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典籍汗牛充栋,但这并不等于每个中国人生来就有丰富的历史知识,办事看问题都具有历史的眼光。在大力开展两个文明的建设,深入改革,向四个现代化的目标挺进的今天,我们提倡多一点历史的眼光,是很有必要的。
第一,这是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众所周知,“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也是我党多年来奉行的思想路线。怎样理解“一切从实际出发”呢?如果细分一下,它应该包含两个方面:一是从现实的实际情况出发,二是从历史的实际情况出发,也就是说,既要有现实的眼光,又要有历史的眼光。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要把这个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去研究。马克思、恩格斯本人就很重视历史科学,用历史的眼光看问题。恩格斯说:“我们根本没有想到要怀疑或轻视‘历史的启示’;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我们比任何一个哲学学派,甚至比黑格尔,都更重视历史。”《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650页。他们认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从哪里开始。“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作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3卷,第531页。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继承了黑格尔的“巨大的历史感”,研究了整个历史,因而揭示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我们办事看问题,如果只看到现实因素的一面,而忽视了历史因素的一面,那么就不全面了,就是半截子的从实际出发,就会出现偏差。
第二,历史与现实虽然有区别,但又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实是正在展开的实际,历史是已经过去的实际,过去了,但它仍然存在,即历史的存在。历史的“因”铸成现实的“果”,现实的“果”来源于历史的“因”。换句话说,历史的发展具有连续性,现实是历史的产物,而将来又是现实的产物,历史可以忘掉,但不能抹掉;可以不提及历史,但不能割断历史。现实的一面是外在的、显露的,历史的一面则是内在的、深沉的;现实的一面比较容易看到,历史的一面则易被忽视。然而,人们只有真正了解了历史,才能深刻地认识到他们所遇到的生活条件、社会环境为什么是这个样子而不是另外的样子,以及这样的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是怎样形成的,怎样被保留下来的,应当如何去改变它。要解决现实的社会问题,必须了解社会的历史情况。只有把现实与历史联系起来看,才有利于整体地看,立体地看,多方位地看,看得更真切、透彻。
第三,历史对现实时时发生着影响,起着制约作用,或是推力,或是阻力,或是活力,或是惰力,或是几者兼而有之。我们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有四大发明,文化灿烂,这一切都是历史,不是现实,但它对活着的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起着鼓舞作用。统一中国的秦始皇,贞观之治的唐太宗,金戈铁马的忽必烈,“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勇于变法的王安石、张居正,诗坛的李白、杜甫,词苑的苏东坡、辛弃疾,一代名相诸葛亮,民族英雄林则徐……每个中国人一想起这些“风流人物”,莫不肃然起敬,力量倍增。而当想到近代史的屈辱,想到曾被西方视为“东亚病夫”,则莫不沉痛,振兴中华的责任感更加强烈。我们要搞四个现代化,但我们地大人多,商品经济很不发达,社会生产力落后,科学文化水平尚不高,又背负着几千年封建社会遗留下来的沉重历史包袱。这些历史原因,使我们在四化建设中不可能不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遇到许多特殊问题和特殊困难,制约我们的前进速度。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有很多精华,但也有不少糟粕。例如某些伦理道德观念、门阀等级观念、官僚主义、家长作风、迷信鬼神巫术、迷信“八字”命运,等等。这些历史遗留物,无不与我们今天的改革和建设发生摩擦或冲突。如果我们没有历史的眼光,就难以看清这一切,就不易保持理智与清醒的头脑。
第四,我们看问题,分析社会现象,如果仅从现实出发,不同时从历史出发,结论就会有失偏颇。例如战后的日本、联邦德国发展很快,迅速地从战败的废墟上崛起。我们是战胜国,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经济文化水平虽然有很大的提高,但和日本、联邦德国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是落后的,某些方面甚至差得很远。这里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在战前就有雄厚的物质基础,科技和人才基础,所以恢复很快,发展很快,而我们的基础很薄弱。如果我们不用历史的眼光纵向地看一看,仅仅是横向地比,就会得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的错误结论。其实历史条件本来注定了要我们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完成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完成的经济文化发展过程。三十多年在历史上不过是一个短时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是经过了两三百年才达到今天的现代化程度。同它们相比,我们的速度还算快的。近年来中日贸易出现逆差,有些青年学生就提出“抵制日货”的口号,甚至有人把“对外开放”的政策当成“门户开放”而加以反对。如果我们的同志多一点历史的眼光的话,就会把今天的中国与历史上的中国作个比较,就会看到前提条件发生了变化,因而不至于以个别失误而否定大局。
第五,多一点历史的眼光,有利于我们做出正确的决策,采取得当的方法。香港问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经过中英两国政府的谈判,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结束它在外国统治下长达一百多年的历史。我们党和政府做出“一国两制”这一远见卓识的重大决策时,就是照顾历史,尊重现实,充分应用了历史的观念,妥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也为世界各国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范例,走出了一条新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现在已经整整八年了,我们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当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过失误。有的同志对改革求成心切,把改革理想化,似乎搞改革,一切都应该是顺当的,立竿见影的,因而对改革求全责备,容不得改革有半点失误。一旦改革过程中出现点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便指手画脚,口出怨言。如果这些同志多一点历史的眼光的话,就会正确对待改革。搞改革向来是没有一帆风顺的。我们今天的改革,比历史上的改革更全面、更深刻,正如中央领导同志指出的那样,“是一项十分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多一点历史的眼光,能使我们在制定政策时多一点历史的借鉴,考虑得更周详,在斗争中保持清醒的头脑,不骄不躁,稳步前进。相反,如果没有历史的眼光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就会出现大折腾,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类现象在历史上则是屡见不鲜的。
第六,多一点历史的眼光有利于我们每个人正确对待各种困难,对待挫折或逆境,保持上进的胜利信心。司马迁写《史记》期间蒙受奇耻大辱的宫刑,他一度想自杀。但他回顾历史,看到“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足,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忿》;诗三百篇,大抵古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于是他振作起来,忍辱负重,继续致力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事业,终于写成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巨著。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时,就拟了这样一副对联激励自己:“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许多志士仁人都善于从历史上的英雄豪杰那里汲取力量,勇于拼搏,终于干出了可歌可泣的业绩。
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我们提倡每个同志读一点历史,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学会历史辩证法,多一点历史的眼光。这样,我们的事情肯定会办得更好一些。
(原载《北京日报》1986年12月19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