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敬与叔孙通都是汉朝立国之初,在协助刘邦稳定时局、创立制度、巩固政权方面有大贡献的人物。司马迁之所以为他们立传,就是为了肯定他们的作用;但具体到这两个人,司马迁对他们的态度又各有不同。
刘敬本名娄敬,原是一个戍卒。他的主要贡献是劝刘邦定都关中,其后又劝刘邦不要轻易对匈奴用兵,并且倡导了和亲政策。因为人微言轻,所以他的意见可能被采纳,也可能不被采纳。合了主上的心意时,马上就被擢升;逆了主上的心意时就会锒铛入狱,一夜成囚。两种遭遇他都经历过,然而他毕竟是个善于审时度势,具有真才大智的人物,所以尽管经受波折,终于还是得到刘邦的信用,因而平步青云。作者认为,他的成功既是才智之故,也是机遇所为。
叔孙通在秦朝当过博士,后来追随过项梁、项羽,项羽失败后他又投降了刘邦。篇中重点记述了他替刘邦制订朝仪一事,其他如劝刘邦勿易太子,替汉惠帝出谋为高祖立庙,以及在秦廷和秦二世对话等,虽然也都一一记述,但却处处流露作者对这个人物的厌恶。司马迁批评叔孙通“希世度务”,讨厌他软熟圆滑,认为他是个阿世取容的小人。司马迁对这个人物的嘲讽,是和他对汉代儒生的厌恶,以及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不满分不开的。
叙事明晰和寓针砭于陈述之间,是本文的艺术特点。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1],戍陇西[2],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挽辂[3],衣其羊裘,见齐人虞将军曰:“臣愿见上言便事[4]。”虞将军欲与之鲜衣[5],娄敬曰:“臣衣帛,衣帛见;衣褐,衣褐见:终不敢易衣。”于是虞将军入言上。上召入见,赐食。
已而问娄敬,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6]?”上曰:“然。”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7],积德累善十有余世。公刘避桀居豳[8]。太王以狄伐故去豳,杖马居岐[9],国人争随之。及文王为西伯,断虞、芮之讼[10],始受命,吕望、伯夷自海滨来归之。武王伐纣,不期而会孟津之上八百诸侯[11],皆曰纣可伐矣,遂灭殷。成王即位,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洛邑[12],以此为天下之中也,诸侯四方纳贡职,道里均矣,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凡居此者,欲令周务以德致人,不欲依阻险,令后世骄奢以虐民也。及周之盛时,天下和洽,四夷乡风[13]慕义怀德,附离而并事天子[14]。不屯一卒,不战一士,八夷大国之民莫不宾服[15],效其贡职[16]。及周之衰也,分而为两[17],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非其德薄也,而形势弱也。今陛下起丰沛,收卒三千人,以之径往而卷蜀、汉,定三秦,与项羽战荥阳,争成皋之口,大战七十,小战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脑涂地,父子暴骨中野,不可胜数,哭泣之声未绝,伤痍者未起[18],而欲比隆于成康之时,臣窃以为不侔也[19]。且夫秦地被山带河,四塞以为固[20],卒然有急,百万之众可具也。因秦之故,资甚美膏腴之地,此所谓天府者也[21]。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夫与人斗,不搤其亢、拊其背[22],未能全其胜也。今陛下入关而都,案秦之故地,此亦搤天下之亢而拊其背也。”
高帝问群臣,群臣皆山东人,争言周王数百年,秦二世即亡,不如都周。上疑未能决。及留侯明言入关便,即日车驾西都关中。
于是上曰:“本言都秦地者娄敬,‘娄’者乃‘刘’也。”赐姓刘氏,拜为郎中,号为奉春君。
写刘敬本名娄敬,因劝刘邦定都关中,意见被采纳,官拜郎中,并赐姓刘。
[1]汉五年:公元前202年。[2]陇西:郡名,治今甘肃临洮。[3]脱挽辂:解脱了车前的横木,即卸了车。辂,车前横木。[4]便事:有利于国家的事。[5]鲜衣:华美的新衣。[6]隆:兴盛。[7]邰:古国名,周祖先发祥之地,在今陕西武功西南。[8]豳(bīn):古国名,周的祖先公刘所建,在今陕西旬邑西。[9]杖马居:扬鞭策马地迁居。箠,马鞭。岐:山名,在今陕西岐山东北。[10]虞、芮:两小国名。虞在陕西陇县西南。芮在甘肃华亭。虞、芮之讼,事见《周本纪》。[11]孟津:黄河渡口名,在今河南孟津东。[12]成周:周成王时建筑的都城,在今河南洛阳内。[13]乡风:向往其风化。乡,同“向”。[14]附离:使离者相附,犹今之谓团结。[15]八夷:八方之夷,周围的少数民族。[16]贡职:献纳贡赋。[17]分而为两:东周后期被两大贵族把持,称为东周君、西周君。[18]伤痍者未起:指人民饱受战争之祸,创伤还没有恢复。[19]不侔:不能相提并论。[20]四塞:指东之函谷关、西之大散关、南之武关、北之萧关。[21]天府:天然府库。[22]搤:同“扼”。亢:通“吭”,喉咙。拊:击。
汉七年[1],韩王信反,高帝自往击之。至晋阳[2],闻信与匈奴欲共击汉,上大怒,使人使匈奴。匈奴匿其壮士、肥牛马,但见老弱及羸畜。使者十辈来,皆言匈奴可击。上使刘敬复往使匈奴,还报曰:“两国相击,此宜夸矜见所长。今臣往,徒见羸瘠老弱[3],此必欲见短,伏奇兵以争利。愚以为匈奴不可击也。”是时汉兵已逾句注[4],二十余万兵已业行[5],上怒,骂刘敬曰:“齐虏!以口舌得官,今乃妄言沮吾军[6]!”械系敬广武[7]。遂往,至平城,匈奴果出奇兵围高帝白登[8],七日然后得解。高帝至广武,赦敬,曰:“吾不用公言,以困平城。吾皆已斩前使十辈言可击者矣。”乃封敬二千户,为关内侯,号为建信侯。
写刘敬告诉刘邦“匈奴不可击也”,结果惹怒刘邦,获罪被囚。后来证明他的意见正确,于是又得封为侯。
[1]汉七年:公元前200年。[2]晋阳;县名,治今山西太原西南。[3]羸(léi)瘠老弱:瘦弱的牲畜和老弱的士卒。[4]已逾句注:已翻过句注山。此山在今山西代县西北。[5]业行:全都出动。[6]沮吾军:阻挠我出兵。沮,同“阻”。[7]广武:县名,治今山西代县西南。[8]白登:山名,在平城东北。平城县在今山西大同东北。
高帝罢平城归,韩王信亡入胡。当是时,冒顿为单于,兵强,控弦三十万[1],数苦北边[2]。上患之,问刘敬。刘敬曰:“天下初定,士卒罢于兵[3],未可以武服也。冒顿杀父代立,妻群母,以力为威,未可以仁义说也。独可以计久远子孙为臣耳,然恐陛下不能为。”上曰:“诚可,何为不能!顾为柰何[4]?”刘敬对曰:“陛下诚能以适长公主妻之[5],厚奉遗之,彼知汉适女,送厚,蛮夷必慕以为阏氏[6],生子必为太子,代单于。何者?贪汉重币[7]。陛下以岁时汉所余彼所鲜数问遗[8],因使辩士风谕以礼节。冒顿在,固为子婿;死,则外孙为单于。岂尝闻外孙敢与大父抗礼者哉[9]?兵可无战以渐臣也[10]。若陛下不能遣长公主,而令宗室及后宫诈称公主,彼亦知,不肯贵近,无益也。”高帝曰:“善。”欲遣长公主。吕后日夜泣,曰:“妾唯太子、一女,柰何弃之匈奴!”上竟不能遣长公主,而取家人子名为长公主,妻单于。使刘敬往结和亲约。
刘敬从匈奴来,因言“匈奴河南白羊、楼烦王[11],去长安近者七百里[12],轻骑一日一夜可以至秦中[13]。秦中新破,少民,地肥饶,可益实[14]。夫诸侯初起时,非齐诸田,楚昭、屈、景莫能兴。今陛下虽都关中,实少人。北近胡寇,东有六国之族,宗强,一日有变,陛下亦未得高枕而卧也。臣愿陛下徙齐诸田,楚昭、屈、景,燕、赵、韩、魏后,及豪桀名家居关中。无事,可以备胡;诸侯有变,亦足率以东伐。此强本弱末之术也”。上曰:“善。”乃使刘敬徙所言关中十余万口。
写刘敬建议刘邦对匈奴实行和亲政策,并徙六国诸侯的后代及豪杰名家于关中,意见均被采纳。
[1]控弦:能拉弓的人,即指士兵。[2]苦:骚扰。[3]罢于兵:被战争拖得精疲力竭。罢,同“疲”。[4]“诚可”以下:真能如此,为什么不能做?只是怎么去做呢?[5]适长公主:指吕后所生的真长公主。适,通“嫡”。[6]阏氏:单于王后。[7]重币:厚礼。[8]岁时:每年。数问遗:多送几次礼品慰问。[9]大父:祖父、外祖父。[10]渐臣:在潜移默化中臣服。[11]白羊王、楼烦王:匈奴两部落王,居河套南。[12]去:距离。[13]秦中:关中。[14]益实:补充,填满。
叔孙通者,薛人也[1]。秦时以文学征[2],待诏博士。数岁,陈胜起山东,使者以闻,二世召博士诸儒生问曰:“楚戍卒攻蕲入陈,于公如何[3]?”博士诸生三十余人前曰:“人臣无将[4],将即反,罪死无赦。愿陛下急发兵击之。”二世怒,作色[5]。叔孙通前曰:“诸生言皆非也。夫天下合为一家,毁郡县城,铄其兵[6],示天下不复用。且明主在其上,法令具于下,使人人奉职,四方辐辏[7],安敢有反者!此特群盗鼠窃狗盗耳,何足置之齿牙间!郡守尉今捕论,何足忧!”二世喜曰:“善。”尽问诸生,诸生或言反,或言盗。于是二世令御史案诸生言反者下吏,非所宜言[8]。诸言盗者皆罢之。乃赐叔孙通帛二十匹,衣一袭,拜为博士。叔孙通已出宫,反舍[9],诸生曰:“先生何言之谀也?”通曰:“公不知也,我几不脱于虎口!”乃亡去,之薛,薛已降楚矣。及项梁之薛,叔孙通从之。败于定陶[10],从怀王。怀王为义帝,徙长沙[11],叔孙通留事项王。汉二年,汉王从五诸侯入彭城[12],叔孙通降汉王。汉王败而西,因竟从汉。
叔孙通儒服,汉王憎之;乃变其服,服短衣,楚制[13],汉王喜。
叔孙通之降汉,从儒生弟子百余人,然通无所言进,专言诸故群盗壮士进之。弟子皆窃骂曰:“事先生数岁,幸得从降汉,今不能进臣等,专言大猾[14],何也?”叔孙通闻之,乃谓曰:“汉王方蒙矢石争天下,诸生宁能斗乎?故先言斩将搴旗之士[15]。诸生且待我,我不忘矣。”汉王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写叔孙通先为秦博士,后从项梁、项羽,后又投降刘邦的经过。
[1]薛:县名,治今山东滕州南。[2]以文学征:因精通经术而被征召。[3]蕲(qí):县名,治今安徽宿州南。陈:县名,治今河南淮阳。于公如何:诸博士如何看待这件事。[4]将:指自为将,拥有私众。[5]作色:变了脸色。[6]铄其兵:指秦始皇销毁天下兵器。[7]辐辏:即指归附,如车辐之归凑于毂。[8]非所宜言:即不该说这种话。[9]反舍:回到学馆。[10]定陶:县名,治今山东定陶西。公元前208年,项梁兵败于此。[11]徙长沙:公元前206年,项羽徙义帝于长沙郡郴县,即今湖南郴州。[12]从五诸侯:率领各路诸侯之兵。关东六国,去楚而为五。彭城:即今江苏徐州。[13]制:指衣着款式。[14]专言大猾:专门推荐大奸猾之人。[15]搴(qiān)旗:夺旗。
汉五年,已并天下,诸侯共尊汉王为皇帝于定陶,叔孙通就其仪号[1]。高帝悉去秦苛仪法,为简易。群臣饮酒争功,醉或妄呼,拔剑击柱,高帝患之。叔孙通知上益厌之也,说上曰:“夫儒者难与进取,可与守成[2]。臣愿征鲁诸生,与臣弟子共起朝仪[3]。”高帝曰:“得无难乎?”叔孙通曰:“五帝异乐,三王不同礼。礼者,因时世人情为之节文者也[4]。故夏、殷、周之礼所因损益可知者[5],谓不相复也。臣愿颇采古礼与秦仪杂就之[6]。”上曰:“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7]。”
于是叔孙通使征鲁诸生三十余人。鲁有两生不肯行,曰:“公所事者且十主,皆面谀以得亲贵。今天下初定,死者未葬,伤者未起,又欲起礼乐。礼乐所由起,积德百年而后可兴也。吾不忍为公所为[8]。公所为不合古,吾不行。公往矣,无污我[9]!”叔孙通笑曰:“若真鄙儒也,不知时变[10]。”
遂与所征三十人西[11],及上左右为学者与其弟子百余人为绵蕞野外[12]。习之月余,叔孙通曰:“上可试观。”上既观,使行礼,曰:“吾能为此。”乃令群臣习肄[13],会十月[14]。
汉七年,长乐宫成,诸侯群臣皆朝十月[15]。仪:先平明,谒者治礼,引以次入殿门,廷中陈车骑步卒卫宫,设兵张旗志[16]。传言“趋”[17]。殿下郎中侠陛,陛数百人[18]。功臣列侯诸将军军吏以次陈西方,东乡[19];文官丞相以下陈东方,西乡。大行设九宾,胪传[20]。于是皇帝辇出房[21],百官执职传警[22],引诸侯王以下至吏六百石以次奉贺[23]。自诸侯王以下莫不振恐肃敬。至礼毕,复置法酒[24]。诸侍坐殿上皆伏抑首[25],以尊卑次起上寿。觞九行[26],谒者言“罢酒”[27]。御史执法举不如仪者辄引去[28]。竟朝置酒,无敢哗失礼者[29]。于是高帝曰:“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乃拜叔孙通为太常[30],赐金五百斤。
叔孙通因进曰:“诸弟子儒生随臣久矣,与臣共为仪,愿陛下官之。”高帝悉以为郎。叔孙通出,皆以五百斤金赐诸生。诸生乃皆喜曰:“叔孙生诚圣人也,知当世之要务。”
写叔孙通替刘邦制订朝仪的经过。
[1]就其仪号:拟定庙堂礼仪及君臣职守称号。[2]进取:指攻城略地。守成:指巩固政权。[3]起:起草、制订。朝仪:朝贺皇上的礼节。[4]节文:礼节文饰。[5]因:沿袭、继承。损:减少、删改。益:增加、补充。[6]杂就之:参酌制订。[7]度吾所能行为之:意谓所制定的朝仪要考虑我做得到才好。[8]不忍为公所为:不愿参与你这件事。[9]无污我:不要玷污我的品格。[10]鄙儒:鄙陋迂腐的儒生。时变:时世变化。[11]西:西入长安。[12]上左右为学者:高帝身边近臣中有学术的人。绵蕞野外:在野外拉起长绳,结扎茅草定礼仪之位,进行演习。绵,长绳。蕞(jué),茅草束立于地。[13]习肄:练习。[14]会十月:习礼毕正赶上十月岁首。[15]朝十月:朝贺刘邦称汉七周年。[16]设兵张旗志:陈列着各种兵器、帷帐、旌旗。[17]趋:传呼群臣上殿,要急行进入。[18]陛数百人:台阶上站列着几百名警卫郎。[19]乡:同“向”。[20]大行设九宾,胪(lú)传:大行令主持朝仪,设立了九站司仪,高声传呼引群臣入殿。大行,九卿之一。胪传,呼唱传入。[21]辇(niǎn):人挽的天子坐车。[22]执职传警:拿着旗帜传呼清道。[23]以次奉贺:按官位尊卑依次上前奉承恭贺。[24]法酒:有严格礼仪的酒宴。[25]伏抑首:低着头。[26]觞九行:酒过九巡。觞,酒杯。[27]罢酒:宴会结束。[28]“御史执法”句:御史大夫主持宴会,把不合礼仪的就拉出去。[29]“竟朝置酒”以下:整个朝贺与宴会,自始至终没有敢大声说话的。[30]太常:九卿之一,掌祭祀礼仪。
汉九年[1],高帝徙叔孙通为太子太傅[2]。汉十二年,高祖欲以赵王如意易太子,叔孙通谏上曰:“昔者晋献公以骊姬之故废太子,立奚齐,晋国乱者数十年,为天下笑。秦以不蚤定扶苏,令赵高得以诈立胡亥,自使灭祀,此陛下所亲见。今太子仁孝,天下皆闻之;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3],其可背哉!陛下必欲废适而立少,臣愿先伏诛,以颈血污地。”高帝曰:“公罢矣,吾直戏耳。”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下振动,柰何以天下为戏!”高帝曰:“吾听公言。”及上置酒,见留侯所招客从太子入见,上乃遂无易太子志矣。
高帝崩,孝惠即位,乃谓叔孙生曰:“先帝园陵寝庙,群臣莫(能)习[4]。”徙为太常,定宗庙仪法。及稍定汉诸仪法,皆叔孙生为太常所论箸也。
孝惠帝为东朝长乐宫[5],及间往来[6],数跸烦人[7],乃作复道[8],方筑武库南。叔孙生奏事,因请间曰:“陛下何自筑复道高寝,衣冠月出游高庙[9]?高庙,汉太祖,柰何令后世子孙乘宗庙道上行哉[10]?”孝惠帝大惧,曰:“急坏之。”叔孙生曰:“人主无过举[11]。今已作,百姓皆知之,今坏此,则示有过举。愿陛下为原庙渭北[12],衣冠月出游之,益广多宗庙,大孝之本也。”上乃诏有司立原庙。原庙起,以复道故。
孝惠帝曾春出游离宫,叔孙生曰:“古者有春尝果,方今樱桃孰,可献[13],愿陛下出,因取樱桃献宗庙。”上乃许之。诸果献由此兴。
写叔孙通劝刘邦勿易太子,以及给汉惠帝献计重建高祖庙等事。
[1]汉九年:公元前198年。[2]太子太傅:官名,辅导太子。[3]攻苦食啖:吃粗茶淡饭,犹言含辛茹苦。攻苦,吃苦。啖,素。[4]莫习:不熟悉。谓不熟悉先帝陵园寝庙的礼仪。[5]东朝长乐宫:到东边长乐宫朝见太后。汉制,皇帝居未央宫,在长安城西。太后居长乐宫,在长安城东。[6]及间往来:以及平时来往。间,非朝会之时。[7]跸:清道止行人,即戒严。[8]复道:架筑阁廊走道。[9]衣冠:高帝生时所用的衣冠,藏在高帝寝庙中。月出游高庙:每月天子备法驾,将高帝的衣冠出游一次,展示在高庙中。[10]乘宗庙道上行:惠帝所建的复道有一段在高帝庙道上,今帝行复道上,就等于高帝子孙凌驾在高帝之上。[11]过举:办错的事。[12]原庙:重建一个高帝庙。渭北:渭水之北。[13]献:向祖宗陵庙敬献樱桃。
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1]”。信哉[2]!夫高祖起微细,定海内,谋计用兵,可谓尽之矣。然而刘敬脱挽辂一说,建万世之安,智岂可专邪!叔孙通希世度务制礼[3],进退,与时变化,卒为汉家儒宗。“大直若诎,道固委蛇[4]”,盖谓是乎?
这一段是作者的论赞。司马迁肯定了刘敬、叔孙通等人在巩固政权、定国安邦方面的作用,但对以叔孙通为代表的汉代儒生的缺点,也作了不客气的批评,明显地表露了个人的好恶。
[1]“语曰”以下:出自《慎子》,意谓价值千金的狐裘,不是一只狐狸的腋皮制成的;楼台亭榭的椽木,不是一棵树的枝子能建成的;夏商周三代的兴起,不是靠一个人的智慧完成的。[2]信哉:真是这样的啊![3]希世度务:阿顺世俗,随波逐流而行事。[4]“大直若诎(qū)”以下:语出《老子》,意思是,真正直的东西,看来像是弯的;万事万物的道理本来就是曲曲折折。诎,同“屈”,弯曲。委蛇,同“逶迤”,也是曲曲折折的样子。
(韩兆琦 何永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