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虚拟的英雄气概,来凸显现实世界的荒芜

书名:路边书 作者:罗伟章 字数:173486 更新时间:2019-11-27

  对谈者:夏琪

  夏琪(以下简称夏):最早关注您的作品,是《潜伏期》《奸细》《最后一课》等中篇小说。这些集中关注教育的小说,各有侧重,对教育改革进程中产生的系列问题都有深刻的反思。为何专注于这类题材的写作?是否与个人经历有关?

  罗伟章(以下简称罗):大学毕业后,我当过教师。那正是教育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我们一直被成功学喂养,到我教书时,追求“成功”已成为人们的某种本能,而成功的标准又极其单一,由此,教育的宽阔性被无限挤压和切割。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和从业者都忙忙碌碌地与社会接轨,想方设法地赚钱。当时的思维还没进化到羊毛出在猪身上,于是就把羊揪住。教育行当成了吸钱机器,成了利益集团。学生也跟着躁动,某些校园简直就像个庞大的集市,鲜有学府气,因为“象牙塔”这个词成了坏词。而事实上,学生就该待在象牙塔里,安安静静去汲取文明的成果。了解社会用得着那么急吗?毕业之后,不需半年的摔打就世事洞明了,但想摘取那些伟大文明的果实,却要交付时间和耐心。我相信,下没下过这样的功夫,会造就不同的人生。但他们有苦衷,社会用人,总是要求用熟练工,社会放弃了培育国民的责任。如此考察教育,就不单是学校教育的问题。

  作为熟悉这个领域的写作者,有义务呈现自己的感受、观察和思考。

  夏:长篇小说《磨尖掐尖》出版后,有评论将您称为“中国教育小说第一人”。写“教育小说”,您有怎样独特的感悟?反映中国教育的作品不少,为何您的作品更能够引起共鸣,您认为原因何在?

  罗:我写那些小说时,没想到写的是“教育小说”。那只是题材而已。我想写和要写的,是成长,是伦理,是人与人的关系,是公德与私心的冲突,是价值观的疑难和挣扎。这些东西自会“溢”出题材,让更多的人观照世相和打量自身。再就是我不回避——尽量不回避。在写作中,即便是小说这样的虚构艺术,“回避”也会成为自我过滤的方式,并因此使作品弱化力量、小化格局。我觉得,我们当下的许多写作,包括我自己的写作,格局太小了,好些作品无非是在人际关系的泥潭里打滚,最终闹得自己也面目不清;那种跃出泥潭的清爽、开放、寂静与孤傲,那种迎风而立和眺望云端的姿态,都难得一见。

  从小说本身而论,《磨尖掐尖》并不是我喜欢的,我认为我的另几个长篇都比它好。

  夏:《声音史》研讨会上,评论家们多有赞誉。这部作品的选材并不十分新鲜,写农村的空巢现象,写到了乡村生活和历史变迁,但是您选择了以声音作为切入点,角度非常特别。能谈谈这部作品的创作缘起吗?

  罗:我本人对声音比较敏感,我......

免费试读已结束,支付¥17.50 购买 >

目录