁爱。义:应该遵守的道义。④礼:礼仪,礼节。智:有才智,晓事理。信:诚实守信。⑤五常:仁、义、礼、智、信这五种道德法则。常:常规,准则。⑥紊:紊乱,改变。

  译文金、木、水、火、土被称为“五行”,这些“五行”是构成宇宙的基本物质。五行相生相克,一切本有规则。仁、义、礼、智、信,这五种为人处世的原则被称为“五常”,这“五常”要遵守,不容紊乱违背。

  原文稻粱菽(shū)①,麦黍(shǔ)稷(jì)②,此六谷,人所食。马牛羊,鸡犬豕(shǐ)③,此六畜,人所饲。

  注释①粱:似粟而大,有青、黄、白三种,俱可酿酒,其性凉,故称粱,又叫小米。菽:大豆,也泛指豆类。②黍:黏谷子,去皮后北方称作黄米子。稷:一种谷物,古代对其形态记载解释不同,可泛指粮食作物。③豕:猪。

  译文水稻、小米、大豆、小麦、黍子、高粱,合称为六谷,是人类食用的主要粮食作物。马、牛、羊、鸡、狗、猪,这六种动物叫六畜,是人类家家饲养的家畜。

  原文曰喜怒,曰哀惧,爱恶(wù)欲①,七情具②。匏(páo)土革③,木石金④,丝与竹⑤,乃八音⑥。

  注释①恶:厌恶,憎恨。欲:欲望,贪恋。②七情:喜、怒、哀、惧、爱、恶、欲合称七情。具:具备。古人认为七情六欲是与生俱来人人具有的感情。③匏:匏瓠(hù),属于葫芦类,古人用来制作匏笙、匏琴等乐器。土:瓦器,这里指陶制吹奏乐器埙(xūn),上有一到三五个不等的音孔。革:皮革,这里指鼓一类的革质乐器。④木:指柷(zhù)一类的木质打击乐器。柷:形状如方形漆桶,古代雅乐开始时击之。石:指磬(qìnɡ)一类玉石制作的敲击乐器。金:指锣、钟、钲(zhēnɡ)、钹(bó)等金属制作的乐器。⑤丝:指琴、瑟(sè)、琵琶等丝弦类乐器。竹:指笛子、排箫一类吹管乐器。⑥八音:匏、土、革、木、石、金、丝、竹合称“八音”,是中国古代乐器的统称。

  译文高兴、生气、悲伤、恐惧、喜爱、讨厌和贪恋叫做“七情”,这是每个人生下来就具备的。匏笙、陶埙、皮鼓、木柷、石磬、金钟、琴瑟、笛箫乐器,八类统称“八音”。

  原文高曾祖①,父而身②,身而子,子而孙。自子孙,至玄曾③,乃九族④,人之伦⑤。

  注释①高:高祖,曾祖父的父亲。曾:曾祖,祖父的父亲。祖:祖父。②父而身:从父亲到自己。③玄:玄孙,自己以下第五代。曾:曾孙,孙辈的孩子,自己以下第四代。④九族:九代,即高祖、曾祖、祖父、父、自己、子、孙、曾孙、玄孙共九世。⑤伦:指尊卑老幼的秩序。古人特别看重家族延续、血缘血统关系。

  译文由高祖父生曾祖父,曾祖父生祖父,祖父生父亲,父亲生我,我生儿子,儿子再生孙子。孙子再接下去,就是曾孙和玄孙。从高祖父到玄孙这九代人称为“九族”,传宗接代,延续繁衍不停。

  原文父子恩①,夫妇从②,兄则友③,弟则恭④。长幼序⑤,友与朋⑥,君则敬⑦,臣则忠,此十义⑧,人所同。

  注释①恩:恩情,有情义。②从:顺从,和顺。封建伦理关系中注重父权,认为妻子顺从丈夫,家庭就能和顺。新式家庭则强调男女平等。③友:友爱。④恭:恭敬。⑤长幼序:指年长和年幼之间要有尊卑次序。⑥友与朋:古人将有共同志向者称作“友”,有同样德行者称作“朋”,后来则总称朋友。⑦敬:敬重,尊重。⑧义:指应当遵守的道德伦理关系和行为准则。

  译文父子间重恩情,丈夫和妻子之间要相互顺从,哥哥要爱护弟弟,弟弟要尊敬哥哥。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君主应该尊重他的臣子,臣子们须对君主忠心耿耿。前面提到的十项准则:父慈、子孝、夫和、妻顺、兄友、弟恭、朋信、友义、君敬、臣忠,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

  原文凡训蒙①,须讲究②,详训诂(ɡǔ)③,明句读(dòu)④。为(wéi)学者⑤,必有初⑥,小学终⑦,至四书⑧。

  注释①训蒙:指对幼童的启蒙教育。训,训诫,教导。蒙,蒙昧,无知。②讲:讲解。究:追根究底,彻底弄清楚。③详:细说,使完全明白。训诂:解释古书中词句的意义,也叫“训故”、“故训”。④句读:文章中应当停顿的地方,完整的句子为“句”,句子中较短的停顿为“读”,后代称作标点。⑤为学:进行学习,做学问。⑥初:指刚开始学习。⑦小学:古代八岁入小学,学习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礼、乐、射、御、书、数等文化基础知识和事亲敬长的道理。南宋著名教育家、思想家朱熹编有以此为内容的童蒙读本《小学》一书,影响较大。⑧四书:朱熹把《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本书合在一起,称为“四书”,并为之作章句集注。从元代开始,《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各级学校必读书,也是士子参加科举考试求取功名的必读之书。

  译文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必须讲解义理、考究实事,把每个字都讲清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每一个求学的人,都要打好坚实的基础,把“小学”(指研究文字、训诂、音韵的学问)里的知识学透了,才能够去读“四书”,即《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

  原文《论语》者①,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②。《孟子》者③,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注释①《论语》:孔子学生辑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思想的一本书,共有二十篇。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②善言:有启迪的言论。③《孟子》:书名,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为,讲述道德仁义等儒家思想。总共七篇,其核心内容是宣扬道德和仁义。

  译文儒家经典《论语》共有二十篇,它是由孔门弟子辑录而成的,记载了孔子一生的嘉言高论。《孟子》这本书是孟轲及其弟子所作,全书共七篇。讲的主要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方面的问题。

  原文作《中庸》①,子思笔②,中不偏③,庸不易④。作《大学》⑤,乃曾子⑥,自修齐⑦,至平治⑧。

  注释①《中庸》:儒家重要经典,原是《礼记》中的一篇,作者为孔子的孙子孔伋,战国初思想家。②子思:孔伋字子思。③中不偏:“中”的意思是不偏不倚。④庸:平常。易:改变。“中庸”是说个人修养要做到平和适度,力求和谐,社会也能由此安定。⑤《大学》:原为儒家经典《礼记》中的一篇,南宋理学大家朱熹将其与《中庸》《论语》《孟子》一起编为《四书》。⑥曾子:名参(前505-前432),字子舆,孔子的著名弟子,春秋时代鲁国人。朱熹认为《大学》大体为曾子所著,但也可能是其后学写定。⑦修:修身。齐:整治。⑧平:指平定天下。治:治理邦国。《大学》书中强调品德修养,指出先要修养自身品性,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才能治理好邦国,并最终做到平定天下。

  译文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子思。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教育人们待人接物,处理事情要至公至平、至真至正、无太过、无不及。写成《大学》的是曾参,这本书从修身养性、整治家庭讲起,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结束。

  原文《孝经》通①,四书熟,如六经②,始可读。诗书易③,礼春秋④,号六经,当讲求。

  注释①《孝经》:儒家经典之一,孔子所著以明孝道之书。论述封建孝道、宗法思想。但也有人认为是孔门后学所著。②六经:指儒家的六部经典《诗经》《尚书》《礼经》《易经》《乐经》《春秋》。今《乐经》已失传,或认为《乐》非独自成书,而是包括在《诗经》《周礼》之中。③诗:《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保存了古代诗歌305首。书:《尚书》,我国最早的历史典籍,是上古历史文献和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相传是由孔子编选成书。易:《周易》,也称《易经》,通过八卦形式,推测自然和社会的变化,相传是周人所作。④礼:《礼经》,指儒家经典《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周礼》,亦称《周官》,搜集周王室及战国时代统制、社会制度并添附儒家政治理想汇编而成,据传是周公所作,实应为战国时代作品。《仪礼》据说是孔子采集周代流传下来的礼俗而编辑成书,全书十七篇,内容包括士冠、乡饮、聘礼、丧服、祭祀等基本礼仪,是历代制定封建礼制的重要依据。《礼记》原是解释《仪礼》的资料汇编,内容多采自先秦旧籍,为西汉戴圣所编,世称《小戴礼记》。另有西汉戴德辑本,称作《大戴礼记》。后代“六经”中的“礼”,一般指《仪礼》(一说指《周礼》)。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籍整理删定而成的一部编年体史书。

  译文弄明白了《孝经》的道理,熟记“四书”之后,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文化典籍。《诗经》《尚书》《易经》《礼记》《春秋》,再加上一部《乐经》被称为“六经”,这是中国古代儒家的重要经典,我们应当仔细阅读和研究。

  原文有《连山》①,有《归藏》②,有《周易》,三易详③。有典谟(mó)④,有训诰(ɡào)⑤,有誓命⑥,《书》之奥⑦。

  注释①《连山》:书名,相传为伏羲氏所作,又称《连山易》。②《归藏》:书名,相传为黄帝作,又称《归藏易》。③三易:《连山易》《归藏易》《周易》三部古代易书合称“三易”,也叫“易经”。详:详尽,知详。指掌握了“三易”也就弄懂了以“卦”的形式解释宇宙、人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④典:《尚书》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典章制度。谟:《尚书》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大臣谋士为君王建言献策的事迹和言辞。⑤训:《尚书》文体之一,主要记载贤臣劝诫和训导君王的言辞。诰:《尚书》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君王发布的政令通告。⑥誓:《尚书》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君王出师征伐时誓师的文辞。命:《尚书》文体之一,主要记载君王对大臣的训令。⑦《书》:指《尚书》。奥:深奥难懂。因为《尚书》渊源久远,语言古今迥异,所以连唐代大文学家韩愈都感叹其“诘(jí)屈聱(áo)牙”,艰涩拗口。

  译文人们所说的“三易”,具体是指伏羲氏的《连山》、黄帝作的《归藏》,再加上《周易》,研究了这三种《易经》,就能了解万物变化的规律。《尚书》载典章制度、谋略、君臣言行、政令、征伐誓言、训令,文辞深奥微妙,不容易读懂。

  故事链接

  1.祖莹学《诗》《书》

  祖莹,字元珍,北魏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人。八岁的时候能够背诵《诗》《书》,十二岁时是中书监的学生。他喜欢学习,迷恋读书,日日夜夜地学习,父母害怕他会生病,禁止他,但是依然不能够使他停下来读书。他经常偷偷地在暗地里藏着蜡烛,赶走童仆,等到父母睡着之后,点燃蜡烛读书。他用衣服遮盖窗户,害怕漏光被家里人发觉。因为这件事情他的声誉更加被传开了,里里外外的亲属都叫他“圣小儿”。他特别喜欢写文章,中书监的高允每次感叹说:“这个孩子的才能不是大多数人能够达到的,最终会大有作为的。”当时中书博士张天龙在讲解《尚书》时,学生们都聚集来听,祖莹在夜里读书疲倦,天亮了后老师催促着讲课,十分急切,于是他错拿了住在同一个房间的学生赵郡李孝怡的《曲礼》卷就去听课了。博士教学严厉,他不敢再回去,于是就在前面行礼,背诵多篇《尚书》,不遗漏一个字,让在座的李孝怡非常吃惊。后来,祖莹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得到高祖重用,任职作为太学学士。

  原文我周公①,作《周礼》,著六官②,存治体③。大小戴④,注《礼记》⑤。述圣言,礼乐备⑥。

  注释①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姬旦,西周初年著名政治家,曾助武王灭商。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周公摄政辅佐成王。②六官:周公根据当时需要,将官制分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六种,讲述周代典章制度。《周礼》讲述了周公制定的这六种官制,据说为周公所著,实际上系成书于战国,故其中也含有战国的相关内容。③存:保存并使后人知晓。治体:国家政治体制。④大小戴:指西汉儒家学者戴德、戴圣叔侄。⑤注《礼记》:《礼记》是战国秦汉间儒家言论,特别是关于礼制方面的言论汇编,它有两种辑录本,由戴德辑录的称《大戴礼记》,由戴圣辑录的称《小戴礼记》。《小戴礼记》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东汉郑玄为之作注,唐孔颖达为之作疏。⑥备:齐全,详尽。

  译文周公撰写了《周礼》这部著作。共有六章,记载了周朝六大官职以及国家的政体组成情况。戴德和戴圣各自搜录整理并且分别注释了《礼记》著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它们记述圣贤们的言论,使礼仪典章制度完备起来。

  原文曰《国风》①,曰《雅》《颂》②,号四诗③,当讽咏④。

  注释①《国风》:又称“风”,包括《周南》《召南》《邶风》《鄘风》等共十五个诸侯国与地区的一百六十首诗歌,大多为周代各地的民间歌谣,是《诗经》三百篇中最富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篇章。②雅:分《大雅》《小雅》两部分。《大雅》是诸侯朝会时的乐歌,共三十一篇;《小雅》大部分是贵族聚会宴飨时的乐歌,有七十四篇。颂:朝廷、诸侯、贵族们宗庙祭祀时的乐歌,分《周颂》《商颂》《鲁颂》三部分,共四十篇。③四诗:指《风》《大雅》《小雅》《颂》。一说是指《风》《雅》《颂》《南》(《周南》《召南》合称),这里指《诗经》。④讽咏:吟诵。咏:有节奏地声调抑扬地唱诵。

  译文《诗经》分《风》《大雅》《小雅》《颂》,所以《诗经》号称“四诗”,应当击节吟诵。

  原文《诗》既亡,《春秋》作,寓褒贬①,别善恶。三传(zhuàn)者②,有《公羊》③,有《左氏》④,有《梁》⑤。

  注释①寓:寄托,隐含。褒贬:评论好坏。以上是说随着周朝衰落,《诗经》为代表的礼制文化崩溃,于是孔子依据鲁史整理修订《春秋》。这是一部编年体史书。所记起于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十四年,凡二百四十二年。叙事极简,对历史人物和事件往往寓有褒贬而不直言,这种写法后被称为“春秋笔法”。②三传:是解释《春秋》的三部书,即《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③《公羊》:即《公羊传》,全称《春秋公羊传》或《公羊春秋》,旧题战国时公羊高撰,但唐人考证,为西汉前期人所作。最初为口头传授,到汉景帝时,才由公羊高的五世孙公羊寿和其弟子胡毋生整理成书。④《左氏》:即《左传》,全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丰富的历史资料。⑤榖梁:即《榖梁传》,全称《春秋榖梁传》或《榖梁春秋》。旧题战国时榖梁赤撰。初仅口述流传,西汉时才成书,有晋范宁注,唐杨士勋疏。

  译文后来由于周朝的衰落,《诗经》大义沦丧,所以孔子就编撰了《春秋》这部史书,在这本书中隐含着对现实政治的褒贬以及对各国善恶行为的区分辨别。“三传”就是注释和解释《春秋》的三本著作,即《春秋公羊传》《春秋左氏传》和《春秋榖梁传》。

  原文经既明①,方读子②,撮(cuō)其要③,记其事。五子者,有荀扬④,文中子⑤,及老庄⑥。

  注释①经:指儒家经典。②子:诸子百家著作。③撮:撮取,选择归纳。要:要点,要旨。④荀:指荀子(约前313-前238),名况,字卿,因避西汉宣帝刘询讳,因“荀”与“孙”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称孙卿。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时人尊称“荀卿”。曾三次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今山东兰陵)令。其著作《荀子》对儒家思想有所发展,提倡性恶论,常被与孟子的性善论比较。扬:指扬雄(前53—公元18),字子云。西汉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郫县友爱镇)人,西汉官吏、学者。少好学,为人口吃,博览群书,长于辞赋。年四十余,始游京师,以文见召,献《甘泉》《河东》等赋。成帝时任给事黄门郎。王莽时任大夫,校书天禄阁,著有《法言》《太玄》《方言》等。⑤文中子:隋代王通。其子福郊、福畴拟《论语》辑录王通语录的书称《中说》,亦称《文中子》。⑥老:老子,姓李名耳,又称老聃,春秋时期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中国古代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祖。庄:庄子(前369-前286),名周,字子休,宋国蒙(今安徽蒙城,又说河南商丘)人。做过宋国地方漆园吏。庄子是我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原系楚国公族,楚庄王后裔,后因乱迁至宋国,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然其文采更胜老子,代表作《庄子》被尊崇者演绎出多种版本,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和“清静无为”。

  译文这些儒家经典都已经读熟了,然后才可以去读诸子百家的书。读诸子的书必须选择要点来读,并且要记住每件事的本末因果。诸子百家中,有五个人很重要,他们是战国时期的荀子、西汉的扬雄、隋代的文中子(王通),以及春秋时期的老子、战国时期的庄子,他们所写的书,便称为“子书”。

  原文经子通,读诸史,考世系①,知终始②。自羲(xī)农③,至黄帝④。号三皇⑤,居上世⑥。

  注释①考:考究,考据。世系:帝王家族世代相承的脉系。②终始:指王朝盛衰兴亡及原因。③羲:伏羲氏,与神农氏、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还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相传正月十六为伏羲氏生日,我国甘肃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节。农:神农氏,别名“五谷帝仙”,是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继伏羲之后,神农氏是又一个对中华民族颇多贡献的传说人物。他发明了农耕技术而号神农氏,因以火德王,又称炎帝。不过关于神农氏是否就是炎帝这个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议。④黄帝:轩辕黄帝为中华民族始祖,人文初祖,中国远古时期部落联盟首领。少典之子,本姓公孙,长居姬水,因改姓姬,居轩辕之丘(在今河南新郑西北),故号轩辕氏,出生、创业和建都于有熊(今河南新郑),故亦称有熊氏,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他因首先统一中华民族的伟绩而被载入史册。他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造舟车,发明指南车,定算数,制音律,创医学等,在此期间有了文字。黄帝居五帝之首,有嫘祖、嫫母等四位夫人。⑤三皇:传说中的三位远古帝王,这里指伏羲、神农、黄帝。⑥上世:远古时代。

  译文儒家经典书籍和诸子的书通晓了以后,再读史书。读史书时必须要考究各朝各代的承继关系,明白他们盛衰的原因,了解这些历史大事的来龙去脉。伏羲氏、神农氏和黄帝被尊为“三皇”,他们是远古时代的三个勤政爱民、非常伟大的帝王。

  原文唐有虞(yú)①,号二帝,相揖逊(xùn)②,称盛世。夏有禹③,商有汤④,周文武⑤,称三王。

  注释①唐:唐尧,传说中父系氏族社会部落联盟领袖。相传他曾设官掌管时令,制定历法。有虞:虞舜。②揖逊:禅让王位。传说唐尧对虞舜进行了三年考核后,推选舜继任为部落联盟领袖。舜继位后,又选拔治水有功的禹为继任人。③禹:传说中夏后氏的部落领袖,奉舜命治理洪水十三年,顺通江河,兴修水利,舜死后继任为部落联盟领袖。④汤:又称成汤、大乙等,商王朝的建立者。⑤周文武:周文王和周武王。文王为商末周族领袖,姬姓,名昌,曾遭商纣王囚禁。统治期间,国势逐渐强盛。其子武王,名发,西周王朝的建立者。

  译文唐尧和虞舜也是著名的古代帝王,被称为“二帝”。尧年纪大了,就把帝位传给了才德兼备的舜,在两位帝王治理下,天下太平,人人称颂为太平盛世。夏朝的开国君主是禹,商朝的开国君主是汤,周朝奠基人周文王和开国君主是周武王。这几个德才兼备的君王被后人称为“三王”。

  故事链接

  1.尧的故事

  尧,我国古代帝王,五帝之一。名叫放勋,尧是他的谥号,《谥法》上说:“翼善传圣曰尧”。尧生于丹陵,后来迁于祁地,所以称尧为伊祁氏,尧以祁为姓。

  尧在位,设置谏言之鼓,让天下百姓能尽其言;立诽谤之木,让天下百姓攻击他的过错。他治天下五十年,问:天下治与不治?百姓爱戴自己与否?左右不知,朝野不知。他于是微服访于民间,有一位老人含着食,鼓着腹,敲着土地唱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古诗称作《击壤歌》。

  尧帝开创了帝王禅让之先河,在位七十年,认为儿子丹朱不成器,决定从民间选用贤良之才。尧问四方诸侯首领:“谁能担负起天子的重任?”四方诸侯首领说:“有个单身汉,在民间,叫虞舜。”于是,尧微服私访,来到历山一带,听说舜在田间耕地,便到了田间。看见一个身材魁伟、体阔神敏的青年,聚精会神地耕地,犁前驾着一头黑牛、一头黄牛。奇怪的是,这个青年从不用鞭打牛,而是在犁辕上挂一个簸箕,隔一会儿,敲一下簸箕,吆喝一声。尧等舜犁到地头,便问:“耕夫都用鞭打牛,你为何只敲簸箕不打牛?”舜见有老人问,拱手以揖答道:“牛为人耕田出力流汗很辛苦,再用鞭打,于心何忍!我打簸箕,黑牛以为我打黄牛,黄牛以为我打黑牛,就都卖力拉犁了。”尧一听,觉得这个青年智慧且有善心,对牛尚且如此,对百姓会更有爱心。尧与舜在田间谈了一些治理天下的问题,舜的谈论明事理,晓大义,非一般凡人之见。尧又走访了方圆百里,人们都夸舜是一个贤良之才。尧便决定试一试舜。尧把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让两个女儿观其德;把九个男儿安排在舜周围,让九个男儿观其行。把舜放进深山之中,虎豹毒蛇都被他驯服了。舜头脑清醒,方向明确,深山之中不迷失,很快就走了出来。尧先让舜在朝中做虞官,试舜三年后,让舜在尧的文庙拜了尧的先祖,尧便让舜代其行天子之政。

  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

  2.舜的传说

  舜的父亲是个糊涂透顶的人,人们叫他瞽叟(ɡǔsǒu),就是瞎老头儿的意思。舜的生母早死了,后母很坏。后母生的弟弟名叫象,傲慢得没法说,瞽叟却很宠他。舜生活在这样一个家庭里,待他的父母、弟弟都挺好。所以,大家认为舜是个德行好的人。尧听说后挺高兴,决定先把舜考察一下。他把自己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给舜,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那后母和弟弟见了,又是羡慕,又是妒忌,和瞽叟一起用计,几次三番想暗害舜。

  有一回,瞽叟叫舜修补粮仓的顶,想把舜烧死。舜在仓顶上一见起火,想找梯子,梯子已经不知去向。幸好舜随身带着两顶遮太阳用的笠帽。他双手拿着笠帽,像鸟张开翅膀一样跳下来。笠帽随风飘荡,舜轻轻地落在地上,一点也没受伤。瞽叟和象并不甘心,他们又叫舜去淘井。舜跳下井去后,瞽叟和象就在地面上把一块块土石丢下去,把井填没,想把舜活活埋在里面,没想到舜下井后,在井边掘了一个孔道,钻了出来,又安全地回家了。象不知道舜早已脱险,得意洋洋地回到家里,跟瞽叟说:“这一回哥哥准死了,这个妙计是我想出来的。现在我们可以把哥哥的财产分一分了。”说完,他向舜住的屋子走去,哪知他一进屋子,见舜正坐在床边弹琴呢。象心里暗暗吃惊,很不好意思地说:“哎,我多么想念您呀!”舜也装作若无其事,说:“你来得正好,我的事情多,正需要你帮助我来料理呢。”以后,舜还是像过去一样和和气气对待他的父母和弟弟,瞽叟和象也不敢再暗害舜了。

  3.大禹治水

  尧在位的时候,黄河流域发生了很大的水灾,庄稼被淹了,房子被毁了,老百姓只好往高处搬。不少地方还有毒蛇猛兽,伤害人和牲口,人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辛。尧召开部落联盟会议,商量治水的问题。他征求四方部落首领的意见:派谁去治理洪水呢?首领们都推荐鲧(ɡǔn)。尧对鲧不大信任。首领们说:“现在没有比鲧更强的人才啦,你试一下吧!”尧才勉强同意。

  鲧花了九年时间治水,却没有把洪水制服。因为他只懂得水来土掩,造堤筑坝,结果洪水冲塌了堤坝,水灾反而闹得更凶了。舜接替尧当上部落联盟首领以后,亲自到治水的地方去考察。他发现鲧办事不力,就把鲧杀了,又让鲧的儿子禹去治水。禹四处考察研究,总结经验,改变了他父亲的做法,用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把洪水引到大海中去。他和老百姓一起劳动,戴着箬帽,拿着锹,带头挖土、挑土,累得磨光了小腿上的毛。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引到大海里去,地面上又可以供人种庄稼了。

  禹新婚不久,为了治水,到处奔波,多次经过自己的家门,都没有进去。有一次,他妻子涂山氏生下了儿子启,婴儿正在哇哇地哭,禹在门外经过,听见哭声,也狠下心没进去探望。

  当时,黄河中游有一座大山,叫龙门山(在今山西河津县西北)。它堵塞了河水的去路,把河道变得十分狭窄。奔腾东下的河水受到龙门山的阻挡,常常溢出河道闹水灾。禹到了那里,观察好地形,带领人们开凿龙门,把这座大山凿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样,河水就畅通无阻了。后代的人都称颂禹治水的功绩,尊称他是大禹。

  舜年老以后,也像尧一样,物色继承人。因为禹治水有功,大家都推选禹。舜死后,禹就继任了部落联盟首领。

  这时候,已到了氏族公社后期,生产力发展了,一个人生产的东西,除了维持自己的生活,还有了剩余。氏族、部落的首领们利用自己的地位,把剩余产品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变成氏族的贵族。有了剩余的产品,部落和部落之间发生战争,捉住了俘虏,不再把他们杀掉,而把他们变成奴隶,为贵族劳动。这样,就渐渐形成奴隶和奴隶主两个阶级,氏族公社开始瓦解。

  由于禹在治水中的功绩,提高了部落联盟首领的威信和权力。传说禹年老的时候,曾经到东方视察,并且在会稽山(在今浙江绍兴一带)召集许多部落的首领。去朝见禹的人手里都拿着玉帛,仪式十分隆重。有一个叫作防风氏的部落首领,到会最晚。禹认为怠慢了他的命令,把防风氏斩了。看得出来,那时候的禹已经从部落联盟首领变成名副其实的国王了。禹原来有个助手叫做皋陶(ɡāoyáo),曾经帮助禹治理政事。皋陶死后,皋陶的儿子伯益也做过禹的助手。按照禅让的制度,本来是应该让伯益做禹的继承人的。但是,禹死以后,禹所在的夏部落的贵族却拥戴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位子。

  这样一来,氏族公社时期的部落联盟的禅让制度正式被废除,变为王位世袭的制度。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出现了。

  原文夏传子①,家天下②,四百载③,迁夏社④。汤伐夏⑤,国号商,六百载,至纣亡⑥。

  注释①夏传子:夏禹开始将王位传给儿子,不再选贤禅让。②家天下:天下成为一个家族所有。③四百载:从夏禹开始到夏王朝灭亡共四百三十余年。④迁:迁移,改变。这里指王朝覆灭。社:社稷,指国家政权。⑤伐:讨伐。商汤任用贤臣伊尹执政,不断积聚壮大力量,最后一举灭夏,夏朝末代暴君桀出逃而死。⑥纣:纣王,商朝末代国君,荒淫暴虐。从商汤立国到周武王灭商,纣王自焚而死,共计六百四十余年。

  译文从夏禹王开始夏王朝的每一个帝王都把帝位直接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从此天下就成为一个家族所有的了。四百多年后,夏朝的统治结束。汤率领大军推翻了夏朝的统治,建立了商朝。商朝统治了六百年,到了纣王时灭亡。

  故事链接

  1.成汤见伊尹

  商汤去见伊尹,叫彭氏的儿子给自己驾车。彭氏之子半路上问商汤说:“您要到哪儿去呢?”商汤答道:“我将去见伊尹。”彭氏之子说:“伊尹,只不过是天下的一位普通百姓。如果您一定要见他,只要下令召见他即可,这在他已蒙受恩遇了!”商汤说:“这不是你所能知道的。如果现在这里有一种药,吃了它,耳朵会更加灵敏,眼睛会更加明亮,那么我一定会喜欢并努力吃药。现在伊尹对于我国,就好像良医好药,而你却不想让我见伊尹,这是你不想让我好啊!”于是叫彭氏的儿子下去,不让他驾车了。

  2.汤灭夏

  夏朝末年,商部落逐渐强大,眼见夏桀暴虐,失去民心,汤决心灭夏。桀担心汤势力壮大而威胁自己,便将汤召入夏都,囚禁在夏台。商族人送给桀以重金,并贿赂桀的亲信,使汤获释归商。

  汤的妻子有个陪嫁奴隶,名叫伊尹,汤差使他在厨房干活。伊尹很有才能,为了让汤发现自己,故意有时把菜做得很可口,有时却或咸或淡。有一次,汤就此事责问他,他就趁机向汤谈论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见解。汤大为惊奇,知道他是一个贤才,就免除了他奴隶的身份,任为右相。自此,在伊尹的谋划下,汤积极准备灭夏。

  汤以仁厚收揽人心,争取人民的支持,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见一人在树上挂起一张网并喃喃自语说:“不论天上来的,还是地面来的,凡是从四面八方来的鸟,都飞进网里来。”汤对他说:“你太过分了吧,怎么可以这样网尽杀绝呢!你撤掉三面,留下一面的网就可以了。”那人依言照办。汤祝告道:“鸟儿啊,你们愿意往左的就往左,往右的就往右,只有不听我话的鸟儿,才飞进网里来。”汤网开三面、恩及禽兽的事传开后,人民都称赞他对待百姓宽厚仁慈,纷纷拥护,汤的势力进一步壮大起来。

  汤历数夏桀的暴虐无道,号召夏的附属小国背弃桀,归附于商。对不听他劝告者,就先后出兵攻灭,如葛、韦、顾等夏朝属国,以剪除桀的羽翼。商汤越战越强,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汤还迁都于亳,以此为前进的据点,准备最后攻灭夏朝。夏桀陷于孤立的境地。汤还采纳伊尹的建议,停止朝贡夏朝以试夏桀的实力。桀命令九夷族发兵征讨商,这说明桀还能调动九夷族的兵力,汤和伊尹就马上请罪,恢复向夏桀的进贡。

  一年后,九夷族忍受不了桀的残暴统治,纷纷叛离,使桀的力量大为减弱,汤和伊尹见时机成熟,就由汤召集部众,出兵伐夏,在鸣条(今河南封丘东)一举攻灭了夏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商朝,定都亳。

  汤建立商朝后,减轻征赋,鼓励生产,安抚民心,使商的势力扩展至黄河上游,成为又一个强大的奴隶制王朝。汤为部落首领十七年,建商后称王十三年,病死。

  3.武王伐纣

  商朝最后一个国王是商代的第三十二位帝王子辛,也叫“帝辛”,“纣王”并不是正式的帝号,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恶谥,意思“残又损善”。据正史所载,商纣王博闻广见、博学多才、思维敏捷、身材高大、膂力过人。他曾经攻克东夷,把疆土开拓到我国东南一带,开发了长江流域。殷商末年,它有两个主要的敌手:西部的周方国及东部的夷人部族(甲骨文里被称作“人方”)。

  这个时候,活动在渭河流域的姬姓周部落逐渐强大起来,首领周武王姬发正在积极策划灭商。他继承父亲文王遗志,重用姜尚等人,使国力增强。当商的军队主力远在东方作战,国内军事力量空虚之时,周武王联合各个部落,率领兵车300辆,虎贲(卫军)3000人,士卒45万人,进军到距离商纣王所居的朝歌只有70里的牧野(今河南淇县西南),举行了誓师大会,列数纣王罪状,鼓励军队同纣王决战。

  周文王在完成灭商大业前夕逝世,其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他即位后,继承其父遗志,遵循既定的战略方针,并加紧予以落实: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与诸侯结盟,向朝歌派遣间谍,准备伺机兴师。

  当时,商纣王已感觉到周人对自己构成的严重威胁,决定对周用兵。然而这一拟定中的军事行动,却因东夷族的反叛而化为泡影。为平息东夷的反叛,纣王调动部队倾全力进攻东夷,结果造成西线兵力的极大空虚。

  自此,武王姬发韬光养晦、励精图治,他派人刺探殷商的动静,探子回到岐周禀报说:“殷商大概要出乱子了。”武王说:“乱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邪恶的人胜过了忠良的人。”武王说:“还不是时候。”那人又去刺探,回来禀报说:“它的混乱程度加重了。”武王说:“达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贤德的人都出逃了。”武王说:“还不是时候。”那人又去刺探,回来禀报说:“它的混乱很厉害了!”武王说:“达到什么程度?”那人回答说:“老百姓都不敢讲怨恨不满的话了。”武王说:“啊!”赶快把这种情况告诉太公望,太公望回答说:“邪恶的人胜过了忠良的人,叫作暴乱;贤德的人出逃,叫作崩溃;老百姓不敢讲怨恨不满的话,叫作刑法太苛刻。它的混乱达到极点了,已经无以复加了。”

  大约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军队和商纣王决战,于牧野一战功成,而这时商王的大军远在东南,无力援手。牧野之战的商军,并非商王朝的精锐之师,而是临时武装起来的奴隶和囚徒,临时凑了十七万人开向牧野。可是这些纣王的军队刚与周军相遇时,就掉转矛头引导周军杀向纣王。结果,纣王大败,连夜逃回朝歌,眼见大势已去,只好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完全占领商都以后,便宣告商朝的灭亡。

  原文周武王,始诛纣(zhòu)①,八百载②,最长久。周辙东③,王纲坠④。逞干戈⑤,尚游说(shuì)⑥。

  注释①诛:诛杀。武王继承文王遗志,会合西南各族起兵伐纣,取得牧野大捷,纣王兵败自焚。②八百载:自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立国,至公元前256年周赧(nǎn)王被秦昭王所灭,周朝共立三十四王,八百余年。③周辙东:指周平王将国都镐(今陕西西安沣河以西)东迁至洛邑(今河南洛阳)。辙:这里指代车,意思是搬迁。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杀,次年平王东迁,历史上称平王东迁前为西周,以后为东周。东周又可分为春秋、战国两个时期。④王纲:王朝的统治。坠:衰落。⑤逞干戈:炫耀武力。指诸侯纷纷称王称霸。⑥尚游说:谋士、政客凭借口才劝说各国诸侯采纳他们的计策主张。尚:崇尚。

  译文周武王起兵灭掉商朝,杀死了纣王,建立周朝。周朝延续了八百多年,统治的时间最为长久。自从周平王把都城迁到东边的洛阳后,周朝的纲纪和法度就开始衰落了。诸侯国炫耀武力,时常发生战争,而游说之士也开始大行其道,纷纷向诸侯国君宣扬自己的政治主张。

  故事链接

  1.牧野之战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河南省孟津县)。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周武王亲率战车300乘,虎贲(精锐武士)3000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同年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联军于2月26日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河南省辉县西北)折而东行。27日清晨,周武王庄严誓师,历数子辛的种种暴行,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期清明。”

  子辛惊闻周军来袭,因此时商军主力远在东南地区,无法即时征调,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根据《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诗经·大明》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逸周书·克殷》记载: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商军迅速崩溃。子辛见大势已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子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

  2.平王东迁

  西周末年,周王朝已经到了油尽灯枯之时,礼崩乐坏,王室衰微。荒淫残暴的周幽王宠信褒姒,任用佞臣虢石父。幽王为了讨褒姒欢心,废除太子宜臼,驱逐申后,并烽火戏诸侯,只为博得美人一笑。国人异常愤怒。申后的父亲申侯于是与西夷犬戎的蛮荒部落联合,共同举兵进攻周幽王。周幽王众叛亲离,举烽火征兵,却没有一个诸侯愿意前来救驾,于是被乱兵杀死在骊山下。诸侯们遂共立故太子宜臼为王,是为平王。

  西夷犬戎不仅杀死周幽王,也把京都(镐京)抢掠一空,申侯没有想到联合缯、西夷等蛮荒部落的后果就是引狼入室。为了逃避犬戎的连年骚扰,加之镐京已经残破不堪,不能为都,平王决定向东迁都洛邑,他盘算着洛邑在天下中心,代表着天子仪表,当年周公曾经在洛邑修筑了宫殿,本来是天子巡视诸侯的时候用的,现在正好派上用场,也不用重新花费人力财力,岂不是一举两得!

  但是,周平王这个念头遭到了朝中很多大臣的反对,他们都说:镐京左边有函谷关,右边有蜀的险要地势,有山的险峻崔嵬作屏障,还有沃野千里,水草丰美,这是天下形胜之地,而洛阳虽然地势平坦,但是开阔的地形没有任何天然屏障,如果有敌人打来,那将是四面受敌,这正是我们先祖建都镐京而不选洛邑的原因啊!何况现在战事刚结束,百废俱兴,您应该励精图治,节俭开支,休养生息才是。只有国家富强了,才不怕西夷等蛮荒部落的侵扰,您一味躲避,是躲不了的呀。

  周平王不听,坚持迁都。公元前770年,在郑、秦、晋等诸侯的护卫下,平王迁都洛邑,史称“东周”。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平王东迁”。平王东迁以后,的确避免了西夷等部落的连年侵扰,而且洛阳也更适合发展农业生产,没有西北关中一带的年年干旱。但迁都并没能挽救衰微的周王室,平王在位五十余年,尽管设法抑制诸侯的崛起,但是周王室却像将要倾塌的大厦,已经无法挽救,而齐、楚、秦、晋则慢慢开始强大。整个国家的实际权力,也已经掌握在了诸侯的手中。

  原文始春秋①,终战国②,五霸强③,七雄出④。嬴(yíng)秦氏⑤,始兼并⑥,传二世⑦,楚汉争⑧。

  注释①春秋:指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这段时期,因鲁国编年史《春秋》而得名。②战国:指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段历史时期,因当时各诸侯国间连年战争而得名。③五霸:五个春秋时代的霸主。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庄王。一说指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吴王阖闾。④七雄:战国时代七个强国,齐、楚、秦、燕、赵、魏、韩。⑤嬴秦氏:秦国国君嬴姓,所以秦也称嬴秦,这里指秦始皇嬴政。⑥兼并:并吞。秦王嬴政十年间先后消灭了其余战国六强,于公元前221年建立了秦王朝,并自称始皇帝。⑦二世:秦始皇儿子,名胡亥,继承始皇为二世皇帝。⑧楚:楚霸王项羽。汉:汉王刘邦。争:争权。秦传至二世,天下又乱,最后形成楚汉相争的局面。

  译文东周开始于春秋时期,结束于战国时期。春秋时的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和楚庄王争夺霸主地位,称为“五霸”;战国时齐国、楚国、燕国、韩国、赵国、魏国、秦国七个诸侯国割据一方称雄,称为“七雄”。秦王嬴政掌握权力,把其他六个诸侯国都灭掉了,建立了统一的秦朝。秦始皇的帝位只传到秦二世胡亥,天下又开始大乱。最后,形成楚霸王项羽和汉王刘邦争夺天下的局面。

  故事链接

  1.千古一帝秦始皇

  秦始皇(前259—前210),首位完成中国统一大业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后人称之为“千古一帝”。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出生于赵国(今河北省邯郸市),故氏赵(先秦时期,姓氏并未统一,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故秦始皇叫赵政)。公元前247年,即秦始皇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朝政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公元前238年,即秦始皇21岁时在故都雍城举行了成人加冕仪式,从此正式登基“亲理朝政”,除掉吕、嫪等人,重用李斯、尉缭,自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大业,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定都咸阳。秦王嬴政自认为自己的功劳胜过之前的三皇五帝,给自己起名“皇帝”。一生中有功也有过,与汉武帝并称为“秦皇汉武”。

  2.刘邦斩蛇

  刘邦,秦末沛县丰邑人。早年任沛县泗水亭长时,奉命押送一批劳工去骊山为秦始皇修筑陵墓,途中许多劳工趁机脱逃。刘邦暗想即使到达骊山,劳工也都逃光了,无法交差。于是在芒砀山泽前休息进食,晚上释放所有的劳工说:“你们各自逃生去吧!我从此也逃亡去了。”劳工中有十几位壮士见刘邦宽宏大度,豪爽义气,便愿意追随他。

  晚上,刘邦喝了不少酒,乘着酒兴继续赶路。月色苍茫,小径蜿蜒。在逃往芒砀山泽的小路上,走到前面的人忽然惊叫一声,忙回头向刘邦报告:“前面有一条大蛇挡道,请绕道而行吧!”刘邦醉意蒙眬,朗声大笑道:“英雄豪气,所向披靡,区区一蛇,安敢挡吾道路?”说话间,拨开众人,仗剑前行,果见一巨蛇横卧路中,摇头摆尾。刘邦正欲用剑砍去,只见那白蛇道:“我乃贵为天子,焉游四海,诛秦平分天下。”刘邦不允,白蛇道:“你斩吧,你斩我头,我乱你头,你斩我尾,我乱你尾。”刘邦酒壮英雄胆,说:“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尾,把你从中间一刀两断。”说罢一剑下去把白蛇斩为两段,顿时蛇血喷溅,染红了土地,至今这里长出的草还是红的。白蛇化作一股青气飘荡空中,喊道:“刘邦还吾命来!刘邦还我吾命来!”刘邦道:“此处深山野林怎还你命,待到平地准还你命来。”刘邦贵为天子,金口玉言,后来王莽篡权杀了汉平帝,把四百年的汉室分成两半。传说王莽乃是白蛇投世,至此也算还了刘邦所许之愿。此乃后话。

  刘邦斩蛇之后,继续前行,又行数里,酒劲上涌,醉卧道旁。

  第二天早上,有人经过斩蛇之处,见一老妪痛哭不已,问道:“你为什么痛哭?”老妇人道:“我儿子被人杀了。”行人问道:“是谁杀的?”老妇人道:“我儿子本是白帝子,在此化蛇挡道本是向赤帝子讨封而来,却被赤帝子杀了。”老妇人说完就不见踪影。这人来到刘邦一群人跟前,把他所见到的讲了一遍,刘邦听后内心大喜,认为自己就是赤帝子,更加坚定了反秦起义的决心,沛县弟子听说后都愿意归附他。刘邦先隐藏于芒砀山泽中,后又返回沛县,杀了县令,被拥立为沛公,扯旗造反。经过楚汉争霸,终于登上了帝王的宝座。

  原文高祖兴①,汉业建,至孝平②,王莽(mnɡ)篡③。光武兴④,为东汉,四百年,终于献⑤。

  注释①高祖:汉高祖刘邦。兴:兴起。刘邦打败项羽,于公元前202年称帝,建立西汉王朝。②孝平:汉平帝,在位仅五年便被王莽毒杀,西汉灭亡。③王莽:汉元帝皇后侄,以外戚掌权。后毒死平帝,于公元8年篡夺政权代汉称帝,改国号为“新”。④光武:东汉光武帝刘秀。公元23年王莽新朝被绿林农民起义军所灭。公元25年刘秀称帝重建汉朝,史称“光武中兴”。⑤献:汉献帝,东汉末代皇帝。公元220年东汉灭亡。

  译文汉高祖刘邦打败了项羽,建立汉朝。汉朝的帝位传到了孝平帝时,就被王莽篡夺了。光武帝刘秀打败王莽,恢复国号为汉,他复兴的汉朝被称为东汉。西汉和东汉一共延续四百多年,到汉献帝的时候灭亡。

  原文魏蜀吴①,争汉鼎②,号三国,迄(qì)两晋③。宋齐继④,梁陈承⑤,为南朝⑥,都(dū)金陵⑦。

  注释①魏:公元220年曹丕取代汉献帝于洛阳称帝,国号魏,史称曹魏。蜀: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吴:公元222年孙权在建业(今江苏南京)称吴王,229年称帝,史称孙吴、东吴。魏、蜀、吴三国鼎立,历史号称三国时期。②鼎:传国宝器,象征国家政权、江山社稷。③迄:到。两晋:西晋和东晋的合称。公元265年司马炎代魏称帝,都洛阳,是谓西晋。西晋灭亡后,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江苏南京)重建政权,史称东晋。④宋:公元420年刘裕代晋称帝,建都建康,国号宋,史称刘宋,以区别后来的赵宋。齐:公元479年萧道成代宋称帝,国号齐,史称南齐。⑤梁:公元520年萧衍(yǎn)代齐称帝,国号梁,史称萧梁。陈:公元557年陈霸先代梁称帝,国号陈。⑥南朝:自刘裕建宋到陈为隋灭,历经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⑦都金陵:南朝四代皆建都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南京古称建业、建康、金陵等名。

  译文东汉末年,魏国、蜀国、吴国争夺汉朝的天下,形成三国相争的局面,这段历史被称为“三国”,一直延续到西晋和东晋两个时代。东晋王室南迁以后,不久就衰亡了,长江以南先后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统称为“南朝”,它们的国都皆建在金陵。

  原文北元魏①,分东西②,宇文周③,与高齐④。迨(dài)至隋⑤,一土宇⑥,不再传⑦,失统绪⑧。

  注释①北:北朝。元魏:北魏。公元386年北方鲜卑族拓跋珪(guī)称王,国号魏,建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后孝文帝迁都洛阳,改姓“元”,所以历史上也称北魏为元魏。②分东西: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和西魏。③宇文周:北周。公元557年宇文觉代西魏称帝,建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国号周,史称北周。因皇室姓宇文,故也称宇文周。④高齐:北齐。公元550年高洋代东魏称帝,建都邺(今河北临漳西南),国号齐,史称北齐、高齐。北朝的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政权与南朝一直对峙,历史上称为南北朝时期。⑤迨:等到,及。隋:公元581年杨坚代北周称帝,国号隋,史称隋文帝。⑥一:统一。土宇:天下。⑦不再传:隋朝于二代皇帝炀帝时亡国,社稷不再传续。⑧统绪:一脉相传的系统。指帝位世代传承。

  译文与“南朝”政权同时存在的,统治北方的王朝是“北朝”。北朝最先兴起的是元魏王朝,北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到了隋朝,国家又实现了统一,但是隋朝的帝位没有传上两代,很快就灭亡了。

  原文唐高祖①,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②。二十传③,三百载④,梁灭之⑤,国乃改。

  注释①唐高祖:李渊,原为隋朝太原留守,封唐国公,起兵反隋,攻克长安。公元618年隋朝灭亡,他在关中称帝,国号唐。②国基:国家基业。③二十传:唐朝共传二十帝。④三百载:自公元618年至907年,唐朝统治近三百年。⑤梁:公元907年朱温篡唐称帝,建都汴(今河南开封),国号梁,史称后梁。

  译文唐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最后隋朝灭亡,他战胜了各路的反隋义军,取得了天下,创立了大唐王朝的基业。唐朝总共传了二十位皇帝,统治了近三百年。最后被后梁王朝灭掉,国号才有改变。

  故事链接

  1.李渊开国

  隋炀帝杨广是一个非常残暴、好大喜功的皇帝。他即位的第一年,就征发百万士卒修造通济渠,改造邗沟,前后花了六年的时间开凿大运河。同时,他还营建东都洛阳,大兴土木,每月平均都有两百万人在工地上劳动。他发动了三次征发高丽的战争,沉重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千千万万的人民流离失所,背井离乡。隋朝末年,隋炀帝变得更加骄奢淫逸,人民靠树皮、野菜充饥,甚至出现人吃人的现象。

  隋炀帝的暴政导致了农民起义的爆发,当时有人劝李渊起兵反隋,李渊是一个非常谨慎又善于洞察时局的人,他觉得隋朝“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农民起义刚刚发展,力量相对薄弱分散,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如果现在就起兵反叛,将来的结局如何,难以预料。于是李渊没有考虑起兵的意见。又过了两年,农民起义仍然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有一个叫夏侯端的人再次找到李渊,他说:现在天下大乱,只有您才能平复这混乱的局势,所以您应该站出来,起事推翻隋炀帝,安抚百姓,保全社稷呀!李渊听了,虽然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但仍然按兵不动。一年后,隋朝的混乱局面还是没有得到扭转,民不聊生,又有一个叫唐俭的人劝李渊起兵。李渊听后,仍表示会认真考虑唐俭的建议,却还是迟迟不采取行动。其实在李渊看来,隋朝统治势力虽然衰减,但不可小觑,贸然起兵必然一败涂地。李渊从大业九年开始,一直隐忍,苦等到大业十三年,足足过了四年的时间,这时全国农民起义已经全面爆发,天下百姓都希望快点能推翻残暴的隋朝统治,而农民起义军中的李密、窦建德、杜伏威等已经在江都前线牵制了隋军的主力,隋炀帝也在江都指挥作战。李渊觉得起义的时机到了。他抓住这个战机,利用长安军事力量空虚之时,乘虚而入,直取长安,如同一把尖刀插入了隋朝的腹地,以最小的代价夺取了长安。当时隋炀帝还在江都跟李密等农民起义军激战,而胜利的果实却被李渊轻易地揽入囊中。

  然而李渊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没有急于称帝,反而把年仅十三岁的杨侑推为皇帝,而自己既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又避免了担上谋反窃国的罪名,还能打着安定王室的幌子公开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这一石三鸟之计,正是李渊老谋深算的结果。公元618年,也就是李渊“挟天子”的第二年,杨侑禅位,李渊登基称帝,国号“唐”,史称唐高祖。李渊从起义到建国,仅仅花了一年的时间。

  历史上有人认为唐高祖李渊有些“优柔”,因为他在起兵反隋问题上,前前后后等待徘徊了四年,没有他儿子李世民干脆。其实李渊并不优柔,也不是在反与不反这个问题上迟疑才拖延起义时间。他只是静静地在等待对自己最有利、把握最大的时机,一旦这个时机到来,他立刻行动,毫不迟疑。所以王夫之赞扬李渊说:人人都说唐朝之所以夺得天下,是当时的秦王李世民有雄伟的智略,他为唐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却不知道唐高祖李渊的审慎、持重、韬光养晦,也是他的儿子李世民比不上的。

  原文梁唐晋①,及汉周②,称五代③,皆有由④。炎宋兴⑤,受周禅⑥。十八传⑦,南北混⑧。

  注释①梁:后梁。唐:后唐。公元923年沙陀部人李存勖(xù)灭后梁称帝,建都洛阳,国号唐,史称后唐。晋:后晋。公元936年沙陀部人石敬瑭勾结契丹灭后唐称帝,建都汴,国号晋,史称后晋。②汉:后汉。公元946年契丹灭后晋。次年沙陀部人刘知远趁机称帝,建都汴,国号汉,史称后汉。周:后周。公元951年,郭威代后汉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后周。③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中国北方的短暂朝代的合称。④由:缘由。⑤炎宋:公元960年赵匡胤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河南开封),为区别于南朝刘宋,史称赵宋。赵宋尊崇五行中的火德,故亦称炎宋。⑥受周禅:赵匡胤原官后周殿前都点检,掌握兵权。960年他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废除后周恭帝,篡位登基。禅:是说周恭帝禅让出帝位。《三字经》出自宋人之手,“禅让”不过是宋人避讳之言。⑦十八传:宋代共历十八帝。⑧南北混:公元1126年金兵攻入汴京,北宋亡。宋室南渡,建都临安(今浙江杭州),史称南宋。两宋先后与北方辽、金、西夏、蒙古互相攻伐混战,局势纷乱。

  译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和后周五个朝代的更替时期,历史上称作五代,这五个朝代的更替都有着一定的原因。宋太祖赵匡胤接受了后周禅让的帝位,五行属火的宋朝兴起。由于北方的少数民族南下侵扰,结果形成了南北混乱的局面,宋朝又分为北宋和南宋,传了十八代帝王。

  故事链接

  1.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唐末五代,掌握兵权的武将篡位的数不胜数,赵匡胤也用同样的方法发动政变,做了皇帝,他生怕下面的将领们仿效他,又发动兵变夺权,所以他非常忌讳掌握兵权的武将。登基的第二年,宋朝局势已经稳定,赵匡胤立刻解除了禁卫军重要将领的兵权,取消了殿前都检点的官职,并不再设置此职位。石守信是赵匡胤的结拜兄弟,赵匡胤为此网开一面,只留下了石守信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掌握禁军。谋士赵普并不赞同皇帝的做法,他对皇帝说:“纵观唐末以来数十年乱世,朝代更替,兵甲不休,都是因为君主羸弱,臣子权重,所以皇上您应该没收有实权的这些武将的精兵武器,免除他们的军权,给他们丰厚的钱财土地,让他们享有安逸的生活,那么天下就会安宁了。就算石守信没有谋反之心,万一有一天他的属下也把一件黄袍在他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披在他身上了,那时怎么办呢?”赵匡胤听了如梦初醒,没等赵普把话说完,立刻说:“你不用再说了,我已经知道该怎么办了!”

  过了几天,宋太祖赵匡胤就宴请结拜兄弟石守信及其他握有军事实权的官员。宴会上饮酒酣畅淋漓之时,太祖屏退左右随从,对石守信等人说:“没有你们的鼎力相助,我就没有今天啊,我非常感激大家对我的恩德,没齿难忘。然而做皇帝也不是万能的,也有难处,完全没有当初我当殿前都点检的快乐,现今我从早到晚没一天睡过安稳觉。”石守信等人问道:“陛下在烦恼什么呢?”太祖笑笑说:“这不是摆在眼前吗?占居天子之位,谁不想做啊。”石守信等人听了,吓得趴在地上,惶恐地叩头说道:“陛下明鉴啊!我等绝无此心!”太祖说:“虽然在座诸位并无此心,但你们的部下将领谁不想青云得志?如果有一天,他们也将黄袍披在你们的身上,即便你们不想,也是身不由己了。”石守信等人头也不敢抬,哭泣着说:“臣等愚昧无知,根本没有想到这一步,只望陛下怜悯,给我们指条生路。”太祖这才说:“人生如白驹过隙,在有生之年,应该以求富贵为主,自己纵情欢乐,并且积累财富,也让子孙不受贫困之苦,你们何不舍掉兵权,置办田产,囤积金银珠宝,购买歌童舞女,这样及时行乐,以终天年,也不枉来人间一遭!我们君臣之间互不猜疑,这样不也是很好的吗?”石守信等人听后,磕头拜谢说:“陛下对我们关爱备至,如同我们的再生父母啊!”于是,第二天石守信一行都自称有病不能朝见拜谒,请求太祖解去他们手中兵权。赵匡胤在酒宴中,不费吹灰之力,便收回了兵权。

  2.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是北宋著名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他二十岁就中了进士,得到了欧阳修的赏识,连续做了几任地方官,政绩都不错。王安石生活的北宋王朝,土地被大官僚、大地主兼并,他们剥削农民,掠夺财富,民不聊生,所有的田租都被官僚和地主占有了,政府也收不到田租。北宋政府的财政收入不能保障,但支出却成倍增加。尽管每年付给辽和西夏大量的金银财物,但仍不能阻挡他们侵扰边境的步伐。宋朝重用文官,贬斥武将,常常调换武将的任职地方,使得士兵和上级联系并不紧密,有的士兵甚至根本不认识自己的上级领导,而上级军官也对自己的士兵不是很熟悉,因此宋军在防守边境的战争中连连失利,丧失了大片土地。

  在国家日趋衰落之际,二十岁的宋神宗即位了。他看到国家的积贫积弱,想用改革来挽救国家衰颓的局面,但朝中老臣大都年事已高,根本不想再吃力不讨好地折腾变法了。因此神宗心有余而力不足。宋神宗身边有个官员叫韩维,时常对时政提出一些个人见解,神宗觉得他很有才华,十分欣赏他,韩维却说:“皇上,其实这都不是我的想法,这是我的朋友王安石给我说的。”宋神宗非常高兴,觉得终于寻觅到一个合乎自己心意的臣子了,于是,他立刻把王安石调到了京城做官。王安石一到京城,宋神宗就叫他单独进宫谈话。神宗问他:“你认为治理国家,该从哪儿着手?”王安石回答道:“皇上,我认为改革旧的法度,必须从建立合乎时宜的新法制开始。”宋神宗听了很高兴,要王安石回去写个详细的改革方案。王安石当天晚上挥笔写了洋洋洒洒几万字的意见书,第二天呈递给了神宗。宋神宗非常认同王安石的观点,变法改革的意志更加坚定了。公元1069年,宋神宗把王安石提升为副宰相,为了推行变法,又任用了一批年轻的官员,并且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新法的机构,变法改革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包括:青苗法、农田水利法、免役法、方田均税法等,涉及农业、水利、兵役、税费、土地、户口等许多和民生息息相关的问题。新法改革时弊,对巩固北宋王朝的统治、增加国家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也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许多朝臣的反对。

  有一次,宋神宗问王安石:“外面人都在议论,说我们不怕天谴,不听百姓的舆论,不守祖宗的规矩,你怎么看呢?”

  王安石坦然回答说:“陛下勤政爱民,这就是防止天谴了。陛下征询众人的意见,这就是照顾到舆论了。再说,不是每个人提出的意见都正确,只要我们做的合乎道理,又何必怕他人议论。至于祖宗老规矩,本来就不是固定不变的。”虽然王安石非常地坚定,但宋神宗反而动摇起来。

  公元1074年,河北大旱,一连十个月没下雨,百姓没有吃的,流离失所。有一个官员把一幅“流民图”献给宋神宗,说旱灾是新法遭受天谴和人祸同时造成的,要求神宗把王安石撤职。宋神宗看了这幅流民图,心乱如麻,夜不能寐。神宗的祖母曹太后和母亲高太后也在神宗面前哭哭啼啼,说天下被王安石搞乱了,逼神宗停止新法。

  王安石眼看新法就要胎死腹中,愤而辞职。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当宰相。刚过了几个月,天上出现了彗星。朝臣们都认为是不吉利的预兆。一些保守派又趁机攻击新法。宋神宗再次犹豫了。第三年(公元1076年)春天,王安石不得不万念俱灰地辞去宰相职位,变法改革在众口铄金之下就这样失败了。

  3.宋徽宗玩物丧志

  我们常常用“玩物丧志”来形容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有害的事情,就会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但是如果没有把握好度,就是书法和绘画这种高雅的艺术也会成为一个人“丧志”的载体。

  宋徽宗赵佶是中国帝王中艺术天分数一数二的皇帝。他自幼聪敏,展现出过人的艺术才华,长大后更是乐之不疲,山水、人物、花鸟、墨竹都十分精通,书法方面取法薛稷和黄庭坚加以改变,自创“瘦金体”,独步天下,直到今天也没有人能够超越。他在书法、绘画、文学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他为了一心一意钻研书法绘画,却将国事丢在一边,使得蔡京、朱劬、王黼、李彦、童贯、梁师成(时称“六贼”)专权,民间也发生了方腊、宋江起义。但宋徽宗仍不知悔改,日日沉迷在书画的世界中,无心上朝听政,即使勉强来到殿上,象征性地与臣子们见个面,便匆匆跑往睿思殿写字习画。他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临摹宫内所藏的十七位名家的传世佳作,书法越来越好,但是朝政治理却越来越懒散。

  宋徽宗不仅喜欢艺术,他还喜欢蹴鞠,是个名副其实的“球迷”。北宋时期,京城开封流行两种球类活动,一种叫“蹴鞠”,和现在的足球基本一样。另一种是“击鞠”,或叫“击球”,是骑在马身上用球杖打的球。当时,在京城开封,蹴鞠这种踢球活动最受人们的喜爱。宋太祖和宋太宗特别喜欢蹴鞠,但仅仅作为日常休闲消遣活动。宋徽宗赵佶却不一样,他仿佛是个做什么事都喜欢沉迷其中的人,他不亲自踢球,但尤其喜欢看球,为此专门成立了一支皇家专用的球队,这也许是世界上第一支拿国家工资的职业足球队。宋徽宗规定,每年在他过生日的这一天,文武百官祝寿之后,皇宫里的球队都要进行足球比赛,以满足他看球赛的欲望。可笑的是,徽宗在政治上昏庸无能,对于在球场上踢球的运动员,他也是胡乱发号施令。当时徽宗眼前的一个佞臣高俅,就是因为踢球踢得好,很讨皇帝欢心,高俅为了让蹴鞠比赛更加刺激,给皇帝建议说:皇上,光踢球没意思,我们要赏罚分明才能激起球员们的拼搏精神,这样的比赛才激烈好看。我建议赢球的一队可以得到皇上您的赏赐,而输球一队的队长当然要受罚,这个受罚方式嘛,就挨鞭子抽或者用黄白粉涂脸吧!徽宗听了哈哈大笑,立刻采纳了高俅的建议。

  书法、绘画、蹴鞠这些有益于普通人身心的高雅艺术和运动,被国君疯狂追逐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北宋的亡国。在风云递变的历史中,一个王朝需要的是一个雷厉风行的统治者,而不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风流皇帝。如果赵佶是普通人,那他会是一位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才子。但他是一个王朝的君主,这些“玩物”对统治一个国家来说,是不必要的。元代史学家脱脱感慨道:从古自今,玩物都会令一个国家的君主失去本该有的志向气度,很少有君主在“玩物”的浸淫下不亡国的,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宋徽宗了。所以后代君主必须引以为戒啊。

  4.文天祥与《正气歌》

  文天祥是南宋末著名的民族英雄,他从小立志报国,中了状元以后,在南宋朝廷任职。

  元朝发动了对南宋的战争。元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给百姓们带了极大的灾难。南宋朝的文武大臣大都贪生怕死,不敢抵抗,元军很快打到了南方,离南宋首都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不远了。朝廷慌忙下令,让各地的官兵到京城保护皇帝。

  当时文天祥正在赣州(在今江西省)做知府,听到京城危急,他果断地卖掉了家产,把换来的钱作为军费,招兵买马,组织队伍。几天的工夫,就征集了一万多人。文天祥带领军队,浩浩荡荡赶往京城而去。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刚到临安不久,朝廷就决定投降元军,已经投递了请降表。南宋朝廷最终投降了元军,皇帝和许多官员都当了俘虏,被押送去北方。文天祥也被押在一条大船上,要被送到元朝大都(今北京市)去。文天祥一心要拯救国家,就和随从们商量着想法逃走。他费尽千辛万苦逃出虎口,又回到南方。这时候,原先宋朝的一些大臣又拥立了个新皇帝。文天祥找到他们,领导着各地义军,开始了抗元斗争。他们转战福建、江西、广东各地,打了不少胜仗。可是元军太强大了,宋军又太软弱了。不久,文天祥抗元失败,被元军俘虏。

  公元1279年初,元朝水军押着文天祥,准备攻打宋军在大海中的最后一块阵地。这一天,船队经过珠江口的零丁(又写作伶仃)洋,文天祥站在船头,望着波涛汹涌的大海,想起自己起兵抗元的经历,心情十分激动。他回到船舱,提笔写下了《过零丁洋》,这首诗成为几百年来人们传颂不绝的好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灭亡了,文天祥被押到大都。

  之后的三年,文天祥面对来自同僚、亡国之君、亲人的游说,始终不改其志。他以一身浩然正气,在监狱里写下了传唱千古的《正气歌》。诗中提到了历史上众多矢志不渝的爱国志士如齐太史、苏武、张巡等,赞美了他们的美好品质,并坚定地表明了自己以他们为榜样,决不降敌的信念。

  公元1283年,元朝皇帝忽必烈亲自召见文天祥,劝文天祥说:“我知道你是个人才,不忍心杀你。只要你用对宋朝的心来对待我,我愿意封你当宰相。”文天祥毫不犹豫地回答:“我是宋朝人,宋朝亡了,就应该为国尽忠。降顺别国,不是我的意愿。”元世祖沉默了一会儿,又说:“如果你不愿当宰相,做别的也行啊!”“我什么官都不愿做,我只愿一死!”文天祥从容地说。元世祖没办法,只好下令处决文天祥。第二天,文天祥被押到刑场上,万余市民纷纷聚集在街道和刑场,为他设祭送行。临刑前,元朝的官员问文天祥:“你现在反悔,还可以免死。”文天祥面不改色地回答:“死就死,还有什么话说!”他问身边的人:“哪边是南方?”南方,是原来宋朝的土地。文天祥整了整衣服,向着南方跪下,拜了几拜,从容地说:“我报国至此了!”

  年仅四十七岁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就这样英勇就义了。他死后,人们从他的衣带中取得一首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意思就是说,孔子教导成仁,孟子赞同取义,只有把道义做到极致,才能达到仁德的高度。我们读圣贤之人的著作,是为了学什么东西呢?不就是这个仁义的道理吗?从今以后,我再也没有什么可惭愧的了。

  原文辽与金①,帝号纷②,迨灭辽,宋犹存③。至元兴④,金绪歇⑤。有宋世,一同灭⑥。并中国⑦,兼戎狄⑧。九十年⑨,国祚(zuò)废⑩。

  注释①辽:公元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938年契丹改国号为辽,是中国北方与北宋长期对峙的王朝。金:公元1115年女真族完颜阿骨打创建的朝代,建都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1125年灭辽,次年灭北宋。②帝号纷:指辽、金纷纷建国称帝。③宋犹存:辽被金灭时,北宋仍存在。后宋室南渡,南宋又存在一百五十三年。④元: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国,陆续攻灭西辽、西夏、金、大理等国。1271年忽必烈定蒙古国号为元。⑤金绪歇:元朝兴盛,金的事业功绩渐渐削弱停息。绪:功业,世系。歇:停止。⑥一同灭:金与南宋同样是被元所灭。⑦并中国:公元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灭掉南宋统一中国,建都大都(今北京市)。并:吞并。⑧兼:兼并。戎狄: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称谓。⑨九十年:自元世祖公元1271年定蒙古国号为元,到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元朝统治,共计九十八年。⑩国祚:帝位。废:废弃。此指亡国。

  译文北方辽人金人,纷纷建国称帝,到了金朝灭辽,南边的宋朝还存在着。直至元朝兴盛,金国的命运才渐渐削弱停息,南宋继金之后,同被元朝所灭。元朝统一中国,同时兼并戎狄,历时九十余载,之后元朝的国运也消失了。

  故事链接

  1.国祚短暂的元代

  辽太祖姓耶律,名阿保机,于唐德宗贞元元年称帝,国号契丹,后又改称辽。传了九主,到天祚帝,因宋朝联合金国灭辽国,但因宋弱而由金人独立灭了辽国。天祚帝四处逃窜,被金国将军娄室追上,活捉而去,不久将他杀死,辽亡,传九主,共二百一十年。

  金太祖姓完颜名阿骨打率领各部兵士攻西辽,大胜,于是称帝。最初国号女真,又改为金。金太祖的弟弟曾率兵攻陷汴京,捉徽、钦二帝北去。到哀帝时,宋、元联兵攻金,城破,哀帝自缢而死,金亡,传了十世,共一百一十七年。

  元太祖铁木真幼年丧父,其父也速该本是酋长,一旦亡故,部下叛离,孤儿寡母总遭人欺,但铁木真兄弟五人和睦相亲,凡事皆群力完成,待长大,势力渐成,收复各部,灭了乃蛮后称帝,自称成吉思汗。曾西征西域,孙子拔都更西征到欧洲、苏俄境内。到了成宗铁穆尔,灭西辽、金与宋,建立了拥有广大领土的蒙古帝国。

  宋亡元兴,这是汉民族中华第一次沦入外族的统治,过着被歧视的日子,加上蒙古兵凶狠如猛虎,百姓不堪其苦,日子一久,元朝气衰了,元顺帝又不理朝政,委政给铁穆尔,内外皆乱,以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

  北方诸将,自相争战,南方却出了一位吴国公朱元璋来,他广征人才,招募兵士,扫荡群寇,所经之地,秋毫无犯,人心相率归向,望风投诚,渐成气候,因此称帝。

  称帝之后,朱元璋下诏伐元,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连战皆捷,元顺帝无计可施,只得与后妃、太子妃向北逃亡,城破,元亡。元自太祖开国,至顺帝北奔,共计一百六十二年,自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原,至顺帝亡国,只八十九年。

  原文明太祖①,久亲师②,传建文③,方四祀(sì)④。迁北京,永乐嗣⑤。迨崇祯⑥,煤山逝。

  注释①明太祖:朱元璋,少时家贫,曾出家为僧。后参加元末义军,屡有战功,成为统帅。1368年推翻元朝统治,建立明朝,建都南京。②亲师:亲自率兵征伐。③建文:明惠帝,年号建文,朱元璋之孙朱允炆。④四祀:四年。建文帝在位仅四年。⑤永乐: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嗣:指继承帝位。朱棣是朱元璋的第四子,建文帝叔,封燕王,镇守北平(今北京市)。他不满太祖传位皇太孙,以平定变乱为借口,起兵攻陷南京,建文帝生死下落不明。朱棣夺取帝位,迁都北京。⑥崇祯:明思宗,年号崇祯。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杀死幼女、嫔妃后在煤山(今北京景山)自缢,明朝灭亡。

  译文明太祖朱元璋,统兵消灭元朝,传皇位给自己的孙子朱允炆,才四年就被其叔叔朱棣夺取。明成祖朱棣将国都迁到北京,年号永乐,到崇祯皇帝时,家国破碎,崇祯在北京煤山上吊自杀,明王朝灭亡。

  故事链接

  1.明朝江山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大明朝,年号洪武,建都在金陵(南京)。到了成祖时,把皇都迁到燕京,共传了十六世到崇祯皇帝。明朝宦官专权为乱,农民起义四起,其中李闯王更攻进京城,迫使崇祯帝自缢,明朝遂亡。

  朱元璋年幼家贫,投皇觉寺为僧,后四处行脚,吃尽苦头。

  元末盗贼蜂起,朱元璋乃投靠郭子兴麾下为亲兵。不久娶郭子兴义女马氏为妻,得助更多。朱元璋陆续招募了许多英才,渐成一股势力。郭子兴病逝,朱元璋被推举为主帅,南征北讨一十八年,剿平群寇,始成一统。待徐达攻陷元都,顺帝北遁,元亡,朱元璋下诏以应天府为南京,至此真正是明朝的天下了。

  明朝初建,朱元璋却滥杀功臣,太子标性仁恕,见朱元璋诛杀群臣,屡劝无效,遂忧郁而终。明太祖在位三十六年崩,传位给孙子建文帝。

  建文帝本是个优柔寡断的人物,对各地藩王常存疑忌,后听信侍臣谗说燕王棣智虑过人,将来恐怕生变,因此建议削减诸藩,逼使燕王抗命起兵南下,建文帝兵败出宫,奔云南出家,燕王在燕京即位,是为成祖。

  成祖起兵之前,多由宫中宦官来通风报信,以致成功。因此即位后,对宦官大肆封赏,还派宦官出使各地,侦察外情,且怀疑建文帝逃亡海外,因此派宦官郑和下西洋七次,表面上是宣扬国威,暗地里是为了寻找建文帝的下落。

  因成祖信任宦官,以致子孙因阉祸而亡国。如英宗宠信太监王振,以致有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也先掳去,后因景宗即位,也先知无利可图,双方议和才放还。不久英宗复辟,废景帝,自然也免不了一场屠戮。

  明武宗(正德皇帝)宠信太监刘瑾,刘瑾肆行排挤,他又统领东、西厂,作为他陷害群贤的机关。还为武宗建豹房,令其日夜纵乐,无暇理朝政,刘瑾方得无所忌惮,最后竟想谋反,幸及早发现,被磔死伏法。

  明世宗宠信严嵩,神宗宠魏忠贤,皆把国家弄得乌烟瘴气,明朝气运渐衰。

  明怀宗时张献忠、李自成造反,李自成自称闯王,攻入京城,致思宗崇祯帝进退无路,吊死在煤山,明朝亡,共传十六主,二百七十七年。

  李自成自立为帝,逼总兵吴襄写信给守山海关的儿子吴三桂,劝他来降,吴三桂回信说:“父亲不得为忠臣,子亦焉得为肖子。”表示不降,李自成怒杀吴襄。

  吴三桂为报君父之仇,于是请清兵入关,与李自成交战,李自成兵败逃亡。清世祖即帝位,从此中国又再次落入外族之手,直到辛亥革命,国父孙中山先生推翻清王朝,建立中华民国,成为五族一家的泱泱大国。

  原文清太祖①,膺(yīnɡ)景命②,靖(jìnɡ)四方③,克大定④。至世祖⑤,乃大同⑥,十二世⑦,清祚(zuò)终⑧。

  注释①清太祖:姓爱新觉罗,名努尔哈赤,公元1616年统一女真(满族前身),建立后金。他雄才大略,建八旗,创满文,在清朝的初期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子皇太极1636年改国号为清。②膺:承受。景命:上天授予王位之命,天命。③靖:平定。④克:能够。大定:大一统。此指统一女真各部。⑤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年号顺治。他六岁即位,由叔父多尔衮摄政。⑥大同:儒家所谓的理想社会。顺治元年(1644)清兵入关,击败李自成政权,建都北京。继而统一中国,建立所谓太平盛世。⑦十二世:自清太祖起清代共历十二帝。⑧祚:帝王之位,也指国运。终:止。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制度。

  译文清祖努尔哈赤,秉承上天授命,平定女真全境,完成开国重任。到了世祖福临,天下大同,清传至十二帝,以宣统帝退位告终。

  原文读史者,考实录①,通古今,若亲目②。口而诵,心而惟③,朝(zhāo)于斯④,夕于斯⑤。

  注释①实录:翔实可靠的记载。又“实录”为中国古代编年体史书之一种,中国自南朝梁开始,历朝历代都修有每个皇帝统治时的编年大事记《实录》,虽于事实多有忌讳,但资料丰富,常为修史者所依据。②亲目:亲眼所见。③惟:思考。④朝:早上。斯:这里。⑤夕:晚上。

  译文读史书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代记录的原始资料,了解古往今来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我们读书学习,既要开口大声诵读,又要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专注于此,才能真正学好知识。

  原文昔仲尼①,师项橐(tuó)②,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③,读《鲁论》④,彼既仕⑤,学且勤。

  注释①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今山东曲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者,被尊为“至圣先师”。②项橐:鲁国神童。据说他七岁时就教过孔子乐曲,十一岁时死去。③赵中令:赵普,北宋初年两朝宰相。中令:即中书令,宋代行政中枢中书省长官。赵普任中书令时仍手不释卷阅读《论语》,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名言。④《鲁论》:西汉初年鲁国人所传的《论语》。当时还有古文字写的《古论》和齐国人所学的《齐论》。⑤仕:做官。

  译文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七岁的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且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北宋时期的赵普担任着中书令的重要官职,但他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赵普在仕途上已经很成功了,依然这样勤奋地学习。

  故事链接

  1.孔子相师

  孔子说过,“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学而不知者”。即使是生而知之者还是要学习,有的人天分很高很聪明,但是不认真求学问,倚仗自己的天才胡作非为,就把自己给荒废了。孔子是圣人,也还是活到老学到老,他曾向七岁的项橐请教问题,给后人做了好榜样。

  项橐是春秋时期的神童,孔子曾经向他请教过问题,所以被后世尊为“圣公”。相传,孔子有一次与弟子们东游,车马行至齐地纪障城的时候,大道边上有几个戏耍的顽童,有一童子立于路中不动。子路见状,停车呵斥道:“小孩子怎么不让车呢?撞到你怎么办?”

  童子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通过?”孔子探身道:“城在何处?”童子说:“筑于足下。”孔子下车观看,果见小儿立于石子、瓦片摆成的“城”中。童子问:“是城让车马,还是车马让城?”孔子笑道:“好伶俐的童子!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

  小儿答道:“我叫项橐,年方七岁。请问您是哪一位?”孔子答道:“我是鲁国孔丘。”

  项橐惊道:“您就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那么我请教您三个问题,答得出来我就让城让路,答不出来就请绕城而过。”

  孔子觉得项橐小孩很有意思,于是笑道:“一言为定!”

  项橐说:“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

  孔子摇头说:“我还真的不知道。”项橐得意道:“我来告诉你,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

  项橐再问:“请问什么水没有鱼?什么火没有烟?什么树没有叶?什么花没有枝?”孔子答道:“江河湖海,水中都有鱼;柴草灯烛,是火就有烟;没有叶不成树,没有枝又哪里有花呢?”项橐听后晃着脑袋说:“不对,井水没鱼,萤火没烟,枯树没叶,雪花没枝。”

  项橐又问:“什么山上无石?什么车子无轮?什么牛无犊?什么马无驹?什么男人没有妻子?什么女人没有丈夫?”孔子逗他道:“啊呀,我还是不知道。”项橐又道:“土山无石,轿车无轮,泥牛无犊,木马无驹,神仙无妻,仙女无夫。”

  孔子心中实在是敬佩这个七岁的孩子,于是向项橐行礼,绕“城”而过。这就是后世传说的“项橐三难孔夫子”的故事。

  历史上确有孔子向项橐请教有关音乐问题的记述,“三难”则纯属传说故事。山东纪城碑廓镇东北八公里处有一山,名叫躲子山,传说项橐就是在此山避难时遇害的。

  项橐三难孔子的故事盛传之后,各国诸侯都派人打探项橐的住处,以便为我所用。为避祸项橐就藏到山里,但被吴国、齐国的武士发现了。两国武士为争夺项橐打斗起来,吴人看劫持不成就将项橐刺死了,其时项橐年仅十二岁。

  2.赵普夜读

  赵中令是指宋朝的赵普,他曾先后辅佐宋太祖、宋太宗,做到了掌理皇帝文书的中书令这个大官,白天处理国政,晚上仍然不忘研读《论语》。

  古人读书,有些是为了参加科举考试,希望考中进士,求得一官半职,而赵普已经做了那么大的官了,为什么还要读《论语》呢?

  有一天晚上,宋太祖赵匡胤因为有国家大事要和赵普商量,便来到赵普家中。看见赵普正在读《论语》,太祖很讶异地说:“《论语》小时候就读过了,为什么现在还读它呢?”

  赵普回答说:“《论语》中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以前我以半部《论语》助您平天下,现在以另外半部《论语》助您安天下。”

  由此可知《论语》是一本最为简要精粹,不可不读的好书,平民百姓读了可以修养身心,成为正人君子;官吏读了可以仁政治国,成为忠臣良相。

  这个故事主要是告诉我们,一个大官尚且如此虚心好学,何况我们普通人,怎能不更加勤学呢?

  原文披蒲编①,削竹简②,彼无书,且知勉。头悬梁③,锥刺股④,彼不教⑤,自勤苦。

  注释①披蒲编:西汉人路温舒家贫,在水泽边放羊时砍蒲草编成本册,当作书写文字的纸张。披:劈分。②削竹简:西汉人公孙弘幼贫,在竹林中放猪时将青竹削成竹片,向人借书抄在上面苦读。③头悬梁:汉朝人孙敬读书非常刻苦,晚上阅读时,他把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④锥刺股:战国人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来警醒自己。股:大腿。⑤不教:不用督促。

  译文西汉时,有个人叫路温舒的人,家里很穷,上不了学,把书借来抄在蒲草编成的席子上阅读;家境同样贫寒的公孙弘在为别人放猪时,将借来的《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学习。他们两人都因为家里贫穷,买不起书,却知道动脑筋,想办法,努力学习。东汉人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不让自己打瞌睡。战国的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痛大腿提神。他们学习时是不用别人督促的,全靠自己的勤奋与刻苦。

  故事链接

  1.苏秦刺股

  战国时期,苏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从小就一边帮助哥哥种田,一边学习。

  在学习期间,苏秦的生活是很艰苦的。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除了和同学张仪轮流把头发剪了去卖之外,还利用课余时间去帮助人家抄书。在抄书时,他常常发现一些有名的著作。他想把他们抄下来带回去仔细研究,可是,身边又没有带可以当作纸用的竹片。他就把那些文章用墨写在手掌和手臂上,晚上回到宿舍,再找来竹子,做成竹简,把它们誊写下来。他用这种办法抄了许多书。

  学习结束以后,苏秦曾到秦国去活动,希望由秦国来统一中国。但是,秦王没有采纳他的主张。这时,他已处于极度贫困之中,皮袄已经穿破了,钱也花完了,只好挑着行李,穿着草鞋,步行回家。从秦国到洛阳,有好几百里路。他忍着饥饿,跋山涉水,即使路途再艰辛,身体再虚弱,他也始终舍不得把书丢弃。

  苏秦回到家时,形容憔悴,家里人差一点认不出他来。苏秦外出读书,家里人本来就不乐意,现在看他狼狈归来,更瞧不起他。妻子对他不理不睬,嫂嫂不给他烧饭,连父母也不愿意答理他。

  在家人的非难面前,苏秦虽然感到很难过,但他并不气馁。他横下一条心,不管家里人怎样反对和阻拦,都要继续读书。白天,他坚持参加劳动;晚上,他刻苦读书。有时太疲倦了,昏沉沉地想睡觉,他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剧烈的疼痛使他清醒过来,他督促自己又继续学习。

  后来,苏秦身佩六国相印,成为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

  2.孙敬悬发

  “头悬梁”的是晋朝人孙敬。孙敬,字文质,汉代信都(今河北冀州)人。好学,后入洛阳,在太学附近一小屋安顿母亲然后入学。他曾采杨柳为简,加以编联,用来写经,这是历史上“辑柳”的典故。《太平御览》上记载:孙敬“好学,晨夕不休”,常年闭门谢客,攻读诗书,人称“闭户先生”。他苦读诗书,常常通宵达旦,困倦得眼皮都睁不开了,就弄根绳子把头发绑起来吊在房梁上。打盹垂头的时候,绳子拉一下头发就惊醒了,他就继续读下去。

  孙敬凭借其独特的“头悬梁”的苦读精神,终能通今博古、满腹经纶,成为晋时知名的大儒。后人对孙敬的苦读精神极为敬仰,并将此与战国时苏秦“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的故事并谈,用以教育孩童。

  原文如囊(nánɡ)萤①,如映雪②,家虽贫,学不辍(chuò)③。如负薪④,如挂角⑤,身虽劳,犹苦卓⑥。

  注释①囊萤:晋朝人车胤家贫买不起灯油,他捉来许多萤火虫装在纱袋里照亮夜读。②映雪:晋朝人孙康贫苦,冬夜借助积雪的反光读书。③辍:停止。④负薪:汉朝人朱买臣靠砍柴为生,挑柴时将书放在柴草担上边走边读。⑤挂角:隋朝人李密给人家放牛,他把书册挂在牛角上,一边放牛一边读书。⑥苦卓:刻苦自强。卓:卓越,不同一般。

  译文比如晋朝人车胤(yìn),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灯来读书。还有孙康,冬天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苦读。他们两人家境都很贫苦,读书学习却从未中断。像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一边挑着柴担一边读书。隋朝的李密,放牛时把书挂在牛角上,一边走一边看。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已经很劳累了,却依然在刻苦学习。

  故事链接

  1.“囊荧”“映雪”

  “囊荧”、“映雪”的典故说的是晋朝的车胤和孙康刻苦学习的故事。他们虽然家境贫寒生活艰苦,却能立志苦读,没有因为读书的条件差就停止学习。唐朝李渤有诗说:“次兄一生能苦节,夏聚流萤冬映雪。”说的就是此二人的事迹。

  车胤,字武子,晋代南平(今湖北公安市)人,他的祖父车浚,三国时期做过东吴的会稽太守。因灾荒请求赈济百姓,被昏庸的吴主孙皓处死,此后车胤的家境就一贫如洗了。车胤立志苦读,太守王胡之曾对他的父亲车育说:“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因家中贫寒,晚上看书没钱买油点灯,他就捉些萤火虫放在纱布缝制的袋子里面,借着萤火虫发出的微弱灯光苦读。

  在他父亲的指导下,车胤后来终于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一生中做过吴兴太守、辅国将军、户部尚书等官职。唐朝杨弘贞、杨番、蒋防都著有《荧光照学赋》,均是谈车胤之事。

  孙康,晋代京兆(今河南洛阳)人,晋秘书监孙盛的曾孙、长沙太守孙放之孙。孙康幼时酷爱读书,常常感到时间不够用。他想夜以继日地攻读,可此时家道中落,没钱买油点灯。一到天黑,便没有办法读书了。特别到了冬天,长夜漫漫,他有时辗转很久难以入睡。实在没有办法,只好白天多看书,晚上躺在床上默诵。

  一天夜里,他一觉醒来忽然发现从窗外透进几丝白光。开门一看,原来下了一场大雪,大地闪闪发光使他眼花缭乱。孙康心中一动,映着雪光可否读书呢?他急急忙忙跑回到屋里,拿出书来对着雪地的反光一看,果然字迹清楚,比昏黄的油灯要亮得多!

  整个冬天,孙康都夜以继日地苦读,从没有中断过。孙康砥砺求进,终于学有所成,成为晋代很有名望的学者,南朝宋景平年间官至尚书左丞相,封德阳县侯。

  2.买臣负薪

  汉朝的朱买臣年轻时家贫,靠着上山砍柴维持生活。他砍柴的时候,把书放在树下读,担柴回家的时候,则把书悬在担头上,一面诵读着回家。

  他的妻子崔氏受不了这种贫苦的生活,想要改嫁,买臣劝他说:“我五十岁的时候,就可以显达了,你暂且忍耐不要烦恼。”崔氏不听,竟然要了一纸休书后自己再嫁了。但朱买臣并未气馁,仍然读书不辍。

  崔氏改嫁后不到五年,买臣在汉武帝朝中做了官,担任会稽太守,上任时穿着官服,仆从前呼后拥,车马纷纷。当他回家祭祖时,经过崔氏旁边,崔氏看见了,想要与买臣破镜重圆,买臣就对她说:“我当初劝你不要改嫁,你再三不从,如今看见我荣耀了,却想再认我为夫。你去拿一盆水来,倒在马前,若你收得起来,我就收你为妻。”崔氏自知不可能,羞愧得撞死在马前,买臣将崔氏埋在池边,在墓前题上“羞墓”二字。

  3.李密挂角

  隋朝的李密,家贫替人放牛,但他一心好学,常常在放牛时读书。一次,他想出一个翻书的好办法,将书本挂在牛角上,一手抓着牛缰绳,一手翻着书页,边走边读。这情形正巧被路过的当朝宰相杨素看到了,很称赞他。后来李密学有所成,跟着杨素办事,做到了蒲山公,成为隋朝出色的人物。他曾作了一篇檄文,诉说隋炀帝十大罪状,激起国人对炀帝的愤慨。

  原文苏老泉①,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②,宜早思。

  注释①苏老泉:苏洵,别号老泉,宋代著名文学家。二十七岁才发奋读书,与长子苏轼、次子苏辙合称“三苏”,同列唐宋八大家内。②尔:你,你们。小生:青少年。

  译文北宋文学家苏洵,号老泉,小时候不想读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像苏老泉上了年纪,还是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你们这些小孩子啊,更应该早点觉悟,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故事链接

  1.苏洵发愤

  宋朝眉州人苏洵字明允,号老泉,他生有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他们三个人的文章、学问都很好,被后人称为“三苏”,占了唐宋八大家之三。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主要在苏洵的一念觉悟,发愤用功,才有这样的成果。

  苏洵幼年时不喜欢读书,长大后认识不了几个字。到了二十七岁,他的哥哥中了科举做了官,苏洵才觉得自己也应该努力才对,于是在家专心致志地读书。

  一年以后,他参加考试,不幸名落孙山。他想一定是自己准备不周到,于是把一年多来写的文章全部烧掉,从此闭门读书,不再提笔写文章。过了五六年,他充实了很多学问。于是再提笔作文,顷刻间就写出数千字的文章,见解也非常独到。

  苏洵因为老来才求学,深知其苦,因此对两个儿子,从小就严格地督促。学成之后,就带着两个儿子到京师考试,三人都考中进士,成为翰林学士,被后人称为“三苏”。欧阳修很欣赏他的才华,将他的文章献给宰相韩琦看。从此苏洵的文章名闻天下,人人争读并且学习他写作的方法。

  原文若梁灏(hào)①,八十二,对大廷②,魁多士③。彼既成,众称异,尔小生,宜立志。

  注释①梁灏:五代末年人,历经后晋、后汉、后周,直到北宋太宗雍熙年间他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一说梁灏实为宋人。②对大廷:在朝廷上回答皇帝的问题。③魁多士:在众多名士中一举夺魁。魁:为首,第一。

  译文比如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在所有考生当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梁灏这么大年纪,尚能获得成功,不能不使大家感到惊异,钦佩他的好学不倦。你们这些小孩子,更应该趁着年轻的时候,立下远大的志向,努力用功就一定前途无量。

  故事链接

  1.梁灏夺魁

  宋朝的梁灏八十二岁的时候才考中状元,在殿上回答皇帝的问题时,对答如流,成为所有读书人的魁首。梁灏从小就喜欢读书,青年时就中了解元。他教子成功,儿子中了状元,可说是一门五福。

  梁灏生于五代后晋时。他从天福三年开始参加考试,但时运不济,屡次名落孙山,经历后汉、后周。他发誓:不中状元,誓不罢休。

  到了八十二岁,宋真宗雍熙二年,梁灏才中状元,在金銮殿上与真宗对答问题时,独占鳌头,是所有应试者的第一名,他头角峥嵘,器宇轩昂,真是表现得太好了。

  梁灏中状元后很高兴,作了一首谢恩诗,内容是说:我自天福三年就参加考试,直到雍熙二年才成名,虽然头发都白了,我心中只欢喜终于平步青云。当我看榜的时候,已经没有跟我同辈的朋友了,回到家中也只有子孙来相迎。大家都知道,年少登科很好,有谁想到龙头竟是我这个老头?

  由此可知,一旦立下志愿,而且努力不懈,终会成功的。梁灏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和毅力,真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

  原文莹八岁①,能咏诗,泌(mì)七岁②,能赋棋。彼颖悟③,人称奇,尔幼学,当效之④。

  注释①莹:北魏人祖莹,八岁时就能作诗成诵。②泌:唐朝人李泌(722-789),七岁时便能作出棋赋,有“方若棋局,圆若运知”等句。③颖悟:聪明有悟性。悟:理解力强。④效:效仿,作为榜样学习。

  译文祖莹八岁就能背诵《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唐朝有个叫李泌的人,七岁时就能以下棋为题写出好诗。他们两个人的聪明和才智,在当时很受人们的赞赏和称奇。你们现在正是刚刚求学的孩子,应该效法他们,努力用功读书。

  故事链接

  1.唐皇试李泌

  公元728年,京城长安举行了一次全国神童选拔,唐玄宗李隆基亲自登台观看。城楼下设有高坐,供神童们登台答辩。只见一位叫员俶的九岁孩子率先登台,舌战群童,击败了所有的对手。

  唐玄宗非常高兴,将员俶叫到身边问:“还有比你更聪明的孩子吗?”员俶回答说他的表弟李泌年方七岁,才学比自己更高。玄宗立刻派人飞马把李泌接来。这时玄宗正与燕公张说对弈,便让张说以棋为题,试试李泌的才学。张说出句道:“方若棋盘,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

  李泌稍假思索即对:“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骋材,静若得意。”意思是说,方是做了要公正、正义,圆是要灵活变通,动是要施展自己的才华,静是如愿后要知足。

  玄宗听后觉得答得别致,寓意深刻,连忙把李泌抱在怀里说:“因为你年纪还小,如果七岁封官,不利于才智的发展。”接着又嘱咐李泌的父母要用心教子,使其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后来,李泌确实不负众望,大展经纶,成为肃宗、代宗、德宗三个朝代实际上的宰相。

  原文蔡文姬①,能辨琴,谢道韫(yùn)②,能咏吟。彼女子,且聪敏,尔男子,当自警③。

  注释①蔡文姬:东汉著名文学家蔡邕(yōnɡ)女儿蔡琰(yǎn),字文姬。精通诗赋、音律,能辨别琴声,所作《胡笳十八拍》一时号为绝唱。②谢道韫:晋代著名女诗人,才思敏捷,能出口成诗。③自警:指警醒自己不要落在女子之后。

  译文东汉末年的蔡文姬能分辨琴音,晋朝的才女谢道韫则能出口成诗。像这样的两个女孩子,一个懂音乐,一个会作诗,天资如此聪慧;你们身为一个男子汉,更要时时激励警醒,充实自己才对。

  故事链接

  1.蔡文姬六岁辨琴

  蔡琰(公元174—?),字文姬,东汉陈留(今河南杞县南)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才女,博学有才辩,通音律。她六岁辨琴的故事,曾在民间广为传颂。

  文姬从小聪慧过人。一天深夜,她被铿锵有力的琴声吵醒了,便侧耳聆听起来。原来文姬的父亲蔡邕几乎把毕生精力都用在了研究和整理古代经典书籍方面,平时常常写作到深夜。他这是用弹奏乐器来减轻自己过度的精神疲劳,以便在片刻休息之后继续写作。忽然,“嘣”的一声响,父亲弹奏的琴弦断了一根。小文姬忍不住向书房里的父亲大声喊:“我猜您弹断的是第二根弦,对不对?”蔡邕大吃一惊,问:“我儿怎么还没睡觉?你再猜猜我又弹断的是第几根?”父亲想试试女儿的判断力,便又拨断了一根弦。小文姬听后大声说:“又断的一定是第四根弦,对不对?”

  “对,对。”父亲高兴极了,又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

  小文姬很不以为然地说:“哪里是猜的?七根琴弦我都能听出来。你信不信?”

  “信,信。”父亲说,“你真聪明,6岁就有这么好的乐感。只要努力,你将来一定能成个大音乐家。”

  小文姬说:“古代的季札听琴,能判断国家的兴亡;师旷听琴,能断定国家就要打仗。我一定要像他们一样。”

  在父亲的精心培养下,文姬从此便进一步投入到勤学苦练中,后来真的成了七弦琴高手。东汉末年政治动乱。不久,匈奴大举入侵中原,文姬不幸被掠到北国,在大草原上熬过了几度春秋。她思念故国亲人,总是用深沉的七弦琴音排遣内心的忧郁。后来曹操当上了汉丞相,他用重金从匈奴赎回了文姬,想让她继续整理其父亲生前没有完成的古文典籍。蔡文姬回归途中,创作了悲切深沉的《胡笳十八拍》,被后人誉为千古绝唱,流芳万代。

  2.道韫咏絮

  谢道韫,东晋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古代有名的女才子、女诗人。她从小便有过人的文才和口才,七岁时赢得了“咏絮才女”的美名。

  谢家是东晋时期的望族。谢安是当朝宰相,谢石任都督,谢玄任广陵相。他们是历史上有名的“淝水之战”的组织者,在抗拒前秦苻坚统帅的百万大军进攻、保卫东晋政权的殊死战斗中立下了大功,深得皇上的信任。谢道韫是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谢安的侄女。她生长在这个名门望族的大家庭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表现出超人的才智。

  谢安文才武略盖世,乃是东晋第一号栋梁之臣。他平时非常关心下一代的成长,希望子侄们能一个个地茁壮成长,将来好为国家效力,所以经常过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要求也十分严格。有一天,他看到侄女道韫正在读《毛诗》,便问:“你读过的文章能不能流利地背出来?”小道韫不慌不忙地说:“能。”她一口气背出了十多首诗。谢安又问:“你说说《毛诗》里面,最喜欢哪些诗句?”谢道韫想了想,说:“我最喜欢的诗句是‘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永怀,以慰其心’。”谢安听了,连声称赞:“很好,很好。想不到你能有这么高的欣赏能力。这也说明你对《毛诗》的学习,不是囫囵吞枣,而是领会很深。”这件事传到外面,人们都说:“道韫真乃女神童也。”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了起来,人们都穿上了御寒的棉衣。快到春节的时候,竟下起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大雪。远处的山峦变成白茫茫的,广袤的田野被白色覆盖了,连街道上庭院里都积满了厚厚的白雪。古人常说:瑞雪兆丰年。人们看到雪下得越大,心里越高兴。谢安带着侄儿侄女一起外出赏雪。他们为大自然的壮丽美景陶醉了。孩子们在雪地里追逐嬉戏,谢安却在草亭里举杯独酌,望着漫天飞舞的雪花出神。

  谢道韫和哥哥谢朗从雪地里跑进草亭,围着炉火取暖。他们已经玩累了,也该休息休息了。

  谢安看着他们兴致很高,便打算趁机考一考他们学习诗文的情况。谢安说:“赏雪是个高雅的活动。不光是用眼睛去观看美景奇观,还应该用优雅的诗词赞诵,才能把兴致尽情地抒发出来呢。”

  调皮的谢朗正好八岁,他说:“叔叔你一定想好诗句了,才来考我们的,对不对?”

  温和的谢道韫接过了话,说:“俺们和叔叔比试比试,怎么样?”

  谢安高兴得笑出了声:“好!我饮下这一杯酒,再作好诗给你们看,如何?”

  兄妹俩等了好一阵子。只见叔叔用手拂去胡须上沾着的酒滴,站立起身子,用手向漫天大雪一挥,口中吟出了一句:“白雪纷纷何所似?”就不往下说了,他是问孩子们:“你们看这正下着的大雪好像是什么呀?”

  调皮的谢朗抢着吟了一句:“空中撒盐差可拟。”意思是说:“我看大雪就跟从天上往下撒着盐粒一样。”说完很得意地双眼看着叔叔,想得到他的表扬呢。

  谢安轻轻地摇了摇头,说:“不好,不好。谁有那么大的力气,能从天顶上往地下撒那么多的盐粒呢?再说盐粒重得很,怎么能够漫天飞舞呢?”

  几句话说得谢朗脸上红红的。他觉得叔叔说得很对,可是自己怎么也想不出更好的比喻了,再去看妹妹的本事吧。

  谢道韫不好意思地说:“我想是想好了一句,不过,叔叔您不能笑话人家呀!”

  谢安点了点头,表示不笑话她。

  谢道韫把眼睛投向天空,轻轻地吟咏了一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我看这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正好像春天的柳絮,随风而起,四处飞舞。”

  谢安立即拍手叫好。他说:“小道韫的比喻太形象了,真是恰到好处。”

  谢朗也说:“妹妹的比喻比我强多了。”

  谢安说:“你知道它强在什么地方吗?第一,春天里柳絮到处飞舞,白茫茫一片,跟雪花的颜色很相像。第二,柳絮本身就很轻,飞的时候忽上忽下,即左即右,舞的姿态实在和雪花差不多,从重量和颜色上相比,没有别的比它更合适了。”

  谢朗这才恍然大悟,连说:“不错,真不错。”七岁的谢道韫因为咏雪的奇巧,被人们公认为天才。从此,她便有了一个“咏絮才女”的美名。后来人们对有作为有才华的女子,也都喜欢用“咏絮才女”来称道。

  原文唐刘晏(yàn)①,方七岁,举神童②,作正字③。彼虽幼,身已仕,尔幼学,勉而致④。有为者,亦若是⑤。

  注释①刘晏:唐玄宗时人,七岁便能写诗作文,是当时著名神童。②举:推举选拔。③正字:官名,负责校勘书籍。刘晏七岁时唐玄宗泰山封禅(在泰山祭祀天地),刘晏所献颂文深得玄宗称赞,授官太子正字。④致:达到。⑤是:这样。此句为总结句,意思是一切有作为的人,都能与上述名贤一样取得成就,扬名后世。

  译文唐玄宗时,有一个名叫刘晏的小孩子,七岁献赋泰山,被推举为神童,并且担任了“太子正字”这一官职。刘晏虽然年纪这么小,但却已经担任官职,担当国家给他的重任。你们年龄相同,只要勤勉努力,就一定能够成功。世上有作为的人,都能千古传诵。

  故事链接

  1.刘晏正字

  唐朝的刘晏,才七岁就已饱读诗书,被唐明皇称为神童,而且做了勘正文字的正字官。他虽然年纪小,却已经为国家效力。一个人如果肯努力向上,有所作为,也一定能跟他一样的。

  有一次唐玄宗在泰山祭拜天地时,刘晏献上《东封颂》这篇文章,玄宗很赞赏,因此召见他,一见才知是个七岁孩童,因此怀疑文章是抄来的,于是命丞相张说考考他。考完后,张说对玄宗说,刘晏真是个不平凡的神童。玄宗于是授刘晏做正字官,相当于现在国立编译馆馆长的职位,他以如此小的年纪,却能胜任这种高职,真不简单。

  有一天玄宗召见刘晏,杨贵妃看他这么聪明伶俐,很喜欢他,就叫他坐在膝盖上,还亲自为他梳发,结双髻。正好玄宗看见了,趁机逗他,就问说:“卿为正字官,到底正得几个字呢?”刘晏马上跪在地上说:“臣启奏陛下,五经四书之内,每一个字我都能正,只有一个‘朋’字,我还不能正。”

  原来当时的谗臣,都极力寻求皇上的宠幸,于是朋比为奸,结党营私。玄宗听了他的话,觉得这个孩子很不平凡,能够时时心存君国,因此更加重用他。由此可见刘晏不但聪明颖悟,他崇尚正直、抑黜邪恶之心,更令人赞佩。后来刘晏在明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都贵为宰相。

  原文犬守夜,鸡司晨①,苟(ɡǒu)不学②,曷(hé)为人③?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

  注释①司:管理,负责。②苟:如果。③曷:何,怎么。

  译文狗在夜间会替人看守家门,鸡在每天早晨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春蚕吐丝可以供我们做衣料,蜜蜂可以酿制甜甜的蜂蜜供人们食用。而人要是不学会一些知识本领,还不如小动物啊。

  原文幼而学,壮而行①,上致君②,下泽民③。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④。

  注释①壮:成年。行:行事。指实践。②致君:指辅佐君王,报效国家。③泽民:指为官一方,惠及百姓。泽:恩泽。④裕于后:指惠泽后代。裕:使富足。

  译文我们要在幼年时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能够学以致用。对上替国家效力,对下为老百姓谋福利。如果你为人民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你就能扬名天下,而且也使父母感到很荣耀,甚至给祖先也增添了光彩,恩泽还能惠及子孙后代。

  原文人遗子①,金满(yíng)②,我教子,唯一经③。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注释①遗:留下。②籝:竹箱,竹筐。③经:泛指经典、经书。这里是作者对《三字经》的自称。

  译文别人遗留给子孙后代的是满筐的金银钱财,而我留下来教育孩子的,只有这本《三字经》。凡是勤奋上进的人,都会有好的收获,而只顾贪玩享乐是没有任何好处的。大家一定要警惕啊,互相勉励努力进步吧!

  故事链接

  1.韦贤教子读经书

  韦贤是西汉朝的一个大臣,他不是很看重功名利禄,沉心钻研学术,因此他的学识非常渊博。西汉时候,都以解读经书为学识衡量标准,这样的人受到当时统治者的重视和民众的尊敬。韦贤师承江公,江公师承申培公,申培公是著名的古文经学大师,韦贤自然也属于古文经学一派,他精通《诗经》,并且对《礼》和《尚书》也有独特见解,当时的人们都尊称他为“邹鲁大师”。

  韦贤不仅自己潜心研究学问,而且非常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子女,让他们也专心读书。韦贤对儿子的教育方法与众不同,他只是教会儿子学习当时的各家经典著作,却从不考虑给他们留什么遗产。当别人疑惑地问他为什么时,他说:“如果我的儿子是没有出息的纨绔子弟,即使给他们留再多的钱财也没有用,因为钱总有花完的一天,到时候只有穷困潦倒了。不如现在教导他们用功读书,让他们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学得一技之长,懂事明理,便具备了自立的能力,将来才能够独立生活。这才是一辈子都用不完的财富。” 韦贤有四个儿子:大儿子韦方学成后曾任过高寝县令,但不幸早年死了;二儿子韦弘,学问做得相当好,在东海郡(今山东郯县一带)做太守;三儿子韦舜,尽管才学比两个哥哥稍微低一点,他留在家乡看守家园,也怡然自得;最聪明的是小儿子韦玄成,他读书非常勤奋,后来也因为通晓经术,中了“明经”的科第,几经升迁,最后做到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韦贤教子有方,所以他的四个儿子多有成就,因此山东邹城一带曾流传这样的谚语说:“遗子黄金满籯,不如一经”,意思是说,留给后代子孙满筐的黄金,还不如教导他们研读经书,学会安身立命的本事。

  正是由于韦贤教子成效显著,因此这一故事被写进了《三字经》中。来教导家长们,如何教育孩子,才能使得孩子走上一条正规的、有利于自身也有利于国家的道路。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